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东软集团总裁助理王自栋是哪里人
...甚至关心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人觉得“遗憾”的结果已经出炉 ——东软在公告中称,“8月88日,东软集团接到... 东软集团用“十分遗憾”表达他的心情。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自栋,在一份新闻资料中,...
B. 《大佬成名录》在哪有看
最好带望远镜,因为保利剧院座位是阶梯式排列,所以二楼跟一楼相比会靠后版。其实演出时会关灯,聚光灯权打在台上,对于视力正常的人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不大影响观看效果。但如果你想看清演员的表情,只有带望远镜了。
C. 东软集团的评价
很有名,尤其最近和飞利浦研发的16层ct机,打破了中国的空白,每年都会版招很多大学生,影响很深,但是权待遇一般,金融危机影响,今年跳槽的比较少,往年都是在东软干一两年就都跳槽了,其他公司的也都喜欢接受东软的员工,尤其是华为!!!!
D. 东软的成长历程
东软集团 东软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4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5个软件研发基地,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信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欧洲、日本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的结合,软件与制造的结合,技术与行业管理能力的结合,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我们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易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信息化管理最佳实践,以满足客户业务快速发展的不同需求。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和IT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我们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1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机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够生产CT的国家。我们不仅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其主要产品CT、MRI、X-ray、超声及多参数监护仪等产品系列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产品销往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拥有客户5000余家。
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套装应用软件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与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教育与培训、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业务。
其中,在业务流程外包(BPO)方面, 东软面向日本、韩国、欧美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提供Call Center、IT Help Desk、Application Support以及HR outsourcing、Web contents management等Back-office外包服务。涉及IT、教育、政府、通信、互联网、制造、个人消费品等众多行业领域。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我们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东软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组织与过程的持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联盟与开放式创新,使东软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E. 关于东软集团的一些情况
去了宣讲会和宣讲会后的笔试,东软不是国企,是合资企业,据hr讲,211启航计划要求学校回必须是答211院校,然后英语要过四级,之后我们笔试+面试,笔试两套题,120分钟,第一套是考了一份类似于智力测试之类的题(或者是行政能力测试?),全英文,然后第二套是计算机类知识,考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编程题。之后过的人去参加面试。据那个HR讲,经过211启航计划招来的学生,会分别在今年暑假(一个月),寒假,和明年四月份进行三次实训,全部免费,第一次实训后考核没啥大问题基本上就能进东软了。由211启航计划招进来的学生,从实习期(就是今年暑假)开始,算司龄(就是工龄),然后一年后就能按工龄一年了,就是貌似能带薪休假之类的吧。。。然后据说经过这个工程招进来的,基本工资是3900,会根据工作地区不同有地区补贴,我了解的大概是这样,具体工作环境就不太清楚了
F. 东软集团老总刘积仁的简介!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男,1955年出生,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东北大学副校长。同时,刘积仁博士也是世界经济论坛新兴跨国公司议程理事会成员,并曾多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等职。刘积仁于1984年开始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论文研究,1987年回国获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91年刘积仁创建东软,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999年8月始任公司董事长。曾荣获“第六届亚洲商业领袖•创新人物奖”、“2009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安永中国企业家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最具社会责任董事长”奖、“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入选“IAOP外包名人堂”、“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G. 东软集团的管理层
