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华能源有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没有,目前的
氢燃料电池
仅限于在实验室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还没有开始,还没见报道,所以他们目前还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❷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有哪些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一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其中11家氢燃料电池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5家氢燃料电池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
2、大洋电机(股票代码:002249)
3、德威新材(股票代码:300325)
4、富瑞特装(股票代码:300228)
5、长城电工(股票代码:600192)
6、华昌化工(股票代码:002274)
7、同济科技(股票代码:600846)
8、时代万恒(股票代码:600241)
9、福田汽车(股票代码:600166)
10、南都电源(股票代码:300068)
11、江苏阳光(股票代码:600220)
12、贵研铂业(股票代码:600459)
13、三环集团(股票代码:300408)
14、科力远(股票代码:600478)
15、八菱科技(股票代码:002592)
16、长盈精密(股票代码:300115)
17、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
18、凯恩股份(股票代码:002012)
19、东方钽业(股票代码:000962)
20、金龙汽车(股票代码:600686)
21、新大洲A(股票代码:000571)
22、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
23、猛狮科技(股票代码:002684)
24、中炬高新(股票代码:600872)
25、中电鑫龙(股票代码:002298)
26、厚普股份(股票代码:300471)
(2)川仪股份有氢能源概念吗扩展阅读
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
1、氢燃料电池车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的阳极板(负极),经过催化剂(铂)的作用,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分离出来,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正极),而电子是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的,这个电子,只能经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
2、电子到达阴极板后,与氧原子和氢离子重新结合为水。由于供应给阴极板的氧,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因此只要不断地给阳极板供应氢,给阴极板供应空气,并及时把水(蒸气)带走,就可以不断地提供电能。
3、燃料电池发出的电,经逆变器、控制器等装置,给电动机供电,再经传动系统、驱动桥等带动车轮转动,就可使车辆在路上行驶。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车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80%,为内燃机的2~3倍。
4、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和氧,生成物是清洁的水,它本身工作不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没有硫和微粒排出。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零污染的车,氢燃料是完美的汽车能源!
❸ 电器仪表概念股有哪些
电器仪表概念股
正业科技、林洋电子、大华股份、科陆电子、海康威视、
奥普光电、大族激光、三川股份、尤 洛 卡、证通电子、
银星能源、聚光科技、汇中股份、飞乐股份、先河环保、
华测检测、东华测试、宁波韵升、安控科技、万讯自控、
大立科技、威 尔 泰、思达高科、汇川技术、开源仪器、
科 士 达、浩 宁 达、炬华科技、远方光电、新 时 达、
三星电气、天瑞仪器、飞乐音响、雪 迪 龙、东方电热、
华工科技、汉威电子、广陆数测、智云股份、安 科 瑞、
华智控股、高德红外、新天科技、金卡股份、龙源技术、
金马股份、川仪股份、自仪股份等。
❹ 氢能概念股有哪些
同济来科技(600846)(600846)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自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资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
中炬高新(600872)(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
春兰股份(600854)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莱生产动力电池;春兰集团研发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
力元新材(600478)(600478)主要生产泡沫镍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开发镍氢电池项目;锂电池
澳柯玛(600336)(600336)子公司澳柯玛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杉杉股份(600884)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TCL集团(000100)子公司生产锂电池
维科精华(600152)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
❺ 氢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可以使用氢气来作为动力啊
氢动力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汽车(HICEV)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通常透过分解甲烷或电解水取得)及空气中的氧产生动力,推动的汽车。而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EV)是使氢或含氢物质及空气中的氧通过燃料电池以产生电力,再以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这类车辆的发电厂把氢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或者是通过燃烧的内燃机中的氢,或通过在燃料电池中的氧与氢反应来运行电动机。广泛使用氢助长交通是在提议中的氢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❻ 氢燃料电池车概念股有哪些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一览:
上市公司方面,可分为2大梯队进行投资筛专选:
第一梯队属是以参股等形式间接进入到产业链核心环节。如同济科技(600846)、江苏阳光(600220)、复星医药(600196)、上汽集团(600104)、长城电工(600192)、南都电源(300068)、新大洲A。
第二梯队: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包括电池和整车生产两块。
燃料电池部分: 氢气供应——华昌化工(002274);电解质——三爱富(600636)、巨化股份(600160);催化剂——贵研铂业(600459)。
应用部分:氢燃料汽车领域——金龙汽车(600686)、上汽集团。
❼ 新能源概念股有哪些
21世纪的新能源是氢气。
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质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 ℃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
氢气 (H2) 最早于16世纪初被人工制备,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1766–1781年,亨利·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氢气燃烧生成水(2H₂+O₂=2H₂O),拉瓦锡根据这一性质将该元素命名为 “hydrogène”(“生成水的物质”之意,"hydro"是“水”,"gène"是“生成”,"ium"是元素通用后缀)。19 世纪50 年代英国医生合信(B.Hobson)编写《博物新编》(1855 年)时,把"hydrogen"翻译为“轻气”,意为最轻气体,后来写作“氢气”。
