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托法加斯塔的港口贸易
港区主要码头来泊位有源8个,岸线长1417m,最大水深12.5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浮吊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为50吨,拖船的功率最大为3016kW。另有3个油船系泊浮筒,可泊长235m、吃水18.2m的油船,并备有直径为3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大船锚地最大水深达40m。本港的转口区始建于1937年。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7232TEU。主要出口货物除铜以外,还有锡、锑、铝、硫磺、金属矿砂、鱼粉及杂货等,进口货物主要有食品、石油及日用品等。在节假日中不影响装卸工班开工。
㈡ 二战中,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伤亡率是多少
27%左右,日本参战兵力约5,500,000人(最高峰)。日本约150万人伤亡。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死亡人数: 根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的调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陆军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军一共死亡414879人,该数据同样被载于中 国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庭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系年要录·统计荟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页。
(2)安托法加斯塔集团扩展阅读
太平洋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由日本和美国等同盟国家交战,战争爆发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开始,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也对美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太平洋战争参战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6000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
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汪精卫政权,以及泰国。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鲜、台湾)征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国也有很多亲日派参与战争。
这场战争除了日美两国大型海上战斗外,同时也导致位于欧洲轴心国集团的灭亡、日后的冷战局势、原子弹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与中国政治发展,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甚巨。
㈢ 智利技能名词解释
智利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626平方公里。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在南美洲与阿根廷及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低的腐败感知和相对较低的贫困率。被世界银行集团视为高收入经济体。按照部分评判标准(例如人类发展指数)它又可以算作发达国家。2010年,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OECD成员国。
智利有着富饶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硝石和铜矿曾先后在智利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世纪智利发现金矿,17世纪发现银矿,18世纪发现铜矿,此后智利矿业不仅在拉美,甚至在世界上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铜矿业是智利经济的重要支柱。2005年智利铜的储量为1.4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9.79%,居世界第一位,按生产水平计算,可供开采68年。2005年智利生产的精炼铜为530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35%,是1990年产出水平的3倍多。智利的铜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北部的斑岩型铜一钼一金矿化带中,走向南北延续2000多公里,北起安第斯高原山脉向南延伸到中部圣地亚哥以南的海岸山脉,再向东延伸到接近阿根廷边界。矿带相当于智利领土长度的二分之一,位于秘鲁一智利一阿根延安第斯斑岩铜矿带。智利共有矿床400多个,其中大型和超大型矿床10多个,如世界驰名的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矿、厄尔特尼思特(El Teniente)矿、厄尔萨尔瓦多(El Salvador)矿、安迪纳(Andian)矿、埃斯贡地达(Escondida)矿、洛斯布隆塞斯(Los Bronces)矿等。矿床覆盖岩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好,易采易选。矿石含铜量较高,铜品位在0.55-5%之间,平均品位为0.94%。
智利是世界上惟一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主要产在北方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自从发现硝石,这块荒漠就成为智利历史上最富庶的地区。智利的硝石矿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在沿海高原后面,秘鲁边界与安托法加斯塔省之间,硝石矿带长750多公里,宽25~30公里。在离地面0.5~2米的地下,埋藏着1~3米厚的硝石层。硝石是提炼氮、钾、钠、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此外,在炼铜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可以使铜的纯度提高。除上述矿产外,智利还有铁、煤、碘、铅、锌、锰、水银和石油等矿藏。尤其是铁矿石,其品位很高(含铁量在60%以上),可以跟瑞典铁矿石媲美。
智利武装部队受文职人员控制通过国防部长行使总统。总统有权删除指挥官总司令的军队
在智利陆军总司令是通用温贝托奥维多阿里亚加达。智利陆军45000坚强的组织与陆军总部设在圣地亚哥,六师在其领土上,航空旅的兰卡瓜,和特种部队司令部科利纳。智利陆军是最专业的,技术先进的军队在拉美之一。
上将Enrique Larraaga Martin指挥21773人的智利海军,包括2500海军陆战队。29水面舰艇的舰队,只有八是可操作的主要战斗(护卫舰)。这些船只都设在瓦尔帕莱索。海军经营着自己的飞机进行运输和巡逻;没有海军战斗机或轰炸机。海军还经营总部设在塔尔卡瓦诺四艘潜艇。
空军总(四星级)豪尔赫罗哈斯阿维拉负责12,500强大的智利空军。空中资产分布在五个总部设在伊基克,安托法加斯塔,圣地亚哥,蒙特港和蓬塔阿雷纳斯空气旅。空军还运行在乔治王岛,南极的空军基地。空军经过几十年美国的辩论和以前拒绝出售交付了最后两场的10架F-16战斗机,全部从美国购买的,2007年3月。智利也采取了一些修复15座F-16战斗机从荷兰交付在2007年,将18从荷兰购买的F-16战机的总和。
在1973年9月军事政变后,智利国家警察(卡拉宾骑兵)被纳入国防部。随着民主政府的回报,警方分别置于内政部的运行控制之下,但仍是国防部的名义控制之下。将军古斯塔沃冈萨雷斯法理是40964男人和女人谁负责执法,交通管理,禁毒抑制,边境管制和反恐整个智利国家警察部队的负责人。
智利的武装力量,以防御思想建军,以西方武器装备武主,为南美洲一支较强大的武装力量,陆军5.1万人设有7个军区、2个军部,编有7个师、1个航空兵旅、1个工兵团、1个空降团,有200多辆坦克和600辆装甲车、40架直升机。空军主战力则是40架战斗机以F-16和F-5组成,另有40多架中小型运输机。
