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上市公司评估

上市公司评估

发布时间:2021-01-16 22:52:29

㈠ 如何评估一家上市公司内在价值

来标准是:
1、同源大盘或者先于大盘调整了近2、3个月的股票,业绩优良(长期趋势线已经开始扭头向了)
2、主营业绩利润增长达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内的业绩增长稳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每股收益达到0.5元以上最佳。
3、市盈率最好低于30倍,能在20倍下当然最好(随着股价的上涨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该企业利润高速增长没有出现停滞的现象可以继续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为稳定的利润高增长自然会让市盈率降下来的)
4、主力资金占整支股票筹码比例的6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过30%能达到50%以上更好,主力出货时间周期加长,小资金选择出逃的时间较为充分)
5、留意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动资金不充足,公司经营容易出现危机(如果该公司长期保持稳定的高负债率和高利润增长具有很强的成长性,那忽略次问题,只要高成长性因素还在可以继续持有)。

㈡ 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是不是还要评估是评估什么什么机构过来评估

需要评估,主要是评估财务和交易的发行价等。机构包括保荐商和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

㈢ 如何评估上市公司市值和实际公司价值

市值的意思是公司的市场价值。
举个例子:公司总股本一亿股,每股注册专资本1块钱,没有债属务,此时说明公司的净资产为1亿元。若该公司上市了,其股票在股市上的价格为5元每股,这时该公司的市值为5*1亿股=5亿元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总市值为公司每股市价*总股本(该公司总股数)。一家公司在计算净资产时要把现金,厂房,机器设备等一起计算进去的,刚才举得例子,公司所有的财产加进去是1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是1元。当公司上市时,每股可能为5元,表示市场对公司1元的资产,愿意用5元进行标价(交易)。

㈣ 如何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越详细越好

来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自基本面,投资者应该抓住以下两个关键方面:
其一是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性及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市场地位。一个处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优势公司显然应和一个处于夕阳产业、盈利能力很差的劣势公司拉开差距。
其二,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水平。一个处于优质大股东绝对控制,运作规范,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发展远景清晰的试点公司的对价显然应该和一个控制权不稳,内部利益目标不协调,没有明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前景模糊的上市公司拉开差距。根据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经验,就是在不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平常时期,二级市场投资者也愿意为那些公司治理状况很好的优质公司的股票支付一定的溢价,原因是这样的公司信得过,投资这样的公司安全可靠。

㈤ 如何评估一家上市公司

主要是根据公允价值来评估,需要证券评估资质的公司来做评估

㈥ 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

股权评估

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权价值评估方法

①收益现值法,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根据被评估资产合理的预期获利能力和适当的折现率,计算出资产的现值,并以此评定重估价值。
②重置成本法,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根据该项资产在全新情况下的重置成本,减去按重置成本计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积折旧额,考虑资产功能变化、成新率等因素,评定重估价值;或者根据资产的使用期限,考虑资产功能变化等因素重新确定成新率,评定重估价值。
③现行市价法,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参照相同或者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评定重估价值。
④清算价格法,用清算价格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根据企业清算时其资产可变现的价值,评定重估价值。

股权转让价格评估方法

股权转让价格应该以该股权的市场价值作为基准。

公司价值估算的基本方法:
1、 比较法(可比公司法、可比市场法):
2、 以资产市场价值为依据的估值方法:典型的房地产企业经常用的重估净资产法;
3 、以企业未来赢利折现为依据的评估方法:是目前价值评估的基本和最主流方法。具体来说有: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CFE)、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经济增加值(EVA)、调整现值法(APV)、三阶段股利折现模型(DDM)等。以上估值的基本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即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把企业或股权的未来赢利折现。其中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法(FCFF)、经济增加值(EVA)模型应用最广,也被认为是目前最合理有效的,而且可操作性很强的估值方法。

公司价值估算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本公司与PE合作之时的股份比例。

公司的价值是由市场对其收益资本化后得到的资本化价值来反映的。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资者将为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多少资金。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氛围里,一个具有增长前景的公司,其市盈率一定较高;反之,一个前途暗淡的公司,其市盈率必定较低。按照经济学原理,一项资产的价值应该是该资产的预期收益的现值或预期收益的资本化。所以,对该股权资产的定价,采取市盈率定价法计算的结果能够真实体现出其的价值。