刘积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勇峰总裁
Klaus Michael Zimmer(克劳斯·迈克尔·西曼)高级副总裁
陈锡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卢朝霞高级副总裁
张霞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
王经锡高级副总裁
张晓鸥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李军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王楠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H. 东软集团董事长是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 ,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并购,全球并购,不同行业并购,这是东软在今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刘积仁,东软的董事长,这个喜欢下属称呼自己为“刘老师”的大学教授,其儒雅的气质为人所津津乐道,却在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中国软件行业全球化进程当中“凶猛”的并购者。也许正因为此,刘积仁入围了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潜伏从3万元做成市值200亿12月16日,北京,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年度人物录制现场。刘积仁前一天刚从国外飞回来,在美国的三天时间里签订了三份并购协议,略显憔悴。在主持人对前四位企业家轮番访谈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压轴的刘积仁一直站着候场。作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离岸软件服务外包提供商,东软在软件外包行业的头把交椅上已经做了很多年,去年实现整体上市后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专业化软件企业,截至今年,全国共有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社保结算系统,1.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电信计费系统,用刘积仁的话来说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机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们的软件,缴纳社保则有50%的可能”。刘积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东软。“当时我们租用了东北大学工学院一间半教室作为研究室,全部家当只有3台电脑3个人和3万块钱。”刘积仁在回忆东软创业初期的时候反复提及那时自己并不想把东软当做一家企业来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头衔都是研究所的所长,也不想把东软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刘积仁“本能”地抗拒着“经理”、“利润”这些企业化的用词。所以,从当初的3万元到2008年市值200亿元的上市公司,18年间万倍的增长,而这期间东软和刘积仁却有意无意地保持了低调。对于东软经常被媒体拿来跟微软做比较,刘积仁认为两家公司是行驶在两条轨道上的火车,“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没有这个信心去赶上微软”。转型由做软件转向“软硬兼施”东软与微软虽有类似,但确实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在那之前,东软专注“写软件”,与微软的差别只是把软件写给谁用。2004年,东软与飞利浦对半出资设立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造硬件”。刘积仁也一度被外界归为“机会主义者”。刘积仁倒也乐得承认,“企业家要是眼前的好机会都不去抓住,那怎么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技术和创新以及对质量的苛求始终是我们的一套主线,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硬件产品。”刘积仁举了个例子,当时东软生产出第一台国产CT机的时候,一家跨国医械公司的销售经理告诫山东一家医院的黄姓院长,“不要做民族品牌的受害者”。不过刘积仁拍着胸脯的保证让黄院长决定一试,结果没有“受害者”,只有“受益者”。就在医械仪器打开国内医疗市场的同时,东软的软件也迅速跟进,“我们的软件让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通过一整套系统管理你自己的健康”。在8月底沈阳东软总部的一次技术大会上,刘积仁站在一块大屏幕前向台下的专家、员工和记者叙述东软今后“软硬兼施”的未来,40分钟的演讲完全脱稿,只是描绘一幅炫目的技术蓝图,恍惚间让人想起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并购中国制造有优势与这些世界IT巨头相同的是,刘积仁也在带领着自己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东软的全球化第一步就是并购。当被问到这一年之中哪一天最值得纪念时,刘积仁脱口而出,2009年10月8日,“我们在这一天一口气收购了芬兰的三家手机软件设计公司”。在刘积仁看来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并购,而是预示着东软全球化整合拉开序幕。“经济危机为我们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今年是企业全球化的关键窗口期”,刘积仁对东软的全球化进程显得信心十足,“与印度等其它国家的软件公司比起来,我们的软件企业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中国制造,东软就是要把软件和制造业相结合,就像我们在医疗业务这块做的这样。”也因此,12月16日在经济年度人物录制过程的结尾,当被要求写下心目中三位中国近十年来的商业领袖时,刘积仁写下了海尔的张瑞敏,“是他树起了中国制造的好名声”,另外两位刘积仁写的是柳传志和马云,联想和阿里巴巴都堪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范,这也表明刘积仁内心对东软全球化的急迫与愿景。“在东软沈阳园区当中有个湖,看上去正好是个中国地图的形状”,刘积仁跟记者开玩笑,“当初要是有点远见,就应该改成世界地图的形状。”