海军为外购的2艘驱逐舰和3艘巡防舰组成小型舰队,另有3艘潜艇,与智利漫长的海岸线相比海军力量并不突出,仅有有限巡逻能力,因为其附近邻国并无海上威胁,附近最强的海军为无敌意的美国海军。国防参谋长由陆、海、空军参谋长轮流担任。陆、海、空军司令部为各自军种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它还是世界上惟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政府对外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成为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稍有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其国土南北长4332公里,东西宽90公里至401公里,在地图上看起来就好像南美洲的“裙边”。智利著名的旅游地有首都圣地亚哥,神秘的复活节岛等。
㈣ 我在中国想在LAN.COM南美航空官网上买圣地亚哥到安托法加斯塔的机票,付款被拒绝是什么原因
也许智利不支持银联网银
㈤ 安托法加斯塔的简介
安托法加斯塔来是智利北部最大城源市和太平洋岸港口,安托法加斯塔区和安托法加斯塔省首府。位于莫雷诺湾畔。建于1870年,因硝石、铜矿和银矿的开采而兴起。全国第二大港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主要出海口,输出大量硝石和铜、硫黄等。有选矿、冶炼、铸造、化学、食品、鱼粉、造船等工业。智利北部的文化中心,有北方大学、智利大学分校和技术大学。铁路通玻利维亚的奥鲁罗和阿根廷的萨尔塔。气候温和(年均温16.6℃)、干燥(年雨量9毫米),城市用水经管道从安第斯山输入。
㈥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是谁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一开始我觉得会是一内线的女明星,赚得比较多容,后来我又觉得是那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家,然后我就觉得可能我的想象力太差了,可能还有其他人比他们赚得更多。
世界十大女首富排行榜
10.夏琳·德卡瓦略·海内肯 净资产:136亿美元
9.伊里斯·冯特博纳 净资产:139亿美元
8.阿比盖尔·约翰逊 净资产:140亿美元
7.吉娜·莱因哈特 净资产:150亿美元
6.劳伦娜·鲍威尔·乔布斯 净资产:204亿美元
5.苏珊娜·克拉腾 净资产:206亿美元
4.玛丽亚·弗兰卡·菲索罗 净资产:264亿美元
3.杰奎琳·马尔斯 净资产:273亿美元
2.爱丽丝·沃尔顿 净资产:349亿美元
1.利莉亚娜·贝当古 净资产:404亿美元
㈦ 智利属于发达国家吗
智利不属于发达国家。
智利共和国,简称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
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1974年皮诺切特军政府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开放市场,拓展全方位自由贸易。此后,文人政府基本延续这一政策。
智利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其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等级均为拉美之首,被视为拉美经济发展样板。但智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短缺等问题较突出。
(7)安托法加斯塔集团扩展阅读:
智利自然资源有:
智利有着富饶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硝石和铜矿曾先后在智利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世纪智利发现金矿,17世纪发现银矿,18世纪发现铜矿,此后智利矿业不仅在拉美,甚至在世界上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铜矿业是智利经济的重要支柱。2011年智利铜的储量达1.5亿吨左右,占世界储量的近30%,排名第一位,大大超过排名其后的秘鲁(12%)、墨西哥(7%)、美国(7%)和中国(6%)。其中,智利国家铜公司拥有的储量约为10%。
智利储量智利是世界上惟一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主要产在北方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自从发现硝石,这块荒漠就成为智利历史上最富庶的地区。智利的硝石矿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在沿海高原后面,秘鲁边界与安托法加斯塔省之间,硝石矿带长750多公里,宽25~30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智利
㈧ 日本与美国的战争
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其惊天动地的气势堪称战争史上的绝笔。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编辑本段]参战国
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至于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汪精卫政权,以及泰国。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韩国、台湾)征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国也有很多亲日派参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在日军占领地区中,人民群众发动了民族解放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三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苏联出兵向中国东北出兵,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太平洋战争形势图
[编辑本段]详细太平洋战争 Pacific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背景
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争夺亚洲及太平洋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为了独霸东亚、争霸世界,日本统治集团早就确定了南北并进的国策方针。1940年,德国侵占西欧 。在远东,英 、法、荷的力量薄弱;美国又忙于支援抗德战争,无力东顾。日本军国主义认为,这是南进的好机会。同年,近卫内阁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中国、朝鲜以及东亚全区,进而包括大洋洲在内的日本殖民大帝国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 。1941年4月日美谈判开始前后,日本陆续占领整个印度支那,使之成为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和南 进 跳 板 ,这进一步加剧了美日间的矛盾。1941年10月18日 ,主战派东条英机内阁成立。12月1日御前会议决定向美、英 、荷开战 。8日凌晨(日本时间8日3时20分,夏威夷时间7日7时50分),日军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指挥下,偷袭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枣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同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战争经过
1941年12月8日黎明,日本出动飞机约360架、军舰55艘,由南云忠一率领,连续两次猛袭珍珠港的美国军舰和机场,击沉、击伤军舰19艘 ,其中有战列舰8艘 ,击毁、击伤飞机260余架 。美军猝不及防 ,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被摧毁,死伤3000多人。同时,由寺内寿一指挥的日本南方军40余万人,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日军还向盟国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战略岛屿,如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等地进攻,达到了建立空军前进基地的目的。
