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对冲基金福布斯

对冲基金福布斯

发布时间:2021-04-13 10:52:37

㈠ 中国最有钱的富二代

万达公子王思聪,他爹是万达集团的,中国首富

㈡ 福布斯富豪榜2016前十名的学历

排名 姓名 净资产 年龄 财富来源 国家
1 比尔·盖茨/Bill Gates 750 60 微软 美国
2 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 670 79 Zara 西班牙
3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608 85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4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u 500 76 电信 墨西哥
5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452 52 亚马逊 美国
6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446 31 Facebook 美国
7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436 71 甲骨文 美国
8 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400 74 彭博 美国
9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 396 80 多元化经营 美国
9 大卫·科赫/David Koch 396 75 多元化经营 美国
11 利利安·贝当古/Liliane Bettencourt 361 93 欧莱雅 法国
12 拉里·佩奇/Larry Page 352 42 Google 美国
13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344 42 Google 美国
14 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 340 66 路威酩轩 法国
15 吉姆·沃尔顿/Jim Walton 336 67 沃尔玛 美国
16 艾丽斯·沃尔顿/Alice Walton 323 66 沃尔玛 美国
17 罗伯森·沃尔顿/S. Robson Walton 319 71 沃尔玛 美国
18 王健林/Wang Jianlin 287 61 房地产 中国
19 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 278 76 啤酒 巴西
20 李嘉诚/Li Ka-shing 271 87 多元化经营 中国香港
21 贝亚特·海斯特&小卡尔·阿尔布雷希特/Beate Heister & Karl Albrecht Jr. 259 - 超市 德国
22 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 252 82 赌场 美国
23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249 85 对冲基金 美国
24 菲尔·耐特/Phil Knight 244 78 耐克 美国
25 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 238 58 媒体 加拿大
26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 235 59 微软 美国
27 小福利斯特·马尔斯/Forrest Mars, Jr. 234 84 糖果 美国
27 杰奎琳·马尔斯/Jacqueline Mars 234 76 糖果 美国
27 约翰·马尔斯/John Mars 234 79 糖果 美国
30 玛丽亚·弗兰卡·菲索罗/Maria Franca Fissolo 221 98 花生酱,巧克力 Italy
31 李兆基/Lee Shau Kee 215 88 房地产 中国香港
32 斯蒂芬·佩尔松/Stefan Persson 208 68 H&M 瑞典
33 马云 205 51 阿里巴巴 中国
34 小西奥·阿尔布雷希特/Theo Albrecht, Jr. 203 65 Aldi,TraderJoe's 德国
35 Michael Dell 198 51 Dell 美国
36 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193 58 石化,石油,天然气 印度
37 莱昂纳多·德尔·维吉奥/Leonardo Del Vecchio 187 80 眼镜 意大利
38 苏珊娜·克拉腾/Susanne Klatten 185 53 宝马,医药 德国
39 格奥尔格·舍弗勒/Georg Schaeffler 181 51 滚珠轴承 德国
40 保罗·艾伦/Paul Allen 175 63 微软,投资 美国
41 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阿苏德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173 60 投资 沙特阿拉伯
42 约瑟夫·萨夫拉/Joseph Safra 172 77 银行 巴西
43 卡尔·伊坎/Carl Icahn 170 80 投资 美国
44 劳伦娜·鲍威尔·乔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 167 52 苹果,迪斯尼 美国
44 迪利普·桑哈维/Dilip Shanghvi 167 60 医药 印度
46 马化腾/Ma Huateng 166 44 网络媒体 中国
47 迪特尔·施瓦茨/Dieter Schwarz 164 76 零售 德国
48 雷伊·达里奥/Ray Dalio 156 66 对冲基金 美国
48 斯特芬·科万特/Stefan Quandt 156 49 宝马 德国
50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 155 77 对冲基金 美国

