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笫三季度上市公司利润超百分之之百有那几家
你好,三季报一般到10月底才截止,还有很多上市公司都还没有公布。但根据已公布的季报和业绩预报来看,有以下几家业绩斐然:
1. 海翔药业、冠福股份、华英农业、荣盛石化、康达尔、奥特佳、安泰科技、雪人股份、汉麻产业、天桥起重10家公司预告三季度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分别为6050%、5055.97%、3338.49%、1723.21%、1584.27%、1583.83%、1335.98%、1237.57%、1065%、1000%
2、 时代新材前三季度预增100%-150%
3、中国国航前三季度净利预增92%-100%
4、在48家纺织行业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预计超100%(含100%)。其中,奥特佳的业绩增长最为瞩目,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11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增长预计为1324.78%至1583.83%。
5、牧原股份单三季度盈利将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258%;整体2015年前三季度盈利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0530%。
6、顺荣三七预告三季度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为10720.59%,与牧原股份成为目前仅有的两家预告业绩增幅超过百倍的公司。
6、佛山企业德美化工、盛路通信、雪莱特这3家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均预计超100%的增长
⑵ 牧原股份实控人跻身中国第四大富豪,他靠的是什么
不养猪不知道养猪的难。王健林当年投资10亿元养猪失败,曾自诩养猪比建五星级酒店简单,但亲尝养猪巨额投资以及盈利不确定性后,自愿放弃。
一家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好的准备,还要有时运,养猪企业尤其如此。自2019年以来,猪周期见顶,让名不转经传的养猪企业大赚,也让猪肉股在二级市场涨势如虹。
受益于时运照拂,国内养殖龙头牧原股份(002714-CN)2020年上半年大赚百亿元。公司市值已经逾3300亿元,成功打败中小板的比亚迪、顺丰和洋河股份。
猪肉企业上位,半年赚百亿,顶2019全年利润
2020年7月6日,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计在105亿元至110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56亿元,公司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还顺利赶超2019年全年61.14亿元的净利润。
二级市场,牧原股价与肉价齐飞。7月7日,公司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达到92.70元。中金公司更是给出了100元目标价。
Wind显示,牧原股份股价年初至今涨幅67.33%,7月7日87元的收盘价较2019年初的16.54元/股更是增长426%。
养猪的牧原股份成功上位,在中小板身价已经突破3300亿元,超过洋河股份、顺丰、比亚迪,与海康威视相互较劲,争夺中小板第二把交椅。
肉价越涨,吃起来约香。在全民追涨下,牧原分股肉价与股价实现双丰收。
公司实控人为秦英林夫妇,合计持股56.53%,其家族的身家仅次于马化腾、黄峥和马云,跻身中国第四大富豪。
秦英林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92年与妻子钱瑛创业开始养猪。
历时28年发展,牧原股份已经形成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虽然公司在产业链上逐步延伸,但主要产品仍是商品猪、仔猪和种猪,2019年占其总营收比重约97.06%。
牧原股份的业绩走向,全靠猪肉价格走势。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1.14亿元,陡增10倍,主要源于猪肉价格上涨。
本轮“猪周期”上升期是从2019年开始的,延续了一年的猪肉价格涨势,到2020年仍然处于高价位。
而6月7日,牧原股份再发融资公告,称公司拟发行短期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
同日,公司子公司牧原国际有限公司还向境外银团申请不超过等值于5000万美元(约3.5亿元)的贷款。
大手笔、频繁的融资可以看出牧原股份的吃相很着急,公司究竟在酝酿什么?
从公司一季度报可以看出,公司货币资金急剧上升,增值至204.10亿,其中,短期借款达104.65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62.09亿元。
深交所的疑问,让我们重新审视牧原股份,虽然暂时公司还未做出答复,但股价却出现小幅下滑。
如果不是公司半年报预增百亿,或者及时对问询函问题做出解释,牧原股份股价要冲100元还是有一定难度。
其实我们只看到养猪企业赚钱的一面,却看不到他们花钱的一面。
万达王健林也养过猪,他曾自信表示,养猪总比盖五星级酒店容易多了。但当万达投资10亿元建成土猪养殖场后,仅仅一年就干不下去了。
为何半途而弃?王健林表示,我们调研国内5大养猪企业,都没有挣钱的,基本是一年挣一年赔,那十年下来不就为零了吗?
