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熊市中赚钱
法则一:规避风险。在股市,人最容易受到他人情感变化的影响,或不能自我控制,贸然建仓;或不能忍受损失,斩仓在"地板价"上。机会失去一次,下次还会再来,所以,保存实力,才有赚钱的可能。过度"透支"炒股或频繁建仓而被"打穿立正"者才是最没有机会的人。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投资格言:"把风险放在心上,利润才会伴随自己。"
法则二:用好工具。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好工具,如航海必须要有指南针。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已经超过1800只,而且还会不断扩容。每只股票的基本面不断变化,甚至还会不断增加新的投资品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如何在这个市场上打拼呢?
法则三: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是要求投资者摒弃所有的主观分析,认清身处的市势趋向,依趋势而动。在升势中逆势看空或在跌势中顽强做多,肯定会失败。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料市场涨跌何时结束,盲目逃顶或抄底,事后证明不是逃得过晚就是抄得过早。只有认清市场趋向并顺势而为,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法则四:密切跟踪。通常高价买进是股市操作大忌,但有人这样做,却能赚大钱。不错,市场很多时候都不能用常理去推测。当市场处于强势时,则宜做多,逢低、逢回档、逢强势调整买入;当市场处于弱势时,则应以做空为主,逢高、逢反抽、逢弱势调整时卖出。
投资者不要自以为聪明,要密切跟踪股价,按可信的交易系统给的信号进出,在买卖时机确认后果断行动。但是,你的交易系统必须符合科学、客观、定性三个要求。"科学"是指每一次交易赢的概率大于80%,"客观"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定性"是指至少能以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
法则五:灵活操作。一般原则是:对手中一路缩量下跌的弱势股不能长期持有或轻易补仓。弱势股就是成交量较小,换手率偏低,在大盘反弹时其反弹乏力,而大盘调整时又很容易下跌。一旦被界定为弱势股,则对其补仓应慎之又慎。补仓的目的是要尽快将套牢的资金解救出来,在不能确认补仓股后市会走强的前提下,匆忙在所谓低位补仓,风险很大。有的投资者认定在哪只股票上输钱,就一定要在哪只股票上补回来。其实,炒股票就是进行资金游戏,甲股输了从乙股中赚回来效果完全一样。
法则六:巧用技术。最近几年,市场上崇尚基本面选股,这在大牛市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看到许多中小散户运用基本面选股,效果仍然不佳。显然,单用基本面选股有失偏颇。股价为什么上涨?有人大量买入。所以,基本面好的股票不一定会上涨,而大涨的股票在技术面上却会百分之百好。所以,对于中小散户来说,还是要学一些技术方法,这样操作起来把握更大。
法则七:捉强势股。股价低不是买进股票的理由。我们经常看到,强势的高价股比弱势的低价股要安全得多,所以,趋势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和买股依据。当然,这只是炒短线的基本法则。
法则八:切忌犹豫。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投资者在交易时犹豫不决,按照他们的说法是为了避免风险,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殊不知,这是投资者心态不成熟的标志,因为许多时候市场的机会稍纵即逝。在关键时刻患得患失,只能说明他对行情没有充分的把握,或者说功课没有做到家。人生经常需要在关键时刻采取"博"的精神,"博"错了就应及时止损。当然,要在关键时候"博",不要频繁地"博"。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控制和避免风险。
法则九:把握界限。短线操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参与股价的调整。长线投资有长线投资的策略和方法,短线炒作也有其短线炒作的思路和操盘手法。股市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长期的投资计划被短期的震荡所震慑,原本计划赚50%以上才出局,却经不起5%-10%的小小震荡而匆忙平仓;而原打算短线炒作,本来每股只想赚1元钱,却因被套而被迫长期投资,以至深套。显然,这是完全缺乏止损意识和投资观念的表现。
短线就必须短做,有钱赚要走,没钱赚也要走,输钱后更要快走。长线则必须长做,即逢历史新低介入,逢众人抛弃时介入,然后在众人推荐和追涨该股时退出。
法则十:切勿过量。投资者在交易时必须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量力而行,任何一次买卖都不允许过量。一般来说,刚建仓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买卖过量。问题出在买卖受损时为了及时解套,许多投资者就忘记了这一原则,频繁做赌徒式加码和补仓的动作。殊不知,股票操作成功的关键是被动地跟踪股价运动,不可妄想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要知道,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投资失败了不要责怪市场不理智,而是自己不理智
