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预留限制性股票是什么意思的最新相关信息
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限制性股票设计方案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方案的设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条件;二是出售条件,但一般来看重点指向性很明确,是在第二个方面。并且方案都是依照各个公司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m0
从获得条件来看,国外大多数公司是将一定的股份数量无偿或者收取象征性费用后授予激励对象,而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了限制性股票要规定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的业绩条件,这就意味着在设计方案时对获得条件的设计只能是局限于该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及指标。
从禁售条件来看,国外的方案依拟实施激励公司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背景,设定可售出股票市价条件、年限条件、业绩条件等,很少有独特的条款。而我国明确规定了限制性股票应当设置禁售期限(规定很具体的禁售年限,但应该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要求设定其他的复合出售条件)。
相关会计处理和税收问题
授予限制性股票当期,如果是增资授予,按照授予日股票市价与收取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按照股份面值总额增加股本,并按照两者差额增加资本公积;如果是大股东转让股份授予,不作处理。
由于限制性股票会在授予当期提高公司的成本费用,而按照税法原则,这部分费用不能用来抵税,在上市公司税收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的前提下,对公司的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因此当年该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净减少值应该与费用的增加值相当。
持有限制性股票的员工在授予日,按照获得股票市价计量的总额与支出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缴纳个人所得税。(注:美国政府要求限制性股票所有者在股票限制取消后,即使他不出售股票也要缴纳所得税。而在他出售这些股票时,只要股价继续上涨,他还要缴纳另外的所得税。另外,他持有股票时间超过一年还要缴纳资本所得税。)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收益比较
两者对于管理层和员工而言哪个收益会更大,取决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表现如何。如果公司股价上涨超过了一定价位,期权持有者就能比限制性股票持有人获得更多的收益。举个例子来说:
一家上市公司给一位管理层1万股股票期权,执行价格为每股30元。他的一位同事则获得3500股限制性股票。5年后,股票期权持有人可能会执行所有的期权买入股票,而他的同事也能够出售所有的限制性股票。如果5年后股票价格升至60元,股票期权持有人将获得30万元的税前收入,而他的同事通过出售股票将获得21万元的税前收入。如果股价5年后跌至15元,股权将不值得执行,而持有限制性股票的人通过出售股票将获得52500元的税前收入。比较税前收入,可以看出股票市价的变动直接决定了两者的收益。
可以看出,上面这个例子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上市公司授予管理层和员工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别,股票期权数量要远高于限制性股票,这也是国外的实际情况。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未对采用这两种方式实行激励所设计的标的股票总数分别加以限制,而只是设定了一个10%的限制,还是存在一些漏洞的,毕竟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可以由上市公司自己定,那么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和管理者缺位的国有企业,便隐含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⑵ 股权激励中未分配的预留股份如何处置
预留股份一般是大股东持有,后续可以转让。
代持股份可以认缴。
未来如果没有引进合适的人才,这部分股份通常由大股东继续持有
只有减资时,才回购注销。不存在其他人承接
⑶ 请问一下,关于公司成立预留股份,预留了5%,这5%是由代持人出资呢,还是所有股东共同出资
您好,这个一般是按照章程以及股东会决议来确定,属于公司自治范围,需要回你们开股东会来决定。建议答新公司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的发展已经股东个人权益提供法律支持。如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律师帮助,欢迎来电或预约当面咨询。
⑷ 什么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期权
股权激励与股票期权不完全一样,股票期权是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是股权激励的版一种工具。股权激励可以适用权在上市公司,也可以适用在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仅仅指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非上市公司也有期权,但是不能够叫股票期权,因为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够叫股票,只能够叫股份或股权。给非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中,是比较多的应用期权,我们叫股权期权或股份期权。
期权的主要操作方式是,公司先借款给自己的管理层或技术高层职工,他们利用公司的借款购买股权后,只享有分红权,有的可以享有决策权,但要看公司怎么与职工做出约定,管理层在享有股权后,股权不得转让、不得抵押,不得买卖,股权所得的分红不能领取,分红首先归还公司的借款,在公司的分红全部归还完公司借款后,职工的股权转化为实股,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如果当年分红不足以支付职工应还借款时,职工个人需要拿出现金补足借款。有些期权还约定职工的股权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由公司进行回购,不同的公司要求不一样
⑸ 股权预留方案,股权预留比例,预留股份如何分配
股权预留的比例及方案抄是什么?那么首先需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及战略发展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出来,再至于这个规划过程中确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股东,这些股东应当包含投资人,政府资源方,技术支持方,核心创始股东,内部员工等,那么针对这些不同的这个股东应该用不同的方法给予他们不同的股权,比如说以投资人而言,常用的方式就是投大钱占小股,那么相对于核心联合创始人而言,那么我们一般是给一个恰当的数字,啊,那比如说5%到30%之间,那么这样才能够成为合伙人,那么相对于内部的员工而言,我们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一般建议的预留是10%到15%这个区间,那么像针对于其他人际关系,政府关系,一些技术支持的,可能只需要赠与1%到5%这个区间,那么这些赠于还是跟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需要在考虑商业模式和战略发展的基础上,考虑有多少股东参与,然后再针对不同的股东,给予不同的这个给法啊,最后统一进行汇总进行核算。谢谢CK