㈦ 谈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几个问题

一、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影响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之前,首先应该进行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目的,一方面是塑造企业,建立企业完善的经营机制;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股票发行采用“总额确定、限报家数”的方式,单个企业发行股票实行额度控制。因此,按照上市标准的要求,需对诸如企业经济效益、资产规模等进行重组。重组必然引起资产范围、规模、数量、质量、资产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经营效益的变化,直接影响资产评估工作。如果不了解和掌握资产重组方案,就难以做好资产评估工作,或者是,即使完成了评估工作,还要重新返工调整,影响资产评估工作的效率。资产重组通常是由证券商、咨询公司从事的,不是资产评估人员的事情,大资产评估人员必须参与资产重组方案的设计。
资产重组对资产评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资产评估时应予以重视。
1、资产范围的变化。企业中的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按其发挥效能情况,可以分为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通常,进行资产重组时,往往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无效资产,有时也会剥离一部分经营性资产,但剥离的经营性资产应以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为前提,否则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影响对企业收益的预测。
2、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根据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要求,其资产负债率应不超过70%,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达到这一水平较困难,需要通过资产重组解决。重组方案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仅影响企业获利能力,还会影响企业场债能力,这在风险预测时需加以注意。
3、收益水平的变化。上市公司经资产重组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超过10%,这种效果不仅通过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无效资产减少资产总额获得,而且非经营性资产减少使得收益计算中的折旧费减少,从而增加收益获得。所有这些,均作为在企业评估市对未来收益预测的基础。资产重组方案中,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出于种种原因(如资产收益率的原因),一般采用租赁方式和许可使用方式,单项资产评估时仍需对这些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只是这些评估价值不计入企业整体价值中作为折股依据,但要评估出土地使用权租金标准和商标权等许可使用费标准,作为企业签订租赁或许可使用合同的依据。采用收益现值法对未来收益预测时,在管理费用中增加这些租金和许可使用费,相应减少收益,这在评估中应加以注意。
4、经重组后的股份制企业已具备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实体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成本加和法与采用收益现值法得到的评估值会有差异,是正常现象。如果收益现值法确定的整体企业评估值大于成本加和法确定的整体企业评估值,其差额部分应是商誉。通常,商誉是不作为折股依据的,但商誉的存在会对企业股票的溢价发行等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行业管理文件要求是以收益现值法验证成本加和法的结果,因此,当两者结果有差异时,评估者不应解释二者差异不应该出现或者差异数额较小的原因,而应该阐明这种差异是企业商誉的理由。
另外,作为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否应包括流动资产,这是争议较大的问题。就其本身来说,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大、变现能力强的特点,评估流动资产并不困难,但很麻烦。这种麻烦主要体现在:一是流动资产种类多,主要包括实物形态流动资产、债权类流动资产和货币类流动资产;二是流动资产范围难以界定,不同类型企业中流动资产的表现形态是不一样的。除我国以外,国外对流动资产一般不评估。我国从企业全部资产的完整性考虑,也把它纳入评估的范围。笔者认为,流动资产不应作为评估对象。整体企业评估时,涉及到流动资产,可以其审计数作为价值依据。这样做的理由是,流动资产期限短,变现能力强,价值变化不大;如果评估流动资产,势必会引起企业中各项资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流动资产中的费用项目与负债、企业损益等有着密切关系,处理不好,影响比较大。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否把流动资产作为评估对象,在上市公司整体评估时,对流动资产的状况都必须予以考虑。因为流动资产越多,偿债能力越强;而流动资产扣减流动负债是公司的营运资金,它对公司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均会影响公司整体评估价值。
二、上市公司资产评估与资产处置
资产评估与资产处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产评估前的资产处置方案,会影响评估范围、过程和结果,资产评估后的资产处置是依据资产评估结果进行的。资产评估人员可以对资产处置方式或可能产生的后果发表意见,但不能直接进行资产处置。同样的,资产评估人员不能以资产处置为由,反向推算评估结果。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企业中的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其账面价值是根据会计制度计价的,一般数额较低。但工业产权及非专利技术等具有投入和产出的弱对应性特点,一些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评估时表现出很高的价值,如果直接作价入股,有时会超过其注册资本比例的规定。这时,评估人员的责任是客观真实的评估这些资产的价值,而不是为达到这个比例而调高或降低资产评估价值。至于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如何处置,是采用作价入股形式、还是签订租赁合同形式,均是资产处置的内容。
