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所享份额的公允价值作为它的初始价值,将二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因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方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别形成该转换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追加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首先,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其次,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按照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原则处理。除此之外,因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例如,A企业购入B企业股票以备长期待有,支付购买价格9000000元,另支付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00元,A企业取得B企业股权的投资成本为9040000元。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2)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这里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其公允价值即为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经评估确认的价值。
②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如果按规定所放弃非现金资产可不予评估的,则公允价值的确定为: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
③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在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其投资成本时,如被投资单位为股票公开上市公司,该股权的公允价值即为对应的股份的市价总额;如被投资单位为其他企业,该股权的公允价值按评估确认价或双方协议价确定。
例如,A企业以固定资产作价对外投资以取得B企业的股权,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58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40000元,则A企业长期股权的投资成本为44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假如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取得B企业股权每股市价为6元,A企业共计取得B企业65000股股份,则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90000元(6×65000),作为该项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为39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以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其应交纳的相关税费,也应作为股权投资的成本。
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项目;反之,则应依据谨慎原则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或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时,按原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2. 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长期投资,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对外投资。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和投资资本增值。当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长期投资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或不同阶段性目的表现出来。例如,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股票,或者直接投资于其他企业,以实现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又例如,通过长期投资于另一个企业以达到与该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等等。不论长期投资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以及阶段性目标如何,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表现为直接的投资收益,或者是投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增加了收益。长期投资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长期投资资产评估具有以下特点:
(一)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是对资本的评估
企业的长期投资虽然有不同的目的动机、投资类型、出资方式和存在形式,但总是以其各类资产作为资本金对外投放的,而用于长期投资的资产则发挥着资本的功能。如将企业的闲置资金或专项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获取利息收入,所投资金发挥着生息资本的作用,即为取得债权收益的投资实质上是一种借贷资本。以实物资产或股票形式获取受资方的股权或产权,是资本收益性投资,所投资产则成为受资方的法人资本金。从此意义上讲,对长期投资的评估实际上是对资本的评估。
(二)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估
长期股权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和实现投资增值。因此,被投资企业的获利能力就成为长期投资评估的决定因素。
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它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它的获利能力的大小上。此时,长期投资资产的获利能力与投资企业本身没有直接联系,而主要取决手被投资企业、单位等的获利能力.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风险。例如,对以债权投资形式存在的长期投资,投资方更多关心的是定期收取规定的利息,以及债权到期时如数收回本金。因而对债权投资评估,主要考虑的是债券发行主体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股权投资亦是同理。所以,对投资方的获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评估是长期投资评估的又一显著特点。
(三)长期债权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偿债能力的的评估
由于长期债权投资到期应收回本息,被投资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投资企业债权投资到期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因此,被投资企业偿债能力就成为长期债投资评估的决定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期投资评估已经超出了对被评估企业自身的评估。有时需要对被投资企业或单位进行审计、验资和评估。能否,以及怎样对被投资企业或单位进行审计、验资或评估,要受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的制约。因此,在有些情况下,长期投资的评估会受到某些限制。充分利用资产评估的“替代原则”,采用切实可行的评估途径和评估方法对长期投资进行合理的估价,是长期投资评估的另一特点。
3. 长期投资评估的程序
长期投资评估程序:
(一)明确长期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 首先,在进行长期投资的评估时,应明确长期投资的种类、原始投资额、评估基准日余额、投资收益计算方法、历史收益额、长期股权投资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以及相关会计核算方法等。
(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审核和鉴定)
在进行长期投资评估时,应审核鉴定长期投资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及长期投资账面金额、各期投资收益计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判断被评估的长期投资余额、投资收益率等参数的准确性。而这些参数的合理性是长期投资评估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三)根据长期投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将长期投资分为可流通交易和不可流通交易两类,对于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股票和债券一般应采用市场途径以及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按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确定评估值;对于不可以上市交易的股票和债券一般应先考虑采用收益途径及其相应的方法进行评估,当然也可采用评估人员认为其他可行的评估途径及其方法进行评估。
(四)测算长期投资价值,得出评估结论
根据影响长期投资价值的各种因素,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判断得出评估结论。
4.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是怎么进行会计处理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和实现投资增值。因此,被投资企业的获利能力就成为长期投资评估的决定因素。这种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也因此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作为
中级会计职称
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票而实现的投资行为;股权投资则是指投资主体将现金资产、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直接投入到被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然后通过控制被投资企业来获取利益的投资行为。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二)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在股权比例增加时,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若为从成本法到权益法,股权投资差额遵循的是“追溯调整,合并摊销”的追溯调整法;若为从权益法到权益法,则应采用“分次计算,分次摊销”的未来适用法。在股权比例减少时,若为从权益法到成本法,应“全额结转,不再摊销”;若为从权益法到权益法,则应“比例结转,余额摊销”。
5.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重要的有5条
一、如何交易?以什么方式成交?