㈢ 福布斯富豪榜的2013年排行榜

据福布斯官方网站3月4日报道,在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13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上榜的亿万富豪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426位,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Slim Helú)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首富,巴菲特排名第四,这是他14年以来首次被挤出前三甲。
报道称,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首富的桂冠。这位墨西哥电信大亨的净资产达到730亿美元,相比2012年的690亿美元再上一层楼。比尔盖茨(BillGates)保住了第二把交椅,其净资产达到670亿美元。时尚品牌Zara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Ortega)排名较2012年跃升两位,取代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其净资产达到570亿美元。
而巴菲特则以535亿美元排名第四。这是自2000年以来巴菲特首次被挤出前三甲。尽管如此,巴菲特的财富在2012年增加了95亿美元,在所有上榜富豪中位居第二。
李嘉诚排名第8,居华人首位。宗庆后排名第86,居中国内地首位。越南、尼泊尔、安哥拉、斯威士兰等国首次出现上榜富豪。
2013年共有210位新晋亿万富豪上榜,但也有60位2012年的上榜富与榜单失之交臂,还有些富豪则因为去世或将财富分给了家人而未能入选。
2013年的上榜富豪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426人,较2012年的1226人增加了200人,平均净资产为38亿美元,较2012年的37亿美元有所提高。全部上榜富豪的总净资产达到5.4万亿美元,高于去年的4.6万亿美元。
从各地区的富豪看,美国以442位亿万富豪居首位,亚太地区以386人紧随其后,欧洲则有366位富豪上榜。不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国家有129位富豪上榜,中东及非洲则有103位。
以下是2013年最新前五十榜单: 排名 姓名 年龄 财富变化 国籍 净资产(亿美元) 行业 1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u 73 上升 墨西哥 730 通信运营 2 比尔·盖茨/Bill Gates 57 上升 美国 670 计算机应用 3 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 76 上升 西班牙 570 零售,纺织服装 4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82 上升 美国 535 金融,投资 5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68 上升 美国 430 计算机应用 6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 77 上升 美国 340 多元化经营 7 大卫·科赫/David Koch 72 上升 美国 340 多元化经营 8 李嘉诚/Li Ka-shing 87 上升 中国香港 310 多元化经营 9 利利安·贝滕科特/Liliane Bettencourt 90 上升 法国 300 零售,日用化学产品 10 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 64 下降 法国 290 奢侈品 11 克里斯蒂·沃尔顿/Christy Walton 58 上升 美国 282 零售 12 斯蒂芬·佩尔森/Stefan Persson 65 上升 瑞典 280 零售,纺织服装 13 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71 上升 美国 270 传媒,网络服务 14 吉姆·沃尔顿/Jim Walton 65 上升 美国 267 零售 15 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 79 上升 美国 265 博彩 16 艾丽斯·沃尔顿/Alice Walton 63 上升 美国 263 零售 17 罗伯森·沃尔顿/S. Robson Walton 69 上升 美国 261 零售 18 卡尔·阿尔巴切特/Karl Albrecht 93 上升 德国 260 零售,纺织服装 19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49 上升 美国 252 网络服务 20 拉里·佩奇/Larry Page 40 上升 美国 230 网络服务 21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39 上升 美国 228 网络服务 22 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55 下降 印度 215 石油化工,石油开采,天然气 23 米歇尔·费列罗/Michele Ferrero 86 上升 意大利 204 食品加工制造 24 李兆基/Lee Shau Kee 85 上升 中国香港 203 多元化经营 25 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 55 上升 加拿大 203 传媒,网络服务 26 卡尔·伊坎/Carl Icahn 77 上升 美国 200 金融,杠杆收购 27 郭炳江、郭炳联/Thomas & Raymond Kwok 0 上升 中国香港 200 房地产开发 28 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阿苏德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58 上升 沙特阿拉伯 196 金融,投资 29 迪特尔·施瓦茨/Dieter Schwarz 73 回归榜单 德国 195 零售 30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82 下降 美国 192 金融,对冲基金 31 小西奥·阿尔布莱希特及其家族/Theo Albrecht Jr & family 62 上升 德国 189 零售 32 阿尔贝托·巴伊雷斯·冈萨雷斯/Alberto Bailleres Gonzalez 81 上升 墨西哥 182 有色金属,矿业 33 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 73 上升 巴西 178 饮料制造 34 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 59 下降 俄罗斯 176 钢铁,通信运营,金融,投资 35 伊里斯·冯特博纳/Iris Fontbona 70 下降 智利 174 有色金属,矿业 36 福利斯特·马尔斯/Forrest Mars 81 上升 美国 170 食品加工制造 37 杰奎琳·马尔斯/Jacqueline Mars 73 上升 美国 170 食品加工制造 38 约翰·马尔斯/John Mars 76 上升 美国 170 食品加工制造 39 乔治娜·莱因哈特/Georgina Rinehart 59 下降 澳大利亚 170 钢铁 ,矿业 40 格尔曼·拉利阿·莫塔·维拉斯科/German Larrea Mota Velasco 59 上升 墨西哥 167 有色金属,矿业 41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Mikhail Fridman 48 上升 俄罗斯 165 石油开采,银行,通信运营 42 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 62 下降 印度 165 钢铁 43 阿里科·丹格特/Aliko Dangote 55 上升 尼日利亚 161 建筑材料,食品加工 44 莱恩·布拉瓦特尼克/Len Blavatnik 55 上升 美国 160 多元化经营 45 郑裕彤/Cheng Yu-tung 87 持平 中国香港 160 多元化经营 46 约瑟夫·萨夫拉/Joseph Safra 74 上升 巴西 159 银行 47 雷纳托·阿克梅托夫/Rinat Akhmetov 46 下降 乌克兰 154 钢铁,煤炭开采 48 列昂尼德·米赫尔松/Leonid Mikhelson 57 上升 俄罗斯 154 其他采掘,天然气,化学制品 49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 48 下降 美国 153 计算机应用 50 莱昂纳多·戴尔·维吉奥/Leonardo Del Vecchio 77 上升 意大利 153 零售