I. 东软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之一吗
不是。
这是06年世界五百强的名单:
通用汽车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沃尔-马特百货公司
三井公司 伊腾忠商社 三菱公司
埃克森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
皇家荷兰壳牌集团 MARRUBENI公司 住友司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AXA公司 花旗集团
大众汽车公司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日胜公司
BP 阿莫科公司 日本人寿保险公司 西门子公司
安联保险 ING集团公司 美国邮政服务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 索尼公司 波音公司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菲亚特公司 城市持股公司
日产汽车公司 莫比尔公司 美洲银行公司
通用保险股份公司 联合利华公司 本田汽车公司
德意志行 台市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惠普公司
国家农场保险公司 东芝公司 联合利华公司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 富士通公司 费巴集团公司
西尔斯-罗巴克公司 住友寿险公司 雷诺公司
德国电讯公司 菲利浦电气公司 东京电力公司
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 NEC公司 杜邦公司
标致公司 RWE集团公司 宝洁公司
法国电力公司 埃尔夫阿基坦公司 帕斯奇塞纳蒙特银行
宝马公司 ABN阿莫罗持股公司 美林公司
慕尼黑RE集团 凯马特公司 莱昂纳斯奥克斯公司
美国谨慎保险公司 埃尼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农业信贷公司 德士古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公司
法尼梅公司 福蒂斯公司 奇斯曼哈顿公司
戴顿哈德逊公司 康帕克计算机公司 大西洋贝尔公司
ABB阿斯那布劳恩勃沃里公司 TOMEN公司 安隆公司
加福尔公司 巴斯夫公司 摩根-斯坦利集团
SBC通讯公司 霍姆.德波特公司 东京-三菱银行
维亚哥公司 三菱电气公司 皮切尼公司
UBS公司 三星公司 朗讯科技
雪夫龙公司 罗伯特博世公司 摩托罗拉公司
大都会寿险公司 英国电信 鲜京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三菱汽车公司 明治人寿保险公司
联合技术公司 LIMITED公司 克罗杰公司
NICHIMEN公司 巴黎国民银行 法国电讯公司
GTE公司 日本产业银行 默克公司
圣斯伯里公司 意大利电信 沃尔沃汽车公司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PDVSA公司 英特尔公司
现代公司 第一银行公司 阿尔斯塔特公司
康格拉公司 皇家与太阳联盟公司 第一银行公司
奥卡恩集团公司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NICHIMEN公司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 隋福威公司 伊东-八鹿岛公司
西德意志土地银行 科斯托克公司 赫希斯特公司
三井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强生公司 USX公司
诺华制药公司 爱立信公司 蔡斯克鲁普公司
埃尼尔公司 德累斯登银行 CNP保险公司
佳能公司 里昂信贷公司 阿尔卡特-阿尔斯通集团公司
西格纳公司 英格雷姆麦克罗公司 南方贝尔公司
中国银行 [GB] 中国工商银行 [GB] 三菱重工公司
墨西哥石油公司 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 百事公司
KANSAI电力公司 商业银行 巴克莱银行
萨拉.李公司 卡特彼勒公司 西日本铁路公司
美国百货公司 麦克逊公司 第一联合公司
弟阿格公司 埃特纳人寿与意外伤害保险公司 曼内斯曼公司
国际造纸公司 富士银行 住友银行
旭互助寿险公司 PG&E 公司 普里伊萨格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 纽约人寿保险公司 旭化学工业公司
拉勃银行 西班牙电讯公司 施乐公司
三星电子公司 AMR公司 莱曼兄弟控股公司
戴尔电脑 三和银行 圣戈班公司
伊里公司 埃贡公司 雷声公司
北方电讯 道氏化学公司 东日本铁路公司
SNCF公司 皮诺特-普林特普集团公司 JUSCO公司
联合保健公司 斯坦德集团公司 旭化学工业公司
美国技术公司 MCI世界通讯公司 BCE公司
BOUYGUES公司 UAL公司 J P.摩根公司
约翰汉科共同寿险公司 苏比维鲁公司 布里斯托尔-迈耶斯-施贵宝公司
诺威治联合公司 哈利博顿 富来第马克公司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 布罗肯.希尔公司 阿贝国家公司
佛兰兹汉尼尔公司 桥石公司 金松公司
大伊智贯鱼银行 电子数据系统 德意志巴恩公司
阿歇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AMP公司 中分电力公司
安田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瑞士再保险公司 巴西银行
卡西诺集团公司 德意志邮政公司 东京海事与火灾保险公司
创意系统公司 马自达汽车公司 劳.加兹普罗姆公司
