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资管投资损失准备

资管投资损失准备

发布时间:2021-06-24 11:19:57

❶ 资产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有什么区别

记入当期损益的应该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个备抵,应该作为相应资产的抵减项目,按差额隐含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资产减值应该是出现在利润表中的!

❷ 资产减值损失和贷款损失准备分别属于什么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是属于资产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❸ (2)分录为什么不写债权投资损失准备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债权,属于债务性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债务性资产期末要根据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一般根据账龄计提坏账准备: 1、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发生减值损失的时候直接冲减坏账准备, 2、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编号为1的分录借方是损益类科目,影响了当期利润,这样做是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号为2的分录对报表没有影响,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的权益性资产,不用提坏账准备,但要在期末测试是否发生减值,有减值迹象时计提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两者做法是一致的,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项目(即是应收账款的减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也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备抵项目。账面价值=科目期末余额 - 坏账准备 - 减值损失

❹ 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哪几项,损失如何确定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一)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四)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五)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六)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七)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参考资料:新准则应用指南

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1.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2.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❺ 资管新规落地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 保持理性,积极面对。认清取消刚性兑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学会放宽眼界。坚持了解产品理念,理财时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和投资预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出预期判断。改变原来把预期收益率当实际收益率的习惯,转变思路,多学习一点投资理财知识。

    4.自我评估,减少盲目。资管新规明确了合格投资者的标准,投资者要按合理评估风险,正视风险,先看风险再看收益。培养自己购买理财产品自负盈亏的意识,不能盲信银行,不盲信其他人,不跟风不随大流,投资还需量力而行。来源:人民日报

    ❻ 请问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准备数值是不是应该是相等的

    不等
    1、资产减值准备不是一个会计科目,也不是一个报表项目,而是由多个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来构成,一般包括应收帐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资产减值损失是一个会计科目,也是利润表里面的一个项目;
    3、综上所述,多项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是时点的概念,资产减值损失是个时期概念。所以2019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多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金额-多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期初金额

    ❼ 资产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类别不一样、借贷方向不一样、确认方式不一样。

    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1、类别不一样。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准备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

    2、借贷方向不一样。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

    3、确认方式不一样。资产减值准备是说还不能确认资产已经减值,只能说资产可能减值,所以要计提减值准备。而资产减值损失是说已经确认了该资产确实已经发生了减值,所以要确认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它们属于资产类科目,它们对应科目为“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7)资管投资损失准备扩展阅读:

    资产减值损失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2009年以后可以抵扣了,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❽ 资产减值损失和减值损失准备两个科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资产减值损失,很好理解,就是你的资产不值钱了或者预期不值钱了。比如车撞了,存货损坏,子公司半死不活,违建建筑可能要拆除,产品不值钱了所以生产产品的固定资产的不能产生盈利,应收款收不回来了等等。
    这部分我们认为是当期的损失,是企业的损失。放在资产减值损失中。资产减值损失是预期,营业外支出是事实。比如,车撞了不能维修只能报废,在报废时确认营业外。违章建筑已经被拆除,拆除时确认营业外支出。。产品不值钱只能当废品卖,卖出是确认营业外支出,应收账款确实收不回来了(债务人死亡,破产,失踪等等)。你可以对比一下两者区别,顺便一提,已经确认过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再报废或处理事,不用再重复确认一次营业外支出。
    减值准备是资产的备抵科目,上面资产发生减值,那么必定资产不值钱了,那么应当减少资产。应收账款100万。但是我们估计客户不可能全部还回来,只能还40万。那么本期我们损失60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对应的应收账款应该也要减少60万。但是,应收账款是历史属性计量他的科目余额为历史成本,持有资产期间,不能变动账面余额。所以只能找另一个科目记录因为减值减少的金额,就是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
    正如上所述,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资产,公允价值严重下降,市场价格严重下降,收益低于成本的时候,就要确认一项损失,同时要减少一边。以成本属性计量的资产,不能动账面余额,所以要找个其他科目来记录减少的金额。于是就有了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跌价准备等等。
    最后说一下,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提坏账,因为公允价值降低,已经计入损益了,就不用资产减值损失再计一次。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幅下降,没有计入损益,所以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但是他是公允价值计量。。所以不用备抵科目。直接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好了。

    ❾ 资管新规出台后 投资者要做哪些准备

    面对刚性兑付被打破,投资者应认识到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并降低刚性兑付预期。特别是要坚持了解产品理念,在投资理财时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根据自己风险偏好作出选择,做到‘买者自负’、谨慎科学投资。”

阅读全文

与资管投资损失准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融资网站 浏览:747
外汇价1美元人民币 浏览:649
方正科技股票价格 浏览:802
景顺长城动力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59
证券期货违法违规举报中心 浏览:388
孔门的理财 浏览:116
鼎融资本收益怎么样 浏览:305
融资价格是什么 浏览:564
新基金封闭期不能赎回 浏览:789
外汇狙击手pdf 浏览:218
恒生中国指数基金 浏览:898
修正火理财 浏览:487
上海场内开放式基金代码 浏览:516
江苏民营投资控股和中超控股 浏览:450
郭德胜家族信托 浏览:211
华宝大健康基金净值 浏览:26
金融信托投资公司 浏览:385
网络融资新闻 浏览:265
东方财富手机版看资金流向 浏览:382
什么是股票的关键价位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