㈣ 世界上超级富豪的分析

《福布斯》公布世界超级富豪的八大特征

《福布斯》最近对当今世界(尤其是美国企业界)的富豪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这些成功人士有许多共性。你希望成为科技产业巨头?希望成为对冲基金大亨?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式,选择退学创业、到哈佛大学深造或者到高盛银行工作。一些入主《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人正是靠着这些选择走上了成功之路。

《福布斯》分析认为,对于大量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应该将答案简单地归结为过人的智慧、拼搏的勇气、远大的志向以及受幸运女神眷顾。为了发现富豪一族身上的共性,他们对入主财富榜的亿万富翁们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这些商界大亨的父母从事何种工作、他们在哪所学校求学、职业生涯早期的工作记录以及其它一些经历,所有这些可能帮助他们拿到了亿万富豪俱乐部的入场券。

《福布斯》表示,此次对《福布斯》400大富豪排行榜中白手起家者成功秘诀进行的研究并不是十分科学,但却产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首先,很大一部分人的母亲均有较高的数学天赋。玩转数字的能力是成为亿万富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这种能力是可以遗传的。《福布斯》400大富豪的父母所从事的一些最为常见的工作包括工程师、会计师以及小型企业老板。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更多的美国亿万富翁以及接近亿万富翁的人是在秋季出生的。出生于12月的富豪人数相对较少。在《福布斯》400大富豪的274位白手起家者中,有14%的人从未踏进大学校门或者中途选择退学。科技业大亨退学的比例最高,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戴尔董事长兼CEO迈克尔·戴尔、甲骨文总裁兼CEO拉里·埃里森以及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

在《福布斯》400大富豪中,成功从金融业攫取财富的人是其中学历最高的一个群体,其中有半数的人拥有硕士学位。在这些获得硕士学位的富豪中,有大约 70%的人曾在3所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其中1所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3所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高盛银行吸引了一大批饥渴的精英,其中很多人的身价已达到10位数。在当前和近期的金融业亿万富翁中,至少有11人的早期职业生涯在高盛度过或者就职于高盛的其中一家子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爱德华·兰伯特、大卫·特普尔、丹尼尔·奥克以及利昂·库珀曼。

㈤ 全世界有多少富豪是靠炒股发家的

2015年《福布斯》发布一年一度的2015全球富豪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792亿美元继续压过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的771亿美元,蝉联全球首富,“股神”巴菲特727亿美元击败西班牙富翁奥尔特加进驻第三。
榜上赚钱最多富豪是年届84岁的巴菲特。他2014年7月捐出28亿美元身家,但受惠于巴郡股价上升,财富全年依然暴升145亿美元,至727亿美元。
29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242 84 对冲基金 美国
31 卡尔·伊坎/Carl Icahn 235 79 投资 美国
34 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阿苏德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226 59 投资 沙特阿拉伯
60 雷伊·达里奥/Ray Dalio 154 65 对冲基金 美国
69 罗纳德·佩雷尔曼/Ronald Perelman 145 72 杠杆收购 美国
76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 140 76 对冲基金 美国
100 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 120 68 投资 美国
104 菲利浦·安舒茨/Philip Anschutz 118 75 投资 美国
109 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 114 59 对冲基金 美国
113 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 112 59 对冲基金 美国
121 大卫·泰珀/David Tepper 104 57 对冲基金 美国
........................................................................................

