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核增额
形式同意增加建筑面积(夹层提高或者加层),报原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❷ 省直事业单位的核增编制工资怎么算
核增编制和原编制人员相同,原编制属于省全额,那核增的也是省全额拨款。原编制是差额,核增的也是差额。
❸ 核增资本是什么意思啊
一、核增:金融、财政术语,指审核后决定增加 。
核增资本是指审核后决定增加公司的股份总数。
二、增资的原因:
一般有筹措资金、扩大营业规模、增加项目投资等。
三、增资的方式:
常见的有发行新股,还有增加每股面值、公司债转换为公司股份、公积金转增资本、公司股东增资补充资本等等。
以公司发行新股方式增资的,应当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❹ 社保核增是怎么回事
社保核增一般情况下都发生在一下部位:
1、竣工图纸计算后的工程量假定是100个单位(或米、吨、),而施工单位呈报的是120个单位,显然施工单位多报2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20个工程量,即核减;
2、预收定额里的构造柱单价是200元一个,而施工单位呈报的预算是框架柱单价230元一个显然施工单位多报3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30个工程量,即核减;
3、预算书里材料相互找差价的过程,例如:国家为了统一管理就把大综型材料做硬性规定,固定价格,钢筋每吨3000元、水泥每吨300元、木材每立方米2000元等,施工购进时不论价格高低一律执行本价,有的就不按照固定执行,独自心裁,又按照发票价格计算,如上述三项分别3500元、350元、2500元,审计时局单价这项还得削减,,重新计价;
4、结算文件没有认真履行造成的削减,例如:施工单位的取费工程,取费文件明确规定,工程项目实施地点在不同地点的就执行不同税率,施工地点在市内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481%、施工地点在县区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35%、施工地点在乡镇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22%、,有的施工单位预算部考虑施工地点,就是哪高执行哪个,结果还是削减
❺ 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有那些
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有: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建设规模、标准与立项批文对比;工程数量与设计图纸对比;综合范围、内容与编制方法、规定对比;各项取费与规定标准对比;材料、人工单价与统一信息对比;引进设备、技术投资与报价要求对比;技术经济指标与同类工程对比等。
2.查询核实法查询核实法是对一些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引进工程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对,逐项落实的方法。
3.联合会审法组成由业主、审批单位、专家等参加的联合审查组,组织召开联合审查会。审前可先采取多种形式分头审查,包括业主预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评审、邀请同行专家预审等。在会审大会上,各有关单位、专家汇报初审、预审意见。然后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对各专业技术方案的审查意见所产生的投资堆减,逐一核实原概算投资增减额。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偏差,按照单位工程概算、综合概算、总概算的顺序,按设备费、安装费、建筑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分类整理,汇总核增或核减的项目及其投资额。最后将具体审核数据,按照“原编概算”、“审核结果”、“增减投资”、“增减幅度”、“调整原因”五栏列表,并按照原总概算表汇总顺序,将增减项目逐一列出,相应调整所属项目投资合计,再依次汇总审核后的总投资及增减投资额。
❻ 预算审核可以核增吗,决算审核只能核减吗
除非关系特别好,一般不核增,主要是审核单位的收费是按核减的比例拿提成费用的。所以这个时候报上去的预算要准确才行,或者和审核处好关系,如果搞你应该懂的。
❼ 审计部门审核标底时常核增(减)的内容有哪些(可区分房建、市政项目)
建筑工程审计核增、核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具体核增、核减就是依据施工图纸、依据工程预算定额、依据国家价格政策、依据国家工程结算文件,与施工单位呈报的工程结算书中的相关项目对比后,产生的差额,即:施工单位呈报的工程结算书的数额大于“施工图纸”、“预算定额”、“价格政策”、“结算文件”都要削减,俗称“核减”,反之为“核增”,一般情况下都发生在一下部位:
1,竣工图纸计算后的工程量假定是100个单位(或米、吨、),而施工单位呈报的是120个单位,显然施工单位多报2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20个工程量,即核减;
2,预收定额里的构造柱单价是200元一个,而施工单位呈报的预算是框架柱单价230元一个显然施工单位多报3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30个工程量,即核减;
3,预算书里材料相互找差价的过程,例如:国家为了统一管理就把大综型材料做硬性规定,固定价格,钢筋每吨3000元、水泥每吨300元、木材每立方米2000元等,施工购进时不论价格高低一律执行本价,有的就不按照固定执行,独自心裁,又按照价格计算,如上述三项分别3500元、350元、2500元,审计时局单价这项还得削减,,重新计价;
4,结算文件没有认真履行造成的削减,例如:施工单位的取费工程,取费文件明确规定,工程项目实施地点在不同地点的就执行不同税率,施工地点在市内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481%、施工地点在县区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35%、施工地点在乡镇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22%、,有的施工单位预算部考虑施工地点,就是哪高执行哪个,结果还是削减
上述实例都是核减处理,反之就是和增。
❽ EXCEL里,怎么编公式可以使得单元格加减后显示“核减”“核增”+金额
选中该单元格或整列----右键----设置单元格---自定义----类型中写入 [>0]"核增"G/通用格式;[=0]0;"核减"G/通用格式 ----确定
是不是值为正数时是"核增",为负数时是"核减",如果相反你自已对调一下两个词组的位置
❾ 建筑工程审计怎样计算核增核减
建筑工程审计核增、核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具体核增、核减就是依据施工图纸、依据工程预算定额、依据国家价格政策、依据国家工程结算文件,与施工单位呈报的工程结算书中的相关项目对比后,产生的差额,即:施工单位呈报的工程结算书的数额大于“施工图纸”、“预算定额”、“价格政策”、“结算文件”都要削减,俗称“核减”,反之为“核增”,一般情况下都发生在一下部位:
1,竣工图纸计算后的工程量假定是100个单位(或米、吨、),而施工单位呈报的是120个单位,显然施工单位多报2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20个工程量,即核减;
2,预收定额里的构造柱单价是200元一个,而施工单位呈报的预算是框架柱单价230元一个显然施工单位多报30个单位工程量,这就得削减30个工程量,即核减;
3,预算书里材料相互找差价的过程,例如:国家为了统一管理就把大综型材料做硬性规定,固定价格,钢筋每吨3000元、水泥每吨300元、木材每立方米2000元等,施工购进时不论价格高低一律执行本价,有的就不按照固定执行,独自心裁,又按照发票价格计算,如上述三项分别3500元、350元、2500元,审计时局单价这项还得削减,,重新计价;
4,结算文件没有认真履行造成的削减,例如:施工单位的取费工程,取费文件明确规定,工程项目实施地点在不同地点的就执行不同税率,施工地点在市内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481%、施工地点在县区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35%、施工地点在乡镇的税率为直接费的3.22%、,有的施工单位预算部考虑施工地点,就是哪高执行哪个,结果还是削减
上述实例都是核减处理,反之就是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