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产。资产重组时根据剥离资产应按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上述资产一般不能剥离。但由于收益率水平限制、上市额度的限制、注册资本出资比例的限制等,上述资产往往采取租赁的方式或许可使用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凡是这类资产均要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签订租赁合同或许可使用合同的依据。现实生活中,有的上市公司采用定额租金等签订租赁合同,使评估的租金价值形同虚设,可有可无,显然是错误的,亟待纠正。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定额租金缺乏客观依据,二是极有可能损害公司上市后的社会股民权益。
资产评估结果如何利用,这也是理论和实践上探讨的热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评估的利用不应影响资产评估结果,它是资产评估以外的事情,尽管缘起于资产评估,但与资产评估过程并无必然联系。1990年,南华早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时,聘请了一家澳洲的评估公司为其商标做评估。评估值是40.5亿港元。因为当时香港的税例是容许一家公司在购买了一项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和专利权)之后,其购买价是可以由购买该项无形资产的财政年度开始作为一项经营开支从税前盈利扣除,公司从此可以享受税务优惠。该公司股东溢利按所得税率16.5%计算,增加了6.68亿港元。这个案例吸引了其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效法,香港的税务局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终于在1991年4月将这项税务条例修改。新的税务条例仍然允许企业向独立第三者购买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两项无形资产的开支可以从税前盈利扣除,但是商标权则不可以。虽然税例已经改变,但一些公司在筹备上市时仍然将其拥有的商标权做出估值以吸引投资者购买他们的股票。上述案例一方面说明了资产评估结果与结果利用的区别,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对待和利用资产评估结果提供了有效思路。
三、成本加和法应用的现实性和局限性
上市公司整体评估通常采用成本加和法进行,它是指将构成公司的各项资产进行单项评估,然后将各单项资产评估值汇总,确定公司价值的方法,成本加和法不是重置成本法,它只是单项资产评估汇总过程的简称。上市公司(包括各种类型的整体企业)评估一般不以收益现值法评估结果为准,而采用成本加和法评估结果,其原因主要在于:
1、企业资产盘子大,非经营性资产占有相当比重。长时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性事务,存在着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再加上体制性因素,企业中的无效资产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些资产在企业中并不能带来收益,这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以追求盈利目标不相适应。因此,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即使日常中人们认为较好的企业,收益现值法评估出的企业整体价值也会低于各项资产单项评估汇总后的企业价值,不能客观的反映出企业资产价值量。
2、企业效益低下,采用收益现值法缺乏市场基础。企业效益低是长时期困扰我国经济的一项难题。企业效益低既有管理问题,也有体制原因。如上所述,企业中的大量非经营性资产不创造价值,但非经营性资产的折旧直接抵减企业利润,造成企业资产收益率偏低;另外,缺乏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使大量效益低、亏损大甚至是资不抵债的企业的以存在和发展,资产收益率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在此情况下,如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折现率或资本化率的估算不只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解不开的难题。
3、采用成本加和法评估企业价值,便于企业评估后的帐务处理。资产评估结果是企业帐务处理的依据,而会计帐务处理是分别按每一类、每一项资产进行的。成本加和法是分别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的方法,因而有利于评估后的帐务处理。
但是,采用成本加和法评估整体企业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成本加和法是从投入角度,即从构建资产的角度,而没有考虑资产的实际效能和企业运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其效益好坏,同类型企业中,只要原始投资额相同,则其评估值趋向一致。而且,效益差的企业的评估值还会高于效益高的企业的评估值,因为效益差的企业的资产可能是不满负荷运转甚至是不使用,其损耗低,成新率高。此外,采用成本加和法确定的企业评估值,只包含了有形资产和可确指无形资产价值,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商誉,却无法体现和反映出来。
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目前的行业文件规定,企业整体评估应采用成本加和法,并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验证,这是目前阶段现实性的选择。成本加和法的局限性,在评估企业整体价值时,特别是企业发生投资行为时,不利于客观反映企业价值,从企业效益角度反映企业价值才是较好选择。如前所述,上市公司在评估之前,均需经过资产重组,对非经营性资产、无效资产进行剥离,目的在于塑造真正以追求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主体。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申请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政策规定其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所有这些,都为采用收益现指法提供了市场条件。然而,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似乎已具备了从企业角度采用收益现值法的条件,但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各类体制的企业并存,社会平均收益率尚未形成,经过重组的企业和未经过重组的企业、未改制企业和已改制企业缺乏可比性,尚难确定真实有效的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因此,采用收益现指法验证成本加和法的评估结果,既可以体现对企业整体价值评估的理论导向,又可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可以预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企业效益角度评估企业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㈧ 急求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

