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岛双星汪海管理制度…
青岛双星:一个类家族式国有企业衰落的典型案例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问题,您对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担心,
您对大盘走势有任何疑惑,您还关心哪些股票的趋势,随时可以免费致电--
金融界服务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继电话)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新财经
作为双星集团的舵手,汪海在创业初期领导这家坐落于黄海之滨的国有企业在运动鞋制造领域崭露头角,而现在,这们年过六旬的山东大汉正热衷于带领企业开展另一场 ”给汽车穿鞋“--生产汽车轮胎--的运动。(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若要走遍天下,需要运动鞋两只成双,双足协力;汽车若要飞驰如风,亦需四轮齐备。不过 ,在青岛双星这个企业,一切的中心则是掌舵人汪海一人。
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汪海语录
在双星人眼中,没有汪海,就没有双星集团的今天。现任双星集团总裁及上市公司青岛双星董事长的汪海1974年即开始担任青岛橡胶九厂政治部主任一职,是他一手将这个橡胶厂改造成双星集团,其间故事在公司内部广泛流传,甚至结集成书、拍摄成电视节目。(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据双星员工介绍,集团公司去年曾要求员工专门集中时间在第四季度重温公司创业史。一位员工拿出一套售价200元、内容为7张光盘的学习材料告诉《新财经》记者:”集团公司要求各个下属单位至少购买5套学习材料,让每个员工结合电视片内容谈谈‘为什么说没有企业家汪总裁就没有双星名牌’,我们当然对汪总裁的事迹了如指掌。“
除了学习汪海创立双星集团的企业史之外,双星的员工还需要学习”双星语录“--用双星集团企业报上刊登的汪海自己的话说:”双星的工人不学中央文件,他们学我的文件,就是‘汪海语录’。“
一位双星集团的中层管理干部向《新财经》记者讲了自己的看法:”‘汪海语录’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求双星全体员工‘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按照总裁的指示,按照总裁的思想来办’。汪海只要是发表了讲话,都要所有的双星员工反复学习。通常厂里政工处对学习的情况还要录像,不学是会受到处理的。“
”汪海的确在双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现在他太注重个人形象的宣传了,简直就是人人崇拜。“一位与汪海有过甚密往的人士在谈到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时摇摇头,”在双星内部,汪海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取代的了,他曾经表示过,‘双星除了汪海谁也干不了’。他现在有些自我标榜,并且还总有一些前呼后拥的人把他捧上了不能再高的地位。“
”除了要求我们学习总裁的语录之外,汪总裁每个月会到下属企业视察。不过,基本都是形式主义,并没有人真正抓管理、抓技术。每次总裁要来,我们都要部分停产,把车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出黑板报。轮胎厂的领导怕遭到汪海的批评,其实是很多问题隐瞒不报。“双星轮胎的一位技术工人对《新财经》记者说。
双星鞋风光不再
就在“在汪海领导下创建全国名牌双星鞋”的创业故事在双星集团内部掀起一阵阵学习热潮的同时,双星集团的运动鞋业务却走上了下坡路。这从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青岛双星的业绩中即可见一斑。
青岛双星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但是并不直接从事胶鞋生产。双星集团旗下非上市企业双星黄岛运动鞋厂、胶南运动鞋厂等企业实际上从事双星牌运动鞋的生产业务,而上市公司青岛双星只是完成销售业务,从而获得利润。
从青岛双星公开资料来看,其运动鞋主营收入呈逐年下滑趋势,2002年收入较1999年已下降了近44%,而2003年上半年运动鞋的收入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65%。
一位2002年底离开的双星集团高层人士向《新财经》记者透露:“双星集团的运动鞋生产其实已经出现亏损了,而上市公司是通过一定的关联交易和内部运作才在账面上实现了盈利。双星的问题出现在管理上,汪海盲目的自信和家族式的管;理使得双星集团的内部消耗很大,内部的漏洞也很多。”
