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去评价一只基金的好坏
若想选择合适的基金:
1、首先要设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评估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回,确定自己是保守答型、稳健型还是进取型投资者;
2、其次,仔细综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项指标,如多年来的收益表现,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的能力素质、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投资风格等,从中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品种进行投资;
3、最后,请跟踪您所投资的基金,结合该基金的表现、自己的资金状况和收益目标来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组合。
您可以通过我行主页的“基金”--“基金筛选”,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及相关要求做基金筛选。
B. 怎么正确评估基金的业绩、基金的好坏啊
只要知道了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和分红比率,你就可以知道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但要注意的是,单单一个简单的收益率数字,并不能用来完全表达基金的业绩。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以及收益率长期的变化趋势,才能客观地判断基金的真实业绩表现。怎么做呢?
1、将基金收益与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做比较
每个基金都有其自身约定的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在基金契约和招募说明书中查得。但这个业绩比较基准,很少被个人投资者重视。
2、将基金收益与股票大盘走势做比较
如果一只基金在大多数时间内的业绩表现都比大盘指数好,那么,您可以说这只基金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这只基金的管理公司是拥有出色的研究和投资能力的。
3、将基金收益与其他同类基金的收益进行比较
不同类别的基金应该区别对待。您不能把不同类别基金的业绩进行直接比较。比如说将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业绩相比较就是不恰当的。
4、将基金收益与你自己的预期收益作比较
根据基金的投资原则和基金经理的操作理念,看看基金的表现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当基金表现与你自己的预期极不相符时,你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基金经理是否违反了基金契约上承诺的投资原则和理念。
5、将基金的当期收益与历史收益比较
只有稳定的业绩才是真正的业绩,偶尔的成功可能只是运气,偶尔的失败也可能只是暂时的。你应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综合评判基金的业绩表现。
6、借助专业基金研究机构的评判结果,如晨星基金评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点评等
对于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自己做比较可以增强对基金的直观认识,结合专业基金研究机构对基金的评价和研究,则可以充分地、全方位地了解基金,并迅速提高自己的基金投资能力。
C. 以基金投资人身份评价中国基金管理业。
良莠不齐
D. 怎样看基金评级和排名
不能全看排名,但也不能不看排名。建议结合基金中长期业绩排名,关注基金版自身素质,权即基金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的稳定性等综合考虑,并注意以下三点:
1、基金业绩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看排名看的是基金业绩是否可持续的概率有多高。在分析基金排名时,需要综合分析短期(近一周、近一月、近三月、近半年)、中期(近一年)和长期(近两年、近三年)业绩。
2、通常来说,短、中、长三个不同期限业绩均排行靠前的基金,往往后期业绩优秀的可能性更大。【推荐,适合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详见下方“4433法则”】
3、除了看短、中、长期排行之外,选基金最核心的是要了解其投资风格,并结合当前市场热点及持续性进行综合分析。
E. 怎么看中低风险基金评估净值
中低风险的基金评估净值应该在中商城以满足这个条件,也是中等风险的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的基金
F. 基金评价的“4个P标准”是什么
第一个P,Philosophy,指投资理念。投资者要看基金所属公司的投资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其次看自己是否认可这一理念进而认可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例如,股神巴菲特所管理的投资基金把“价值投资”作为其核心理念,它注重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而不在意股价的日常波动。金融大鳄索罗斯所管理的量子基金的投资理念则相反,它更注重价格的波动趋势,认为买卖供求关系确定的股票价格就是最合理的价格。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都取得了投资的成功,基金最终收益才是硬道理,能够稳定长期获利的投资理念都是优秀的。也许我们不好分辨某个投资理念是对还是错,但只要它能给我们带来稳定的收益,那它就是好的投资理念。投资团队,第二个P,People,即团队。基金公司投资研究团队专业能力的强弱金业绩表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考查基金公司投资研究团队的实力,可以通过查看该团队的组建时间和团队稳定性来实现。
一个团组建时间比较长,人事关系稳定,则这个团队—般是一个成功的团队,他们更客易做出出色的投资业绩。反之.一支比较新的、人员变动较大的团队,他们的投资计划和决策变化也大,这将影响到公司业绩的稳定性。投资流程,第三个P,Process,指流程。严密科学的投资流程可以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使基金管理人具备管理优秀基金的能力,其业绩具备长期可持续性。.投资绩效,第四个P,Performance,即绩效。评估基金所属公司旗下基金的历史投资绩效,对基金未来业绩做一个大致合理的预期,无疑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但新基金本身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性因素来参考。
G. 现在基金状态还是评审中,也没收到评审意见,什么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基本上在每年的八、九月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严格实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采用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级评审制度。
评审专家对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应当从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提出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对基金资助项目申请提出评审意见,还应当考虑申请人和参与者的研究经历、基金资助经费使用计划的合理性、研究内容获得其他资助的情况、申请人实施基金资助项目的情况以及继续予以资助的必要性。
(7)中评基金扩展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第十二条基金管理机构应当自基金资助项目申请截止之日起45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予以受理,并公布申请人基本情况和依托单位名称、申请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通过依托单位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一)申请人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
