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惠理集团的“商界展关怀”标志,是什么来的
楼上正解!
B. 汇源果汁大股东有哪些
我国民族企业都要走向被收购的命运吗?
内部报告详解汇源196亿港元交易
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总计196.5亿港元——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正准备以此高价将中国最大的果汁品牌企业汇源收入囊中——这也将成为可口可乐迄今为止在中国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9月3日上午,已经停牌两天的汇源果汁(01886,HK)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 Instries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其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是上周五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
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汇源果汁将成为Atlantic Instries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撤销其上市地位。而可口可乐的此次收购,苏格兰银行是其财务顾问。
朱新礼,这位1992年起创办汇源的山东汉子,对待企业控股权向来持开放的态度。他在2001年、2005年曾分别与德隆、统一合作,都带来了汇源的快速扩张。而今,他终于决定要卖出为之呕心沥血16年且盈利能力尚可的企业。
朱新礼为什么?
可口可乐开出相当于汇源果汁市值3倍的高价,又是为什么?
记者3日获得的一份来自相关方面的交易资料,对于诸多交易细节进行了“解惑”。
“闪电式”并购
“这场交易进行得很隐秘,外界几乎都不知情。”消息公布后当天,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9月1日,汇源果汁突然宣布停牌。与此同时,摩根大通也在当天发布了相关报告,预测汇源的停牌或因为涉及向母公司收购浓缩橙汁的生产线。而两天后汇源的公告着实让外界感到意外。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汇源方面与可口可乐就此项交易的谈判时间仅仅两个月不到,“进行得很快”。而双方的接触则直接源于投行在其中的穿针引线。但目前具体哪家投行担任了“桥梁”的作用,还不得而知。
根据公告,可口可乐已经对汇源果汁提出了全面收购的计划,但其所提及的全部收购建议均为可能收购建议,须待先决条件达成后方可作出。而共持有汇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东已对该交易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诺。这三位股东分别是汇源果汁母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达能集团和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华平基金)。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汇源控股与达能在汇源果汁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1.53%、22.98%。
在可口可乐收购消息刺激下,汇源果汁3日开盘即飙升,下午收盘价为10.81港元,涨161%。而有市场人士担心,这样的价位继续上升达到收购价,可能会影响可口可乐的全面收购计划。
但新鸿基金融分析师Fiona Wong表示,股价不会接近于收购价,因为这一交易还受限于一些条件,如股东同意、政府不干预等,因而收购前景尚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她指出,如果交易告吹,则股价将会非常迅速地回落。
朱新礼套现
尽管朱新礼仍将担任汇源果汁名誉主席,但根据汇源与可口可乐达成的不竞争承诺,在两年内,朱新礼将促使其任何关联公司不会在中国经营或参与任何与汇源集团核心业务(乳业除外)构成竞争的业务。这意味着,朱新礼彻底套现了其白手起家创建的汇源果汁业务。
有熟悉交易的人士告诉记者,朱新礼退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于汇源这样以单品牌和品种销售的企业,相比多品牌的饮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随着未来竞争的激烈,运营难度将随之加大。