1942年5~6月 ,日本为了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相继进攻所罗门群岛和东部新几内亚以及中途岛。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 、中途岛海战(6月4~5日)中 ,日方损失惨重。同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因美方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日军连受重创,死亡2.46万人,损失舰艇30余艘 、飞机300架 。残兵被迫于1943年2月从该岛撤走。瓜岛战役之后,战况较为沉寂,美军在太平洋只展开了有限的进攻(如1943年5月夺回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 ;日军虽进行反扑 ,但徒劳无功。同年4月,日本海军主帅山本五十六被美机伏击毙命。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C.W.尼米兹和D.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3群岛 。10月爆发莱特湾海战 ,日本海空军力丧失殆尽。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6月,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 。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拒绝接受 。8月6日和9日美国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造成居民大量伤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动157万大军、3400多架飞机、5500多辆坦克 ,分兵三路向中国东北挺进。9日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击。同时进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它抗日武装力量,向日军展开了全面反攻。由于势穷力竭,日本被迫于8月15日宣布投降 。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签降仪式。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
[编辑本段]太平洋战争重要战斗—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背景
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发展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和石油。这一步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有威胁,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东南亚的活动,回到谈判桌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下令让舰队驻扎在珍珠港(由于它离日本比美国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对日本是一个直接威胁)也是这个目的。罗斯福认为这个决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理查逊上将对这个决定提出抗议时,他将理查逊解职。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反应似乎只是加强了日本军方的决定,占领和利用这个地区。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而提炼的石油的储藏更少,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日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将似乎同意这个观点。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这句话山本本人可能从未说过,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确如此感觉)。 日本修建的太平洋战争纪念碑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事件过程
11月26日,日本海军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彻底的无线电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只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8日早晨,该舰队的飞机轰炸了欧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和许多在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包括那里的战列舰。地面上几乎所有飞机被摧毁,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 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 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丧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
这次战斗的第一炮和第一个牺牲者是美国一条驱逐舰对日本的一艘微型潜艇的攻击。那艘微型潜艇被击沉。日本一共出动了五艘微型潜艇,它们打算在空袭开始后对美国船只施放鱼雷,五艘船后来都被沉,其中只有四艘后来被找到。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幸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个俘虏。
日本参加这次袭击的航空母舰是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这六艘航空母舰一共可以装载441架飞机,其中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其中55架被毁。这些飞机分两波攻击。南云中将决定放弃第三波攻击而将主力撤回。
根据当事人报导和后来美国和日本军方发表的军事文件袭击珍珠港的过程如下:
3:42:一美国扫雷艇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潜望镜。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舰企业号从370海里外派出18架侦察机飞往珍珠港。
6:10:南云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波起飞。日本舰队此时位于欧胡岛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国供给船在珍珠港外发现一艘潜艇。这个发现被传递给一艘美国沃德号驱逐舰,一架侦查机被遣往当地。
6:45:沃德号驱逐舰向潜艇发动攻击。潜艇被击沉。
6:53:沃德号驱逐舰报告攻击潜艇。
7:02:位于欧胡岛北部的一个雷达站在岛被132海里处发现不明飞机。
7:10:雷达站向空防司令部报告发现不明飞机的消息。
7:15:攻击潜艇的报告到达美军司令部。与此同时167架第二波日本飞机起飞。
7:20:美军空防司令部认为不明飞机是从大陆来的B-17轰炸机,他下令雷达站关闭。
7:40:第一波到达欧胡岛北岸。
7:49:第一波指挥官下达攻击令。
7:53:第一波指挥官向南云发送“虎!虎!虎!”的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波攻击。
7:58:美国海军向所有船只发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8:00:从美国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同时到达珍珠港,但他们毫无准备,因此无法插手。
8:02:内华达号战列舰开始对从右舷攻击的飞机开火。两架飞机被击落。内华达号在尾部受一条鱼雷。内华达号是唯一试图逃出珍珠港的战列舰,但它多次中弹后不得不在沙滩上搁浅以防止船沉没。