⑹ 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以及怎样分配激励股权
股权激励是公司股权的增值权,以某种方式授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使他们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的一种制度安排。股权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乃至企业文化的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无论企业的形态和资本结构如何,无论是否是上市公司,都有必要建立和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实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一般来说,企业的所有者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有者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收益,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雇于所有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收益。二者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双方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行为方式的不同,且往往会发生员工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实施股权激励的结果是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关键技术人员成为企业的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因此有效弱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
企业利益的共同体。
二、业绩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为公司股东,具有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力。经营者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好坏而获得奖励或惩罚,这种预期的收益或损失具有一种导向作用,它会大大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后,能够分享高风险经营带来的高收益,有利于刺激其潜力的发挥。这就会促使经营者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用各种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约束经管者短视行为
传统的激励方式,如年度奖金等,对经理人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数据,而短期财务数据无法反映长期投资的收益,因而采用这些激励方式,无疑会影响重视长期投资经理人的收益,客观上刺激了经营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引人股权激励后对公司业绩的考核不但关注本年度的财务数据,而且会更关注公司将来的价值创造能力。此外,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不仅能使经营者在任期内得到适当的奖励,并且部分奖励是在卸任后延期实现的,
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仅关心如何在任期内提高业绩,而且还必须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保证获得自己的延期收人,由此可以进一步弱化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
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当员工离开企业或有不利于企业的行为时,将会失去这部分的收益,这就提高了员工离开公司或“犯错误”的成本。因此,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另外,股权激励制度还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有力武器。由于股权激励机制不仅针对公司现有员工,而且公司为将来吸引新员工预留了同样的激励条件,这种承诺给新员工带来了很强的利益预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可以聚集大批优秀人才。
在进行股权分配的时候,企业应该注意规避一下三个误区:
1、平均分配股权
由于中国人讲究平均主义,刚毕业的大学室友或是企业里30岁不到的年轻同事往往一起出来创业,而公司的股权就选择平分。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在创业初期看起来这似乎平衡了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利益,但是实际上公司没有真正的控股股东,公司一旦发展壮大以后就极其容易出现分歧,平均分配的股权致使没有一个人有绝对话语权,结果往往是几个合伙人之间不欢而散,甚至公司最后四分五裂。所以,创业初期核心创始人最好至少占51%的股份,享有绝对控股权,避免股权过于分散。
2、外部投资者所占股权比例过多
这种现象对于急需大笔资金的初始创业者很常见。比如100万注册的公司,在初期筹措资金时老板向亲戚借了40万于是让他占40%的股份。若往后公司运营得越来越好,即使是100万都不是大数目,那时,看着最初只投入40万的人按40%的股份分红,创业者的心态很容易失衡。而且外部投资者只出钱并未出力,这对真正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员工来说也不公平。要想让企业有一个长远稳定的发展,创业者需要考虑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回购外部股东的股份用于核心员工的长久激励。
3、没有提前制定合理的股份退出机制
对于前面两个误区来说,如果提前制定好股份的退出机制就能很大程度的解决问题。创业者往往针对外部股东或者员工制定了股份的进入机制却忽略了退出机制。当一个公司在新增加股东时在价格方面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最坏的结果就是公司维持原有的股份结构不变,但是如果外部股东想要撤资套现或者持股员工打算离开公司时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双方极其容易在股权的价格上产生分歧,股东之间决裂甚至闹上法庭是常见的事。所以,股份的进入机制同时一定要伴有相应的退出机制。
以上是经邦咨询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邦咨询,16年专注于做股权这一件事。
⑺ 公司想要预留部分股份作为公司激励应该要有怎么的流程需要去工商局备案吗
因为没有当前做激励抄,所以不需要到工商局备案。
作为预留的未来激励股份,我们应该先做好设计,
大致有三大步骤:
1.预留多少的股份做激励。要所有的现有股东都能同意这些股份作为激励,并且形成协议。
2.股东代持或股权池。这些未来做激励的股份,可以有某些股东代持或者放到股权池。
3.未来要激励哪些岗位的人。这个步骤需要做大概的了解就行,这样我们就知道预留多少股份会比较合适。
⑻ 预留激励股票会比首批涨价吗
预留激励股票会比首批涨价吗有可能的但是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