事实上,在上市之前,朱新礼曾有意选择统一进行合作。当时,汇源方面就表示,除了资本支持以外,统一与其在产业链和销售渠道上还有整合的可能与需求。而此次收购之后,可口可乐方面也表示,将会利用其分销网络和原材料采购能力,为汇源带来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早在2001年,梦想着将汇源做大做强的朱新礼还曾一度与当时风头正劲的德隆合作。当时,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出资5.1亿元与汇源成立合资公司,并且拥有合资公司51%股权。而以大部分核心资产入股的汇源只占股49%。这是朱新礼第一次出让汇源控股权。“这至少可以说明朱新礼并不眷恋控股权。”一位熟悉朱新礼的人士说。
“这无论是对汇源还是对朱新礼本人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上述人士说。据他分析,上市之后,不管是汇源果汁还是朱新礼本人都面临新的经营压力和瓶颈,从可口可乐的收购价格而言,溢价已经相当不错。
另外,业内人士推测,接班人问题可能是朱新礼选择转让汇源的因素之一。自白手起家创立汇源之后,朱新礼已经打拼多年。有消息显示,在面临接班人问题时,他曾明确表示不可能让女儿接班,因为不愿意为女儿选择固定的道路。
据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持有汇源果汁41.53%股权、即6.1亿股的汇源控股为朱新礼全资持有,一旦全部为可口可乐收购,朱新礼个人将套现74亿港币。
记者还了解到,汇源品牌的所有产品都装入了上市公司,但在上市公司之外,朱新礼拥有的资产还包括赣南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蓝猫淘气音频营销有限公司和很多果园。
可口可乐为什么
据公告称,可口可乐将计划以每股12.2港元收购汇源全部股份,约为汇源上周五停牌前的收市价4.14港元的3倍。据可口可乐自己的估算,整个交易作价将达到24亿美元。
“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 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穆泰康第一时间就此交易做出评价。
“可口可乐愿意出高价购买汇源果汁的股份,因为汇源果汁的原材料采购与可口可乐的分销可以协同合作,提高运营效率,而汇源在国内的果汁饮料市场处于领导位置,加上果汁饮料市场增长很快,中国对于可口可乐很重要,拿下汇源,就少掉一个竞争对手。”该知情人士透露。同时,此次收购还包括很多生产设备,对可口可乐全面进入果汁饮料领域具有极大的帮助。
实际上,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果汁的收购价格,是其近期股价的近三倍。
可口可乐公司将以每股12.20港元的出价,收购汇源果汁至最后交易日已发行的1468816204股汇源股份,总代价约为179.2亿港元。加上于最后交易日,汇源尚未行驶的可换股债券73362份,可换购111658245股股份,这部分的收购价格为每份债券每1000美元面额18577.73港元,总计13.62亿港元。
另外,在最后交易日,汇源还有尚未行使的汇源购股权29960500份,购买购股权与注销IPO前后尚未行使汇源购股权的代价,共计1.74亿港元。三项叠加,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总价为196.5亿港元。
而汇源股份在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当日报收4.14港元,但汇源股份在之前的5个交易日(包括当日)的每股平均收市价为4.04港元,之前10个交易日每股平均收市价3.96港元,之前30个交易日则为4.10港元,而之前60个交易日的每股平均价报收4.59港元,若以12.20港元的收购价,溢价近3倍。
基于汤森路透对其2008年利润预期,可口可乐此次收购价约相当于市盈率42.8倍。因此,有分析人士对收购价如此之高感到意外。但Fiona Wong认为汇源似乎是可口可乐在内地的惟一选择,因为汇源在内地果汁批发市场占有率最高,可口可乐可立即获得汇源的所有客户和生产厂,鉴于汇源的客户基础,溢价合理。
“我们认为以196.5亿港元的总价收购汇源果汁是合理的,汇源是一个很成功的品牌,很具市场潜力。”李小筠回应本报记者称,可口可乐未来将继续保留汇源的品牌,甚至包括目前的运营模式。但对于汇源前述上市公司之外的资产是否有收购计划,李小筠称目前尚无法回答。
对于为何可口可乐能顺利购得汇源,李小筠的说法则是,价格合适、双方联手进军中国饮料市场与可口可乐生产能力强等。
就可口可乐在收购成功后短期以现金支付196.5亿港元,现金是否充裕,知情人士称,可口可乐公司现金很多,中期可口可乐的盈利为29.9亿美元,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流达31.8亿美元,而截至6月27日,其现金等价物达65.7亿美元。
这位知情人士称,可口可乐能从“感兴趣”的一些买家中购得汇源果汁股份的原因在于,可口可乐在向汇源果汁表示购买意向时,曾经承诺将不改变汇源果汁现行的运行模式。
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该并购是否也将涉及中国刚刚出台的《反垄断法》相关内容,并相应遭遇相关的反垄断调查?