㈥ ufc对冲基金在我国是传销吗

6,UFC是什么?

UFC即终极格斗大赛,始于一九九三年,是一个专门提供顶级综合格斗(MMA)体育赛事的专业综合格斗组织。

UFC组织秉承竞技综合格斗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其历史和传统可追溯到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约80年前,巴西的综合格斗形式——无限制格斗点燃了当地人对于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

UFC运动员必须精于所有格斗的各种训练项目,包括:空手道、柔术、拳击、跆拳道、擒技、摔跤、相扑和其它格斗项目。赢得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将成为终极格斗冠军。

此后,UFC组织将综合格斗(MMA)引入了美国,目的是以最优秀运动员参加的竞技比赛为理念,最后产生"终极格斗冠军"。

自UFC问世以来,综合格斗在巴西曾红极一时,然后又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得这些项目成为主要赛事。目前UFC每年举办超过20期的比赛,这里也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选手。

今天,UFC在运动比赛中飞速发展。全球145个国家都可以收看到UFC的比赛转播,超过3亿个家里观看过UFC比赛,19种语言出现在UFC的转播中。

目前UFC还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按次收费电视人群。中国的中央5套,各省体育频道及各大网络体育频道均有直播或是转播。

UFC粉丝开始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创造出了可以在自己的圈内进行交流的文化产品和可以随时认购的如UFC对冲基金一样的金融产品,从精神升华物质,实现财富自由。

UFC领导层:弗兰克-弗帝塔、罗伦佐-弗帝塔、达尼-怀特。弗兰克-弗帝塔、罗伦佐-弗帝塔和达尼-怀特在2001年收购了终极格斗冠军赛(UFC)。目前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弗帝塔兄弟二人均排在350名以内。

㈦ 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做了什么

2月26日)消息,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将携带其畅销书《原则》开启他四天两地的中国之行。凤凰网财经将进行全程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桥水基金拟推出的这只新基金投资范围不限于全球通胀挂钩债券与大宗商品期货,还包括中国股票与债券。

“通过投资中国市场,能让富豪们更熟悉其投资逻辑,这也是吸引他们出资的一种有效策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若这项投资策略收益可观,不排除桥水基金会将其纳入旗舰基金投资组合。

㈧ 华尔街全过程、全对冲原则是什么概念

在2007年的金融行业大事记上,“对冲基金”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令人精疲力竭的荷兰银行(ABN AMRO)收购大战中,对冲基金TCI和Atticus在关键时刻阻止了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收购企图,使荷兰银行落入了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的手中;在今年7月到8月,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高盛(Goldman Sachs)和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几个对冲基金严重亏损,成为了次级按揭贷款崩盘的导火线;在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对冲基金的表现呈现出两极分化,有的因为赌博成功而大赚一笔,有的则因为亏损过重而黯然退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冲基金行业在2007年的表现还算及格,在扣除管理费和利润分成之后,总体盈利12%左右(截止2007年10月31日,数据由Barclay Hedge提供),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股市和债市的回报率。

提到“对冲基金”,中国人会立即回忆起乔治-索罗斯,这个投机天才领导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曾经成功进行对英镑和泰铢的投机,引发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且差一点使香港金融市场崩溃。不仅仅是中国人这么想,在许多国家的民众心目中,对冲基金经理是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心家、阴谋家,是对政治经济局势进行超级豪赌的吸血鬼。但是,以上观点只适合于以索罗斯为首的一小撮“全球宏观对冲基金”(Global Macro Hedge Fund),这些基金紧紧盯着各国宏观经济局势,企图在全球财富创造与流动的大环境中进行激动人心的宏观投机;大部分对冲基金却并非如此。在对冲基金经理这个群体中,有人像巴菲特或彼得-林奇那样坚持基本面分析,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有人像索罗斯那样对政治脉搏和经济周期非常敏感,视投机为生命;还有人像数学家或物理学家那样醉心于数学公式和计算机模型,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近年来,又出现了类似于私人股权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的对冲基金,它们不仅满足于买卖股票和债券,还试图主动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与治理,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对冲基金都试图取得稳定的超额收益:它们希望在市场上升的时候能够赚钱,市场下跌的时候也能够照样赚钱,同时尽可能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

