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鹏华聚鑫40亿爆雷会影响其他鹏华基金吗
不会影响其他的鹏华基金,因为他们两个是不同的产品啊
❷ “紧箍”再收紧 房地产信托风险防控压力攀升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窗口指导、余额管控成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关键词,今年以来,监管也在不断“重拳出击”遏制当前房地产信托业务违规乱象。11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信托业从业人士处了解到,在展业层面,房地产信托业务大部分均做了收紧,今年以来,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可能存在风险加剧的情况。受“爆雷”潮的影响,1-10月,房地产信托领域违约金额已超400亿元。在分析人士看来,从过往经验看,调控房地产和房地产信托的严监管政策都会增大市场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信托风险防控压力增大。
三条“红线”排查大幕开启
为防范化解风险,监管专门针对房地产信托开启了一轮专项排查。近日,有市场消息称,银保监会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排查的通知》,并要求各地银保监局于11月30日前将排查情况上报。
从多位信托业从业人士处获悉,上述消息属实,此次银保监会排查的问题主要为,是否违反“四三二”要求、是否用于土地储备、是否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是否协助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不过也有部分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份文件应该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较多的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占比不大的暂未收到通知”。
“这次排查是一项例行检查。” 一位信托公司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主要排查房地产信托的三条“红线”。这三条“红线”是指监管层收紧房企融资较为清晰的三条标准,要求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有息债务增长。
具体来看,“红线”一是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红线”二是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红线”三是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根据三条“红线”的触线情况,分为红、橙、黄、绿四档,红色档三条“红线”都触碰到了则不得新增有息负债。橙色档碰到两条“红线”则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黄色档碰到一条“红线”,则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绿色档三条“红线”都未碰到,则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5%。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专项排查会进一步实质收紧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投向,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预计市场并购风潮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年内违约规模已超400亿元
2020年,信托行业兑付延期频发,房地产信托的违约情况也持续走高。北京商报记者从用益信托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房地产信托领域违约金额总计达到411.37亿元。
从具体的时间节点来看,今年3月,房地产信托的违约走向小高峰,当月违约金额达到115.12亿元,后又在4月回落至82.25亿元。到6月又迎来一波增长,当月违约金额达到134.56亿元。10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7起违约事件,其中房地产信托的违约金额为2.3亿元。
一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称,在房地产信托运作过程中,投资者先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委托信托经理筛选优质房地产项目。信托公司和信托经理能否勤勉尽职地履行职责,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安全性。这位信托公司人士直言,现在房地产信托没有好的备案项目,再用之前的项目结构借钱只能增加公司债务,达不到监管机构的要求,再加上房企普遍面临融资收紧的情况,现金流紧张,风险有加速暴露的可能。
在资管研究员袁吉伟看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行业景气度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方面销售资金回笼放缓,外部融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债权融资、信托融资等大量到期,如果不能有效调配资金,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过往经验看,历次调控房地产和房地产信托的严监管政策都会增多市场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并在调控后的半年到一年达到违约高峰。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信托风险防控压力增大。
合规、风险指标面临双向承压
一直以来房地产信托就备受业内关注,一边是房企对资金的渴望,一边是监管的不断严控,房地产信托的成立规模也在持续波动。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房地产资金信托余额为2.5万亿元,同比2019年二季度末2.93万亿元下降14.68%,环比一季度末2.58万亿元下降3.1%。
今年6月,银保监会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信托公司存在未严格执行房地产信托贷款监管政策,向不满足“四三二”要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贷款;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土地储备贷款或流动资金贷款;以向开发商上下游企业、关联方或施工方发放贷款等名义将资金实际用于房地产开发,规避房地产信托贷款相关监管要求等问题。
在全行业收缩的时候,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合规性和风险性亟待检验,在廖鹤凯看来,房地产业务阶段性规模受限,不过存量规模依然很大,对信托公司来说,后续可以持续提升股权投资比重,待政策成熟可以加快布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业务。
正如袁吉伟所言,房地产信托被严监管预示着传统信托业务的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受到制约,传统粗放的高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他进一步指出,信托公司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顺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顺应监管新要求,明确新的有效业务组合和市场方向,塑造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能力,获取新的增长驱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据资管新时代的一席之地。
❸ 私募基金爆雷后的基金存续期怎么算
你还考虑这个问题啊
暴雷之后想的应该是能拿回多少钱,这个时候收益就不要管了,能拿回本金就是烧高香
❹ 基金暴雷是什么意思
基金
持有的股票,或者债券大幅下跌,或者其它利空
❺ 四种情形,看p2p平台爆雷后,投资人的钱去哪儿了
第一种:大家常说的“庞氏骗局”
出现旁氏现象的钱基本就是到庞氏团伙口袋了 ,可能被转移出境外、赌博挥霍、购置产业等,而破案后还能追缴回的部分几乎就是还没挥霍掉以及购置产业的。
网贷行业有名的应该就是e租宝事件了,据了解,e租宝未兑付金额约500亿,而目前追回的约120亿,相当于每个投资人能拿回本金的20%左右。
若遇到庞氏骗局的,投资人就不要再心存侥幸了,赶紧抱团报案-等立案-侦查-追缴-判决-返还,这才有机会拿回一些本金。
第二种:发假标自融或补窟窿
目前来说庞氏骗局会比较少,但是平台通过发布假标自融或补窟窿的出现了,平台发假标一种是平台吸纳投资人的钱用于关联企业或者自有项目,比如用于房地产投资、炒币炒股炒链、给上市公司股东输血、等;另一种是部分借款人逾期形成坏账了,平台通过发布假标来“以新补旧”,而这两种一般都会同时存在。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投资人撤资、窟窿补不上平台就没戏了。
那这个时候能追回的钱有哪些呢?就是关联企业、股东、自有资金或资产了,这个过程基本也是得考经侦介入解决了,毕竟这个时候往往会发生平台说清盘兑付结果跑路、以及关联企业/股东不认账的情况。
第三种:期限错配产生的流动性危机
有投资人说,明明这家平台资产真实,投资人的钱也确实借给了真实的借款人,为什么还是出问题了呢?