★1:财务分析 2:资产负债简表 3:利润分配简表 4:现金流量简表★
◇财务分析◇
─────────┬───────────────────────────
指标\报告期 │2012-06-30 2012-03-31 2011-12-31 2011-09-30 2011-06-30
─────────┼───────────────────────────
*投资收益分析*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01 0.004 0.141 0.109 0.089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001 0.004 0.141 0.109 0.089
每股净资产(元) │ 2.061 2.063 2.056 2.020 2.153
股息发放率 │ - - - - -
市盈率 │ 58.801 32.420 24.540 23.666 27.872
市净率 │ 1.523 1.663 1.688 2.020 2.434
─────────┼───────────────────────────
*偿债能力分析* │
流动比率 │ 1.033 1.028 1.081 0.973 0.984
速动比率 │ 0.429 0.482 0.471 0.364 0.325
应收账款周转率 │ - - - - -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 │ - - - - -
金比率(%) │
利息保障倍数(%) │ 1.005 1.067 1.584 1.710 1.951
─────────┼───────────────────────────
*发展能力分析* │
主营收入增长率(%)│ -14.921 -8.173 14.215 27.504 36.199
主营利润增长率(%)│ - - - - -
总资产增长率(%) │ 19.072 25.072 3.473 16.388 9.798
固定资产增长率(%)│ - - - - -
每股资本公积(元) │ 0.081 0.081 0.081 0.081 0.081
每股未分配利润 元│ 0.623 0.626 0.622 0.604 0.734
─────────┼───────────────────────────
*资本结构分析* │
股东权益比率(%) │ 24.247 23.600 27.492 25.502 30.158
长期负债比率(%) │ - - - - -
产权比率(%) │ 312.419 323.727 263.747 292.127 231.588
资产负债率(%) │ 75.753 76.400 72.508 74.498 69.842
─────────┼───────────────────────────
*经营效率分析* │
存货周转率 │ 2.606 1.389 6.162 4.374 3.101
固定资产周转率 │ -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 - - - -
股东权益周转率 │ - - - - -
─────────┼───────────────────────────
*获利能力分析*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 - - -
净资产报酬率(%) │ 0.034 0.195 6.862 5.352 4.208
总资产报酬率(%) │ 0.009 0.050 1.923 1.443 1.235
销售毛利率(%) │ 5.319 4.628 5.123 5.204 5.363
销售净利率(%) │ 0.009 0.106 0.855 0.846 1.027
营业利润率(%) │ 0.001 0.114 1.006 1.116 1.358
─────────┼───────────────────────────
*现金流量分析* │
销售收现比率 │ - - - - -
购货付现比率 │ 1.136 1.225 1.108 1.159 1.126
现金流量比率(%) │ -5.671 -20.990 8.203 -9.407 -4.494
─────────┼───────────────────────────
*审计意见* │ - - 无保留意见 - -
─────────┴───────────────────────────