B. 熊市中的投资之道的本书目录
第1章 熊市中的购买力衰退
第2章 远离危机中的现金和债券
第3章 别做困境中的“泥鸽靶”
第4章 警惕!股票大跌市
第5章 萧条中寻找商品良机
第6章 金融熊市中的黄金牛市
第7章 去海外寻求解套良方
第8章 投资哪个国家不亏钱
第9章 逆市飞扬的新兴市场
第10章 保住饭碗才不恐慌
第11章 熊市中别做“借债王”
第12章 换一个方式规避风险
第13章 是黑暗,更是曙光
译后记
C. 熊市中的投资策略
中国熊市的投资策略
在4。24后谈起这个话题,似乎与时势不符,但投资市场就是要看清大势,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才能获得胜利。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牛市和熊市构成的,这次不会因为有一个重大的利好,就改变了市场的下降趋势。就象去年的5。30一样,没有因为一个重大的利空就改变了市场的上升趋势一样。
熊市的来临有政治因素,资金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导致,中国这次的熊市有如下因素导致:
1. 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出现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出现减缓,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进入了熊市,中国还能“牛”起来吗。如果中国还是牛市,那么全世界的热钱就都会涌进中国,抄高房市股市,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热钱将受益巨大,但他们离开之时就是中国的恶梦之始。
2. 中国市场主力的基金不成熟,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疯狂的投机行为,去年5。30之后,把有价值的蓝筹股抄高到没有价值,一点节制都没有。如果基金成熟,就不会把股指推高到6000多点,他们是中国市场转为熊市的罪魁祸首。
3. 中国股市散户众多,没有投资知识的占多数,包括有的大学教授都对股票一知半解,就投入股市,完全是一种跟风行为,赌博心态。
4. 基金经理也好,散户也好,多数都没有经过熊市,要不没有风险意识,要不就是太怕风险,跟风行为盛行,导致市场上升时疯狂,下降时也疯狂,大起大落是市场的特征。
有些人讲,中国经济很好,不可能进入熊市,只能说他不了解资本市场,经济只是一个因素,政治因素,环球化因素,前期市场疯狂行为因素,重大突发时间因素等等,都可能导致熊市,你能说2005年熊市中的招商银行不好吗,但那时它的价格多便宜。
判断大势是投资股票最重要的,然后才是策略。熊市中要用熊市的投资策略,大趋势是不断的下降,多数时间要做空,只有熊市二期会有一次大的反弹,抓住机会,通常的反弹力度是熊市一期下降的30%-70%,一旦大势进入熊市三期,就要立刻出局,熊市三期将是最惨烈的下降,降到90%的人都离开了股市,没有人再谈股票了。
中国没有做空股市的工具,如股指,认沽权证(现有的都是废纸,无价值),沽空股票等,所以面对熊市时,只有二期有一次大机会,帮你赚些钱回来,但切记不要太贪婪。
熊市中抄底是最愚蠢的行为,大趋势在不断的下降,仅有的一两次反弹,总体还是输钱,因为10次中赢2次输8次。只有市场中发生了重大利好,造就熊市二期启动,才是唯一的一次大机会。我在5500点开始出货,到4500点出货完毕,就一直在等机会,直到4月19日(星期六)北京释放出政府救市的重大利好,4月21日(星期一)全仓杀入绩优蓝筹股。
市场短期的走势很难判断,也不应该去判断,判断短期走势的人都有目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庄家等机构,经常预测某个股票的目标价位,通常是为自己服务,他们预测跌,就抛出大单股票,股票下跌,散户就恐慌性抛售,他们就在底部吸收筹码。当他们筹码够了,就到处说好,预测上升的目标位,再用象征性的大单拉升,股票果然升了,散户就根进了。
中国股市的这波大起大落,就是中国基金被外国机构(QFII)给耍了,去年股市上升到6000点的过程中,外国投行没有人讲话,而中国基金还再说有15年牛市,疯狂买入,把中石油抄到48元,而世界股神巴菲特在12元时就开始卖出股票了,当时很多人都在嘲笑股神尼。
当股市在6000点时,这些外国机构认为时机成熟了,就开始唱衰中国股市,因为他们手里没有股票了。直到股市跌到3500点时,他们又开始建仓了,3000点时就都出来讲话了,说中国股市具备价值投资。中国基金发现被耍了,就在3500点大幅杀跌,3000点还要杀跌,但政府不同意了,这不是破坏社会的稳定吗,影响国家办奥运会吗,你说中国基金的幼稚,不仅害到股民,也害到国家,只是便宜了鬼子呀。
要看清市场,就要远离市场,分清大趋势至关重要。
D. 如果熊市来了,你如何保护自己的投资
点击上方
“美国保险”
关注我们
美股本轮牛市在3月9日年满“九岁”,如果再持续六个月将刷新美股历史上的最长牛市纪录。大部分市场人士都认为这个纪录可以突破,但牛市能否平安挺到第十年似乎不太好说。
近日,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预计他即将迎来一生中最惨烈的股票熊市,将会比他经历过的任何市场低迷都更具灾难性,而这一预测还没有考虑贸易战的因素。
罗杰斯经历过几轮严峻的熊市。就在本世纪,罗杰斯经历了道琼斯指数在金融危机期间跌幅超过50%的一轮大熊市——自2007年10月的高点跌至2009年3月的低点。还有在2000年至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熊市,当时道琼斯指数自高点下跌了38%。
