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实力
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王君庭带领干部职工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造船、汽车、机械加工、石油化工、子午线轮胎用钢、合金结构钢、优质碳素钢等产品,推动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青钢产品包括焊接用钢、弹簧钢、硬线用钢、冷镦钢、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钢等11大系列,70个产品牌号,117个规格。其主导产品焊接用钢盘条、弹簧扁钢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5%和29%,分别占国内市场的第一位、第二位。
2006年青钢成功地开发了钢帘线用钢C72D2 、C82D2盘条、胎圈钢丝用钢C82DA 、C72DA盘条、船用锚链钢CM490、特种焊丝用钢ER50-G、ER50-C盘条、冷镦钢SWRCH22A盘条及50Mn、50CrVA圆钢等10项高附加值新产品。青钢在高精尖的纯净钢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预应力钢绞线用SWRS82B于2006年9月14日已通过省级鉴定,产品深受用户欢迎,用户需求量猛增,月产量已突破万吨大关,已经成为青钢新的经济增长点。硬线品种已经系列化,规格范围为φ5.5- 12.5mm,质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由2005年52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75万吨,比上年增加了44.6% 。焊丝用钢由2005年44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52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9%;弹簧扁钢的产量由2005年12万吨增加到2006年1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8%;冷镦钢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青钢坚持技术创新,严格工序控制,实施名牌战略,主要产品荣获青岛市、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和全国冶金质量金杯奖。1998年1月通过了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同时,研制开发出100多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的新品种,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青钢坚持“市场为家、用户为王”的经营理念,产品品种优化,质量过硬,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良好的信誉,使青钢和用户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双赢。
2. 山东有哪些大型钢厂
1、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始建于1970年1月,是拥有总资产620亿元、产钢能力超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9年与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为山东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莱钢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H型钢精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齿轮钢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附加值最高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
3. 我刚刚签约青岛钢铁集团,那位大哥了解这个企业,能介绍一下,给点建议吗.
青钢集团,原属青岛抄市重点国有企业,与海尔、青岛港、颐中烟草等企业位列青岛十大企业集团。
今年五月,其国有股控股权被青岛市政府出售给了深圳意汇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极为低调的投资公司,基本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发表。此前曾有传闻钢铁巨头宝钢对青钢很有兴趣,但显然收购失败。因此现在青钢事实上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而其大股东则是一家非常神秘的公司。
厂区远离市区(青岛市李沧区),污染严重,终年不见阳光。前段时间钢铁价格高企时,青钢颇风光过一阵子,但钢铁价格已经转软,估计今后表现不会太好。
也有人说青钢不错,工资待遇也可以!
夏天有饮料补助!过节发东西也不少!
就这些了,其他的也不清楚,既然签了约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4. 迫切需要青岛个县级市经济概况
即墨市
中国针织名城—即墨,位于中国胶东半岛西南部,南依崂山,近临青岛;东濒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08.2万人。现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即墨历史文化悠久,迄今已有1400余年建城史。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中西部良田沃野,是全国粮油生产基地之一;东部海岸线长183公里,分布着7个较大港湾和24个大小岛屿,有水深—14米的女岛港可以直通国际航线,盛产对虾、海参、鲍鱼等30多种海产品;沿海丘陵山区,宜林宜草,有崂山矿泉水、青岛麦饭石、重晶石、玄武岩等矿产资源。
2005年,即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大青岛“重要一极”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77 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9 %;外商直接投资 5.18亿美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4.0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 %和36.8 %;出口创汇 15.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7 %;农民人均纯收入5736 元,比上年增长14.42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第28位;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跃升21个位次,名列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第43位。
即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商贸繁荣。近年来,始终坚持一手抓对内对外开放不放松,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不动摇。对内对外开放连年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市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项目相继签约、开工和投产,累计新审批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内外资项目115 个,实际利用外资2.43 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 1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20.8 %、 18.3 %;已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 家、国内500强企业 15家。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 5635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2 万户。大力实施“商贸兴市”战略,使市场商贸业蓬勃发展,专业市场总数达到24处。目前,全市涌现出即发、英派斯、亨达、琴岛、红领、雪达、好事中等青岛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达到57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造船及造船配件、食品饮料、市场商贸和旅游六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
即墨市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海、岛、泉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区十二景”。特别是东部沿海区域以秀丽的山海风光、独特的地热温泉(水温最高达93℃)而闻名,日益成为大青岛旅游开发的黄金海岸。历史名岛田横岛、青岛温泉旅游度假区、鹤山风景区等旅游名胜已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5.6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9 亿元。
2005年,即墨市按照青岛市“以温泉周边区域为启动点,拉动城市东部崛起”的战略部署,把东部旅游开发定位为青岛大旅游的补充、延伸和升华,集中力量实施了以“突破温泉”为重点的东部开发建设。总投资6.3亿元的20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成,天逸海湾国际度假城、颐中鳌山湾滨海公园、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旅游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初步拉开了青岛新东部开发建设的大框架。