对此,李小筠认为,果汁饮料市场很大,即使可口可乐联手汇源之后,其在这个领域仍不会有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她也表示,将会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以配合收购的批准。
据记者了解,此项收购可能会经历漫长的审批过程。此前,包括双汇和大宝的外资并购案在审批方面都耗时很长。双汇方面曾告诉记者,这期间经历的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会议就有好几次。而大宝的审批更是长达一年半。
PE或为汇源卖出诱因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得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的收购洽谈仅有两三个月时间,而汇源出售其股份的原因或许在于,参股汇源的PE到了退出之时,获利了结是PE的本性。
在汇源将股份转让给可口可乐公司之前,汇源的三大股东分别为汇源控股,持股比例为41.53%,达能公司,持股比例为22.98%,以及“其他”,持股比例为35.49%。
从公告中,看不出持股比例为35.49%的“其他”是由哪些部分组成,但从公告中的不可撤回承诺中,一家根据英属处女群岛法律注册的名叫Gourmet Grace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公司浮出水面,这家公司由一个叫Warburg Pincus Private Equity IX,LP的公司全资拥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华平基金)。
Gourmet Grace持有汇源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7%。另外,荷兰银行香港分行、汇源控股与Gourmet Grace还持有汇源的可换股债券,经兑换为股份,荷兰银行香港分行持有占已发行汇源股份的6.14%,汇源控股持0.57%,Gourmet Grace持0.22%,总计占已发行股份的6.93%。
而PE退出或将是汇源转让股份的诱因,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印证,汇源果汁的盈利很好,没有转让自己股份的理由。
汇源果汁于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距今仅一年零6个月。而从2007年汇源果汁的年报中可以看出,汇源果汁上市以来的业绩不错。截至2007年12月31日,汇源果汁收入达26.563亿元,较2006年增长28.6%,股东应占溢利较2006年增长188.9%,达6.40亿,按照汇源果汁的说法,2007年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果汁市场的持续增长,百分百果汁产品系列占市场领导地位,导致营业额稳定上升。
从汇源的股份结构(被收购前)可以看出,汇源控股的持股比例为41.53%,而达能公司与“其他”的持股比例共为58.47%(分别为22.98%与35.49%),达能公司是一家根据新加坡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是Group Danone S.A的全资附属公司。
如果达能公司与“其他”联合退出汇源的股份,那么他们将占据一半以上的股份,但“其他”是如何组成的,未得到披露,有一部分是小股民的流通股是可以肯定的,但都可以从市场买到。而如果依据知情人士所言,PE的退出是诱因,PE的性格是只要受让方开价合适,就愿意出售变现,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可口可乐公司愿意以汇源股价近3倍的价格收购汇源。
另一个退出者达能
伴随朱新礼一起退出的还有达能,它的撒手同样值得探究。“按理说,如果朱新礼退出,达能应该是最合适的接盘者。”有业内人士指出。
众所周知,对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均有控制欲望的达能是在经历长达五、六年的追逐之后,才得以牵手汇源的。2006年7月,赶在汇源上市之前,达能同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共同以约2.2亿美元的代价,持有汇源35%股权,其中达能持股约22.18%。
2007年2月,距达能参股汇源仅半年时间,达能就在汇源IPO时行使优先认购权,以1.223亿美元的代价,将所持汇源果汁的股份由上市前的22.18%增持至24.32%,但随后遭遇汇源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摊薄至21.3%。不过,达能在汇源果汁的第二大股东身份却一直牢固,外界普遍认为,一旦有机会,达能将会继续增持汇源的股权。
而此次达能选择了一同退出。对此,达能方面给出的说法是,达能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身份,在可口可乐全面收购后,没有理由再继续持有汇源的股权。同时,可口可乐的身份还是达能的行业竞争方。
据记者估算,达能在此次交易中也将套现41亿港币。而此前达能获得这部分股权的总投入应该在2.6亿美元左右。
但据熟悉达能的人士透露,达能的退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娃哈哈事件的影响导致其整体战略发生了变化,在达娃事件结果明朗之前,达能在中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事实上,自达娃事件爆发之后,达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中一直处于淡出的状态。去年10月,达能从光明的股东行列中退出,到去年年底,因为合资批复的原因,达能再度与蒙牛分手。此次撒手汇源,达能对中国饮料市场的控制已越来越小。
达能方面表示,将利用此次投资收益发展主营业务,其中包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目前,达能已将新鲜乳制品、水饮料、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作为四大业务板块。据悉,目前达能在中国独资经营的乳制品业务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C. 谁是LEE Siang Chin