对冲基金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游戏,只适合机构投资者和大富翁玩。在美国,个人投资者想要投资于对冲基金,必须至少具备100万美元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土地、房屋等实物资产)以及20万美元以上的可支配年收入。事实上,为了做到分散投资,一个人至少要拥有上千万美元的金融资产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投资于对冲基金,这就把99%的美国人排除在了投资群体之外。只要投资者总数控制在100人以下,对冲基金可以不在美国证交会注册,不进行信息披露,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作为限制条件,对冲基金不能进行广告宣传,其中许多甚至连网站都没有,完全依靠个人关系和经纪人的介绍来招揽投资者。投资者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每年2%的管理费和20%的利润提成,比传统的共同基金高的多。如果一个对冲基金经理足够天才,他可以在两三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例如著名数学家、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对冲基金的经理人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在2006年获得了高达14.6亿美元的管理费和利润分成,几乎相当于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CEO的薪酬之和。资历更老的对冲基金经理,例如索罗斯、罗杰斯(Rogers)和兰伯特(Lambert)之流,早就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常客了。在华尔街取得一定成就的交易员和分析师,往往会选择开设自己的对冲基金,虽然失败的几率很高,一旦成功却可以带来数不清的利益与荣誉。

由于对冲基金只向富人开放,往往被媒体谴责为“让富人更富的工具”。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拉美债务危机都有对冲基金的影子,今年的次级贷款危机也使某些对冲基金飞黄腾达,但这些成就都与中小投资者无关;恰恰相反,对冲基金的成功往往伴随着大部分投资者的失败,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慈善捐赠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等涌入对冲基金,使平民百姓能够间接享受到它们的回报。此外,中小投资者还可以买进“对冲基金的基金”(Funds of Hedge Funds),这种基金投资于其他对冲基金,一般不设立最低投资限额,对投资者的净资产也没有限制,而且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即便如此,在对冲基金领导的全球财富再分配中,富人获得的份额总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有平民百姓无法比拟的信息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使自己的财富规模变得更大。2005年以来,美国和英国的贫富差距都接近了几十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和其他贵宾理财工具的贡献很大,金融家们不停地帮助世界上最富裕的1%设计理财方案,99%的中小投资者却被边缘化了。

平心而论,对冲基金具备某些特殊风险,可能的确不太适合中小投资者。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持有空头仓位,持有金融衍生工具,并且采用很高的财务杠杆,以求尽可能提高风险收益比例。某些对冲基金还投资于流动性很差的证券(次级按揭贷款就是一个例子),甚至像私人股权公司那样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票,还有对冲基金专门投资破产公司的证券,这种风险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问题在于,对冲基金经理经常利用监管方面的漏洞,进行内幕交易、恶性投机,承担过于巨大的风险,这种行为实际上使金融市场变得更不稳定。一旦危机降临,那些赌博失败的对冲基金要么疯狂抛售,要么禁止投资者赎回,有的甚至伪造业绩,让投资者以为事情还没有变糟。这些行为都严重违法了法律和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对冲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市场的利益。

今年的次级贷款危机,同时展示了对冲基金的优点和缺点: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可以利用市场危机获利,但糟糕的对冲基金经理却使得市场危机更加严重。危机的起点是贝尔斯登旗下的两个自称投资于“高级抵押证券”(High Grade Mortgage)的对冲基金遭受沉重打击,由于财务杠杆比例过高,投资者的钱几乎一分都没剩下,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钱。贝尔斯登在历史上一直是最出色的抵押证券交易公司,既然它的基金都出了问题,那么谁还能独善其身呢?在恐惧之下,投资者纷纷抛售抵押证券,与房地产抵押贷款有关的股票也纷纷大跌。结果,第二个打击出现了——高盛旗下的一个自称“市场中性”的股票对冲基金在短短一个月内亏损26%,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当巴黎银行旗下的抵押证券对冲基金遇到问题时,这家银行宣布禁止投资者赎回投资,其他对冲基金管理机构争相仿效。很多遇到麻烦的对冲基金还拒绝披露具体的损失数字,借口“市场流动性不足,无法公允定价”,以避免投资者的指责。以上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投资者们几乎歇斯底里地抛售所有与次级贷款有关的证券,余波直到现在还未平息。当然,那些事先赌博次级贷款将要崩盘的对冲基金赚的盆满钵满,但总体来说这是一场负和游戏,绝大部分人都是输家。