胶州市
黄海明珠——金胶州,全国经济综合势力百强(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近郊,有一座朝气蓬勃的卫星城市-胶州。
胶州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这里刀耕火种,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里河文化。有30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自古以来,胶州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是长江以北唯一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誉。
胶州依托海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胶济、胶新、胶黄3条铁路和同三、济青、环胶州湾3条高速公路纵穿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不足30分钟车程,是山东半岛连接内陆各省及进出省内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胶州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GDP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出口创汇额连续十余年居山东省各县市首位,利用外资额名列全省前茅,已吸引美国爱默生、法国拉法基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落户,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吸纳外资最多的(县)市。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处产业功能齐备、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水准项目承接平台,形成了机械、汽车及配件、化工、食品、轻纺服装、木器家具、家电电子等七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和城市化三大带动战略,加快建成胶州湾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2004年在全国百强市排名中跃升至33位,提升了25个位次。
2005年,胶州市生产总值达到287.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86亿元,实现税收总额15.7亿元,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亿元,全市外商直接投资 4.9亿美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2.85亿元。
当前,胶州抢抓青岛协办奥运、挺进西海岸带来的发展机遇,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新目标:力争在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半岛地区领先地位。
胶南市
胶南市地处青岛市西海岸,是一座新兴滨海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846平方公里,总人口80.6万,海岸线长130公里。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第34位。
区位优势较为明显。胶南占青岛西海岸总面积的88%,系大青岛“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4国道、“同三”高速、南济青高速、疏港高速纵横境内,贯通青(岛)黄(岛)的海湾大桥已经启动,海底隧道即将动工。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胶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有“东国名地”美称。千古名胜琅琊台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享有“海上画屏”之美誉,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工业经济基础雄厚。拥有汽车、电子、轻工、纺织、石化、橡胶、食品等十大支柱产业,培植成了机械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青岛工业最发达的县级市。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泊里重工业基地、王台纺机石化物流基地、灵山卫能源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成为项目承接的重要载体。中铝、青钢、鲁能、海尔、中国建材等国家级大项目相继入驻开发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区面积由284平方公里扩展到3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49.2平方公里。经贸大厦等30座高层、小高层建筑陆续开工建设,水城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青岛西海岸开发建设的新亮点。
作为大青岛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胶南市正抢抓青岛挺进西海岸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构建青岛西海岸都市新区、经济新区、科教新区、和谐新区,加快实施“东接、北扩、南展”城市发展战略,突出重大项目、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三大亮点”,不断膨胀“四大产业基地”规模,一个青岛国际大城市框架下的社会主义新胶南正在迅速崛起。
平度市
平度地处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地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人口135万,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全市综合实力进入全省30强县(市),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全国34位,山东省第11位,2005年荣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平度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发达。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布局的咽喉,是青岛大城市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能够便利联接青(岛)、烟(台)、潍(坊)三城市,具备承接经济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境内有济青、潍莱、威乌高速公路和德龙烟铁路、804省道等多条交通要道通过,纵贯中国南北的黑龙江省同江县至海南省三亚市的东部沿海交通大动脉——同三高速,横穿平度28.8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平度至青岛段正在建设之中,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00多公里,居全国县级市之首。
平度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质优量大,是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中唯一设在县级的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粮棉油果均跨入百强的县(市)。享有“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肉牛之乡”和“中国大姜之乡”等美誉,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闻名全国。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优势矿种主要有石墨、黄金、透辉岩、花岗岩等,资源保有量潜在价值达1000多亿元。是世界著名优质石墨重点产区和全国黄金生产十强市。广袤的土地、充裕的电力和淡水资源,能够满足各类项目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平度工业基础稳固,产业特色鲜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集约经济的要求,构筑了经济开发区、华侨科技园、农业试验区工业团地,培植起电子家电、化工橡胶、机械铸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六大产业集群。海尔、海信、青啤、中农发、中地、台湾统一,日本三井、住友,韩国LG、三莹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平度,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利用内资220亿元。其中三莹电子年产铝基电容器60亿只,是世界最大的铝基电容器生产基地;宏泰铜业集团紫铜管产量居全国第四位,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在山东省同行业中位居第一;海信空调是国内最大的变频空调基地;海尔冰箱将在平度建成世界最大的专用小冰箱生产基地,特别是汽车用小冰箱;以欧美包装印刷、半岛都市报包装印刷、宏泰包装等项目为基础,将建成亚洲最大的凹版印刷基地;裕龙食品将建成江北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同和汽车配件、明村橡胶正在向全省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斜交轮胎生产基地加快迈进。
