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西长运的公司经营
公司是以公路客运为主业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公路客运、客运站点建设及维护运营、旅游服务、汽车租赁、物业管理等业务。
公司成立以来,面对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在公路客运方面先后采用了责任经营、租赁经营等模式,充分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公司的经济效益稳定上升,1993年到2000年的8年中,公司以平均每年16.9%的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回报股东。
同时,公司战略性地进行了公路客运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在原有地区性干线客运网络逐步成熟的基础上,从单纯的旅客运输向旅客变游客的方向拓展,已初步完成了以高速公路快速客运为中心,以旅游业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服务产品结构的转型,并以之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客业务收入和旅游业务收入在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中分别占21%和23%。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SHA:600561,简称“江西长运”),前身是国有江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几代人以艰辛努力,从一家居于一隅的江西地方性小企业,以地段优势、政府扶持和略胜一筹的购并策略在竞争混乱的市场中不断壮大,并获得上市资格,成为业内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公路客运第一股”。董事长张平(简称“张氏”)先生因而获得当地政府和交通部的多项殊荣。截至2008年6月底,江西长运拥有客运站场18个,运营建制车辆1700余辆,经营线路653条,占据了南昌市跨省、跨区道路旅客运输市场85%以上和江西省高速公路客运市场66%以上的份额,在南昌市于2001年初就已具有绝对的垄断与独占地位。
② 江西长运这股票大家怎么看
今日复牌跌停,后面将继续补跌几个板,然后就看反弹的力度了,力度足的话可以一次上来,力度不够,继续向下再来几个跌停,再上来。
③ 江西长运有上涨空间吗
能涨,但很慢很慢!
④ 江西长运是曾经的退市ST长运吗
不是的
股票代码不一样
st长运600369后来被西南证券借壳
以前重新上市股票代码是不会变更的
st长油是首例
⑤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西复长运股份有限公制司是1992年10月29日经江西省股份制改革联审小组赣股199203号文批准,由江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和中国银行江西信托咨询公司作为发起人,于1993年4月3日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现注册资本为6286.2万元。作为江西省客运骨干企业,公司设有南昌市长途汽车站、青山北站、徐坊客运站等客运站点7个,其中南昌长途汽车站是交通部部级文明站
法定代表人:葛黎明
成立时间:1995-03-10
注册资本:23706.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60000110006516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广场南路118号
⑥ 中融信托看中了江西长运什么
2010年年报显示,融裕25号、中融人寿产品、中融恒泰一号均于去年四季度突击潜入。值得注意的是,一同进驻的自然人郑学明独揽524.91万股,一举成为第二大股东,预计投入资金约6000万元。此郑学明的身份,很可能是杉杉集团总裁。
此外,去年一季度,中融恒泰一号出现在中科英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后仓位略有变化,至三季报时持有375.93万股,为第六大股东。中科英华的实际控制人即为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中科英华全资子公司联合铜箔持有中融人寿20%股权,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中科英华前任董事长陈远卸职后担任中融人寿董事长;陈远控制的润物控股又持有中科英华5%的股权;郑学明则持有中科英华2.7%的权。
再看中融恒泰一号、融裕25号的实际受益人上海丰润投资。该公司公开资料甚少,记者查询得知其法人代表为赵海云。公开资料显示,赵海云曾任中科英华副总裁;今年1月,中科英华拟将旗下科润创投80%的股权出售,当时披露的科润创投法人也为赵海云。这意味着,至少是今年1月之前,赵海云既是中科英华旗下公司的法人,又掌舵着上海丰润投资,如何撇清与杉杉的关联?另外,由于赵海云与陈远是老同事,中融人寿、丰润投资也难免有“并肩作战”的可能。
其实,上海丰润投资与杉杉系的关联还不止于此。据公告,2009年3月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的代明华,1998年5月至2002年10月曾任上海丰润投资总经理,目前负责杉杉旗下的投资业务。此外,曾担任中科英华监事的李小红,亦曾任上海丰润投资项目经理。
⑦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危机
2008年初的那场冰雪,催生出中国大交通管理格局,客运环境其实变化已久:大交通体系内不同主体间的客流分化现象正在日趋明显,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态势不再红旗飘飘。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那些带来巨额利润的线路逐步被过去视为行业外的竞争对手挤占而日益贬值,道路客运线路已经呈现“薄利多销”的短线趋势。正因为竞争劣势,以及营运成本的节节攀升,道路运输业已非如日中天的地位,市场正渐趋理性、稳定与收缩。可以预见,若不改变经营策略与服务方式,经过一段时期之后,道路运输业必将步国外后尘成为夕阳产业。
而张氏江西长运依旧痴迷于投资与购并的幻梦,没有人可以改变固执己见的张氏。仅就位于南昌市的各个车站而言,数年来水涨船高的票价、鲜有改善的服务以及财报虚拟的利润指标增长率明显高过现实的员工收入增长率,必然使得企业的产品结构、服务功能与各项管理能力过分停滞不前,被同城其他运输供应商拉大差距。即便是基于独占地位,也难以阻止各个车站的客流量逐步下滑;不过,有意思的是,据财报称,其营收增长率却有增无减。主业方面,尽管对某些过去视为暴利热线的班线进行了票价、班次和配置调整,仍旧无法提高实载率。同时,自上市至今,实施的数起购并案和其他投资的收益表现,以及张氏战略两翼之“物流”与“旅游”运营模块,亦都乏善可陈之处;并且,它们的生存与否几乎毫无例外地依赖核心主业,或者更准确地说,其生死系于南昌总站是否继续为之输血!
目前看来,张氏江西长运于2002年上市之初确立“在五年内做到全国性或跨区域性专业运输集团”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且因过于忽视主业管理的主业扩张之路,更因积重难返的诸多沉疴所埋下的隐患,可能出现一触即发之势。有关实质的投资管理与服务管理方面,不仅表现出张氏集团对企业财富过于随意的毫无吝惜及其暴发户式的嚣张,也表现出他们对市场化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优秀人才的傲慢无礼、刻薄无情和排斥挤兑,集中体现为客户和员工毫无满意度可言。为公司未来发展,构成巨大的市场与人力危机。
但张氏集团核心管理层尚未正确认识危机,热衷于形式主义或附和张氏,心安理得地占据重要职位与自私地蚕食高薪;除打压创新和不同的管理意见外,对亟需变革之处,甚至对于基本的管理问题,也都“挣只眼闭只眼”地放任自流!
换血重生
如今的张氏江西长运只靠独占市场地位维持,南昌总站和其他市内车站管理者继续深度逼迫一线员工来“坚定”地充任利润收割机以扮演好巨量提款机角色,高层选用和护佑的站长无不以“宰割”过往车辆、旅客和其他合作者为要旨。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独占地位暂时不会改变,随着现状的管理休克、大面积的形式主义和员工普遍的浑浑噩噩,江西长运的父权控制方、多数股东以及所有一线员工需要刻意地痛定思痛。由于害怕失去资本,是资本家最致命之处。正因为张氏集团嚣张的本钱,无非是掌握了资本。但殊不知这些财富,都是社会创造的。可见,是否对管理层彻底进行大换血?这不仅将是张氏江西长运未来之路的最大隐忧与最艰难选择,也必将成为江西长运后来管理者之最大的困境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