该人士讲述了一个事例:1998年正月初九,在双星度假村召开的一次双星集团内部总结会议上,双星西北公司和东南公司两位总经理被总裁汪海大加训斥,汪海指二人除了吃喝双星的财产,竟然还共有8000万元贷款不知去向,场面很像“文革”时的批斗会。当时会议上还指出,除了这两家公司,双星集团下属八个分公司账面上共计2亿多元贷款也成了死账。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士至今依然对会议场景感到触目惊心:“发生了如此大的财务漏洞竟然迟迟未能发现,而且事后也并未追究责任。”
制鞋行业竞争加剧也恶化了双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由于制鞋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大批乡镇、个体制鞋企业的兴起和国外著名制鞋企业的大举进入,使运动鞋类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全国运动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端市场中,国外的著名品牌阿迪达斯、耐克等已经牢牢控制了中国市场;中档市场有国产的李宁、安踏等品牌:低端市场则被众多后来发展起来的福建、广东等地乡镇企业所把持。
行业发展、竞争的加剧是双星鞋出现滑坡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源自于双星体制方面、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加速双星业绩下滑更重要的因素。面对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内运动鞋行业,如果不能够摆正自身的位置,认清矛盾和问题的所在,双星鞋当年的风光将一去不回。
“类家族式”国有企业
从所有制形式上讲,双星集团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但《新财经》记者掌握的情况却显示,这个国有企业实际上更像一个家族企业,总裁汪海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并且正因如此,汪海大量的亲戚被安排在双星工作,并把持着重要部门。
汪军,汪海之子,青岛双星驻美国公司经理,同时兼任青岛双星生产供应总经理。“事实上,与青岛双星有着业务往来的美国PSS公司在双星有联系人员,公司在美国也有代理公司,并没有在美国设立公司的意义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还进一步透露,“双星内部有句顺口溜‘要想捞得快,请到供应来’,这是一块肥地。汪军之所以能够当上供应总经理,也是因为原供应总经理黄永低价采购原料、力口价供应到双星下属企业的事被内部人举报后,汪海不得不将其撤职的结果。而黄永实际上是汪海的妻弟。”该人士称,黄永受到的处理仅仅是撤职,并且就在撤职后,黄买下了净资产有几百万元的双星徐州公司。
以前,青岛双星的国外订单较多,给双星创造了不少的收益,但保持此条通道的却是汪海的女婿于群利;黄超,汪海妻子的另一个弟弟,双星海南公司经理,负责双星集团在海南的橡胶采购业务。双星海南公司连年亏损,但其却在公开场合自称:“就是亏损也饿不着我,可以吃‘胶’嘛!”
《新财经》记者了解到,除了直接安排自己的亲属到双星集团内部工作,在双星集团各地经营运动鞋业务的分公司改制(即将各地分公司出售给个人)中,汪海的亲属也纷纷现身双星下属企业的买断过程中:
——汪涛,汪海二哥之孙,原双星临沂公司经理,在位期间公司连年亏损,后在双星改制过程中,汪海让其在山东省任选一地另谋高职,汪涛最终当上了双星胶东公司的经理;同样,汪海又一亲属汪波当上了双星烟台公司的经理;
——朱国昌、朱国民、朱国峰,汪海姐姐的三个孙子,在汪的安排下,分别当上了双星广元公司、山西公司和上海公司的经理;
一一双星兰州公司连年亏损,在其它异地公司均被买断的情况下,兰州公司亏仍旧隶属双星,而其总经理赵继俊为汪海的连襟;
一一双星制衣公司的总经理刘亚中为汪海的又一连襟,在与同样从事制衣业务的双星科技贸易公司发生一次摩擦后,汪海则下令取消了科贸公司。
青岛双星制鞋业务自1997年以来出现业务下滑趋势。“业务下滑与汪海姊妹8人的后代及其夫人的亲戚20多人掌管双星重要部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家族式的国有工厂,损失是国家的,挣得的是自己的,不亏损是不可能的。”双星轮胎原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对《新财经》记者表述了他对双星发展的担忧。