平度科教事业发达,人力资源丰富。平度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平度作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与国内外80余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办学、科技推广、试验示范等稳固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职成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在全国率先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每年为社会输送8000多名专业技术实用人才。
平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代,即为齐国古都所在地,是当时胶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墨故城历经千余年,先后有八王、六侯、一公、一相治于此,其后形成的康王古墓群,是知名的考古旅游区。境内的大泽山风景区闻名遐迩,是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青岛市确定重点进行开发的休闲、探险旅游胜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郑文公碑被誉为“中国书法源流之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莱西市
莱西,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青岛市卫星城市,是国务院首批确认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百强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山东省首批文明城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共37个)。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193.58 亿元,增长 21.1 %;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 亿元,增长59.4 %;农民人均纯收入 5542 元,增长 14.27 %;全市共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69项,总投资 7.2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7.1 %;市行政审批中心被评为青岛五市中唯一的“青岛市公共服务示范窗口”;12月份,中宣部把莱西市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的做法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主要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再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实现六连冠,居全省第三名。
莱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气候宜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处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城市之间,是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青岛海港码头80公里。境内有一级路1条、高速公路2条,另有2条国家级公路、5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蓝(村)烟(台)铁路横穿东西,交通运输条件得天独厚。莱西属北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莱西地域广阔,物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石墨、黄金、铁、大理石、珍珠岩、沸石、钾长石等数十种矿藏,具有良好的开采前景。尤其是石墨储量大,质量好,是中国主要的石墨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畜牧、花生、果品、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其中花生总产量在全国县(市)级列第二位,人均产量列第一位;是山东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
莱西工业生产发展势头旺盛,现已形成了面向国内外市场、以名优产品为支柱、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外向型企业为窗口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5.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领导
青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王君庭
6.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都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意思:生命虽然短暂,但是生命创造的价值是无穷的,一个人应该在有版限的生命中努力创造出权来无限的价值。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珍惜生命、努力创新,就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它最多的价值。
拓展如下: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都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也是台湾知名作家杏林子传递的“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活”这一理念。
有限''指生命;''无限''指价值。
7. 谁知道青岛钢铁集团啊急急急急急!!!!!!救命啊!!!!!!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国有重点冶金企业和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1997年以来,在王玉科董事长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以“求新、求异、求变”的企业精神,以舍命以赴的工作作风,以“安全为天、质量为命、育人为本、科技为先、管理为头、市场为家、用户为王”的治厂方针,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的销、开、产、供一条龙经营机制。青钢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品种效益型道路,以现代化的控制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投入产出全过程进行科学控制,实施“五个曰”全过程管理,并于1998年1月顺利通过了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优、部优产品,并荣获青岛市、山东省名牌产品,全国冶金质量金杯和国家级新产品称号。
青钢坚持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工艺更加合理配套,不断加大产品技术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从1997年以普材为主、品种规格单一的局面发展到今天具有品种多样化、规格系列化的上千个品种规格产品,形成了焊丝用钢系列、焊条用钢系列、硬线系列、软线系列、热轧、冷轧带肋钢筋和焊接钢筋网系列等品种体系,其中焊条钢已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今日青钢,生产经营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企业经济效益、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提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日趋增强。已建设成为产品品种齐全,线材、螺纹钢、圆钢、冷热轧高强度带肋钢筋及焊网等产品,在市场有良好信誉,并形成具有年产钢、铁、钢材分别为20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一类钢铁联合企业。
今曰青钢,将建设成为装备现代化、产品多元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钢铁强势集团,以崭新的姿态、崭新的形象展现在新世纪。
网址:http://www.qdsteel.com
8. 青钢污染情况什么样
首先,一旦涉及到钢铁行业,污染肯定是比较重的。在钢铁行业的高炉,冶炼,轧钢,以及一些有色金属的提炼,灰尘,空气浊度等指标都是严重超标的。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与生物系统。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环境素质怨化,损害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人类正常生存条件,已成为当代最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特别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将钢铁行业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然而钢铁行业的污染检测与治理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存有较大的争议。钢铁产业是污染大户,在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硬约束的情况下,我国是否还要大力发展钢铁产业?我国生产的钢是立足于国内消费,还是面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宏观背景下,钢铁价格走势又将如何?