LEE Siang Chin先生,为海隆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兼薪酬委员会成员。彼于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Lee先生为马来西亚、伦敦、澳大利亚及香港的公司提供财务谘询服务积逾40年经验。Lee先生于下列公司出任董事职务:Star Publications (Malaysia)Bhd.、惠理集团有限公司、AmFutures Sdn. Bhd.、AmInvestment Services Sdn. Bhd.、AmInvestment Management Sdn. Bhd.、UniAsia Life Assurance Bhd.、社会保障组织、AmFraser Securities Pte. Ltd.。Lee先生过往于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四年出任Surf88. Com Sdn. Bhd.主席兼总经理,并于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担任Arab-Malaysian Securities Sdn. Bhd.(现称AmSecurities Sdn. Bhd.)总经理。彼亦曾任职于伦敦、悉尼及吉隆坡的多间投资或商人银行的企业融资部门。彼曾出任多项公职,并于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出任吉隆坡证券交易所的董事会成员及于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九年担任马来西亚Association of Stock Broking Companies总裁。Lee先生为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马来西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D. 想咨询大家一个事情,为什么我在惠理的官网上查不到基金每日的价格呢
我之前也遇到了楼主说的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在国内登陆惠理集团的官网确实是看不到每日基金的价格的,行业监管你懂的。教你一个好办法,你登陆了官网以后,在左上角可以选择所在的地区的,你先选好香港,等以页面跳转以后,在菜单栏里选择“基金及服务”这个选项,然后选择“专业投资者”,向下拉到“基金列表”,选择你想要看的基金,就能看到每日的价格,你还可以对比看看其他的基金,挺方便的。
E. 朱新礼的创业之路
19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发展之路。但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有果卖不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种水果烂掉,有的果农干脆砍掉果树再去种粮。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机遇和责任激励大批有志之士涌入商品经济的大潮。朱新礼也毅然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多年、已经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买外国人的设备,加工产品卖给外国人,去挣外国人的钱。”朱新礼回忆说。
19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山东大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就每天在宾馆用山东煎饼充饥。优质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当价值500万美元的浓缩果汁出口订单拿回工厂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此后,汇源浓缩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朱新礼并没有满足于打开了浓缩果汁国际市场,他还要创建工厂,灌装果汁饮料,开拓国内市场。1994年10月,朱新礼带领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对此,家人和员工都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安稳、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创业,岂不是冒险?但朱新礼有他的想法:要想为广大果农带来更多实惠,就要把事业做大;要想把事业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北京拥有独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场等优势,到北京创业是一展身手的最好选择。朱新礼讲述了他当年的想法:“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在北京创业的日子里,我们30多个人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却信心百倍。因为我坚信我的选择,坚信我的产品。”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从此,汇源的名字一步步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随着企业名声越来越大,汇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对赌德隆,成为唯一从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业
2000年,德隆主动找上汇源,多次邀请朱新礼去新疆考察番茄种植、加工基地。2001年3月,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以5.1亿元现金出资控股51%,汇源则以资产出资持股49%,双方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北京汇源。互补效应在合资一年半后很快显现出来。借助北京汇源的平台,德隆在饮料领域与国内数家巨头展开了收购兼并的谈判。这期间,汇源在全国密集投资建厂,初步完成了果汁产业的整体布局。
2003年,德隆系出现资金链危机。德隆和汇源在上海展开了拉锯式谈判。德隆看好现金流充裕的北京汇源,提出了全面收购计划,拟以7倍于合资公司年利润的价格收购汇源集团所持的北京汇源49%的股权,并于三年后支付全部款项。
朱新礼则有针对性地提出,用最短时间以现金回购德隆所持股权。两天后,朱新礼筹集到了所需现金,重新将北京汇源揽回怀中。而汇源也因此成为最早、也是唯一从德隆系“全身而退”的企业。
牵手统一,联合达能,完成香港上市
2005年,汇源与统一集团签定了组建合资公司协议。汇源集团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集团斥资3030万美元、约合2.5亿人民币,双方共同组建“中国汇源果汁控股”,统一集团持有合资公司5%的股权。与15个月前回购北京汇源51%控制权支付的5.3亿元人民币相比,此次合资的升值幅度高过400%,业界惊呼为“天价”。汇源借此充实了资金链,完善了营销网络。