◇资产负债简表◇ 单位:万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 2011-12-31 │ 2011-06-30 │ 2010-12-31
─────────┼──────┼──────┼──────┼──────
货币资金 │ 133199.30│ 175641.87│ 113021.57│ 75333.08
应收帐款净额 │ 13967.89│ 10910.24│ 11778.48│ 12797.96
存货 │ 764684.06│ 604313.42│ 650309.62│ 701058.67
流动资产合计 │ 1306536.00│ 1071291.91│ 970253.19│ 974050.42
长期投资合计 │ -│ -│ -│ -
固定资产合计 │ -│ -│ -│ -
无形及其它资产合计│ -│ -│ -│ -
资产总计 │ 2178748.57│ 1916498.50│ 1829772.03│ 1852179.38
应付帐款 │ 257732.06│ 143147.31│ 118789.80│ 156611.50
流动负债合计 │ 1264274.48│ 990987.42│ 985960.71│ 1094024.13
长期负债合计 │ -│ -│ -│ -
负债合计 │ 1650463.75│ 1389621.57│ 1277951.27│ 1323208.57
实收股本 │ 256279.32│ 256279.32│ 256279.32│ 256279.32
资本公积 │ 20843.62│ 20843.62│ 20843.62│ 20843.62
盈余公积 │ 90199.59│ 90199.59│ 86576.98│ 86576.98
未分配利润 │ 159611.73│ 159432.51│ 188011.09│ 165270.90
股东权益合计 │ 528284.82│ 526876.93│ 551820.76│ 528970.82
流动比率 │ 1.033│ 1.081│ 0.984│ 0.890
速动比率 │ 0.429│ 0.471│ 0.325│ 0.250
─────────┴──────┴──────┴──────┴──────

◇利润分配简表◇ 单位:万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 2011-12-31 │ 2011-06-30 │ 2010-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1883645.41│ 4239099.70│ 2213997.88│ 3711500.71
主营业务成本 │ 1783444.31│ 4021947.72│ 2095252.73│ 3489316.54
主营业务利润 │ -│ -│ -│ -
营业费用 │ -│ -│ -│ -
管理费用 │ 50795.50│ 92403.53│ 50360.36│ 92324.53
财务费用 │ 44930.29│ 68921.87│ 31845.30│ 42684.14
营业利润 │ 20.95│ 42641.23│ 30056.15│ 75062.35
投资收益 │ -57.17│ -85.62│ -45.14│ 1875.99
利润总额 │ 210.84│ 40279.07│ 30275.31│ 70203.48
所得税 │ 31.63│ 4052.95│ 7535.13│ 7087.36
净利润 │ 179.22│ 36226.12│ 22740.18│ 63116.12
年初未分配利润 │ -│ -│ -│ -
未分配利润 │ -│ -│ -│ -
─────────┴──────┴──────┴──────┴──────

◇现金流量简表◇ 单位:万元
──────────┬──────────────────────────
科目\年度 │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047411.87 4751403.78 2423834.84 4469559.6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119113.47 4670114.97 2468144.87 4413539.7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1701.59 81288.82 -44310.03 56019.86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692.79 1138.90 593.68 6233.37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3790.60 98355.86 34728.49 100931.6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1097.81 -97216.95 -34134.81 -94698.32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034439.92 1600629.11 853041.58 962675.1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964101.07 1484205.93 736661.90 914487.5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0338.85 116423.19 116379.68 48187.53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17.98 -186.26 -246.34 101.97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 -42442.57 100308.79 37688.50 9611.04
──────────┴──────────────────────────

㈨ 上市公司哪种经济行为下的资产评估报告需要到证监会备案

涉及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评估报告。如: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这个行为是要证监会核准的,相关评估报告当然也是需要报备的。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评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和股票价格 浏览:240
财经金融股票 浏览:246
大牛市满仓买基金能翻几倍 浏览:379
股票投资者账户金额信息 浏览:724
竖线写价格指标 浏览:769
网智天元股票 浏览:275
招商至远理财 浏览:980
6块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53
银行外汇点差多少 浏览:607
基金广发稳健净值 浏览:136
境外汇款电子银行 浏览:266
连续涨停的股票怎么操作 浏览: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浏览:955
中信证券重组定价格 浏览:678
2014年抵押贷款利率 浏览:196
家族信托优势 浏览:329
银行信托证券保险 浏览:75
信托房地产风险 浏览:139
苹果期货利好股 浏览:513
买信托哪家好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