(二)申请材料不符合年度基金项目指南要求的;
(三)申请人申请基金资助项目超过基金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量的。
H. 高分求 以基金投资人身份评价中国基金管理
1.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差,制约证券投资基金理性投资
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由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缺乏赢利能力,不具有投资价值,就使得拥有巨额资金的基金只能选择数量有限的少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雷同,证券投资基金的多元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理念受到严重扭曲。
2.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证券投资基金无法规避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这种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向机制极大地限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空间,制约了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使其无法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3.证券市场金融产品单一,制约证券投资基金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发达,证券投资基金可以选择的对象只有股票、国债等少数几种金融产品,同时,我国国债的流动性、品种数量和交易规模还非常有限,企业债券尚未得到很大的发展,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尚未完全实现,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的可投资空间大大减少。基金管理人难以对其进行组合,不能达到风险对冲的目的,也就会使基金的规避风险的作用无法发挥。
1.基金持有人大会虚置
契约型基金份额持有人购买基金份额后,无权直接干预基金管理人对基金资产的经营和运作,其监督制约权只能通过出席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来行使。 由于基金持有人大会是不定期的,因而往往被基金持有人忽略。
2.基金管理人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的持有人与管理人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期望资产增值最大化,代理人期望代理效用最大化,两者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这就产生了激励不相容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我国的基金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而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一般都是证券公司、银行或者信托公司,这样,在基金持有人利益与基金公司控股股东利益发生矛盾时,基金管理公司往往不是服务于基金持有人,而是服从于基金管理公司的控股股东的利益。这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目的也就不再是为持有人增加收益,而是动用基金资产通过关联交易将利益输送给控股股东,从而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3.独立董事制度存在局限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只对提高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起到了作用,而如何监督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运作,应该从基金本身治理上去解决,不可能由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机制来解决。
4.缺乏有效的基金激励机制
除了治理结构本身的缺陷外,我国目前现行的基金管理人报酬制度也是基金管理人不能按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去运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计提报酬的方式造成基金管理人管理能力与报酬没有直接关系,只取决于基金规模,即使盈利能力低下,甚至给基金持有人造成了损失,也仍然可以照收管理费。由此可见,在这种缺乏风险激励机制和投资损失风险赔偿约束机制下,基金管理人收益报酬和风险责任不能对称起来,报酬与风险是不相关的,导致基金管理人自然缺乏盈利的动力。
5.基金托管人地位缺乏独立性
1.解决我国现行基金的委托代理问题
为促进基金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基金的委托代理问题,即为控制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强化基金持有人的监督权。
第一,设立持有人大会常设机构,加强基金持有人大会的实际权力
第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2.切实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
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我国的基金托管人选择方法,将托管人的选择权直接交到基金持有人手中,才能真正让托管人成为持有人的代理人去监督基金管理人。在设立基金持有人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后,这一问题可以获得解决。
3.建立基金管理人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它也必须以投资者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运行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在基金管理人选择方面,也应该按照市场的竞争机制来运行,通过市场选择来确认。
因此,应当进一步规范基金管理人资格条件。我国目前在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任职条件上,只在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人员构成、内控制度等硬指标方面作了规定,而对其管理能力等软指标却没有规定。这不利于基金管理人的市场竞争,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基金管理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应规定基金在较长时期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其管理人不能发起设立新的基金。当基金长期管理不善时,要强制向其他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转移。这样可以有利于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也有利于保护绩效较差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4.发展公司型基金
5.强化基金监管
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涉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多个领域,因此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要接受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多头监管。我国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造成监管权限分散,各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监管效果不理想,与世界目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不相符,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基金监管部门,强化基金监管,从而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