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在次级贷款风暴中受到的打击颇深,原因之一就是对冲基金游戏玩过了火。几乎所有顶级投资银行都有强大的对冲基金管理部门,摩根大通、高盛和巴克莱旗下的对冲基金规模可以列入世界前十;而且投资银行还大量利用自有资本进行自营交易,这种交易的性质与对冲基金非常类似,采用的策略几乎一模一样。对冲基金经理们根据他们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形势的判断,对房地产抵押证券进行投机,而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的交易员们也在这么做。有些投资银行还投资于自己经营的对冲基金,例如花旗就是自己旗下几个对冲基金的最大投资者。投资银行不满足于扮演传统的中间商角色,大胆投入对市场波动的赌博,固然能够在平时大幅度提高收入,却会在危机爆发时雪上加霜。根据今年华尔街各大巨头的财务报告,除了高盛因为赌博次级贷款即将下跌而逃过一劫,其他巨头都蒙受了几十亿到上百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这些损失基本上都来自自营交易和旗下的对冲基金。受损最严重的美林和花旗的CEO还因此丢掉了职位。对冲基金游戏导致如此严重的下场,恐怕是这些投行高管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为什么很多历史业绩良好的对冲基金会在次级贷款危机中倾覆呢?如果你观察贝尔斯登、高盛和花旗的几个出了问题的对冲基金,你会发现过去几年它们的盈利都比较稳定,看不出有亏损的趋势;然而一旦亏损,后果就无法挽回。原因很简单:在债券领域,尤其是房地产抵押证券这种复杂的结构化债券领域,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高度依赖计算机模型,交易过程变成了一场数学游戏,由一大堆数学家、统计学家和金融工程学家制订游戏规则。计算机模型无法预测未来,只能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制订者的假设得出结论。如果假设出现错误,或者未来的市场环境出现显著变化,计算机模型就变成了废物,原先被认为价值连城的资产就将一钱不值。直到次级贷款危机蔓延开来,许多对冲基金仍然宣称自己采用的是“风险很低的策略”,几乎不可能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其实类似情况在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中就曾经出现,当时著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雇佣了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一大堆才华横溢的程序设计师,为其设计非常精巧的套利模型,试图捕捉政府债券交易中的微小获利机会;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俄罗斯政府债券会突然违约,结果这群伟大的科学家最终亏的血本无归。在今年夏天遭遇同样的灾难之后,华尔街痛定思痛,开始反省过去过于迷信数学推理和计算机模型的风格,“人脑取代电脑”成为了对冲基金改革的主题之一。至于这一改革能否持续下去,还很难预料。

依赖电脑的对冲基金大亏了一笔,依赖人脑的对冲基金却在2007年大出风头,尤其是那些依靠战略决策和人际关系取胜的所谓“行动主义”基金。传统的基金经理只对企业的财务价值感兴趣,对企业管理层面的问题并不关心;行动主义基金经理却喜欢主动影响企业的重大决策,通过资本运作、战略重组和管理层更替来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传统的基金只是在市场中发掘潜在的财富,行动主义基金却在主动地创造财富,所以它们的定位更像企业家,而不像投资家。在荷兰银行收购战中,它们的威力得到了集中体现。