“因为债务的原因,下一个熊市将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次,但是如果我们还遇到贸易战,那么情况将会比灾难还要糟糕,”今年75岁的Rogers Holdings Inc.的董事长罗杰斯在莫斯科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极度地担心。我读了足够多的历史,经历了足够多的市场变化,所以知道贸易战通常都是灾难性的。”
被称为固收衍生品交易界的传奇人物、全球最大债基PIMCO的前基金经理(去年夏天退休)Harley Bassman周一(3月19日)撰文,阐释了自己眼中“美股熊市真正到来的信号”。
他认为今年末很可能就是美股与美债收益率相关性开始反转的时刻,即真正熊市到来的时分。
莫尼塔宏观研究今年一直不断的在提示美股的风险,其表示,
在以往几次股灾前,美联储均快速加息,并最终导致股市泡沫破灭。这一次美联储加息节奏非常缓慢,暂时没有看到以往那种快速加息的迹象。但与此前不同的是,美债收益率已经处于长期低位很久时间,或许美联储不需要很快加息就会引爆股市泡沫。
简单判断,可能美联储再加息两次就会导致警报敲响而按照过往情形简单类推,触及“警报线”后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股市就会面临大跌。
没有人能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向。但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总不是一个坏的主意。如果你担心熊市的来临,有哪些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呢?
你当然可以选择空仓做壁上观,但不入市同样是有机会成本,早在2017就有人喊牛市到头了,可结果呢?你怎么知道2018年不会延续呢?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能托底的产品,让你能够既参与市场,紧跟指数,又有保底,不担心亏钱。那么市面上有没有这样的产品呢?了解过美国保险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指数型寿险。
二,省税避税
有些投资达人要说我自己做一个投资组合,买入Call期权,也可以实现同样保底的效果。但IUL作为人寿保险,具有的避税功能就是其他的金融产品不能媲美的。
在美国,能省税的账户无非是401K, IRA,每一个都要符合条件才能contribute而且额度都很小。人寿保险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很多钱进去,进行免税增值的产品,因此美国的税法对保险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只有符合税法中的7702条例规定要求的保险产品,才能享受免税政策。7702条款简单的说就是它限定了一个人寿保险里投保人最多可以放多少钱进去进行免税投资。相比之下,香港储蓄分红险从美国税法的角度来看,就根本不符合规定,不被视为是保险产品,那么自然也无法享受保险的免税政策。
我们说了IUL这么多好处,但它的本质首先是保险,也就是被保人发生身故,保险公司就要赔偿,因此就有保险的费用产生。所以把IUL和自己做投资相比,区别就在于IUL是用一部分收益给自己买了保障,而自己做投资是把收益切一块下来给政府交税。
三,保障传承
如果你小孩未成年,或是房贷未付清,买保险是给家庭一个保障,这是必须的。如果子女已成年,你们自己的退休计划也做的很好,给自己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让留给子女的资产最大化。如果你什么也不做,留给子女的资产假设是100万,其中有50万是流动资产,如银行存款、股票或共同基金。如果你用50万流动资产的一部分假设30万来买人寿保险,对一个50岁的人来讲,这30万可能能买到100万或180万人寿保险(取决于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人过世后2-3周保险公司就会赔钱,而且没有税。我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别的投资有这种既没有税又有保证的回报。
如果你不想人寿保险理赔纳入你的遗产,你可以设立一个不可撤销的人寿保险信托(ILIT)作自己保险的所有人和受益人。你百年后,这笔理赔进入这个信托账户,你的子女作为信托的受益人从这个账户拿钱。
四、结语
指数型寿险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博得较高收益,尤其在投资环境不明朗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它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灵丹妙药。每个人的情况都各有不同,我们认为好的服务是根据客户的选择来选择产品,而不是反过来,削足适履,给所有人同一个产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找一个可以代理全产品线的独立保险经纪公司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有您想了解更多美国保险产品的信息,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 adafinance3。
相关文章:
什么人适合买美国保险?