一位在青岛双星工作很多年的老员工面对《新财经》记者,也略带伤感地说:“双星处理、买断下属企业时,既无竞标、也不公示,汪海个人意愿就使很多资产规模几百万元的企业成为了汪家的资产。企业亏损了就提折旧,资产越折越少,最终是亏损了国家,资产折到自己家里去了。在双星内部,没有人敢监督,也没有人监督。”
主营转换
当初汪海创立的双星集团以运动鞋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的混乱,加之各地分公司逐渐被个人买断,该部分业务不断萎缩。1999年年底,青岛华青轮胎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青轮胎”)被正式划归青岛双星名下后,橡胶轮胎制造业务在双星集团中占据的影响逐渐增大。
在2001年被青岛双星吸收合并前,华青轮胎已具备了年产橡胶载重轮胎200万套、农用轻卡轮胎100万套、300万条内胎和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的生产能力。但是一年之后的2002年10月,青岛双星曝出华青轮胎创始人、原华青集团董事长杨同德“神秘出走事件”。
熟悉杨同德的一位原华青轮胎公司负责人告诉《新财经》记者:“杨同德是经营轮胎业务的一把好手,一手将一穷二白的华青轮月台做成全国轮胎行业前五名的企业,但是他无法与汪海在经营上达成一致意见,也接受不了汪海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只得被迫离开。”
完全控制华青轮胎之后,双星集团随即介入了管理事务。2002年,橡胶大幅涨价提高了轮胎生产成本,华青轮胎着手开展生产工艺改进和创新工作。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双星轮胎(即原“华青轮胎”)一位生产车间主任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当提出技术创新的要求后,下面人为了尽快满足汪总裁的要求,按新配方生产的轮胎没有经过实验就推向市场,直接结果就是质量下降。”
《新财经》记者从负责双星轮胎质检工作的工作人员处听到:“今年(2003年)上半年生产的很多轮胎只跑了100多公里就坏了,有些轮胎只跑了一两天胎冠就掉了下来。7月份后,气温上升,问题更多。以前我们的质量问题一般属于行业的通常问题,但现在是什么样的问题都有。”
一位双星轮胎大客户在接受《新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亦表示:“现在的双星生产的轮胎很多只跑了不远的路就爆了,轮胎向外直流油。”
按照轮胎行业“三包”规定,轮胎有质量问题就要退赔。《新财经》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在产品质量好的时候,双星轮胎(华青轮胎)的退赔率只有3%~4%左右(据介绍,轮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7%左右),但自2002年10月开始,双星轮胎的退赔率快速上升,到了2003年3、4月间,退赔率达到20%~30%,而5月份上升得更快,其中钢丝胎更是达到了70%左右的退赔率。
一位与双星轮月台每年有着几百万元业务往来的代理商告诉《新财经》记者:“进入今年5月份以来,双星轮胎的质量下降很快,我们这个地区天气比较热,轮胎的退赔率达到了80%;特别是1100~20型号的钢丝胎,经我手销售的,退赔率居然达到了100%。”
除了因工艺“创新”带来轮胎质量问题外,上文提及的车间主任还向《新财经》记者道出了更多苦衷:“汪海的儿子汪军目前掌管双星集团的原料供应,采购回来用于轮胎生产的120号、90号汽油都掺有水,这样生产出来的轮胎内含有气泡。现在厂里的解决办法就是,有问题的轮胎用502胶粘一下、用刷子一届,j就卖了,质量怎能保证?”这位车间主任说罢又加了一句:“今年5月份,就是因为这种质量问题,在印度尼西亚还导致了一场车祸。”
双星轮胎频频出现的质量事故显然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2003年3月份,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双星未做工艺改进就将16PR轮胎改成18PR(PR为行业术语,指轮胎的层级),以求卖得更高的价格,结果出现质量问题,不得不在7月份改回16PR;2003年3至6月,双星轮胎违背意大利“皮列里”技术标准,将设计生产能力为45条/班的全钢子牛胎成型机的程序调快至76条/班,质量自然难以保证,今年5月份还发生了一次被称为“5.20事件”的质量管理事件——当时由于管理不善,生产工人把用于轮胎生产的3段母炼胶当成了增炼胶,结果造成BACIg台面胶掺入了未加硫磺的胶,600多条子午胎报废。
“今年上半年,我们实际是在生产新胎赔旧胎,生产销售得越多质量问题越多,退赔得越多。如此计算,我们上半年基本上是亏损的。”双星轮胎生产车间主任告诉《新财经》记者。
轮胎业务遇险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企业效益如何实现?