此前监管曾发出禁止计划类产品,就是因为会存在期限错配问题,有些平台会设计一些计划类自动投标产品,比方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对应收益率多少,而平台有可能就将12月、18月的资产放到3月里去,好处是平台赚的利差多了、投资人也能得到更好的流动性,但是底层资产期限和投资人投标期限之间就存在不匹配的坑,资金顺畅的情况下还好,像近期资金紧张情况下,平台要么引入第三方代偿机构,要么平台自身/股东出资金回购债权,而一旦现金流不足,参考近期几个兑付展期的平台。
在此情形,投资人要稳住,等平台加紧催收脚步,很大机会是能拿回大部分本金的,甚至好的情况下还能有利息。
同时要警惕一些借款人抱团黑平台,让投资人恐慌、挤兑,一旦这样,那就得靠经侦介入了。
第四种:不可抗力-逾期
不说p2p,就是银行,也会产生逾期。
因此即使平台有真实资产、不自融、采用的散标直投或者自动投标(不是所有的自动投标都是期限错配,能看到底层资产及期限的不算)不期限错配,投资人能通过投标协议看到自己的钱到底借给谁,但若借款人发生逾期,结果有两种:一是平台或代偿机构先垫付给投资人,后面催收;二是延期还款至投资人。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还款流程,只要平台还在,投资人最终还是能拿回本金及利息的。
只要平台的风控能将逾期坏账率控制住一个度,平台就有能力解决,投资人就没事。
❻ 百亿房企名门地产爆雷,它究竟做了什么让大家公愤的事
要说中国最坑的企业,那这个称号莫非房地产企业莫属了。近些年来有关买房被坑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也让人们担心“买房乱象”何时休?
百亿房企名门地产暴雷,它究竟做了什么让大家公愤的事情?
郑州命门天京项目过去一年没有建设进展,命门天京项目位于郑州主城区中心的东明路、农冶路交叉口。是集高端酒店、写字楼、SOHO公寓、集中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有4000多户。目前已有少量项目售出,但与陈女士遭遇类似问题的业主不在少数。
据明门地产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公司资金链出现一些困难,明门天京项目停工是真的,而且已经很久了。目前,他们正准备复工,力争按期交房。据此人介绍,合同交付时间是2022年底,还早,不容易得出‘未完成’的结论。
您在平时买房有没有被坑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❼ 银行买的基金会爆雷吗
不是的,在银行除了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债以外,其他都是有风险的,包括基金和保险。
基金会因为自身运营状况出现风险,也就是100元最后反而没有100元了;保险会因为你提前支取或者未按期缴费而贬值。
请楼主三思。
❽ 证监会监管基金公司爆雷员工有罪吗,
普通员工是没罪的。至于高级员工,就看有没有参与策划组织该活动了。可以参考一下刑法里关于单位犯罪的条款,如果单位犯罪也谈不上,那高级员工也吗没什么事。
❾ P2P频频爆雷,我买的基金会不会也
如果说P2P,只是白领或者一部分中产投资的项目,那么另一种投资,或回者是你更需要注意的地答方,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了。
私募基金这个类型,大概分三类:证券类、股权类、其他类。
证券类私募基金,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无非就是看起来起点100万的公募基金差不多。
这几年,最吸引人和发展迅速的,就是股权类的基金。就监管而言,对于真正的运作优良底层资产的私募股权基金来说,确实会为投资者寻求收益;而对于这个行业的另一部分投机者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则有着很多的运作空间。
股权类基金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可以保证在托管账户到指定账户的划转,但是划转成功之后,这部分资金的最终运作,这一步的监管,很难运作。
❿ 扬铭基金暴雷后,给出的兑付方案没有资产兜底,没有国家监管,能真正走下去吗
业务,员工,以及所谓的客户代表一直帮骗子在维稳,不准报警。可怜蒙在鼓里的出借人啊,倾家荡产还在一个劲得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