世界上所有工业大国无不都是钢铁生产大国和强国。大国(或地区)消费的钢材80%以上来自自产。不管有没有矿石,不管钢铁生产资源丰富还是不丰富,没有哪个工业化国家依赖其他国家的钢铁材料来发展自己的工业。实现我国工业化,必须立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钢消费总量与人口数量和工业化发展阶段有关,一般以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消费粗钢为衡量尺度。工业化中期达到峰值,稳定一个时期后回落,然后趋于平稳。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地区发展差异很大,钢铁消费仍会继续增长。
大量出口钢铁不符合国家利益,不符合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目标,也不符合行业利益。2007年钢铁工业以占25.1%的工业能耗、10%-15%的工业污染排放,创造出8.34%的工业增加值,交纳了9.37%的工业行业增值税,安置了4.64%的工业劳动力。因此,从创造国民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角度而言,大量出口钢铁不符合国家利益。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其中净出口钢5500万吨。按500美元/吨计算,钢铁出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率”仅为10%左右,却导致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钢的生产对铁矿石的依赖偏高。钢铁业的原料中10%来自废钢,也就是说,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原料中90%是铁矿石。这是由于,中国是后起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废钢积蓄量比发达国家小得多。发达国家工业化时间较长,社会上积累的废钢较多。美国钢铁业的原料中60%来自废钢,欧洲是40%,日本是25%。此外,我国矿石储量少,而且以贫矿居多,平均含铁量为30%-33%。而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中,含铁量达到64%-65%。我国的铁矿远远不能满足钢铁工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如果有效遏制出口低档产品的局面,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应该可以下降,甚至进口量会下降,而不是上升。此外,如果我国减少低档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缺口由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国增产的钢铁弥补,可减少三大矿石垄断寡头的市场份额,从而减少其涨价的筹码。
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提高钢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铁矿石原料环节,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但近两年已经启稳。应尽快实现产业集中,以强大的资金实力对外投资铁矿山及海运,以稳定我国钢铁业的原料供给。在产钢环节,我国钢铁业集中度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产钢500万吨以上的大企业由2004年的15家增加到2007年的24家;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但我国钢铁企业多是靠增加产能单体发展,产业集中度整体上在降低。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状况,导致盲目投资钢铁、环境污染、出口失控、进口矿石抬价等诸多矛盾。
伴随着经济增速下降,钢铁行业利润空间将受到压缩。钢铁价格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果国内铁矿石价格下降到进口到岸价的水平,明年国际矿石涨价的基础便不复存在;国际矿石供给商的垄断地位可能阻止矿石价格下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为此,应该减少不合理的和虚假的需求,扩大矿石来源,尽快普及高效钢材。
9. 哪位大侠直到现在山钢兼并日钢的新进展吗在日照什么地方建厂啊山钢现在开始在日照开工建厂了吗
12-02-14 来源:中国企业报
2月7日,济南钢铁与莱钢股份双双发布《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换股吸收合并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收购请求权实施公告》,两家钢铁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工作正式开始。这也意味着历时两年多,几经波折的济钢与莱钢之间的重组即将收官。
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山东整体的规划,济钢和莱钢这一次换股吸收是山钢实质性重组的序幕,接下来,将会对日照钢铁实施重组。因为涉及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不重组日照钢铁,显然无法推动该精品钢基地的建设。
围绕着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双方不得不再次碰面。
山钢集团方面表示,在政府主导下,全力推进对省内相关钢铁企业重组。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实施内陆产能向沿海转移战略,形成“一个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几个专业化生产厂区”的产业布局,沿海产能比重达到40%以上。
