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方大集团折旧率

方大集团折旧率

发布时间:2021-03-17 00:36:24

❶ 什么叫折旧率

折旧率一般指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

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该类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1)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个别折旧率是按每项固定资产计算的折旧率”按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时,个别折旧率为年、月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原值的百分比。即:某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

分类折旧率是固定资产折旧率的一种形式。指把结构相似或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合并归类,再按类别计算的平均折旧率。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提折旧,同类固定资产可以汇总计算折旧,计算工作较简便,但同类固定资产中的各项固定资产;

在使用年限上并不完全相同,因而不如按个别折旧率计提折旧符合固定资产损耗的实际情况,而比起按综合折旧率提取折旧又准确一些。

❷ 折旧率是指什么

折旧率一般指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

举例:某项固定资产原价6,000元,预计使用10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折旧额计算结果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10×100% =1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10 %÷12 =0.8333%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6,000 ×0.8333% =50元

(2)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

折旧概念的产生即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

❸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2、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3、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4、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❹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4)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扩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会计资料大全》

❺ 电脑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残值率由3%调为5%,调整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大小受计提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称税法)分别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作了相应规定。

只有把握固定资产计提旧的因素,才能保证计提的折旧额正确,纳税不受影响。现就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各因素分别从准则、税法作以比较。

(5)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生产经营中固定资产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和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下降,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等情况。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后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即按未来适用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害前不得扣除,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后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计提的折旧时,应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❻ 折旧率怎么算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注会

❼ 怎样计算年折旧率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

❽ 商品折旧率怎样计算

房产折旧率计算
目前在二手房交易中,人们普遍重视房屋的位置、使用性和价格,但是价格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却被市场所忽略了,那就是“房屋折旧率”。其实并非购房者真的不重视,而是市场将其隐藏了起来,迫使购房者忽略了这个问题。信一天公司市场研究人士认为:由于目前二手房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有时往往一套房同时被几个购房者看中,使其价格不但不可能下降,反而向上抬升。此时,诸如“房屋折旧率”等一些评估房价的技术因素已经被忽略了。如果按照成熟的二手房市场条件进行评估的话,要评估一套二手房应该通过综合的技术手段来判断其真正价值,因此就免不了要考虑房屋折旧率问题。
忽视房屋折旧率对买方不公平
据信一天公司调查显示:目前二手房市场忽视房屋折旧率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已购公房交易。由于已购公房面积比较小,地理位置佳、总价低,很受购房者欢迎。加上需求又远大于供给,因此在实际交易中,有时某套二手房的成交单价甚至与周边的商品房不相上下,房屋折旧率基本不被房主考虑。
事实上忽视房屋折旧率,对购买者而言显然不公平,大家都知道房屋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的,况且土地使用权也是有年限的,通常情况下最长只有70年。如果一套房已经居住了10年,后来者只有60年的土地使用权,加上每年2%的折旧率,如果按相当于新房的价格买入,甚至还增加了升值部分的差额,购房者显然很吃亏。同时,专业人士指出:忽视二手房屋折旧率,对二手房市场规范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信一天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二手房时最好坚持计算房屋折旧率。
如何计算房屋折旧率
专业人士指出: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卖方希望卖的越高越好,总喜欢拿同地区商品房的房价来比较,开价与商品房差不多;而买方总希望越便宜越好,于是将目光集中在“折旧”问题上,结果往往是买卖双方提出的价格相差悬殊,要么无法成交,要么购房者放弃“折旧”因素,宁愿吃哑巴亏。
其实,二手房估价测算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有几方面的因素可供参考:房屋因素折旧。
房屋竣工后即进入折旧期,按照理论折旧率,混合一等结构房屋折旧期限为50年,每年的折旧率2%。另外,旧房的套型落后,功能陈旧,这同新建商品房无法相比,“三小”小厅、小厨、小卫套型减价10%。此外,楼层对价格也产生影响。以7层楼房为例,2层和5层为基准价,1层和6层减价3%,7层减价5%,3层和4层加价3%,若是楼顶则减价5%;房间如无朝南门窗减价5%。
环境因素折旧。环境因素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大环境,也有小环境。在同一地段,旧房的小区环境会逊色于新住宅区,比如小区平面布局、设施、绿化以及房屋的外观造型等,旧房都要大打折扣。再如社会环境,在同一土地级别地区,有的适合经商,有的则适宜居住。还有该地区的居民结构、文化氛围、配套建设等都会对房屋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无物业管理和非独立封闭小区分别减价5%,位于省、市重点中小学区的加价15%等等。
由于目前北京地区在制定房屋折旧的政策标准上还相对滞后,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房屋折旧率及耐用年数表》以供消费者参考,在这方面台湾已经做的非常规范,他们根据不同地方气候条件的不同以及对房屋的影响力大小,做出了各
地不同标准的《房屋折旧率及耐用年数表》,这一点是需要北京及全国其他地区借鉴的

❾ 折旧率是怎么计算的

折旧率计算,应该先确定折旧年限。

折旧率是“固定资产折旧率”的简称。计算的是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比率。它反应固定资产价值分摊到成本费用中去的程度。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注:

新政策出台,已没有残值率。

(9)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根据折旧资产的范围不同,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计算折旧额。

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计算折旧率并计算折旧金额,即每严固定资产按照同一个折旧率计算折旧。

如我国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三大类22个小类,共计规定了34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其中机构设备为10-14年,下面又有车磨刨铣等多种设备。

分类折旧率应当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如果全部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应以年限为权数,如果是加速折旧法,则应当以可折旧的固定资产成本为权数。

综合折旧率是以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加权平均折旧率为依据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折旧率

❿ 折旧率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0)方大集团折旧率扩展阅读: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阅读全文

与方大集团折旧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裤兜理财 浏览:459
新城金融理财 浏览:236
理财品牌排名 浏览:542
中小理财项目 浏览:568
山东金玉米当今价格 浏览:747
工商银行贷款未满一年不调利息吗 浏览:720
宝鸡理财公司 浏览:639
E理财登陆 浏览:648
吉投基金管理中心 浏览:140
桔子理财利息怎么算 浏览:78
申万宏源理财产品 浏览:688
加薪宝理财 浏览:72
唐小僧理财平台奖励 浏览:913
七乐康融资亿 浏览:388
2万9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924
外汇怎么调均线 浏览:897
信用社教师最高可以贷款多少万 浏览:318
你的外汇 浏览:324
融资的细则 浏览:43
信托监管条例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