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45万亿靠谱吗
近日,有媒体加总已公布的各省2017年度投资计划,发现23个省份总计划高达45万亿,有人将45万亿与当年的4万亿计划进行对比后惊呼:10个4万亿!是不是投资的机会又要来了?
第一,这个比较首先犯了概念错误。4万亿是为了应对危机推出的增量计划,而45万亿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额(据《证券时报》统计,最新数据已达50万亿,加上包括浙江、上海、山东等经济大省在内的7个省尚未公布计划,最终总额可能超过60万亿),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初4万亿虽然统称为4万亿投资计划,但其实有不小部分是增加消费的财政补贴,因此,这个计划称为“4万亿投入带动计划”更全面准确一些。事实上,2008-2010年最终总投资分别为13.8万亿、16.4万亿、19.4万亿,共50万亿,远不止4万亿。
从必要性上看,目前宏观经济增长已趋于稳定,通缩风险完全消失,通胀压力开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再在投资上下用猛力,否则有再度点燃通胀之火的危险。从可行性看,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等几大类都不具备突发性向上异动的条件。房地产领域在抑泡沫政策导向下,投资增速低迷的局面难以扭转,基建投资虽然长远仍有空间,但受制于地方政府负债率和中短期回报率下降两大因素的制约,也不可能再狂飙突进,而制造业投资市场化程度较高,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去产能,虽然需求端恢复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了一些新机会,但也不是什么爆发式的机会。
综合来看,投资大爆发,重回投资拉动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的,未来一段时间,不论是总需求,还是投资消费之间的比例,大概率以平稳为主基调,对45万亿的数字一惊一乍没必要。
2.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花费多少钱地方投资超20万亿,国家真有钱。
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造价仅2.75亿美元。到1961年美国建造第一艘“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时,造价已涨至4.5亿美元。
“里根”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超过46亿美元。即便排除几十年里货币贬值的因素,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造价也达到了第一艘“尼米兹”级航母造价的三倍左右。
当然,像美国这样批量建造航母,并且维持10支航母战斗群的国家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英国正在建造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的平均造价约40亿美元左右。
尽管该造价仅是美国“布什”号航母的三分之二,但这笔费用几乎相当于英国国防费用的8%,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的花费就将占英国国防费用的15%,如果再算上采购舰载机和附属舰只的费用,英国海军的军费肯定无法承担。
印度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二手航母的最初约定改装费用为7.5亿美元,后来增加到19亿美元,最后涨至23亿美元。
至于日本称为“直升机驱逐舰”的直升机航母,因无法起降固定翼飞机,很多标准航母上的设施不用装备,其造价大概是8.7亿美元。
此外,造成航母成本上涨的还有环境因素、拖期现象等。比如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中型航母1986年开始建造,原计划耗资120亿法郎、1996年服役。
然而,“戴高乐”号航母自1994年5月7日下水以来却历经磨难,陆续暴露出方向舵震颤、发动机故障、隔音不完全、核反应堆耐压壳龟裂等诸多问题。为此,航母不断进行修补改造,前后历时15年,耗资达到800亿法郎,是原计划的6至7倍。
“全寿期费用”至关重要
航母的经济成本控制往往预算不准,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价格上涨因素。例如美国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其建造成本逐步递增。
其次是航母设计难免会有不妥之处。这就需要在使用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再次是建造数量少导致研发费用难以分摊。中小国家建造航母的数量大多为一两艘,由此它的单艘平均建造成本自然比美国“尼米兹”级连续造10艘的平均单艘成本要贵得多。
那么,从采购一艘航母到这艘航母退役,总共要花多少钱呢?