双星轮胎的仓库保管员向《新财经》记者说出了双星轮胎2003年上半年真实的业绩情况:“我们有问题的三包胎都要先到当地做一下质检,然后拉回青岛,再退赔相同产品给客户或代理商。但退赔率不断上升,生产的产品几乎供应不了退赔要求,所以,很多有问题的三包胎都不敢到当地去检,还有一些检过之后没有拉回来,怕影响产品的销售。而如果将这些该赔不赔、答应赔没有拉回来的问题胎都计算在内,上半年双星轮胎亏损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
青岛双星2003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9{乙元,净利润2266万元,其中主要收入来自于橡胶轮胎。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青岛双星上半年亏损应该在3000万元左右。轮胎厂的一次内部会议已经承认了这一事实。”双星轮胎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新财经》记者,“还有大量未赔的三包胎,青岛双星下半年的业绩也不会好到哪去。”
原来一直给双星贡献利润的“奥森”牌轮胎业务也遇到了问题。双星原来一直生产“奥森”牌轮胎,但并没有为其进行行业“CCC”认证(即强制性产品认证),只是擅自在轮胎上刻上了“CCC”标识蒙混过关。后来,另外一家企业注册了“奥森”商标,并通过了认证,双星因此不得不于2003年7月放弃使用“奥森”品牌,这直接给公司业绩带来了影响。
有双星轮胎的员工叹息:一年多以来,华青变成了双星,管理上的变化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技术人才的流失和轮胎质量的下降,企业效益也不如从前。
“技术稍好的工程师在这一年内离开的很多,大概有一半左右。”双星轮胎的一名技术人员告诉《新财经》,“技术人员流失使产品质量下降,管理层再不敢对技术人员施加压力,转而向普通工人发难。8月份以来,工人们怕出问题遭指责,便以设备有问题而不开工,子午胎产量因此下降了有40%。” 2001年9月末,华青轮胎从桦林轮胎挖来了一名轮胎成型技术工程师。但在2003年3月,这名工程师带着对双星轮胎的失望离开了企业。
一位生产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整个集团就是汪总裁一个人在管理,部分领导只知道向汪总裁表忠心,讨好他,这简直就是个人崇拜。”
双星轮胎的一位客户也表达了他的看法:“轮胎厂的人现在的心思不在抓生产、抓质量上。企业内的风气完全在吹捧汪海、搞个人崇拜上。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人心齐,泰山移”,而人心散,企业自然就要出现危机。大量的轮胎质量问题、“三包胎”退赔率的急速上升等现实情况让双星轮胎遭遇险境。“再这样搞下去,轮胎厂就完了!”双星轮胎负责轮胎退赔的仓库保管员不无惋惜地对《新财经》记者说。
“愿所有神灵都保佑双星”
这是《双星》报上—篇文章的标题,也是支撑汪海和他的双星理论的精神核心。一份双星集团向员工散发的学习材料中这样写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作为中国继邓小平之后被单荐为‘世界风云人物’的第二位,汪海总裁创造性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形成了他闪烁着独特思辨光彩的市场哲学、管理哲学、人生哲学。”
什么是汪海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呢?汪海认为,双星集团里的工人大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佛学色彩浓重的企业文化很适合这样的工人,可以起到增强企业凝聚力和鼓动人心的作用。所以,他一直以“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搞好产品质量是最大的积德行善”的思想来鼓舞员工。
于是,所谓的“佛学”在双星集团大有市场。双星集团大楼后面不远处,有一座18米高的坐佛塑像,塑像左边写着“拿自己当骨干”,右书“自我感觉良好”。据员工介绍,汪海将这个“天下第一坐佛”称之为“会说话的佛”,并在公开场合宣称:“大佛说出的话并不是声控,而是大佛真心真意跟你说话。你不诚心,大佛不会跟你说话的。”
双星集团员工向《新财经》记者透露,除了在青岛双星本部“会说话”的大佛之外,公司还分别在山东省的沂蒙山、成都双星度假村、青岛双星度假村等地建庙造神。有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双星用于这方面的投资超过了一千万元。
青岛双星每年都要在位于青岛市崂山北麓的双星度假村召开各种会议。在双星度假村里的双星山上,有一座双星塔,在双星集团编纂的《认识双星》中,将其称为“让你能够充分感受到我们总裁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汪海认为,如果双星塔和中国古塔一个样,没有变化,肯定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而人人见了就要争论的双星塔正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效果。汪海经常“告诫”员工,市场经济就是要这种双星塔的创新意识。
双星塔究竟是怎样的建筑呢?
