一、满足第一个功能所需交易的股指期货合约数
当大市趋下时,投资者卖出一定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股票组合损失,甚至获得盈利。假设已有的股票组合中有股票1、2、3……n,其β值分别为β1、β2、β3……βn;设股指期货的杠杆倍数为N,则空头股指期货头寸的β值为-N;令总资金为M,投入在每只股票和股指期货的资金量分别为M1、M2、M3……Mn和MF,总资金在n只股票和股指期货上的分配比例分别为C1、C2、C3……Cn和CF;令总头寸的β值为βP。
则有:β1×C1+β2×C2+β3×C3+……+βn×Cn-N×CF=βP,如果投资者想要在大市下跌的行情中获利,需要使βP<0。
β1×C1+β2×C2+β3×C3+……+βn×Cn-N×CF<0=> N×CF>β1×C1+β2×C2+β3×C3+……+βn×Cn=> CF>(β1×C1+β2×C2+β3×C3+……+βn×Cn)/N=> M×CF>M×(β1×C1+β2×C2+β3×C3+……+βn×Cn)/N
=> MF>(β1×M1+β2×M2+β3×M3+……+βn×Mn)/N
即只要股指期货交易资金超过(β1×M1+β2×M2+β3×M3+……+βn×Mn)/N,投资组合就能在熊市中获利。假设每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为VF,则所需卖出期货合约数最少为MF/VF。
二、满足第二个功能所需交易的股指期货合约数
一个投资组合相对大盘的收益表现可以用其β值来表示,β值越大表明组合相对大盘的波动幅度越大,在牛市中越能取得好的收益表现。利用股指期货能很灵活地调节投资组合的β值,使投资者在上涨行情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令股票组合的β值为βS,股指期货的杠杆倍数为N,则多头股指期货头寸的β值为N,假设总资金分配在股票组合和股指期货上的比例分别为C1和C2,则有C1+C2=1。
假设投资者希望将总投资组合的β值确定在水平D,则C1×βS+C2×N=D,由C1=1-C2,推得(1-C2)×βS+C2×N=D,可以算出C2=(D-βS)/(N-βS),C1=(N-D)/(N-Βs),总资金量M等于投在股票组合上的资金MS除以其在总资金的比重C1,用公式表示为M=MS/C1,由此可以计算出需用于股指期货头寸上的资金量为MF=M×C2=MS/C1×C2=MS×(D-βS)/(N-D),假设每份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为VF,则为使总投资的β值确定在D值水平上需要买入的股指期货合约份数为MF/VF。
B. 股票KDJA指标是什么如何设置
用目前股价在来近阶段股价分布源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
算法:对每一交易日求RSV(未成熟随机值)
RSV=(收盘价-最近N日最低价)/(最近N日最高价-
最近N日最低价)×100
K线:RSV的M1日移动平均 D线:K值的M2日移动平均
J线:3×D-2×K
参数:N、M1、M2 天数,一般取9、3、3
用法:
1.D>80,超买;D<20,超卖;J>100%超卖;J<10%超卖
2.线K向上突破线D,买进信号;线K向下跌破线D,卖出信号。
3.线K与线D的交叉发生在70以上,30以下,才有效。
4.KD指标不适于发行量小,交易不活跃的股票;
5.KD指标对大盘和热门大盘股有极高准确性。
C. 请问哪位大神知道,哪里可以下载欧元区m1,m2,m3,以及GDP的相关数据啊
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portal/page/portal/euroindicators/peeis
D. 有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填写问题
一般分为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一、建设规模介绍;二、建设主要内容及技术工艺设备介专绍(分几属点介绍项目主要设备或生产线及其先进性);三、经济效益(总投资;资金来源;投资回收期;建设周期;劳动定员;该项目各项销售年收入,净利润,税金)四、社会效益;一般就是解决多少人员就业问题等等;五、节能减排。节能(电单量、煤单量)、减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
E. 什么是KDJ线
KDJ指标又叫随机指标,是一种相当新颖、实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起先用于期货市场的分析,后被广泛用于股市的中短期趋势分析,是期货和股票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随机指数kdj通常用于股票分析的统计系统中。根据统计学原理,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未成熟随机性是以某一时期(通常为9、9周)内出现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最后一个计算周期的收盘价来计算的。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值rsv,然后根据平滑移动平均法计算k值、d值和j值,并绘制曲线来判断股票走势。
(5)投资组合M2指标扩展阅读:
kdj指数起源于期货市场,最早由george lane创立。随机指数kdj首先以kd指数的形式出现,而kd指数是在william指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kd指数只是判断股票的超卖和超卖现象。在kdj指数中,综合了移动平均线速度的概念,为买卖信号形成更准确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k线和d线与j线配合形成kdj索引使用。
kdj指数主要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与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并综合了动量概念、强度指数和移动平均的一些优点。因此,它可以快速、快速、直观地研究和判断市场。它广泛应用于股票市场的中短期趋势分析。它是期货和股票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F. 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股市有什么影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边际效果将日益明显
