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国家大股东减持也要在二级市场进行吗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也可以通过大宗交易来减持。
美国对减持限制相当明确:出台了《144号条例》对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的大股东、公司高管、董事等关联方以及从关联方获取证券者的减持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上述人士在卖出限制性证券时必须遵守慢走和披露程序。如果你从公司关联方获得了限制性证券,并想向公众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权的证券,就需要同时符合《144号条例》列出的五个条件:
首先,卖出前必须持有这些限制性证券一年,锁定期开始于购买这些证券并足额付清时,且仅适用于限制性证券。
第二,在抛售前必须公布证券发行方的最新信息。这就意味着发行方必须编写定期财务报表,进行提前报备。相较于我国的先减持后报备,美国的做法无疑能减少市场的抛压。
第三,一年锁定期满后,每三个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数额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份的1%或四周内平均周交易量(美国三大交易所交易)的较大者。对于柜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场外市场和粉单市场交易的只能按1%的数额出售。
第四,此类出售必须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规的交易行为。不能做广告,经纪人不能收取高于正常水平的佣金,以防止利益输送。
最后,美国证监会(SEC)特别突出对高级管理层、董事等内部交易的监管,要求此类人员每三个月的总交易额大于5万美元或交易量大于5000股,须向证监会提交书面申请。
Ⅱ 上市公司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减持,法定期限是多久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的
上市公司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减持,法定期限是6个月。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的股东法定期限是12个月或36个月才能卖出
Ⅲ 股权在5%以上的股东,如果股权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后将股权减至 5%以下,其后的减持是否还需要公告
只要低于5%以下再减持就不需要再公告了,也就是说第一次减持3%只剩下4%后,剩下的4%怎样减持都不需要再公告了,这是针对5%以上股东的股权变动情况按规则是需要公告,但只要低于5%就不需要进行公告。
Ⅳ 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股票需要停牌吗这种情况股票会大跌吧
好像是持股超过5%的股东是需要在证监会备案的,他们减持是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操作的,内只能容在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减持。一定要有公告,不需要停牌。
股东减持不一定就导致股价下跌,如果注意看公告,减持现象很正常。
无论是在大宗交易平台交易或者在二级市场减持,肯定都是有买家的,没有买家,他又把股票卖给谁了呢。
大股东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个人,都可能出于自身的问题而卖出持股,不一定是不看好这个公司,如果这个大股东是企业,这个企业自身有战略变动,需要投资其它方向,可能减持。或者公司需要流动资金,也可能减持。
Ⅳ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在二级市场上市后,那么大股东持有的原始股,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减持吗 新股发行是
股票上市,意味着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然而,为了避免原股东上市后立马套现走人而导致公司经营混乱,国家、证监会、交易所等层面均对原股东在上市后出售股票的行为进行了系列规定:
1、国家层面:《公司法》等
2、证监会层面:《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历次保荐代表人培训提出的要求(内部规则,实践中效力跟法律一样)等
3、交易所层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等
总的来说,要确定某股东的限售期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估计要用3页纸的一个大表格才能把各种类型的限售要求说清楚,确定限售期要考虑很多因素,常见的有:
1、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规定均有差异
2、股东的性质——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锁定期要求不同
3、成为股东的时间长短——比如,上市前6个月内入股与上市前24个月入股的锁定期要求不同
4、成为股东的途径——增资入股与受让股份入股的股东,锁定期可能不同(受让的话还要看是否从控股股东处购买的)
5、股东是否同时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会有额外的锁定要求
6、证监会审核时的要求——经常变,所以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比较非常规的锁定期要求
7、最后,以5%划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权分置改革时候的要求(所谓大非、小非),过时矣。
Ⅵ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票,是指在整个二级市场交易时间段(9:30-15:00)卖
你好,集中竞价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集合竞价期间卖出手中的股票行为,回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股票的集合竞价时间是:9.15-9.30;深市集合竞价时间是:9.15-930;下午收盘前3分钟。
如果大股东不看好公司的发展,通过集中减持进行套现,则可能会引起投资者投资信心丧失,抛出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如果减持给员工进行股票激励,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生产效率,或者投入产业创新,发展主营业务,则可能会引起股价上涨。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在3个月内所减持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总股份的1%;在年底上市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则投资者可以预期年末分红不理想,没有送转股的可能性。
除了集中竞价减持,还有连续竞价减持以及大宗交易减持。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Ⅶ 证监会对大股东增持是怎么规定的政策是什么
《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规定,大股东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均不得减持该公司股份。但并未规定大股东减持股份会有什么惩罚。
相关政策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或超过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一年内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2%的,可以先增持后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12个月内大股东增持比例超过2%,还是要先申请豁免,才能增持。
上交所还规定,大股东在实施增持计划时,不得将其所持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的。违例者所得收益归该上市公司所有。
为遏制内幕交易,《指引》规定四个时间段内,大股东不得进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项决定过程中重大事项决定过程中至该事项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
以上规定出自上证所《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2012修订版)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大股东增持就是说大股东自己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仓量,
是对公司长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还有就是管理层增持,这都是对公司未来相当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订单,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大量的潜在订单,因为没有人比公司管理层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大股东增持原因
上市公司大股东大规模增持股票,一般选在股市低迷时期,为显示对公司未来业绩有信心,同时提振二级市场股价。
但是在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后,大股东动辄以上亿元现金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表面上看显得有些任性。
如果是上市公司发公告说有大股东股票增持股票的情况就是说大股东比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数量。大股东增持对公司股票一般属于实质性利好,一般会带动股价上涨。其原因是:
一、最熟悉公司情况的应属公司大股东,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公司一旦有发展前景,将从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价格上扬。
二、从市场供求看,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扩大了对该股票的需求,求大于供,将在市场层面推动股价上升。不过有时候大股东增持股票短期对股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不过由于增持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市场行情低迷。
我们常常看到所谓大股东增持,基本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利好作用极其有限,甚至会是主力刻意打压股价的契机,绝大多数股票在大股东宣布增持后都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对这种股票我认为都没有介入价值,尤其是大盘蓝筹宣布增持,必须在一周内清仓。增持5%的股份和增持0.0005%的股份意义明显不同。股票的好坏,还是看这家公司值不值。
大股东增持就是说大股东自己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仓量。对于股份公司而言,
大股东可以公开购买公司股东。对于有限公司而言,大股东可以从其他股东中购买股份。
谨慎看待大股东增持 人民网
Ⅷ 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导致二股东变成实际控制人,这种实际控制人变更是否需要上报证监会批准
需要。首先必须通过工商局的更名申请,然后再通过证监会的申请批准、原因很简版单,由于该公司是上市权公司,上市公司由证监会统一管理。
出售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减持比例达到5%的,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在公告后的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5%以上大股东因减持股份导致其持股比例低于5%的,应当在二个交易日内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因减持股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应当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已实施股改公司的股票,持股5%以上股东每增减1%时必须公告。
购买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的,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且不得再行买卖该公司股票;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后,每增减5%,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在公告后的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30%时,继续增持的,应当进行要约收购,并应当编制要约收购报告书,并就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作提示性公告。中国证监会在15日内无异议的,收购人可以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收购人,也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要约豁免。
Ⅸ 关于控股股东增减持
控股股东增持或减持流通股一般都是是在二级市场交易完成的,交易流通股除了在二级市场以及大宗交易市场还可以以拍卖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