在双星塔的正面,有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胡三太爷到双星”,下联是“有求必应保平安”,横批“太爷庙”——双星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汪海在公开场合将双星塔上的“胡三太爷”称作其兄,并要求来到双星塔下的双星员工磕头进香。
在双星度假村内,同类的建筑物还有“双星仙姑阁”、“双星仙葫亭”等。
双星轮胎的一位技术负责人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2002年汪海带领轮胎厂的一些领导到德国大陆轮胎公司考察。回国之后,在2002年底的一次轮胎厂中层干部考察总结会议上,质检处的一位焦姓处长只字不提从大陆公司学到了何等管理经验和技术,却向在场的中层干部讲述,考察途中,自己肚子疼,后来汪总裁如何发功将其病治好的“奇事”。
讲完这件“奇事”后,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的这位技术负责人说:“这不是封建迷信、不是个人崇拜是什么?双星的‘神’已经太多了。”
Ⅱ 青岛双星是国企还是私企
国企,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股东为:“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31%)
Ⅲ 双星名人和青岛双星有什么区别
双星名人和青岛双星没有区别。双星名人是青岛双星的品牌。青岛双星是企业的名称,全名是青岛双星名人有限公司 。
双星名人拥有92年发展历史的双星名人是国内最早的民族制鞋工业,主营产业涉及制鞋、运动休闲服装、运动配品、印刷、房地产、物流等领域,共有14家成员单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双星名人旗下拥有34个销售公司,全国近5000家连锁店,成立了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8个经营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近16亿元,出口创汇2.5亿元,年销售额20多亿元。
双星鞋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 。拥有出口鞋、鲁中、瀚海、中原、注射、工业园等6大鞋业生产基地,拥有40多条鞋类生产线,主要生产热硫化鞋、冷粘鞋、布鞋、皮鞋、注射鞋、专业鞋等六大类产品,年产各类鞋近亿双,双星商标首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星鞋连续15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稳居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地位。其中双星运动鞋、旅游鞋、皮鞋获中国名牌产品、双星服装荣获“中国服装行业质量合格、顾客满意,国家标准产品(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山东名牌”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2009年赞助克利伯环球帆船赛。
Ⅳ 青岛双星集团当过副总裁的有多少人
这个当过副总裁的人是很多的,具体的要是从哪一天算起还是整体的?
Ⅳ 青岛双星是做什么的
青岛双星是一个运动品牌,主要是做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其服饰和运动鞋相对于其他的运动服饰来讲,质量并不是很好,但是就是价格相对于其它的运动品牌来讲便宜。
青岛双星还有一个篮球俱乐部,成立于2003年,是青岛市历史上第一支职业篮球队,也是青岛市唯一一支参加国家级顶级篮球联赛(CBA) 的球队。2014-2015CBA联赛,双星篮球俱乐部取得常规赛季军、总决赛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Ⅵ 青岛双星队队员简介
2008-2009赛季的CBA赛场上,抄我们可以看到袭一支充满活力的新军,青岛双星,他们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双星济军天马篮球队,在五年的冲A路上,双星屡败屡战,终于在今年修成正果,成功站到了CBA的赛场上。
http://data.sports.163.com/team/home/0005000DBDbY.html
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Ⅶ 关于青岛双星集团工资待遇,以及青岛工资和消费水平
双星,怎么说呢抄.是个牌子.但现在的双星仍然在发展当中,虽然还没有像海尔那样成熟.虽然本地双星产品不少,但好象走出家门的还不多.如果是去做工人的话,工资估计应该也就是1000左右.青岛工资底薪760.工资水平一般在2000多左右(年轻人一般比较好的就两三千)四五十岁的人比较好的四五千左右.月工资平均能比北京低两千左右.消费水平一般,但物价很高.食品比北京贵,房租也比较高.你的女友又是中专学历,来工作得吃不少苦的.要我们本地人的感觉,最好不要来青岛打工.除非她很坚强很有毅力.
还有什么问题问好了,有空就给你解答.
Ⅷ 青岛双星 是做什么起家的
真正让它赚钱是70年代末期接到总后军需厂的解放鞋订单,同时80年代初国内运动鞋版需求权大增而生产厂家较少,这样才慢慢发展起来.但宣传都是:双星的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青岛维新制带厂,1931年开始生产胶鞋,解放前夕更名为大元橡胶厂,1955年由化工部按全国统一编列为国营第九橡胶厂.