阿尔卡公司 阿尔伯特逊公司 豪尔法克斯建筑会社
沃尔格林公司 联邦百货商店公司 法国邮政公司
拜里斯切国家银行 拉格公司 微软
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业公司 巴西石油公司 比尔鲍.维兹卡亚银行
标准人寿保险公司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德尔海兹“利莲”公司
德州公用 CVS公司 日本石油公司
伯灵顿北桑塔佛公司 弗来明公司 高岛野公司
三星人寿保险公司 日本烟草公司 米切林公司
丹侬集团公司 丽都公司 曼公司
大成公司 三洋电气公司 登索公司
迪尔公司 浦菲泽公司 温-迪克斯百货公司
伯格.布鲁斯威克公司 诺基亚 马克斯与斯宾塞公司
柏林银行公司 迈卡尔公司 丰田通笑公司
斯卡迪纳集团公司 孝尔斯.迈耶公司 美国家庭产品公司
加拿大皇家银行 蒙特迪生公司 可口可乐
埃默逊电器公司 圣保罗IMI公司 斯密斯克林比凯姆公司
梅百货商店公司 斯塔托尔公司 葛阑素威康公司
乔治亚-太平洋公司 伯克夏哈撒韦公司 利比蒂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新闻公司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 因特撒银行
日本捷运公司 夏普公司 汉莎航空集团公司
伯特尔斯曼公司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达那公司
华盛顿共同基金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国立澳大利亚银行
泛加输油管道 弗劳尔公司 三井FUDOSAN公司
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 伊斯特曼.柯达公司 太阳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清水公司 意大利联合信贷 公用联合公司
奥托邮购两合公司 全国保险企业公司 阿拉斯通公司
KINGFISHER公司 新闻公司 雅培制药公司
拉加德里集团公司 多伦多自治领银行 麦克唐纳公司
法律通用保险公司 IBP公司 美国西部公司
维亚康姆公司 洛拉尔公司 金伯莱-克拉克公司
东方电力公司 日特爱德公司 LOWE'S公司
DENTSU公司 五十铃汽车公司 苏格兰皇家银行
菲利浦石油公司 约翰逊控制公司 银行家信托纽约公司
安豪泽-布施公司 ASDA 集团公司 施伦泊格
英国邮政局公司 隋神福威公司 三菱化学公司
电路城集团 森特理克公司 乌尔沃斯公司
安田火灾与海事保险公司 泰克国际公司 凸版印刷公司
北方钢铁联合公司 日本航空公司 高露洁公司
联合太平洋公司 汉高公司 阿尔贝特公司
法国天然气公司 托斯克公司 理光公司
惠而浦公司 德国冶金公司 皮切尼公司
武中公司 特里斯特拉公司 拉法日公司
法国航空公司 日本旅行局 维尔豪泽公司
加拿大电力公司 佳迪尼.马瑟逊公司 大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
艾里莉丽公司 KYUSHU电力公司 阿第克公司
旭玻璃公司 克威尔内公司 日本能源公司
大日本印刷公司 诺瓦斯考地亚银行 乔治威斯顿公司
埃德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OBAYASHI公司 爱迪生国际公司
太阳公司 西格雷公司 赤水住宅公司
DDI公司 富士重工业公司 吉列公司
王子造纸公司 盖普公司 住友电器工业公司
乐喜金星电子公司 卡斯达特公司 意大利商业银行
福顿公司 德意志合作银行 信念健康公司
中国石油公司 [GB] 美国通用保险 半岛东方汽船公司
KAWASHO公司 神户钢铁公司 哈门那公司
西北航空公司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 浦项钢铁公司
办公用品仓储商店 BEST BUY 公司 耐克公司
德古萨公司 韩国电力公司 施霸商业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舰队金融公司 川崎重工业公司
圣保罗考司 雪花牌牛奶产品公司 苏格兰鳏寡基金
理尔公司 塞比公司 亨氏
大宇宙商店 出光产业公司 重建信贷机构
J. 东软集团的发展历程
从在大学校园教室里开始创业到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来自于大学,为了寻求“架设软件 研究与应用桥梁”的梦想开始创业。
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
1996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
2001年,在中国众多的行业领域获得领先的市场份额,向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发展;
200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2008年,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完成。经过17年的努力,如今,东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1988年年初,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仁博士与两名青年教师,以3万元科研经费,3台286计算机创建了“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室”。
1989年,以研究室为依托,与日本ALPINE株式会社开展业务合作,尝试技术出口和软件委托开发业务(软件外包),日本ALPINE株式会社也成为东软第一个国际客户。
1990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成立,并提出 “架设软件研究与应用的桥梁”的口号。
1991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OPENSOFT)系统开发公司”成立;与日本ALPINE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
1992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合并,成立“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工学院计算机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更名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该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5年,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东大软件园”正式奠基和投入建设,并被批准为第一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东软,东软开始进入CT等医疗系统领域。