为什么美国的保险的保费更便宜?
美国的人寿保险有哪些优势
美国寿险到底是否免税?
关于美国人寿保险常见的误区
声明:
本公众号竭力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但不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本公众号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相关产品,不论是何种性质,都不应视为在建议、诱导或鼓励公众买卖任何股份、股票期权、相似金融产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论用户如何使用本公众号提供的信息和相关产品,或是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了有关买卖股份、股票期权和其他相似金融产品的何种决定,用户必须独自承担责任。本公众号提供的任何信息均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法律、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The content here is provided as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a recommend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security or financial instrument or to participate in any particular trading or investment strategy. All material presented herein is believed to be reliable but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or accepts any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or any decision made or action taken by you or any third party in reliance upon the data. The investments discussed here may be unsuitable for some investors depending on their specific investment objectives and financial position. PAST PERFORMANCE DOES NOT GUARANTEE FUTURE RESULTS.
我们是一支拥有专业的保险规划师,会计师和律师的美国团队。为美国境内外高净值客户,留学和新移民家庭,提供一站式的高效优质服务。
E. 熊市中的投资之道的介绍
《熊市中的投资之道》是由(美)希夫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是一本献给股票投资者的书籍。它将告诉你,在经济衰退甚至威胁到私人投资时,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需要全新的投资方法。本书着重推荐在熊市中的投资战略,帮助读者规避损失,鼓励他们加入其他牛市。本书的目标就是帮助你实现财富的保和增值!
F. 怎样在熊市中赚钱
法则一:规避风险。在股市,人最容易受到他人情感变化的影响,或不能自我控制,贸然建仓;或不能忍受损失,斩仓在"地板价"上。机会失去一次,下次还会再来,所以,保存实力,才有赚钱的可能。过度"透支"炒股或频繁建仓而被"打穿立正"者才是最没有机会的人。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投资格言:"把风险放在心上,利润才会伴随自己。"
法则二:用好工具。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好工具,如航海必须要有指南针。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已经超过1800只,而且还会不断扩容。每只股票的基本面不断变化,甚至还会不断增加新的投资品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如何在这个市场上打拼呢?