8:08:KGMB电台中止其节目号召所有军人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弹药库中弹爆炸,亚利桑那号在9分钟内沉没,80%船员阵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挥官沃尔特·肖特向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华盛顿报告:“与日本的战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袭击开始。”
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珍珠港内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弹击中)。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和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日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潜艇受伤后上浮。一个地方电台报导日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 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保护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从9:45开始:进攻减弱。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180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政府统治。
13:00:日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
13:30:南云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总督签署战时法。
太平洋战争全局直接结果
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长期影响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珍珠港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彻底的灾难。事实上,计划珍珠港的山本上将本人预言即使对美国海军的袭击成功,它不会,也不能赢得一场对美国的战争,因为美国的生产力实在太高了。美国海军主力舰四艘被击沉,三艘受伤。日本的主目标之一是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没有一艘在港内:企业号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顿号数日前刚刚开出,萨拉托加号正在圣地亚哥维修。世界各地的海军和其他观察家都认为,将美国大多数战列舰创伤击沉是这个战役的最大的成果。没有了这些战列舰,美国海军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舰和潜艇,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只有这些舰船了,而这些舰船也是抵抗和后来反击日本的主要力量。后来证明将战列舰摧毁的作用远比预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将一个本来意见不齐的国家动员起来了。它将美国团结起来,一起要战胜日本,它可能也是后来盟军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不论当时日本只是击中了修理蓬还是击中了航空母舰,对珍珠港的袭击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
历史意义
这场战役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由于日本未能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但即使日本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助日本。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但世界海军强国对这一点一直到后来珊瑚岛海战和中途岛战役后才明白过来。
[编辑本段]2.南美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1879-1884),War of the Pacific,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的战争
War of the Pacific in Southern America
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荒漠硝石产地的战争。阿塔卡马荒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据有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有荒漠北部塔拉帕卡地区,智利则取得荒漠南部地区。三国均认为对荒漠地区拥有主权。由于在阿塔卡马荒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硝石矿藏,三国争执更加尖锐。1866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以南纬24°线为两国边界,南纬23°线与25°线之间一切矿产品和输出产品的关税,由两国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国合资经营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维亚签订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开采权。1874年玻智两国签订新约,规定智利政府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公司不提高现行税率。1878年,玻利维亚决定对智利公司增加税额。智利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交纳。玻利维亚决定没收其全部资产并公开拍卖。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国资本家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领土安托法加斯塔,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秘鲁因曾与玻利维亚签订一项秘密同盟条约,不久也卷入冲突。同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玻、秘两国宣战。智利拥有一支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在梅希约内斯附近海战中获胜,取得了海上控制权。11月初,智利军队在秘鲁皮萨瓜登陆,全歼当地守军,迅速占领了塔拉帕卡省全境。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通过荒漠地带,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1881年1月17日智利军队攻占秘鲁首都利马。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签订条约,结束了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㈨ 智利有哪些主要港口
瓦尔帕莱索港
位于智利(全称:智利共和国 REPUBLIC OF CHILE)中部沿海瓦尔帕莱索湾南岸,濒专临大西洋的东南侧属,是智利的最大海港,也是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始建于1536年,是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的海上门户,相距约100km。
圣安东尼奥港
智利最大港口-圣安东尼奥港口:智利圣安东尼奥港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西约108公里。
安托法加斯塔港
安托法加斯塔位于智利北部沿海莫雷诺湾(Moreno)的东岸,南纬23°40,西经70°23,濒临太平洋的东南侧,是智利的铜矿输出港,也是智利北部的普通货贸易港。
㈩ 有哪些一听就是有钱人,贵族的英文名
冈萨雷斯(Gonzalez ):家族资产约182亿美元,布雷希特(Albrecht):家族资产约专189亿美元,费列罗属( Ferrero):家族资产约200亿美元,沃尔顿(Walton):家族资产约300亿美元,阿诺特(Arnault):家族资产约3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