1996年,东软与东芝合资成立“东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6月18日,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软件公司。
1998年,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东软集团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宝钢东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东软软件园(大连园区)投入建设。
1999年,东大软件园(大连园区)投入使用;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CT-C2000系列CT机通过CE认证。
2000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始投入建设;东软香港公司成立;东软美国公司成立;东软通过ISO9001:2000版认证。
2001年,东软实施品牌整合战略,统一“东软/Neusoft”品牌;“东大阿尔派”更名为“东软股份”;东软日本公司成立;东软股份成为中国首家通过CMM 3级评估的软件企业。
2002年,东软信息学院南海学院、成都学院先后投入建设和运营;东软通过CMM5级评估,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CMM5评估的软件企业。
2003年,东软集团完成战略重组;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东软磁共振产品通过CE认证。
2004年,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东软通过CMMI5评估,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CMMI5级评估的软件企业;东北大学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成立;飞利浦投资东软集团,成为东软集团的战略投资者。
2005年,东软集团公布新标识,倡导Beyond Technology的品牌主张;东软与飞利浦联合东北大学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共同投资成立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SAP、Intel先后投资东软,成为东软战略投资者。“东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进入BPO业务领域。
2007年,东软第四次入围“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并荣登“亚洲新兴外包十强”榜首;在IAOP公布的“2007年全球外包100强”名单中,东软首次进入前25强行列,成为全球25家最优秀的外包提供商中唯一的中国公司;东软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在沈阳东软软件园奠基;东软被CCTV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佳雇主。东软股份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组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划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开始实施。
2008年,东软集团完成整体上市计划,并发布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通过PCMM ML3评估,成为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中国软件公司;东软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南京研发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东软欧洲公司成立;东软正式向全球发布其三款旗舰新品NeuViz 16多层螺旋CT、Sparkler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Neulife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PET,NeuViz 16、Sparkler 1.5T填补中国空白;东软上海软件研发基地在上海奠基。东软广州、天津软件研发基地,相继开工建设;东软与芬兰Sesca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收购其拥有的从事高端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业务;东软推出“熙康”健康管理服务业务,正式进军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博士当选“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0年东软获"2010年度上市公司董事会奖"(上海证券交易所)
东软成为新认定方法下首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东软跻身"全球软件提供商100强"榜单并荣登"中国软件提供商100强"榜首(普华永道)
东软入选2010年全球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MAKE)报告中信息技术--外包行业排名
2011年东软第五次入围"全球外包100强”排名,并成为榜单中最领先的中国公司(IAOP)
2011年东软第七次入围“全球服务100强”排名以及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排名(Global Services杂志)
2011年东软荣获“2011年中国最佳雇主”奖和“2011年亚太地区最佳雇主”奖(怡安翰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