荷兰银行是一家拥有1.5万亿美元总资产和7万员工的超级全能银行,其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业务上都颇具实力。但是,由于各项业务整合情况很差,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很缓慢,最近几年的股票回报率落后于欧洲同行。今年2月,位于伦敦的行动主义对冲基金TCI向董事会和股东写信,要求在股东大会上讨论将荷兰银行拆分并出售,引起了分析师和媒体的一致叫好。为了自救,荷兰银行董事会急忙请来了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担任“白衣骑士”,两家银行迅速展开了合并谈判,并于4月中旬敲定了细节,荷兰银行股价因此上涨超过30%。但是,对冲基金TCI对这一结局仍不满意,联合其他股东与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和比利时富通银行(Fortis)接触,终于促使这三家银行提出了比巴克莱银行开价更高的收购方案。与此同时,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Atticus也对巴克莱银行施加了压力,使巴克莱管理层难以将收购进行到底。在两家对冲基金和其他行动主义投资者的默契配合下,巴克莱的收购方案以失败告终,荷兰银行于今年10月落入苏格兰皇家银行之手,股价至此累计上升50%。这桩惊天大收购给TCI带来的回报是丰厚的:它手中握有3%的荷兰银行股票,至少产生了15亿欧元的利润。

受到TCI的成功事迹鼓舞,对冲基金纷纷向欧洲其他大公司发起挑战。著名的行动主义基金Knight Vinke对汇丰银行(HSBC)董事会发出了制订重组计划的要求,董事会在多次抗拒之后,不得不与该基金举行圆桌会谈;世界最大的无线通信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也受到对冲基金的压力,开始考虑改变公司战略与资本结构。在美国,类似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著名的行动主义对冲基金ESL于几年前收购了美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凯马特(Kmart),接着又收购了历史悠久的西尔斯百货公司(Sears),通过出售资产和改良业务,使股价一飞冲天,基金经理兰伯特由此赢得了“巴菲特第二”的美誉。在人们心目中,收购公司多数股份并改变企业发展战略,似乎是私人股权公司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对冲基金的新舞台。有的媒体把行动主义基金经理称为“新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无论是荷兰银行这样的庞然大物,还是西尔斯这样的传统企业,都无法摆脱对冲基金资本家的魔掌。

对冲基金越来越多的卷入企业战略和并购决策,对财富创造与流动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基金经理们当然认为自己是财富的创造者,因为拆分和收购可以提高荷兰银行、凯马特这样的绩差企业的效率,发掘潜在的价值,最终扩大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不少企业高管和媒体认为,对冲基金是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它们希望的是短期利益最大化,没有耐心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例如荷兰银行的业务整合本来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假以时日很可能走出泥潭,但TCI等对冲基金没有给它这个机会。某些基金经理频繁地对企业管理层指手画脚,可能扰乱企业的发展战略,对长期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当对冲基金经理们为一次次成功的交易干杯时,企业员工、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却在为他们的成功买单。荷兰银行被收购之后,至少需要裁减2万到3万个职位,客户服务可能会受到影响,各国监管部门也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监督并购流程;ESL在收购凯马特和西尔斯的过程中,也大量裁减了员工,并关闭了许多历史悠久的业务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讲,行动主义对冲基金把大量财富从员工和客户手中,转移到了股东手中,这符合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却可能无助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从宏观经济的层面上看,对冲基金通过对商品期货和外汇的投机,对全球范围的国家财富流动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力。全世界专门从事商品投机的对冲基金规模高达1830亿美元,考虑到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它们的实际能量超过1.8万亿美元。再加上可以投资商品期货的“多策略对冲基金”(Multi Strategy Hedge Fund),投机者对重要商品价格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著名基金经理罗杰斯发出“商品市场有十年大牛市”的预言之后,更多的基金经理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热门商品投机的浪潮。2007年,多种重要商品的价格达到或接近了历史最高点:石油突破每桶100美元,黄金突破每盎司800美元,铜价一度超过每吨10000美元,燃料油、天然气、铝、铅和其他工业金属的价格也出现剧烈波动。虽然商品价格上升受到了美元贬值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过热的影响,投机者的热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以石油为例,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从2006年初的每桶60美元涨到2006年夏天的80美元,在2007年初暴跌至约55美元,此后缓慢回升到70美元,今年9月以来则暴涨到近100美元,如此剧烈的波动不可能完全由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解释。根据纽约能源对冲基金中心(Energy Hedge Fund Center)的统计,约有200家对冲基金对原油、燃料油和其他形式的能源产品进行大规模投机,对冲基金等投机者占据整个北美能源期货市场的28%,交易量则在过去五年内增长近200%。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商之一——特索罗公司(Tesoro Corp.)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原油价格本来应该是每桶60美元,但对冲基金等投机者却利用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把它推到了90美元。在次级债危机爆发时,许多对冲基金不得不抛售原油以补充现金,现在它们纷纷返回市场继续进行投机,这使得原油价格的波动性更加剧烈。