在1月份CPI低于预期且控制新增货币和信贷增速初见成效情况下,市场部分人士预测短期货币政策不会再有大的动作,但令他们意外的是,央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也因此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这一举动表明,央行预防春节后银行产生放贷冲动,抑制货币增速过快增长态度坚决,而这将有利于政策效果的实现。
控制流动性压力仍大
虽然1 月份新增信贷低于市场预期,但从媒体报道数家银行2月信贷额度在两天内用完,可见当前信贷增长压力依旧很大,这也使得央行不敢放松对于银行的流动性控制。
节后随着大规模资金返回银行,银行间市场重归流动性充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Shibor一周市场利率从8.0%以上的高位回落至2.79%左右,接近历史平均水平。按照央行历年春节后的公开市场操作惯例,应该回笼这些货币,即便是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2009年也不例外,该年春节后第一周央行就回笼了1040亿元。但今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过程却遇到了一个"麻烦",使得回笼货币的目标难以实现,那就是央票一级市场收益率和二级收益率差距过大,如即便央行节后逐渐提高了央票发行利率,但3月和1年期央票收益率仍与二级市场收益率差30和47个基点。在此情况下,央行很难不顾成本地大规模发行票据以回笼货币,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节后回笼目标难以实现,如节后两周出现了净投放1330亿元,而未来央行还面临更大的回笼货币压力,如2、3月份央行净投放规模达到3630亿元和6870亿元。
这种压力使得央行不得不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一方面成本较低,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冲2月份形成的3630亿元市场净投放,达到减弱银行放贷冲动的目的。
而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除了缩减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冲动外,还有减弱货币增速的意图。从当前来看,虽然1月M2增速同比增长17.2%,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但是仍与央行年初确定的16%目标有一定距离,央行未来仍面临较大的货币控制压力。由于社会通胀预期水平较高,今年1月份现金新增量达到惊人的13472亿元,现金存量同比增加42.5%,这就意味着包含了现金范畴的基础货币增速也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央行为了控制货币增速,就不得不抑制货币乘数,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控制货币乘数比较好的手段。
"提准"效果日益明显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越来越高,其政策边际效果将会比以前更加明显。2009年12月银行系统超储率高达3.13%,而去年12月超储率只有2%,其中大型银行超储率已经回落到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0.9%,在超储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央行1月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动作就触发了银行间市场较大的波动,如一些1月份放贷较猛的银行由于对流动性压力估计不足,最后只能通过匆忙卖出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以上交存款准备金,由此造成1月中下旬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
目前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至于产生1月份那样大的震动,因为银行春节后通常会释放出的大约0.5%水平的超储率有助于银行应付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且2月份外汇占款增量增加有助改善银行的流动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会促使银行谨慎运用资产,这在热钱流出新兴市场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推升银行间市场利率逐步上行,而当货币市场利率提高之后,银行就不得不提高贷款上浮程度,从而起到抑制信贷需求的作用。这样的边际作用点正逐渐来临,如当前对贷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Shibor一年期利率已达到4.45%,与2008年政策紧缩期的最高点4.7%已经相距不远了,这意味着央行未来只需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2次,或再配合加息1-2次,就可以比较有效地实现抑制银行信贷增速的目的,这个时期大概会出现在今年4月份左右,而在信贷整体增速得到逐步控制后,央行对所有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就会随之大大下降,而可以采取针对那些信贷增长仍然较快的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参考:http://www.tradehn.com/news/news.aspx?id=177225
G. 什么是股市的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啊
政策面
政策面指国家针对证券市场的具体政策,例如股市扩容政策、交易规则、交易成本规定等。
2.资金面:资金面一词多出现在投资理财领域,表示货币供应量以及市场调控政策对金融产品的支持能力。资金面的指标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印花税,央行利率等。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 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而资金面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分析资金环境对股市的作用。