法则三: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是要求投资者摒弃所有的主观分析,认清身处的市势趋向,依趋势而动。在升势中逆势看空或在跌势中顽强做多,肯定会失败。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料市场涨跌何时结束,盲目逃顶或抄底,事后证明不是逃得过晚就是抄得过早。只有认清市场趋向并顺势而为,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法则四:密切跟踪。通常高价买进是股市操作大忌,但有人这样做,却能赚大钱。不错,市场很多时候都不能用常理去推测。当市场处于强势时,则宜做多,逢低、逢回档、逢强势调整买入;当市场处于弱势时,则应以做空为主,逢高、逢反抽、逢弱势调整时卖出。
投资者不要自以为聪明,要密切跟踪股价,按可信的交易系统给的信号进出,在买卖时机确认后果断行动。但是,你的交易系统必须符合科学、客观、定性三个要求。"科学"是指每一次交易赢的概率大于80%,"客观"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定性"是指至少能以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
法则五:灵活操作。一般原则是:对手中一路缩量下跌的弱势股不能长期持有或轻易补仓。弱势股就是成交量较小,换手率偏低,在大盘反弹时其反弹乏力,而大盘调整时又很容易下跌。一旦被界定为弱势股,则对其补仓应慎之又慎。补仓的目的是要尽快将套牢的资金解救出来,在不能确认补仓股后市会走强的前提下,匆忙在所谓低位补仓,风险很大。有的投资者认定在哪只股票上输钱,就一定要在哪只股票上补回来。其实,炒股票就是进行资金游戏,甲股输了从乙股中赚回来效果完全一样。
法则六:巧用技术。最近几年,市场上崇尚基本面选股,这在大牛市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看到许多中小散户运用基本面选股,效果仍然不佳。显然,单用基本面选股有失偏颇。股价为什么上涨?有人大量买入。所以,基本面好的股票不一定会上涨,而大涨的股票在技术面上却会百分之百好。所以,对于中小散户来说,还是要学一些技术方法,这样操作起来把握更大。
法则七:捉强势股。股价低不是买进股票的理由。我们经常看到,强势的高价股比弱势的低价股要安全得多,所以,趋势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和买股依据。当然,这只是炒短线的基本法则。
法则八:切忌犹豫。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投资者在交易时犹豫不决,按照他们的说法是为了避免风险,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殊不知,这是投资者心态不成熟的标志,因为许多时候市场的机会稍纵即逝。在关键时刻患得患失,只能说明他对行情没有充分的把握,或者说功课没有做到家。人生经常需要在关键时刻采取"博"的精神,"博"错了就应及时止损。当然,要在关键时候"博",不要频繁地"博"。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控制和避免风险。
法则九:把握界限。短线操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参与股价的调整。长线投资有长线投资的策略和方法,短线炒作也有其短线炒作的思路和操盘手法。股市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长期的投资计划被短期的震荡所震慑,原本计划赚50%以上才出局,却经不起5%-10%的小小震荡而匆忙平仓;而原打算短线炒作,本来每股只想赚1元钱,却因被套而被迫长期投资,以至深套。显然,这是完全缺乏止损意识和投资观念的表现。
短线就必须短做,有钱赚要走,没钱赚也要走,输钱后更要快走。长线则必须长做,即逢历史新低介入,逢众人抛弃时介入,然后在众人推荐和追涨该股时退出。
法则十:切勿过量。投资者在交易时必须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量力而行,任何一次买卖都不允许过量。一般来说,刚建仓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买卖过量。问题出在买卖受损时为了及时解套,许多投资者就忘记了这一原则,频繁做赌徒式加码和补仓的动作。殊不知,股票操作成功的关键是被动地跟踪股价运动,不可妄想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要知道,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投资失败了不要责怪市场不理智,而是自己不理智。$$$
希望可以帮到您,还望采纳!
G. 熊市来了,我应该做点什么投资项目呢
本篇不是说现在要变熊市,而是在牛市途中思考如果熊市来临我个人能够投资什么品种,可内以度过熊容市甚至可能在熊市获得不错的收益。之前一直考虑的是熊市买入债券,但现在债券也有风险,而且久不研究,有点陌生了,最近低风险投资研究的是A类基金。今天我在思考,如果熊市情况下,买入A类基金,甚至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为什么?我认为作为一个能够在股市中征战的老手,对于股市的涨跌是有优势的,而A类基金的B类份额有个有趣的设定,那就是如果b类净值大跌,跌至折算点就需要折算b类基金,这样就给A类以额外的收益。而普通低风险投资者对于那些品种容易低折是不明确的,而股市投资者,如果能够明确熊市确立,那么对那些跟踪股市的B类品种的大跌是有预期的,成功率会相对高点。当然判断错误也可能,但本质上是不影响A类基金的收益,低折后的收益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吧了。如果做,可以去云掌财经研究研究
H. 熊市赚股的方法是什么
股市中有句谚语:“牛市赚钱,熊市赚股”。投资者对于如何在股市中赚钱的方法,往往耳熟能详;可对于怎样赚股的方法,就不甚了解了。事实上,把握市场调整的机遇,巧妙应用赚股法,常常可以获取安全可靠的丰厚利润。
赚股法重点选择两类个股:一类是低价绩优高成长性的投资类个股;一类是流通盘小、分配方案优厚、题材丰富、股性活跃的投机类个股。这两类个股共同的特点就是,当牛市行情来临时,股价早已高高在上,使投资者可望不可及。因此,要趁股市转入调整时,才可以逢低买进。