长期暴涨的商品价格,是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各国等自然资源出口大国的福音,却使中国、日本等自然资源进口大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商品价格上涨还带动了自然资源类企业的股价上涨,石油公司、钢铁公司、矿产开发公司成为了投资者的新宠儿,必和必拓、米塔尔乃至中国石油都是资本市场的受益者。此外,太阳能、风力能源、核能和清洁煤等“替代能源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仅仅中国大陆的太阳能企业就有十多家在美国上市成功。作为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的职责只是为客户谋取最大利益,但他们的交易行为却给全球财富流动带来了深远影响。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复苏,中东各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非洲投资热潮的兴起,乃至近年来自然资源类企业的兼并重组风潮,都是商品价格暴涨引起的连锁反应;当对冲基金经理们对能源、贵金属、基本金属和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合约进行投机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推动着一次全球经济体系的重新洗牌,也刺激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崛起,给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外汇产品方面,对冲基金活跃地进行现货、远期合约、互换合约和一系列其他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对各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各种赌博。美元汇率的暴跌,日元汇率的回升,以及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都有对冲基金的一份贡献。按照中国媒体的惯用词语,它们代表着所谓的“国际热钱”。当然,相对于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力量,对冲基金的实力仍然是薄弱的,它们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或者顺从已经形成的趋势,以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任何对冲基金经理代表的都是客户资本的利益,与传说中的所谓“国际金融战争”有本质的区别。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冲基金产业已经变得过于庞大,过于难以驾驭,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监管者也不得不对其忌惮三分。对媒体公开的对冲基金资产接近2万亿美元,不公开的对冲基金至少有数千亿美元,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GDP。次级贷款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和欧洲都开始酝酿针对对冲基金的严厉监管措施,包括强迫其在证交会注册、扩大信息披露,甚至对交易策略进行限制等等。在政治与法律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转为“离岸基金”(Off Shore Fund),将注册和办公地点转移到监管力度比较薄弱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亚太地区的香港、新加坡等地。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大牛市,加剧了对冲基金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目前香港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外最大的对冲基金基地,有些国际对冲基金还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代表处。可以想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不断推出,对冲基金在中国股市和债市的活动将越来越频繁。中国本土也必将诞生自己的对冲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创造财富的新途径。

㈨ 11位顶级富豪被谁割韭菜了

11位顶级富豪被割韭菜!“女乔布斯”竟是“女贾跃亭”,整个硅谷傻眼。

从改变世界的科技天才,到赔光投资人血本的失意人,有时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点,也许乐视网的股民最清楚。

今天故事主角叫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es),一位顶着斯坦福大学高材生光环的80后美女。

曾经报道过,她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Theranos曾盛极一时,估值达到过90亿美元。很多人曾经以为,她鼓吹的“纳米血滴”将改变未来的医疗产业。

▲霍尔姆斯

当时,霍尔姆斯既未承认,也未否认这些指控,但她返还了她的大部分Theranos股票、放弃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支付了50万美元的罚金,还同意禁止她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任高管职位长达十年的判罚。

在今年4月10日Theranos对公司股东的一份电邮中,霍尔姆斯明确指出,公司可能会在今年8月份之前被清算。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天早些时候,霍尔姆斯还告知公司的大多数员工,他们将在6月12日后离开Theranos,并且公司也不会再给他们工资。当时,Theranos也仅剩125名员工。

来源:凤凰网资讯

㈩ 对冲基金是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品具体的盈利操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等金回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与答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 market)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阅读全文

与对冲基金福布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e贷款额度 浏览:469
股票量价齐跌说明什么 浏览:368
方正重组理财 浏览:392
过户多久拿到监管资金 浏览:977
近期的理财诈骗公司 浏览:721
260108基金今天净 浏览:647
贷款提车上路需要多久 浏览:383
证券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 浏览:382
杭州南海成长股权基金 浏览:373
合肥鑫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么特点 浏览:958
医院股权融资 浏览:245
信托产品图片 浏览: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资金揭秘 浏览:515
怎么买万达股票 浏览:306
湖南源汇信托 浏览:891
汽车融资网站 浏览:747
外汇价1美元人民币 浏览:649
方正科技股票价格 浏览:802
景顺长城动力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