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建造时花了45亿美元,建成后可服役50年,整个服役期间维持费用大约需要120亿美元。
由于舰载机的使用寿命较短,在航母服役期间,舰载机可能需要更换两次,因此大约需要200亿美元。
护航舰、驱逐舰、潜艇等护航舰也需要花费70亿美元左右。然后是日常的燃油物资补给需要大约60亿美元。
另外,考虑货币贬值等因素,所有这些钱再增加20%。全部算起来,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整个服役期间的费用(全寿期费用)接近600亿美元。
实际上,美国海军每年的军费为1400多亿美元。其中,用于航母的费用约占11%,约160亿美元。
美国海军用于所有舰艇和岸基设施的维持费用为460多亿,其中用于航母维持费约为42亿美元,也占10%左右。
在人员费用方面,核动力航母上的人员成本相对较高,约占总人员成本的26%,这是由于核动力装置的技术含量高,相对的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会比常规动力舰艇上的人员高。
另外,用于航母电子设备的费用比其他舰艇低一些,这是由于航母上运用的电子设备通常比较成熟,而驱逐舰和巡洋舰上经常会安装一些新设备、新武器,其花费的改装费用和维护费用就会比较高。
3. 4万亿投放时间
4万亿投放时间:
2008年12月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中国政府迅速、及时做出反应,于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
2008年“4万亿投资”政策效果评价:
首先,政府投资效率低下。比如说,四万亿经济剌激计划中对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质量安全隐患现在正陆续暴露出来。不仅如此,铁路建设项目的摊子铺开后,现在要收也很难,收紧了很可能会遗留下许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欠民工工资的问题,而不收紧则很可能是吞食资金的无底洞。所以,现在看来,当时应该打开部分垄断行业壁垒,引进有效率的民间投资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而不是靠政府投资,盲目上一些效率低下的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要知道,这些政府投资项目连还本付息都困难,更别说回报率了。
其次,直接导致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的钱从哪里来?中央政府每年都是赤字,这4万亿可能大部分是印出来的。正是因为如此,到了2009年底以后,我国的CPI才会连创新高。根据11月末数据,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是82.55万亿元。更要命的是,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很多行业本该下马的产能又重新上马,造成产能过剩现象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7亿吨,已经远超实际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条生产线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亿吨......。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在欧美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中国的多余产能可以通过出口来消化,而现在靠内需来消化这些产能显然不可能。
再次,“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社会流动性泛滥,导致2008年房地产调控成为真正的“空调”,让我们再次错失了一次良好的“去泡沫”的机会。其实,2008年如果房地产调控得以坚持下去,把房价上涨趋势给稳住,那么所付出的代价要远比现在要小得多,现在无论房价上涨还是下跌都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问题。不仅如此,正因为“4万亿投资计划”出炉,使得地方政府也依法刨制,各地也开始跟着大上项目,大搞政绩工程。如今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已经高达10.7万亿。可以预见,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房地产泡沫破灭,都将给2012年中国经济埋下不小的隐患。
最后,造成了国进民退。这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95%的资金流入了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难以参与其中,而大型央企和国企在拿到政府投资资金之后,迅速加大扩张力度,这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民营经济出现凋敝,做实业很难挣到钱,又加快了资金的流出。而现在要想靠民间资金投资来拉动经济之时,发现民企老板对此积极性普遍并不高。如果消费不旺,民间投资又跟不上,中国经济明年出现滑坡可能性不能排除。
4. 中国基建投资还有多少空间
随着专项债和资本金管理两项财政逆周期政策的落实,基建项目融资能力将显著提高,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在政策多措并举打破基建投资瓶颈的宏观环境下,市场热情也将持续高涨,当前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高度关注便是最好例证。
展望2020,基建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以及“基建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都有望提振经济。当然,在大幅“加力”之外,继续“提效”仍然是基建发展重点,补齐投资短板、提高投资效益,应是下一阶段逆周期调节加力的重点。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当前基建投资受地方财力不足和严控隐性债务制约较大。提前下发专项债和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助于基建项目扩大投资规模,强化逆周期调节。当然,被寄予厚望的基建投资能否赢回市场期望,仍有待政策及时落地、配套措施精准实施。
5. 国务院近期是否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最近一期的比例各是多少
一、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按以下规定执行:
钢铁、电解铝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40%。
水泥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5%。
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钾肥除外)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经国务院批准,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可以适当降低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属于国家支持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可以适当降低。外商投资项目按现行有关法规执行。
三、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时,要坚持独立审贷,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要根据借款主体和项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规定的资本金比例要求,对资本金的真实性、投资收益和贷款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自主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具体的贷款数量和比例。