赚股的时机:跟股市中其它赚钱的方法相反的是,赚股的方法在运用时,要选择市场整体趋势较弱时,或大盘处于阶段性调整中时。在大势趋弱时,恰恰是低买赚股的最佳时机。
我总结了几套赚股的方法:1、做空赚股法:当投资者确认市场趋势将要下跌时,先将手中持有的股票逢高卖出,再静待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重新买入该股。其中,因为股价便宜而多买的部分,就是投资者赚取的股票。2、换筹赚股法:当投资者仓位较重,又错失止损的时机,致使遭受严重套牢时,可以趁大势低迷之际,在底部区域换入同样跌幅较深的具有投资价值的绩优蓝筹股或有更大上升潜力的投机类个股。3、持币赚股法:当投资者仓位较轻时,可以耐心持币等待,等到大势确认真正见底时再择机买入。因为耐心等待,而在相对便宜的价位多买的股票就是投资者赚的股票。4、送转赚股法:当投资者参与了上市公司的送、转、增、配等,可以将手中持股按除权前的保本价卖出,剩余的部分就是投资者纯赚的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赚股的投资周期重点是立足于中长线的,其投资利润也主要来源于中长线的持有低价买进的股票。赚股的操作虽然不能在短期内快速兑现利润,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技巧的盈利潜能更大。而且,相对于短线操作而言,赚股的投资方法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重要的,得了解目标股票的大资金如何运做的重要的。
送你个小故事,博弈论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称作“智猪博弈”。
故事的大意是,猪圈里养了两头猪,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待的猪圈很特别。四方型猪圈的一个角落里有个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钮却在对角位置。假设按一次钮可以出7两食物,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就可以在食槽边先下嘴吃到4两,而大猪因为跑过来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两。而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一嘴全包。它们的博弈策略情况如下:
面对上面的规则,结果会怎样呢?不妨设身处地地为猪儿们想想。
很显然,小猪的选择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则只能是白忙乎。而大猪呢?不按就大家都没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钮。在这种规则下,最终的结果是,小猪在槽边坐享其成,而原本处于优势的大猪,却不得不来回奔跑,为小猪服务,而自己还不如小猪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怜哦!
在“智猪博弈”的情景中,大猪是占据比较优势的,但是,由于小猪别无选择,使得大猪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让小猪搭了便车,而且比大猪还得意。这个博弈中的关键要素是猪圈的设计,即按按钮的成本。
其实个股投资中也是有这种情形的。例如,当个股主力已经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他已经付出了相当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于接受亏损。所以,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会拉抬股价,以求实现吃进筹码的增值。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对该股追加资金,当一只聪明的小猪,让主力庄家给咱抬轿子。当然,这种股票的发觉并不容易,所以当小猪所需要忙碌的就是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并冲进去当聪明的小猪。
从散户与庄家的策略选择上看,这种博弈结果是有参考意义的。例如,对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处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业分析、个股调研、财务比较等等,一旦已经付出,机构投资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弃的。而中小散户,不太可能事先支付这些高额成本,更没有资金控盘操作,因此只能采取小猪的等待策略。即在庄家重仓的股票里等着,庄家一定比散户更着急。等到主力动手为自己觅食而主动出击时,散户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遗憾的是,股市中的机构们要比大猪们聪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按按钮。因此,他们会选择破坏猪圈的规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个猪圈,比如把按钮放在食槽旁边,或者可以遥控,这样小猪们就没有机会了。例如,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就类似于按按钮前骗小猪离开食槽,好让自己饱餐一顿。
股市中,散户投资者与小猪的命运有相似之处,没有能力承担炒作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资金灵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或可能坐庄的股票,事先蹲点,等着大猪们为自己服务。由此也可看到,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并不是总没有优势的,关键是找到有大猪的那个圈儿,并等到对自己有利的猪圈规则形成时再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