3..基本面
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反映出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确定了背景,因此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及相应的股价有密切的关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人才构成等各个方面。
4.市场面
市场面指市场供求状况、市场品种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市场面的情况也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有关。
5.技术面
技术面指反映介变化的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线组合等。技术分析有三个前提假设,即市场行为包容一切信息;价格变化有一定的趋势或规律;历史会重演。由于认为市场行为包括了所有信息,那么对于宏观面、政策面等因素都可以忽略,而认为价格变化具有规律和历史会重演,就使得以历史交易数据判断未来趋势变得简单了。
6消息面
公司或者其他证券公司,财经类新闻发布的消息的,像什么重大重组、中标什么大项目等。
H. 请问如何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 行业的市场表现受到宏观经济、行业经营周期、行业基本面以及市场本身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多因子模型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描述,分析其与行业市场表现的相关性,提取若干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构建行业投资价值的分析评估体系。 经济增长、商业周期、通货膨胀、预期收益率等宏观因素对各个行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周期性行业对于经济增长、货币信贷的敏感性要强于消费型行业;成长型行业对于市场预期收益率的敏感性高于收入或价值性行业;可选消费行业对于通货膨胀的敏感度高于必需消费行业。 宏观行业指标数据的统计口径往往在表征基本面运行状态上考虑得更多,而对于投资来说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排除干扰分离出更为有用的信息,或者将数据组合起来进行观察。比如,货币供应量M2和M1的剪刀差反映了货币的活化程度;PPI和原材料购进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反映了制造业盈利空间的变化;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之间的剪刀差又反映了库存周期缺口等等。国际上著名的宏观因素BIRR模型中的宏观指标都经过符合逻辑的处理与调整,用公司债与政府债的息差反映市场的风险偏好,用长期政府债与短期国债的息差反映投资者预期收益率。 受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影响,行业的发展态势不仅反映在成长速度、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收益质量等基本面指标上,还反映在分析师对行业成分公司的预期和市场估值层面,并最终体现在市场价格上。需要通过对行业的财务指标、市场预期、估值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寻找行业的投资机会。 通常情况下,预期增长快的行业处于行业景气向上的周期中;毛利率高的行业占据着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周转率较高的行业具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这也反映了公司经营最关键的因素,即量、价和速度。 过去几年,白酒行业从营收增长到毛利率,再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都高于多数其他行业,因而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能够持续超越大盘。行业的基本面因素情况决定了行业中长期的市场表现,行业的估值水平则是影响行业短期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行业收益的高低以及弹性特征不同,各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和波动幅度有着固有的差异,降低行业间固有差异的干扰后,有助于帮助投资者把握短期行业的市场表现。 投资者经常说“强者恒强”和“皮球从高处落下总要弹几下”,分别对应的是量化投资领域中的动量和反转两种不同股价运行模式。在行业层面,看似矛盾的动量与反转效应普遍存在,并对应着不同的市场运行逻辑:宏观及行业周期是行业基本面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因此行业的市场表现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在行业投资中也经常遇见先期跌幅较大的行业未来一段时间有相当的涨幅。这种动量和反转效应还夹杂着整个宏观经济冷暖导致的股市整体表现,将市场整体波动从行业层面剥离,行业之间的动量和反转效应更为明显。
I. 财经上的m1,m2,m3具体指的是什么能否详细告知
没有M3一说。有M0,M1,M2.
M1 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 对应的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0则是指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这是国内国外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的三个层次。 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同收入、消费、投资、价格、国际收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从需求方面看,主要决定于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关系上:
M1 =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