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谈谈对当前个税改革的看法
此前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被详细披露后,个税改革的力度与公众的期望有不小的距离。不少专家认为,对工薪阶层来说,个税起征点调整的步子迈得太小。公众普遍感觉:3000元的免征额仍偏低。 1980年9月,我国颁布个人所得税法,确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人民币。当年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大概是40元,个税起征点800元相当于人均收入的20倍。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调整到200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001元,月均1750.1元,日平均工资为83.66元。2006年,上调后的个税起征点1600元月均工资的0.91倍;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月平均工资2435.75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上调后的个税起征点2000元约为月平均工资的0.821倍。 我国的个税起征点调整缓慢,与工资增长完全不成比例,换句话说,个税起征点的门槛越来越低,如果个税起征点持续不提高,最终有可能成为全民人头税。与当初开征税收的初衷“抑强扶弱”相违背。 财政部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27,2%,1——4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4%,工资涨了多少?民众收入增长如蜗牛爬,财政收入飞速增长,这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让人民享受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背道而驰。
如果把个税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首先受益的人群就是工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版打工族,收权录增多,个人理财的预算也会增多;
抚养子女费用抵扣可省7500元若以每年3万的养儿成本来算,以纳税人口人均月收入水平中位线约1.32万元/人、位于25%适用税率区间,则会带来7500元/年税收抵扣,家庭收入也会增多,家庭理财的预算也会增多;
教育抵税会极大刺激家庭教育支出,而股票市场则有望提前反应。
教育抵税可省千元,如果实行教育费用抵税,由于大部分纳税用户试用税率位于10%~15%,由此测算税收抵扣将位于1200~1800元区间。
C. 个税法改革将带来哪些影响
此次改革的重点包括了: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此外,为堵塞税收漏洞,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个税法第七次修改!起征点由3500提至5000还有哪些亮点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此次个税法迎来第七次修改,也被称为“一次根本性变革”、“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与以往相比,本次改革亮点有哪些?公民纳税将会带来哪些改变?
改革,让个税更公平、更人性
个税法的修改,关注度一直很高。此次之所以会被成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不仅是因为个人起征点的提高,更是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的转变。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个人所得税一直属于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模式。而这次把工资、劳务、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合并在一起实行综合征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体现了对公平的重视
在税收制度改革里,个税起征点的修订一直是热点,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
个税是涉及面最广的税种之一,老百姓对这方面改革动向极其关心。之前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从从2011年9月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7年。在这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普遍大幅提高,旧有的个税起征标准已经逐渐脱离实际需求,难以发挥调节收入差距、建立社会公平的功效。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起征点能让广大工薪阶层从中受益。对大多数人来说,起征点的上调意味着降低税务负担,真正得到实惠。在提高起征点后少交的个税还有助于提升家庭和个人购买力,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为出发点的双赢举措。
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选择。虽然对于某些大城市以及一些行业来说起征点的涨幅并不大,但在全国范围看,考虑到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这样的提高幅度是符合切实情况的。而且比确定这一“个税门槛”更重要的是,这次个税起征点调整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个税会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确定,总体方向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改革让个税更加人性化
当然,虽然在税务改革中个税起征点是热点,其它改革措施也同样以民生为重心。
教育、医疗支出以及住房贷款利息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都直接关系到给民众合理减负。这类抵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个税“一刀切”的情况,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让个税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尤其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支出往往占据了普通中国人收入中的“大头”,允许这些相关支出从个税中扣除,有利于展现税制改革的公平与普惠。
此外,对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措施,都意在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让大家共同迈向富裕。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个税改革大幕已经拉开。调整起征点是热点也是起点,在逐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公平”与“人性化”将成为改革进程中更为重要的考量。
D. 个税改革对企业有什么影响能否具体说说
这次个税改革,对企业是没有利害关系的影响。因为企业缴纳的个税,只是替职工缴纳的,同时也要扣回来的,具有代扣代缴的性质。
E. 谈谈新个税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在通向总体和细分的税制改革之路上,中国在2018年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在个人所得税的制度框架下,增加一个全面的制度安排,它包括提高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税收门槛,以及多年来受关注的专项扣除额。将2018个税起征点作为切入点,探究此次个税改革的具体政策,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及个税改革的深远意义。
F. 个税改革带来什么影响有发生变化吗
答:5000以下的多45元,一万以下的多150块,一年省1800元。
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5000-3500)*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3500-5000元之间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一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一免征额)×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ⅹ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所以,各地工资收入水平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不同,也也会影响个税改革后的税后收入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
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员工。所以对于个税免征额提高,对于收入较低地地区和人员的边际影响会更大,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影响并不是很敏感。
G. 个税改革对股市有何影响
个税改革对股市的影响:
第一,引导“藏富于民”的税收政策体系,从而激发民间创业的动力。
社会财富的分配向劳动者倾斜,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将有助于普通人创业;同时,由于社会公平度提升,经济社会环境稳定,中等收入者也可以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的空间。这有助于激发民间资本的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有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而民营经济得到更大发展,将为证券市场提供新的利润源泉。
第二,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聚集,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居民剩余资金的积累。随着经济转型进程的加快,社会化投资平台会更加完善并多样化,居民投资理财活动将更加普遍。只有将社会收入的一部分向民间转移,才能为社会资本的形成提供助力。而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活动的放大,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也将不是空话。
证券市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投资理财平台,将因此获得空前发展。
第三,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素质”双向提高。
毫无疑问,居民收入提高是消费升级的基础。“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保障。
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作用到企业身上,一是整体上增加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人工成本的支出;二是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三是促使企业生产更优质产品和提供更优质服务。这对于证券市场持续发展也是积极的。
H. 减少个人所得税 对国家投资有什么影响
减少个人所得税就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投资(投入)就会减少的。但如果减少个人所得税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就不一定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总之,应当辩证看待问题。
I. 个人所得税上调至5000元,对投资理财有什么影响
对于住房投资有一定的影响,住房贷款可以抵扣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