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中国股市1季报,半年报。年报。大概都是每年什么时间披露。谢谢
上市公司的年报必须在次年的1月至6月的时间段公布,最晚在六月底;半年版报是6月结束的后两权个月内公布,也就是7月-8月,并不晚于8月;季报是每个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布,不得拖延。
年报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称年刊。
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必须提交股东的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报表包括描述公司经营状况,以及资产负债和收入的报告、年报长表称为10-K,其中的财务信息更为详尽,可以向公司秘书处索取。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
Ⅱ 上市公司年报、季报的披露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有关规定抄,袭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各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时间,原则上由各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并向交易所预约申请,交易所再根据均衡披露的原则做一定的安排,各上市公司预约披露的时间在巨潮资讯网(
Ⅲ 上市公司一般每个季度的哪天披露财报
一季度是4月底要公布完毕,半年度报告是7月起至8月底公布完毕,三季度是10月底公布完毕,年度报告是明年1月中旬起至4月底要公布完毕。
Ⅳ 上市公司的季报、年报一般什么时候出来
季报,指每季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一般应于季度回终了后答15天内报出。
半年报,指按半年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现金流量表。一般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报出。
年报,也称决算表,是按年度编制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
Ⅳ 上市公司一般一年有多少季报啊
季报是指每三个月结束后的经营情况报表:
1. 一个年报包括两个半专年报,或者说包括四个属季报、12个月报;
2.一个半年报包括两个季报;
3.三季报包括一季报、中报;
4.年度经营目标、上半年经营目标、下半年经营目标、一季度经营目标、二季度经营目标、三季度经营目标、四季度经营目标;
5.目标年报、目标半年报、目标季报、目标月报。
Ⅵ 如何看上市公司季报
但对投资者来讲,对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投资判断,依靠这些固定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管理层规定的季报信息披露项目,对大多数公司都是同等适用的,并无多大差别。投资者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只能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简单概况,是公司经营成果的显性成绩单。但在现实中决定股价变动的因素,并不仅出自于上市公司基本的信息披露。相反,正是那些已被轻视或忽略的上市公司信息,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明朗的信息、预期的信息,也包括突发的信息。突发的信息比预期的信息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股价波动的更为剧烈。突发的信息,往往是指已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和未知的现实风险和收益。作为投资者来讲,未知的信息难以预料,但已知的信息,是指公开披露的信息,如果不通过已披露的信息明察和洞悉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更难以把握。这些收益和风险,应成为投资者阅读和了解上市公司季报的首选。但投资者如何从浩瀚的信息中淘到“真金”?又如何发现和掌握并领会季报潜在的收益和风险呢? 首先,投资者应当通过季报信息披露现象看本质。现象是公开的数据和文字描述,本质是数据的来源、计算口径、编制方法、政策制度等。本质更多反映的是数据或文字描述背后蕴涵的规律。 其次,重视信息的文字描述。上市公司季报文字描述的往往是总结、成果、业绩、过去管理思路等较多。而对公司前景展望、业绩预测、未来管理思路、具体做法等描述较少。投资者对于浓墨重彩的信息不妨看淡些,对“一笔带过”的信息不妨看浓些,并多打几个问号。与上市公司自身以往的业绩做比较,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公司做比较,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初衷和原由。按照一般规律,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市场形象的维护,上市公司浓墨重彩较多的是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正面市场的信息,而对有损公司形象的信息则着墨不足,特别是暗含“风险”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是十分不利的。投资者在阅读季报时,如果不加以辨析,吸收的可能都是积极信号,而忽略的可能都是风险信号,从而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导致不应有的投资损失。 第三,重视信息对股价的作用力。当一只股票上涨或下跌时,投资者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是产生为什么涨和为什么跌的疑问。由股价表现联想到上市公司报告是必然的,及时、准确、完整的季报将给投资者做出答案。而这些答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市公司对季报的披露广度和深度。当投资者把股价变化与阅读上市公司季报有机结合的时候,投资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强。 最后,还要学会必备的信息储备本领。投资者阅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信息。正确运用信息除占有信息外,还要会分辨信息,并能归纳、整理、驾驭、领会信息,在整理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市场变化时加以灵活应用。比如近期发生在东南亚的禽流感信息。其属突发性信息,正常的季报不会出现,如果投资者能想到禽流感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想到相关的治疗和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也就会想到与之关联的上市公司。通过了解其生产经营特点及已往对科研力量的投入程度,来判定其管理思路。从其经营的灵活程度反馈其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竞争能力。而没有对上市公司报表的充分了解和掌握,突发信息的机会就会转瞬即逝。这就是投资者为什么总是对信息了解和掌握滞后半拍、接上最后一棒的重要原因。
Ⅶ 怎么看上市公司季报
一般季报前上市公司都会提前发布消息预计1季度或2季度业绩增长或下滑,但不会公布具体数据,因为这涉及到公司财务机密容易被市场主力操纵价格。但是公布当日,可以看门户财经网站的每日提示里就会有。
相对于半年报、年报,上市公司季度报告披露内容简单一些。但简单不等于“空洞无物”。相反,正确理解、阅读、分析季报,对投资者来讲,仍能找到较多“亮点”,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管理层为强制和规范季报的信息披露内容,从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及前十名流通股股东持股数、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本报告期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等方面都做了较具体的披露要求。但对投资者来讲,对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投资判断,依靠这些固定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管理层规定的季报信息披露项目,对大多数公司都是同等适用的,并无多大差别。投资者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只能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简单概况,是公司经营成果的显性成绩单。但在现实中决定股价变动的因素,并不仅出自于上市公司基本的信息披露。相反,正是那些已被轻视或忽略的上市公司信息,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明朗的信息、预期的信息,也包括突发的信息。突发的信息比预期的信息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股价波动的更为剧烈。突发的信息,往往是指已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和未知的现实风险和收益。作为投资者来讲,未知的信息难以预料,但已知的信息,是指公开披露的信息,如果不通过已披露的信息明察和洞悉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更难以把握。
Ⅷ 上市公司是否必须发表每季度的季报
上市公司没抄有月报,顶多袭给你说一下当月的销售情况。季报一般在一个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公布,半年报2各月内公布,年报4个月内公布,各个公司公布的时间不确定的,有上市公司自己决定。可以在上市公司的网站上下载季报,也可以再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网站上下载,个人认为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下载比较方便!
Ⅸ 上市公司一季报什么时候披露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回4个月答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
Ⅹ 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年报和一季度报目的
没什么目的,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报及一季报都是差不多三月底四月初的样子。
年报的手续比较复杂,上市公司的经济数据也比较大,财务部门通过一个季度才能统计出来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