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山东将于2012年正式启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这是山东迄今为止最大的钢铁项目。山东省政府亦明确表示,争取今年对日照钢铁集团和青岛钢铁公司的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在去年,山东成为了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唯一的试点省份,为其重组奠定了有利条件。
2月7日,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又一次表态,当前山东正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推动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沂蒙老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
为精品钢基地做准备:山钢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山钢集团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将6座小高炉、2座小电炉等一批不符合钢铁精品战略要求的工艺装备实现了淘汰退出。山钢集团“十一五”已累计淘汰炼铁产能203万吨、炼钢产能180万吨,加上去年淘汰的415万吨炼铁落后产能、炼钢产能40万吨,相当于淘汰了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
为了压缩已有产能,从而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上可以实现大的产能规划,山钢的力气下得很大。
山钢方面表示,结合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将分步淘汰落后产能,沿海厂区工艺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他厂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装备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十二五”期间,山钢将全面实施“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精品与规模并重”的发展战略。
2011年底,山钢集团济钢主体区最后一座350立方米高炉永久停炉,这是山钢集团“十一五”以来关停的第22座高炉。至此,国家工信部下达的2011年山钢集团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已全面完成。
去年,对山钢来说,是一个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集中力量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年份。山钢集团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将6座小高炉、2座小电炉等一批不符合钢铁精品战略要求的工艺装备实现了淘汰退出。山钢集团“十一五”已累淘汰炼铁产能203万吨、炼钢产能180万吨,加上去年淘汰的415万吨炼铁落后产能、炼钢产能40万吨,相当于淘汰了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
按照计划,到2015年,山东炼铁、炼钢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6307万吨减少到5000万吨以下,钢铁冶炼企业数量由目前的21家减少到5至6家。从2008年山东“大钢铁”组建开始,3年多时间 ,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淘汰了数百万吨的落后产能。
“淘汰这些产能主要是为了上马精品钢铁项目。”有分析师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日照精品钢铁基地规模为2135万吨,其中新建1135万吨。届时,山东钢铁产业在沿海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
据了解,日照是一座新兴沿海开放城市,具备发展沿海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铁矿石和煤炭的吞吐量排名在国内靠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每吨钢铁仅运输成本就能节约200余元。是建设钢铁精品基地的优良选址。
“有专家认为,山东省内小高炉比较多,后期,山东省内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未来莱钢将进一步压缩产能,济钢可能在保留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将新上生产线迁往日照。
据记者了解,济南钢铁位于济南市区,而莱钢位于山区,已经不符合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律。按照钢铁行业的发展要求,钢铁产业需要调整到沿海沿江区域。
有分析师称,目前,矿企需要的原料多以外矿为主。山东的日照港是外矿铁矿石比较集中的港口。靠近港口城市,一方面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可以节约成本。此外,相比较来说,港口城市的原材料更便宜,品位也较高。
山钢方面已经把临海作为其发展的战略目标:彻底改变内陆企业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的局面,着力构建突出沿海、优化内陆、海陆呼应的布局结构。
压力:重组资金可能偏高?