2006年,汇源大力引入法国达能、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出售35%的股权,价格是2.2亿美元。汇源总价值由此飙升到近6.28亿美元。
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大涨66%。汇源也借此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平台的成功对接。
2008年,可口可乐要约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66%),出价约24亿美元。汇源总价值再度飙升到36.36亿美元。不到十年时间,朱新礼通过资本跳板,实现了汇源资产增值50倍以上。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及其旗下全资附属公司AltanticInstries联合宣布:将以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以及汇源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注销汇源全部未行使购股权,提出自愿条件现金收购建议。这成为可口可乐当时在中国、也是在其发展史上除美国之外的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时任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的穆泰康在第一时间表示:“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并且成功的果汁品牌,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布消息,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这不仅是2008年8月《反垄断法》实施之后商务部首次否决的外资收购案,也意味着当时金额最大的外资企业全资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案以否定的形式被画上了句号。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反垄断法》立法起草专家组成员王晓晔表示,反垄断的审查将需要非常专业的判断。在审查并购的时候,首要一步是界定“相关市场”。简单地说,就是在计算市场份额的时候以哪个市场作为“分母”。比如,是以软饮料市场作为“分母”,还是以果蔬汁市场作为“分母”。其实,在整个饮料市场内,汇源被并购部分所占份额是很小的。
资深财经媒体评论人张庭宾表示,在网上调查中,很多人都反对这桩并购案,可能没有多少人真正从反垄断与维护经营者,特别是作为出卖方的汇源的正当竞争利益的角度去考虑,似乎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殖民恐惧在起作用——把一个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看成了事关国体的大事。实际上,将自己的企业经营好,寻求被并购,找个好婆家,也是经营者参与竞争的一种结果和出路。不批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其实也意味着不同意汇源找个好婆家,汇源也许就此失去了一次发展和上台阶的机会。
但作为当事人的朱新礼,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那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把25亿美元从美国人手里拿过来,如果投到中国的现代农业的话,就能帮助很多农村、农民实行规模化经营,科技化经营,品牌化经营。同时,我们还能借助可口可乐的平台,把中国的新鲜水果和浓缩果汁输送到全球去,输送到100多个国家去。
发展汇源农业
汇源集团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大农业”理念,坚持农业产业化方向,逐步构建了一个全国性果汁产业链。2009年以来,汇源集团按照朱新礼“大中国、大农业、大有作为”的梦想,逐步由果汁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由大农业向养生大农业升级,并确立和实施了“发展养生大农业、创造健康新生活”的企业使命。
汇源养生农业包括种植、养殖、加工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业、是农工商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互相支撑的大农业。
目前汇源果汁已在全国建立了将近百家现代化工厂及农业项目,链接10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水果产业化经营体系。
F. 是否能在惠理财app上投资理财
肯定可以呀,惠理财app是香港惠理集团旗下的产品,在里面就可以看到每日港股的走势,而且惠理集团那么大的公司在里面投资肯定是绝对的安全的呢。
G. 香港打工皇帝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近日新鲜出炉,这十人在上年度缴交薪俸税税款总额高达4.59亿港元,较上一年多3100万港元,创五年新高。排首位的“超级打工皇帝”,缴税7100万港元,按此推算,估计每小时薪酬高达14万港元,高过不少打工仔的年薪。
在打工的朋友可以进群交流下,群的号码是854加上365加37
H. 现在人民币贬值,像沪港通深港通这些跨境投资貌似很火有什么港基推荐啊
除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其实现在香港证监会也宣布了纯港股网上开户的政策,所以想买香港基金比以前要便利多了。不过跨境投资还是要找有口皆碑的品牌,像香港的惠理集团,是经历过97金融危机、非典等多次股坛地震的,资产管理规模还不断扩大,可以考虑。
I.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专责管理一系列的绝对回报偏持长仓基金,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管理及副管理服务。公司已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发牌照在香港进行证券买卖、就证券提供意见、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及提供资产管理之受规管活动。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是惠理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