四、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凡尚未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办理备案手续的投资项目,以及金融机构尚未贷款的投资项目,均按照本通知执行。已经办理相关手续但尚未开工建设的投资项目,参照本通知执行。
五、国家将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
6. 关于4万亿投资
预定目标 达到了 保增长也达到了
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 4W亿投到实体经济的方面少 大部分都在楼市 股市 形成泡沫 从1600 到3400就可以看出来 这样把大部分的钱控制在小部分人的手里 造成小部分人成了富翁 老百姓还是老百姓 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这样造成产能过剩 消耗这些产能的压力增大 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
内需制造业转型金融类型 失业率也会增高 把劳动密集型 转变成“技术”单一性
调整措施:重新评估中国经济 发展内需型产业 减少金融类产品的衍生 严查腐败 增加低档房屋的建设 保护低收入人群利益 以人为本
也不是领导 你知道也没啥用 中国腐败那么多 那些钱都能建设一个城市了
7. 中国投资最大的工程叫什么名
中国超级工程排行榜:
1、长兴岛造船基地 ——打造世界最大造船基地
工程总投资:
350亿元
2、京沪高速铁路 ——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项目
工程总投资:
2200亿元
3、北京南站——亚洲最大火车站
工程总投资:
63亿元
4、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工程总投资:
160亿元
5、曹妃甸开发区——规模远超三峡工程
工程总投资:
2300亿元
6、苏通长江大桥——世界最长斜拉桥
工程总投资:
78.9亿元
7、西部大开发 ——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工程总投资:
8500亿元以上
8、福厦漳龙城际铁路
工程总投资:
380亿元
9、“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工程总投资:
9000亿元
10、中国“八横八纵”大容量光纤通信网
工程总投资:
70亿元
11、“南水北调”工程——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工程总投资:
5000亿元
12、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世界最大单体建筑
工程总投资:
250亿元
13、湛江东海岛:宝钢千万吨级钢铁基地
工程总投资:
690亿元
14、上海临港新城——世界最大填海造地项目
工程总投资:
1500亿元
15、上海洋山深水港——打造世界第一大港
工程总投资:
500亿元
16、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工程总投资:
2万亿元
17、川气东送工程
工程总投资:
627亿元
18、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工程总投资:
500亿元
19、战略石油储备工程
工程总投资:
1000亿元
20、武汉火车站——迈向内陆最大铁路枢纽
工程总投资:
140亿元
21、昆明新国际机场——中国第4大航空枢纽机场
工程总投资:
231亿元
22、海南电网跨海工程
工程总投资:
22亿元
23、天津百万吨乙烯项目
工程总投资:
268亿元
24、上海光源实验室——中国重大科学工程
工程总投资:
12亿元
25、四川灾后重建
工程总投资:
1.2万亿元
26、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工程总投资:
430亿美元
27、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
工程总投资:
792亿元
28、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
工程总投资:
434亿元
29、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工程总投资:
120亿元
30、大飞机工程落户上海
工程总投资:300—500亿
31、散裂中子源项目
工程总投资:
12亿元
32、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工程投资额:
6.27亿元
33、沪蓉高速公路(上海至成都)
工程总投资:
1700亿元
34、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工程总投资:
1000亿元
35、港珠澳大桥
工程总投资:
700亿元
36、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工程总投资:1.53万亿元
37、甘肃酒泉——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
工程总投资:
1200亿元
38、武广高速铁路
工程总投资:
1168亿元
39、广州新火车站
工程总投资:
180亿元
40、《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工程总投资:
4500亿元
41、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工程总投资:
360亿元
42、哈大高速铁路
工程总投资:
923亿元
43、天津海上油田开采装备基地
工程总投资:
220亿元
44、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工程总投资:
900亿元
45、中石化伊朗亚达瓦兰油田
工程总投资:
20亿美元
46、中石油苏丹石油项目
工程总投资:
70亿美元
47、中石油尼日尔石油项目
工程总投资:
50亿美元
48、非洲加蓬贝林加铁矿
工程总投资:
27亿美元
49、中国十一五国家电网建设规划
工程总投资:
12150亿元
50、十一五西藏公路交通规划
工程总投资:
430亿元
8.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否会造成国家财政赤字
会造成国家财政赤字。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万亿元
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万亿元 赤字7400亿元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元 赤字8000亿元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 赤字6500亿元
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11.7万亿元 赤字8000亿元
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12.9万亿元 赤字1万亿元
5年之间全国财政收入增加超过19万亿元,但同时赤字增加3.99万亿元。而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大概15万亿左右(因为这个没有权威或准确的数据)。这还不包括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增长。
仅仅以上几笔数据加起来就大概38万亿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政府再次用于投资建设。这个投资的规模远远大于中央提出的4万亿投资的规模。
9. 万亿投资即将释放四季度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
2017年即将步入第四季度,各地重大项目投资吹响秋季“集合号”,四川上周集中开工了一批总投资规模达1943亿元的重大项目,吉林长春、湖北咸宁、浙江台州、江西吉安等地也集中开工一批重大工程,投资规模均在数百亿级。
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今年新疆交通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73.27亿元,是去年全年完成投资额(360亿元)的3.5倍。从披露数据来看,要完成全年2000亿元的投资计划,接下来几个月相关投资进程势必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