Ⅸ 青岛双星名人运动鞋怎么样
青岛双星名人运动鞋大厂家老品牌,穿着舒适,质量放心。
青岛双星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档运动鞋生产商之一化工部和青岛市重点企业,国家二级企业。双星集团的历史字1921年开始,有七十多年的制鞋历史,1955年更名为青岛第九橡胶厂,1990年发展为以“双星”名牌鞋为龙头组建的跨地区、跨行业、多种产业并存、工商贸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青岛双星鞋业集团公司,并于1992年成立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双星集团现有子公司及分支企业90家,员工近2万人,固定资产2亿多元。双星集团生产的产品获得全国鞋业唯一的“全国驰名商标”。1995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下达给双星集团公司3200万股A股额度,并以青政字[1995]64号文批准,由双星集团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为此,双星集团将高档运动鞋经营业务集中,以所持经营高档运动鞋的全资企业双星集团运动鞋厂、双星集团高档鞋厂及控股企业青岛天星运动鞋有限公司评估后的净资产投入本公司,并折为公司6800万股的股份,归双星集团持有。改组后公司的高档运动鞋产量1995年达400万双,公司客户遍及全国,出口约占总销售额的20%,主要出口东南亚、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及地区。青岛双星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上网定价方式发售,股票种类:记名普通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格:4.9元发行数量:32,000,000股新股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为10,000万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万元。其中,国有法人股6800股,占总股本的68%,社会公众股为3200万股,占总股本的32%。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持有6800万股,为发行前持有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
双星集团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是民族工业的骄傲,是国内外著名的上市公司,曾经创造了中国鞋业第一个著名品牌。转型轮胎行业 后,在双星二次创业中,确立了“创双星世界名牌”的发展目标和“第一、发展、开放”的战略方针,逐步形成以轮胎、机械为支柱产业, 地产、云网、篮球俱乐部等新兴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双星轮胎作为全球知名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拥有聚集世界顶级轮胎专家的中央研究院,以“开发用户资源而不仅是开发产品”的理念 以“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战略,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参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绿色轮胎技术规范》的制定, 拥有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产品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C强制性产品认证、欧美汽车工业标准ECE等世界级体系认证,是中国一汽、中国重汽等几十家国内著名汽车厂家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出口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同行业获准进入国际市场范围最大的企业之一。
Ⅹ 青岛双星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简介
双星鞋业: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之一。双星遵循行业规律和市场规律,相继建起双星开发区、海江、工业园、鲁中、瀚海、中原、成都、贵阳、张家口、福建等10大鞋城,拥有140多条鞋类生产线,热硫化鞋、冷粘鞋、布鞋、皮鞋、注射鞋、专业鞋六大类并举,年产各类鞋近亿双。并在全国建起10大经营战区、4000多家连锁店的营销网络;在国外设立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十家分公司,并与200多家国外客户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拥有中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科研开发中心和皮革鞋类检测中心。双星商标首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星鞋连续15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稳居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地位。双星轮胎:具备生产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子午胎、斜胶载重轮胎、农用轻卡轮胎、工程胎、内胎、垫带及特种专业化轮胎等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拥有覆盖全国、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市场网络,产品远销东南亚、中南美、中东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同行业中获准进入国际市场范围最大的企业之一。双星轮胎总体实力排名中国轮胎行业前5位,双星轮胎被评为十大民族品牌,并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双星机械: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下属10个子公司,主导产品为清理设备、砂处理设备、造型设备、橡机设备、塑料机械、空气除尘设备、污水处理设备、锻压设备、轮胎模具等,产品远销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双星铸机占据全国50%以上清理机械市场份额,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双星铸机入围中国机械500强。双星橡机具备全套斜交胎、农用胎设备的生产能力,并成功研制了30多种高、精、尖的子午胎关键设备。双星机械获得山东省机械工业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双星服装:现已构建起南北服装产业集群、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强大营销服务网络,具有近30个经营单位,近百家服装生产核心工厂,形成运动休闲服、专业比赛服及各类运动休闲包、球类产品、帽、袜和运动器械等系列产品。双星服装荣获中国服装行业质量合格、顾客满意,国家标准产品(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获评青岛名牌,2005年被评为山东名牌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双星热电:下属双星热力厂和双星热电厂,其中热力厂是青岛市市区主要供热单位,热电厂是胶南市工业区主要供热供电单位,也是双星轮胎的主要供热配套单位。双星集团实施品牌运作战略,大力发展广告、金融、餐饮、娱乐、旅游等三产行业,目前已涉及30多个行业和领域。在经济一体化的新时期,双星将依托五大支柱产业、八大行业,将双星打造成中国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综合性制造加工业特大集团,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企业的实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