2012年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将全面开始建设,意味着山钢重组日钢也将重新启动。
按照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的评估,目前日照钢铁资产估值为450亿元。此后,双方重组谈判陷入僵局。
2012年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将全面开始建设,意味着山钢重组日钢也将重新启动。
近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注册资本16亿元的山东钢铁集团财务公司获准开业。业内人士认为,这为山东钢铁重组后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提供方便,也表明集约化经营与管理迈出实质性步伐,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呼之欲出。
据山钢方面介绍,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可以对集团内部资金实行集中管理,提高内部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集团资源配置,改进现金流,降低整个集团的财务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有助于提升整个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有分析人士称,这是对未来的重组提前做准备。
钢铁行业的低迷,确实连累了山钢的财务状况。
继去年8月份发行22亿元短期融资券、11月中旬发10亿元中期票据,去年11月21日,山东钢铁再次启动30亿元融资计划。
“2011年一季度,公司采购铁矿石、煤炭(含焦炭)的金额分别为87.52亿元、40.94亿元,在对外采购中大约形成15亿元的资金缺口。”山钢在8月份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截至2011年3月末,山钢总负债达到114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65%。
根据11月21日二期融资说明书,截至去6月,其短期借款余额依然高达376亿元、应付账款148亿元,未来3年中, 山钢依然有总投资为371亿元的拟建项目。
相关资料显示,山钢正在兼并重组喀什正大钢铁,还结合青岛钢铁的搬迁,规划在胶南董家口重工业基地建设钢材深加工生产区,再加上济钢、莱钢保留产能的工艺装备提升投资,数额较大。
有一个好消息是,山钢有着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巨额的银行授信可用。
相反,日照钢铁的盈利状况倒是不错。公开数据显示,日照钢铁实现销售收入581亿元,利税63.7亿元,其中上缴税金39.2亿元。而山钢集团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32.23亿元。
早在2009年9月6日,作为山东最大的国有企业,山钢与民营钢铁企业日钢签署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根据第一份重组协议,山钢仅收购日钢旗下日照钢铁公司、日照型钢公司、日照钢铁轧钢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日照旭日发电公司、日照京华能源科技发展公司全部固定资产、土地以及债权债务。这几乎是日钢全部核心资产,当时这一部分资产评估值约为242亿元。
而随后的450亿元的评估,有业内人士指出,450亿元只是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价值,最终重组的价格,甚至是重组资产的范围,还要看山钢与日钢在谈判桌上博弈的情况。
博弈仍在艰难进行
然而,目前日照钢铁在山东日照市已投建有1000万吨的钢铁产能。而山钢是政府指定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主导建设者,山钢如果不能顺利重组日照钢铁,那么国家不可能批准这一基地项目。
山东省希望抓住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在沿海地区构建一个产能规模2000万吨的精品钢铁项目,并且在今年就要进行。但前提是要和日照钢铁谈妥。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快推进山钢集团对日钢、青钢的兼并重组。
然而,目前日照钢铁在山东日照市已投建有1000万吨的钢铁产能。而山钢是政府指定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主导建设者,山钢如果不能顺利重组日照钢铁,那么国家不可能批准这一基地项目。
由此,从2008年起,山钢开始与日钢进行重组谈判,但始终不顺利。
对于山东来说,结构调整能否顺利推进还要看山钢集团重组日钢集团能否顺利。
2010年8月30日,双方签订第二份重组协议,重组将以一次性收购日照钢铁及关联公司资产的方式完成,山钢集团一次性收购日照钢铁及关联公司资产后,日钢集团获得的庞大资本,或将投向日钢集团所在地日照市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但收购一直没有下文。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试点方案似乎又让山钢看到了希望。据当地媒体报道,山钢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是山东钢铁产业大调整的重要举措,也已进入国家产业大盘,不可能发生动摇。如今,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明确“由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公司”。
同时,目前重组的各项基础工作已基本就绪,只待“山钢集团修改完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申请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获批”以及项目评估论证、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全部完成后,新的重组方案即可浮出水面。
然而,依靠行政手段准备强推重组的山钢,依然面临收购资金的问题,巨额的收购资金如何筹集,依然是已经明显缺钱的山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山东政府方面一直积极争取山钢批复,也为山钢资金运作获得更大的空间。”我的钢铁网分析师表示。
一向低调的日照钢铁在此时并没有发出声音,最近公开的报道显示,在去年10月底,日照钢铁方面曾表示,日钢的各项业务一直按既定计划进行着。
到了2012年初,杜双华终于“出声”了。按照自己节奏前进的日照钢铁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传来消息,日照钢铁董事长兼总经理杜双华辞去总经理职务,同时副总级高管团队全部调整,以日照钢铁原副总经理李士才为首的新团队接班。
有分析人士称,日照钢铁管理团队的调整,表明了杜双华继续做大做强日钢的决心和信心。这个以“60后”、“70后”为主、平均年龄只有41岁的新管理团队,是国内过千万吨钢企里最年轻的管理团队。
“显然,杜双华启用年轻管理团队,是想将日照钢铁长期发展下去,这会为今后与山钢的重组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双方的博弈还将会进行下去,除非政府强力干预。”山东一家钢铁企业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