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德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会受到什么处罚
发达国家法制很规范,这是很严重的。罚款,甚至入狱都有可能。
B.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能从中获取什么利益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一直都闹的挺严重,因为无论是相关的监管部门还是对于普通的散户,一旦发生财务报造假这种事情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间就会跌到谷底跌到停盘的那种。
财务造假这种事情被爆出来的基本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财务丑闻,这种通常都是油混水公司所搞出来的,就是国外有一些金融狙击公司,他们就专门做空这个公司的股票的,他们有一系列运作的方式,通过商业间谍等方式知道了,你这个公司有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盯上你了,然后财务造假消息往上一放,基本这个公司股票就会达到他们理想的价位,另外一种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时候所出具的报告是无法表示意见,或者说其他的不太好的。
C.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属于刑事案件吗
财务公司造假,如果造成第三方财产重大损失的,属于刑事犯罪。
D. 美股上市公司主动披露财务造假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可以用美国近期发生的一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件,看看同样行为可能面临哪些刑事责任。
1.在2017年初,对赛拉东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现,该公司2016年度财务数据存在造假。在审计人员对账册中相关交易提出疑问时,该公司首席运营官William Eric Meek、首席财务官Bobby Lee Peavler均予以否认。尽管如此,赛拉东公司仍然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对相关交易和财务数据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在2016年度该公司所拥有的卡车资产大幅折旧贬值的情况下,首席运营官Meek、首席财务官Peavler以及其他负责人为了使得该公司业绩和财务报表更加靓丽抢眼,参与了一系列虚构交易等财务造假行为,包括利用下属公司将已经贬值的卡车以虚高的开票价格出售给经销商、蓄意安排第三方卡车经销商在2016年9月30日财务季度结束前支付2500万元,并在财务季度结束三天后又将该2500万美元归还给该卡车经销商等。
赛拉东公司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等公司高管参与的财务造假行为,触犯了一系列美国法律,其中包括:1)虚构交易伪造财务数据,构成证券欺诈行为,触犯美国法典第18章第1348条;2)作为上市证券发行人,明知并蓄意伪造财务账册、报表,触犯美国法典第15章第78m(b)(2)(A)及(b)(5)条。对于这两个条款的违反,均可构成刑事责任,例如对前一条款的违反,行为人的每一项违法行为均可被处以刑事罚金,同时自然人还可被处以25年以下监禁;对于后一条款的违反,自然人的每一违法行为可被处以500万美元罚金,并被处以20年以下监禁,法人的每一违法行为则可被处以2500万美元罚金。
2.美股当中有史以来最大的财务造假案非安然公司造假莫属。安然公司在破产之前曾是世界上最大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500强第7名,还被连续6年评价为“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在财务造假的信息被披露后,安然公司的股票暴跌,一天之内股价下跌75%,两天后又进一步缩水到不足鼎盛时期的0.3%,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整个美股市场信心受挫,美股跌至新低。
而在美国证监会和司法机构进行调查后,决定给予安然公司最严厉的处罚。不仅如此,与安然公司相关的其他机构都受到了灭顶之灾。
安然公司被美国证监会罚款5亿美元,公司股票停止交易,公司破产。包括公司CEO在内的几十人被提起刑事诉讼,而安然公司的投资者通过诉讼获得了71.4亿美元的赔偿金。
而帮助安然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则被判处妨碍司法公正,直接宣告破产。包括美洲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三大投行被判向安然事件的受害者赔偿共计约50亿美元之多。
E. 上市公司被报财务造假,第二天股票会怎么走
上市公司被爆财务造假,第二天股票会怎么走。上市公司被爆财务造假,第二天股票走势基本是以跌为主。如果有庄家在里面,可能会维护股价。但是如果维护不住,庄家不会硬撑会借势砸盘。
F. 13起案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涉事公司有哪些违规行为
近日,证监会稽查部门与公安经侦部门在深圳联合召开上市公司相关主体涉嫌财务造假等证券犯罪案件部署会。对前期所查处的13起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办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这无疑是向外界宣示了净化证券市场。这是监管执法机关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的要求。
在工作当中,我们要突出重点,科学调配执法资源,强化协作精选,全面优化行政刑事执法协作机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个优势,防范风险,主动研判,妥善处置风险事件。坚决严厉严控的打击违法犯罪的现象,提升执法威慑,净化市场生态。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广大股民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G.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什么法律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H. 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一般来说,来上市公司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做假虚报业绩的行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有不真实全面的披露信息的嫌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绝的情况下,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让高管对财务造假承担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促使整个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I.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有哪些
我国的证券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部分上市公司为谋取巨内额的资本收容益,或为填补报表和经营黑洞,操纵业绩,粉饰报表的财务舞弊行为比比皆是.对此,除了政府加强严格监管和相关媒体加强舆论监督之外,通过探讨如何有效识别各种类型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以帮助投资者避开那些不诚信的公司和它们挖掘的财务陷阱,对于打击上市公司恶劣的造假行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J.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作假,其审计所和审计人员要承担什么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所有财务欺诈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切断高管的责任,就能消除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
1、利用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表。
一般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集团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各种经营环节等方面来看,它们大多处于一个复杂的多结构中。
向社会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企业、合营企业以及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
关联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独立核算,但往往在整个集团内相互补充,甚至是商业购销客户,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整合并数据提供了平台。
2、通过“泡沫重组”或资产突然转移等方式,追求一种浮华的短期逐利行为。
通过债务重组和资产转让取得的这种非经常性收入并不总是存在的。由于主营业务实际增长不大,经过一两年的实质性业绩提升,这些企业的业绩往往出现大幅下滑。投资者投资是因为他们只关注企业表面收入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10)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什么后果扩展阅读:
我国证券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市场。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企业上市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导致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进行财务包装。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基于自利可能有操纵利润、虚报业绩的动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
但目前注册会计师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