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均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是什么含义怎样确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
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机会选择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是投资者对其投资项目收益的最低期望要求。从投资者角度来讲,恰当地确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又比较棘手的问题.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反映了现行财税、政策等条件下各行业建设项目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的平均水平,是衡量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是否达到或超过本行业平均水平的评判参数,是作为项目财务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过去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行业平均利税率是按照测算时的财税价格条件,根据各行业代表性企业近几年统计数据、新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料,按统一方法估计测算得出的,在取值时考虑了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技术进步、资源劣化、价格结构等因素。
项目平均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项目平均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在经济分析中,常将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和平均投资利税率对比,以判别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和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并作为能否满足贷款机构要求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经济评价过程中,可根据以下步骤简化处理:
(1)项目利润总额=总销售收入-产品总成本-销售税金;
(2)项目累计净现金流=总销售收入-(年经营成本+投资)-销售税金;
(3)项目总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4)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折耗费用-摊销费用-财务费用。
由于投资形成折旧、折耗或摊销,因此油气经营成本总额=油气总成本减去投资及财务费用后的成本总额。
项目累计净现金流=总销售收入-油气总成本-财务费用-销售税金。
假定投资全部按自有资金考虑,或者忽略项目的财务费用,则近似认为项目累计净现金流大于或约等于项目累计总利润
(一下参考资料是:油气田开发项目平均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的确定,你可以比照研究一下如何具体确定的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列答案为最佳)
2. 投资利润率怎么算
按照国内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投资收益率指标有两种: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版率:权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00% 投资利税率=年平均利税总额/投资总额×100%其中:年平均利润总额=年均产品收入-年均总成本-年均销售税金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均利润总额+年均销售税金+增值税年投资利润率等于利润额除以投资额 内部收益率是指这样一个贴现率,能将项目期内各期现金净流量贴现为零。计算时,可先设内部收益率为i,建立一个方程式,等式的左面为投资额,右面为除投资期以外的项目期内各期现金净流量的贴现。然后,求解方程式,即可。
3. 平均利润率是怎样计算的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总资本的年利润率。亦称一般利润率。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 形成平均利润率是由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个别利润率,在竞争规律作用下,趋向平均化而形成的。它的计算公式是: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利润率的形成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①剩余价值率;②资本有机构成;③资本周转速度。假定社会上有五个不同的产业部门,各投资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资本周转速度都是一年一次,但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从而利润率也就不同,如下表: 资本家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Ⅴ、Ⅳ、Ⅰ)抽走,竞相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Ⅲ、Ⅱ),从而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流来流去。通过这种资本的转移,会促使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流入,投资激增,商品供应大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实现的利润减少,结果利润率从原来的高峰跌落下来。相反地,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则由于资本抽走,生产缩减,商品供应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所实现的利润增加,结果就从低利润率回升到高利润率。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从其本性来说,就是要不断地为攫取高额利润而拼斗。而这种抢夺高额利润的竞争,必然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从而资本的流动趋向于一定均衡点,使各个产业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使各个不同产业部门都能够大致实现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要求。当然,每个资本家都不会只满足于平均利润;因而,对超额利润的追逐,又会驱使每个资本家去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谁先这样做,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有较高的个别利润率。但是,他无法阻止别人也这样做,因而,超额利润的获得只是暂时的。对超额利润的争夺,会打破已经形成的均势,重新诱发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争夺高利润率的斗争,最终导致新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一经形成,各个产业部门(或单个资本)所实现并占有的利润,就不再是该部门实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而是平均利润,即按照各该部门的投资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而从当年剩余价值总额中所取得的相应份额。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就是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按照等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的原则对剩余价值实现再分配的结果。 决定因素平均利润率是作为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不等的个别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而存在的。所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及其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各个产业部门不等的个别利润率;②投入各个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的相对量(比重),即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高低不等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因此,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就不仅是取决于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个别利润率的高低,而且还要取决于社会总资本的构成:平均利润率不是个别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以各部门的投资比重为权数的个别利润率的加权平均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较低部门的投资量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大,由于它能够支配较多的活劳动,榨取到的剩余价值量就多,从而会有较高的平均利润率;反之,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较高部门的投资量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大,由于它只能支配较少的活劳动,榨取到的剩余价值量也较少,从而平均利润率也就较低。 商业资本虽然不参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但却担负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职能资本。所以,通过产业部门同商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商业资本也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利润率,并取得相应的年平均利润即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投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于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另一部分用作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这两部分都要通过商品的售价(但不是在商品价值以上)来取得补偿 ,并作为预付的商业资本来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取得平均利润。投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把纯粹流通费用的因素考虑进去,计算平均利润率的完成形态的公式应该是: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纯粹流通费用/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可见,在科学分析的进程中,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是从产业资本和它们之间的竞争出发的,后来由于商人资本的介入才得到校正、补充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20页)。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必须在上述平均利润率的完成形态的基础上来理解平均利润率这一经济范畴和具体运用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并且,这种完成形态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正是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前提。 平均利润率体现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其他一切条件已定的前提下,平均利润率取决于社会总资本对社会总劳动的剥削程度。因此,每个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都直接参与社会总资本对社会全体雇佣工人的剥削,共同决定这个剥削程度。这表明:雇佣工人不仅受到直接雇用他们的单个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作为一个阶级而受到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
4. 平均利润是()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以上我们考察的影响资本的部门利润率的一些因素,会在时间上发生差异,这些因素同样适用于在空间上并存的不同产业部门,引起投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 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不同,各部门利润率不同,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围绕争夺有利投资场所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的部门,资本转移会引起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品供求关系以及产品价格相应变化,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它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一定量的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是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既有部门内部的竞争,又有各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在此基础上,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必然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的竞争,即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为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既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转移,也表现为新增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的投入。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投入,引起各部门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价格的变动,结果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归资本家占有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从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只是表明一种趋势,不能认为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马克思指出:“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也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前面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我们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因而是以每一个部门的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至于同一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在这方面存在的差别,当时是存而不论的。事实上,这种差别引起的各个企业利润率的高低不同是必然的。因此,其中少数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而有的企业却得不到平均利润,只有多数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可以获得平均利润。 总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其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只不过它们是剩余价值总量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已。因此,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把利润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在概念上便完全确立了和固化了。这样,利润的本质、源泉以及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便进一步被掩盖和扭曲。
5. 投资利润率如何计算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的年利润总额与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专润率=年利润总额属/总投资*100% 式中:年利润总额通常为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的年利润总额,也可以是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计算出的投资利润率应与行业的标准投资利润率或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若大于(或等于)标准投资利润率或平均投资利润率,则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否则不可行。
6. 投资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为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式中:年利润总额通常为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的年利润总额,也可以是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7. 为什么计算平均会计利润率时,平均投资额是(I+S)/2
在进行复投资决策时,制需要确定一个企业要求达到的平均会计利润率的最低标准,然后将有关投资项目所能达到的平均会计利润率与这一标准比较。如果超出这--最低标准,则该投资项目是可取的;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则应放弃该投资项目。在有多个投资项目的互斥选择中,则选择平均会计利润率最高的项目。
8. 投资利润率和年平均报酬率的区别
下面公式就是通俗易懂的阐述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年平均报酬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年平均原始投资额)×100%
9. 求平均投资利润率
(2.2-1)/1*100%=24%
10. 有哪些资本是按平均利润率获得利润的
1,平均利润率:就抄是全袭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不同,各部门利润率不同,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围绕争夺有利投资场所而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的部门,资本转移会引起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品供求关系以及产品价格相应变化,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它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一定量的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是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3,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利润的资本如下: 借贷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利润,因而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