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管在大股东(也许是二股东、三股东)处领薪酬。
比如,张三是中国建筑上市公司的高管,同时也是中国建筑集团的人,他只在集团领薪酬,而不在上市公司领取。
② 上市公司高管能否在子公司领取薪酬
可以,但是要作为重要信息及时披露,当然,要交税
③ 董、监、高能否在控股股东领薪
第十六条 发行人的人员独立。发行人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内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容不得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得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领薪;发行人的财务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
④ 高管人员是否可以再子公司领薪
回复
sufe
的帖子子公司代发代缴,由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在地没有分支机构,缴纳社保的地点可不可以在子公司所在地呢?
⑤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高管能在大股东处领薪吗
高管工资由企业发放,股东不负责发放薪酬。
⑥ 月薪十万的人都是什么工作
1、金融行业从业者
尤其以券商和投行为主,在广大金融从业者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有非常高的薪水,比如股份制银行,虽然平均年薪也已经超过20万,但也最多就是在全社会平均情况下收入较高。
而投行和券商则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盛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投行,其每年实习生入职便有超过10万美元的年薪,也就是大概70万人民币的年薪,所以在高盛这种地方,月薪10万以上的遍地走,但同时,高盛的录取标准也非常严格,据悉2017年高盛仅仅通过了7个应届生的面试。
2、地产行业从业者
这里要说的地产行业,不仅仅指我们熟悉的商业住宅,在我国从事地产行业而言,较为稳定且收入高的,其实是地产项目的设计事务所。
但是一线的设计事务所普遍也都是外资企业,以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居多。一个大的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月收入超过10万还是比较轻松的,当然接的项目的是“中国尊”那个级别的。
除此以外,顶级的工程造价、施工负责人等平均月薪很多也可以徘徊在10万元左右,只不过很多是依靠项目奖金的,而非稳定月收入。
3、高新行业
近几年比较火的人工智能、AI算法、仿生智能等,优秀的工程师年薪达到150万的并不新鲜,当然他们普遍毕业于TOP5,有很多还具有更高学历,智商出众,逻辑过人。你可以说他们是赶在了风口上,但即便是风口,也不是普普通通的人都能被吹起来的。
4、企业高管
一般年薪120万以上的高管(不算股权收益),怎么也得是500强企业雄踞一方的诸侯或者总部的VP级以上了。除了金融、地产和IT行业,想要拿到120万以上的年薪,实话说是真的非常不容易。
实业型企业而言,一个外资的生产型企业,一个厂长或城市负责人普遍也就80-100万的年薪。往往一个华北区甚至中华区的总经理才能达到年薪150-200万。
而且这个标准一般还是行业内非常知名的公司才能达得到的,可想而知,在实业型企业中,年薪过百万的比例是低之又低,很可能不足1%。
5、私营业主
这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了,一个打工者,即便忙到飞起,整天全球各地飞行办公,想要拿到120万年薪都不容易。但是一个私营业主,很可能把我一个机遇,全年的营收都不止这个数,我们常常看到新闻,一个卖煎饼的大叔大妈月入都是3-5万,一年都是40-60万的收入。
所以对很多私营业主来说,只要有脑子,有路子,再幸运一些,年收入120万并不困难。当然他们拿的不能算是月薪,但月收入能达到10万的,他们肯定才是最高占比的那一群人。
6、各种顶尖事务所及广告公关公司
顶尖的律师事务所、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顶尖的咨询公司、顶尖的广告公司、顶尖的公关公司。这几类公司,知名的比如咨询公司麦肯锡、埃森哲,会计师事务所比如普华永道、德勤,顶尖的广告公司,广告公司比如奥姆尼康、博报堂,公关公司比如奥美、罗德等等。
这些企业中,月薪10万的人比例也是较高的,尤其是律所、咨询和会计师事务所,普遍比例超过8%。广告和公关公司略低,但月薪过10万的比例一般也在3%-5%左右。
⑦ 审计时发现:国有企业母公司的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同时兼职子公司的高管和中层管理,在母子公司领取薪水。
该国抄企存在这种兼职又领薪的情形是违规的,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一体,大开利益输送方便之门,是企业内控体系的严重漏洞。
国资委出台有国有企业领导人兼职和领薪相关规定:企业领导人员经批准在下属企业或其他企业兼职的,不得领取任何兼职报酬,也不得报销与兼职企业无关的任何费用,已领取的兼职报酬以及报销的与企业无关的费用必须全额上交任职企业财务部门,不得据为已有。
因此,至少对该国企而言,应该纠正母公司高管在子公司兼职领薪的违规行为。
至于是否构成违法,则主要看关联交易是否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是否有人中饱私囊,损公肥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