投资协议应当对交易结构进行约定。交易结构即投融资双方以何种方式达成交易,主要包括投资方式、投资价格、交割安排等内容。投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增资扩股、原始股东股份转让、债权形式;当然也可以以上形式相结合。
二、先决条件
在签署投资协议时,标的公司及原股东可能还存在一些未落实的事项,或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为保护投资方利益,一般会在投资协议中约定相关方落实相关事项、或对可变因素进行一定的控制,构成实施投资的先决条件。
三、承认与保证条款
对于在尽职调查中难以取得客观证据的事项,或者在投资协议签署之日至投资完成之日(过渡期)可能发生的妨碍交易或有损投资方利益的情形,一般会在投资协议中约定由标的公司及其原股东做出承诺与保证。
四、估值调整条款(对赌协议)
估值调整条款又称为对赌条款,即标的公司控股股东向投资方承诺,未实现约定的经营指标(如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等),或不能实现上市、挂牌或被并购目标,或出现其他影响估值的情形(如丧失业务资质、重大违约等)时,对约定的投资价格进行调整或者提前退出。当然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标的公司股东回购。
五、出售权条款
为了在标的公司减少或丧失投资价值的情况下实现退出,投资协议中也约定出售股权的保护性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1、随售权/共同出售权条款。如果标的公司控股股东拟将其全部或部分股权直接或间接地出让给任何第三方,则投资方有权但无义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控股东或者按其与控股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将其持有的相应数量的股权售出给拟购买待售股权的第三方。
2、拖售权/强制出售权条款。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标的公司的业绩达不到约定的要求或不能实现上市、挂牌或被并购目标,或者触发其他约定条件,投资方有权强制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按照投资方与第三方达成的转让价格和条件,和投资方共同向第三方转让股份。该条款有时也是一种对赌条款。
6. 资产评估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必须要有评估报告吗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是评估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价值。
股权投资的评估:
股权投资是投资主体以现金资产、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直接投入到被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从而通过控制被投资企业获取利益的投资行为。
对股权投资的评估,首先必须了解具体投资形式、收益获取方式和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或所有者权益的比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评估。其中投资收益的分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类型:
1、 按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参与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2、 按被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成;
3、 按投资方出资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资金使用报酬等。
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财政部授予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编号:NO.11060018)的权威评估机构。专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规范的专家团队能快捷、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专业从事无形资产评估与研究的集人才、技术、经验、服务于一体的资深评估机构,评估理论与评估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全国开展资产评估业务,业务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客户已达4000多家,作为国内专业的资产评估权威机构,客户包括国内众多大型重要企业,业务涉及医药、机械、轻工、冶金、电力、石油、化工、铁路、汽车、造船、电子、电器、仪表、建材、建筑、农业、交通、高科技、金融、房地产、旅游、内外贸、投资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其中商标评估、品牌评估、专利评估、项目评估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全新的合作理念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得到众多客户的原创好评。主要客户空间包括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中国国旅集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平安、中信银行、夏新电子、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海南新大洲摩托车股份公司、佳木斯希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集团。对“夏新”、“爱国者”、“康宝”、“志高”、“新大洲”、“圣火”、“黄果树”、“希波”、“步步高”、“双星”、“福田”、“汇源”、“今世缘”、“宗申”等品牌长期进行研究和评估工作。
经过多年的迅速建设和发展腾达,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员单位、中国体育产品联合会会员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单位。
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十分重视按照国际评估规范和国内资产评估准则进行执业,公司注册资产评估师受国内企事业的聘请进行资产评估执业工作,多次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评估论坛和其他研讨活动,促进了中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
7.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中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确定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二)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在股权比例增加时,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若为从成本法到权益法,股权投资差额遵循的是“追溯调整,合并摊销”的追溯调整法;若为从权益法到权益法,则应采用“分次计算,分次摊销”的未来适用法。在股权比例减少时,若为从权益法到成本法,应“全额结转,不再摊销”;若为从权益法到权益法,则应“比例结转,余额摊销”。
8. 长期股权投资 评估增值部分 转长提股权投资 如何入账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会计原则,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调账,否则,由于计量基础的不一致,不同会计期间产生的利润将没有可比性,容易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
但国家规定评估增值可以调整账面价值的事项仅限于下列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公司法》规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企业相应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二是企业兼并,也就是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如果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则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被购买企业丧失法人资格,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被购买企业各项资产评估后的价值入账。
9.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范围受限如何确定评估值
如果没有房地产等资产,应该可以分析一下按基准日的报表分割吧
10. 美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评估长期股权投资有哪些方法啊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3、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4、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
6、债务重组取得的
7、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8、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