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你认为主要看哪一个呢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资产创造价值能力的体现,也是能真正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投资的本质就是赚钱,投入多少钱,每年能赚多少,是最直观的。所以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另外,高净资产收益率表明企业具备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这种情况如果能持续,说明企业拥有一定的壁垒,ROE越高表明壁垒越强大,未来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也越大。无论什么行业,ROE的标准都应该是统一的。若行业整体ROE都低,则表明这个行业不值得投资。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是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高净利润增长率并不代表股东一定能获得高回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成长要依靠不断融资才能实现,而ROE不能保持或同步提高,则表明股权的稀释降低了成长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投资者未必能获得高回报。另外要考察成长的质量高不高,是否能持续等。所以净利润增长率并不能很直观地反映企业真实本质的情况,要结合其他基本面才能较好地进行判断。否则很容易掉进高增长陷阱。
毛利率
毛利率是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不同行业毛利率差别较大,当然越高越好,象茅台这样毛利率高达50%以上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好的投资标的。由于净利率可以通过费用控制或其他手段进行调整,不能直观地反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毛利率避免了这些影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高毛利率通常是拥有壁垒的特征之一。高毛利率不代表高的净利率,如果企业费用控制不当或者行业的特殊性会造成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现象。如服务性行业一般毛利率都较高,但具体企业净利率却千差万别,这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费用控制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
净利率
净利率比较综合地反应企业盈利能力,是影响企业实际营运绩效的主要指标。通常净利率越高越好,但不同行业净利率应有不同的标准。有些行业净利率很低,但资产周转率高、营业收入高,则一样很有投资价值,家电连锁业就是典型代表。
负债率
负债率过高意味着高风险,企业的负债支付的能力很重要,一旦周转出现问题,可能牵涉到企业的存亡。有时高负债率不一定代表高风险,深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若应付帐款很高造成的高负债率有时还是好现象,表明企业可能对供应商处于强势地位,当然这个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看上市公司业绩,主要看那几个指标
F10 看其详细资料,指标中,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是两个重要的参考指内标,也是最简单可以容到到的指标,一般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若持续增长的,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公司盈利效应就很明显。比如,五粮液0858 贵州茅台519等,都是持续盈利较为明显。
3. 分析上市公司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一、偿债能力指标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也表明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主要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周转天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三、获利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四、发展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资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1)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2)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五、综合指标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各方面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和披露,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指标要素齐全适当;主辅指标功能匹配;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4.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种指标 数据
一、收入增长
对于收入增长并不能单独看其数字变化,而要将其进行分解,借助公司近期的信息公告判断其增长成分中“价与量”的关系。比如生产规模的增长、扩张多取决于“量”的增长;如果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其中的收入增长则更多来源于“价”的增长。同时,还可以借鉴同行业价值的标准指数,去观察过去一年的变化,进行同比和环比的比较,从而印证企业价值的增长质量。
二、毛利率
原材料、人工成本、折旧等成本项目的上涨,都会对毛利率产生向下的拖累,这就要对公司是否正确地运用价值杠杆进行判断。如果正确运用,则相关的毛利率下降趋势属于合理预期;相反,则要考虑上市公司成本管理效力是否恰当。
三、净利润
净利润主要是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其构成比例对上市公司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净利润的来源,分析贡献度的大小,判断其收入的健康程度、可持续程度等。此外,净利润的同比和环比数据也具有较大价值,结合比较将使判断更为全面客观,特别是在判断一个上市公司将会出现业绩拐点的时候,环比数据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四、财务费用
首先要关注上市公司负债率的变动情况,在不考虑利率变化的因素下,着重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杠杆运用是否合理,由此判断其风险程度;其次要看其负债是短期还是长期,是否在进行“滚动融资”的操作;最后要细看公司节省财务支出方法的合理性。
五、投资收益
一方面,要对上市公司投资性质进行判断,如非控股型、一次性、可持续性投资,关键要看其投资收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投资股票”的收益部分,可能持续性、价值程度就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要对上市公司收益来源进行判断,一般分为核心收益和其他业务收益回报,其中,上市公司的核心收益贡献越高,其盈利质量就越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 基本面好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的哪几个指标上,并且这几个指标的量化标准各是多少
主要有:
净资产收益率 ,标准嘛,有些人说不低于10%,不过我一般看的时候是把该项拆开看回的,即可以分解为权答益乘数*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这3项也很重要,一般权益乘数不高于3.主要是看这3项稳定不稳定.
经营现金流, 标准,一般是和净利润做比,最好不小于1,而且最好历年递增.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标准,我取的是15%以上,而且要稳定.
净利润增长率,标准,也是15%以上,而且要稳定.
这几个最重要,可以筛选出少数一些绩优股.事实上,按照上面的标准去选,很少有公司能入闱的.所以可适当降低标准.
6. 一个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指标有哪些
总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总资产减去期初总资产之差除以期初总资产的比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扩张时期公司的基本表现就是其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一般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公司负债规模的扩大。对于前者,如果是由于公司发行股票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投资者需关注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募集资金还处于货币形态或作为委托理财等使用,这样的总资产增长率反映出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对于后者,公司往往是在资金紧缺时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闲置的情况会比较少,但它受到资本结构的限制,当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负债规模的扩大空间有限。
固定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减去期初固定资产总额之差除以期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增长反映了公司产能的扩张,特别是供给存在缺口的行业,产能的扩张直接意味着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在分析固定资产增长时,投资者需分析增长部分固定资产的构成,对于增长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还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投资者需关注其预计竣工时间,待其竣工,必将对竣工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增长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较早月份已竣工,则其效应已基本反映在本期报表中,投资者希望其未来收益在此基础上再有大幅增长已不太现实。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主营利润增长率
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净利润增长率
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连续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如其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7. 考察上市公司业绩主要是哪些指标
上市公司年报的格式按照有关规定是固定的。投资者可以先看第二部分“会计数据摘要”。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这些数据中有一条叫“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它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
我们的市场有很多绩优公司不但不给投资者分红反而每每提出融资方案。仔细考察的话,这种公司的该项指标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公司只是纸上富贵,利润中的水分很大。
第三部分“股东情况”中可以找到一条“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还可以用流通股数量除以股东人数,看看每一个股东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觉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动。
第五部分“公司财务状况”中包括若干小项,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财务状况”可以看到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公司投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3、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第八部分“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三张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第五部分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强。以上述的方法读年报,一份报表15分钟即可观其大略,一些基本的要素也都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