可见养猪行业也有难言之隐。
在扩张与不扩张之间,成本与收入上牧原股份也在寻求一个决断。
规模化养殖模式扩张,抗衡猪周期
一边巨额盈利,一边大手笔融资,牧原股份的动作让人迷惑。
种种迹象表明,公司融资为扩张之用。不要像王建立当初以为养猪就不用投资太多成本,恰恰相反,养猪比做房地产要难。这就不难理解公司为何要疯狂融资了。、
牧原股份急剧扩张产能出于三个方面考量。
从行业来看,全国生猪养殖这个万亿级市场中,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2019年生猪出栏5.44亿头,行业市场规模达万亿级。而这万亿级市场中,国内出栏量前靠前的前八家企业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粮肉食、大北农、天康生物生猪合计出栏4499.93万头,仅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8.27%。
此外,本轮猪周期被拉长,肉价还要涨。尽管一季度CPI显示猪肉价格跌幅达18%,但新冠疫情以及贸易摩擦为牧原股份赢得长期成长提供条件。
在这个行业难得的发展档口,像牧原股份这类龙头,创始人又是专业出身,有义务也有利益驱动将规模化养殖做大做强。
从2019年起,牧原股份已经走在扩产能的路上。
2019年末,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余额为38.35亿元,同比增长162.45%。这意味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种猪存栏量增加。
此外,公司存货较2019年期初增加23.28%,主要是牧原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消耗性生物资产(生猪存栏量)、原材料库存增加所致。
最后,2019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85.99亿元,同比增长133.65%。这些增幅是公司养殖扩张的一个信号。
例如,2018年公司还仅有16家子公司,但到2019年末就达到138个子公司。
2020年,牧原股份持续增加土地储备,加快建设速度,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公司计划出栏生猪1750万头至2000万头,同比2019年1025万头最低增加71%。
如此激进的扩张,牧原股份不仅是在争夺市场份额,也是在抵御猪周期。在规模化养殖下,出栏量增长能对业绩起到有力支撑。
公司的中长期发展也从对猪价过度依赖,转向公司自身更强的成本管控,以及规模化养殖带来的抗风险性。
⑶ 利润的历史变动看本次猪周期:什么时候触底反弹
从大周期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猪肉价格下跌都不会只经历一轮,通常猪价从顶专点开始下跌直到亏损,并震属荡两轮以上才会走出亏损进入真正的“强猪周期”。由于周期下行的震荡时间由拉长的预期,本次下行震荡可能持续三轮,最乐观的估计是2019年中期止跌回升,悲观预期甚至要2020年后。从上一轮下跌的经验来看,第二轮下跌就是猪价的底部,企业盈利的最低点,第三轮会再亏,但亏损幅度收窄。从大周期的角度,目前猪肉价格和养殖利润都会持续在底部震荡,本次仅仅是生猪价格下行的第一轮,预计至少还有两轮下跌。
从年内的小周期来看,目前规模养殖亏损幅度已经到达2014年的底部,预计猪价5月开始反弹,7月龙头养殖企业每头不亏损。
股价与猪价:下一轮强猪周期很有可能在2019年年中开启,但股价有可能提前反应猪周期的预期。牧原股份的股价在上一轮周期中2015年1月达到最低点,但彼时猪价还在下跌的小周期,且持续亏损。参照牧原的股价在上一轮猪周期中的表现,我认为在2018年这个价格已经是一个底部,但这个底部价格可能会维持1年,直到最后一次小周期震荡。如果有意早抓出机会,不一定等到最后一个小周期,可以提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