现在工业上一般从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而不采用高耗能的电解水的方法。制得的氢气大量用于石化行业的裂化反应和生产氨气。氢气分子可以进入许多金属的晶格中,造成“氢脆”现象,使得氢气的存储罐和管道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如蒙耐尔合金),设计也更加复杂。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相同体积比空气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 ℃时,氢气可转变成淡蓝色的液体;-259.1 ℃时,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不同了。如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被钯吸附)。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当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
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09千克/立方米,是气体中密度最小的,难溶于水。在-252 ℃,变成无色液体,-259 ℃时变为雪花状固体。
氢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多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可燃性(可在氧气中或氯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
(点燃不纯的氢气要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相似的,氘(重氢)在氧气中点燃可以生成重水(D2O))
H2+Cl2=点燃=2HCl(化合反应)
H2+F2=2HF(氢气与氟气混合立刻爆炸,生成氟化氢气体)
2H2+C=点燃=CH4
②还原性(使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
H2+CuO=加热=Cu+H2O(置换反应)
3H2+Fe2O3=高温=2Fe+3H2O(置换反应)
3H2+WO3=高温=W+3H2O(置换反应)
虽然氢气在通常状态下不是非常活泼,但氢元素与绝大多数元素能组成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已知有数以百万种,但它们无法由氢气和碳直接化合得到。氢气与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如卤素)反应,在这些化合物中氢的化合价为+1。氢与氟、氧、氮成键时,可生成一种较强的非共价的键,称为氢键。氢键对许多生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氢也与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如活泼金属)生成化合物,这时氢的化合价通常为 -1,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氢与碳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学科称为有机化学,而研究有机物在生物中所起的作用的科学称为生物化学。我们说,“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但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通常都含有氢。这些化合物的独特性质主要是由碳氢键决定的。故有时有机物的定义要求物质含有碳氢键。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❽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票有哪些
回顾隔夜国抄际市场,原油继续小幅反袭弹,国际股市亦是全然不理A股崩跌,多以红盘报收,而亚洲市场亦是如此。看来全球市场并无何异常迹象,以致于笔者判断昨日A股的崩跌完全是羊群效应所致。另外看到香港以及台湾市场,众所周知,香港台湾与上证A股为唇齿之关系,彼此之间血脉相承。若A股的崩跌是由于经济面的下滑或是汇率等其他经济原因影响,想必香港与台湾市场今日并不会好到哪去。但截至发稿,恒生已然收复昨日全部跌幅,台湾加权则是创出了本波反弹以来的新高。就此看来,A股崩跌若不是内因,那之为何哉?
回到上证盘面,其实并没有投资者们想的那么糟糕。今日盘面中煤炭钢铁的再度启动,显然是由国家队发力托市所为。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作为本轮反弹的急先锋,场内游资机构的聚集地,创业板依旧绿盘报收,不难看出游资机构的参与度依旧偏低。若只有国家队的大象翩翩起舞,游资机构却站边看戏的话,想让大盘V字反转则几乎不可能。就目前线型架构而言,依旧在震荡打底的过程之中,等待行情企稳之时再行切入,亦为时不晚。因此,此时重要要工作在于仔细观察盘面当中,哪些个股相对抗跌,亦或有人进驻。
❾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龙头,氢燃料电池概念股有哪些
您好,您可以直接在交易软件里面输入燃料电池,然后就会出现这个版块个股。
❿ 国外对氢能的研究有哪些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且可持续的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近年来,有关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了能源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能在这场能源赛事中胜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国氢能研究的重中之重。
其实,远在200多年前,人类对氢能应用就已经产生了兴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大大增强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比如城市空气污染的加重、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依赖、CO2排放的增多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储存可再生能源等。
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当前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诸多弊端的日益凸显,就注定了氢能成为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我们知道,汽车和飞机是燃烧石油的主要用户,也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世界各国如冰岛、德国、日本、美国及中国等诸多国家在氢能交通工具的商业化的方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的能源专家热切希望氢能在汽车和飞机上大量应用。
1984年,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第一个成功地利用金属氢化物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储氢容器,储氢容量达到175标准立方米,相当于25个有150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罐的容量。储氢容器是由富含镧的混合稀土加入镍铝合金形成的储氢合金制造的。并于1985年将储氢合金容器成功地用在丰田汽车的四冲程发动机上,在公路上行驶了200千米。
1990年,日本武藏工业大学制造了一台用液氢作燃料的汽车发动机,取名为“武藏8型”,装在日产汽车公司的一辆“美女Z型”的车身内,可使汽车时速达125千米。这台液氢发动机的特点是点火性能好。而以前的氢气发动机点火困难,必须在燃烧室安装一个900℃~1000℃的电热加热体,耗电量大,电热体寿命也短,因此汽车启动后的连续行驶里程不长。
新的液氢发动机点火容易,火花塞的使用寿命有了一定的增加,耗电量也有所减少。灌一次液氢可来连续行驶300千米,每升液氢可使汽车行驶3千米。这辆车车身重量为1645千克,发动机的功率为73.5千瓦。这辆车于1990年7月26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八次国际氢能会议上展出,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眼球,因为它是氢燃料汽车向实用化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美国和俄罗斯在研制氢能汽车上虽然慢了一步,但并不甘心落后。它们把重点放在研制氢能飞机上,试图在氢能飞机上夺取冠军。1988年4月15日,在苏联的一个机场上空,高速飞行着一架图-155型飞机。这架飞机有些怪异,所有的供给发动机燃料的管道都不是安在机身内,而是安在了机身的表面上。原来这是由著名的阿·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一架以氢气作为燃料的飞机,液氢储存在飞机尾部。为了保证安全和防止液氢意外泄漏发生危险,供给氢的管道全部由机身内改装在机身外,并且还安装有监视氢气泄漏的特殊传感器和信号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氢气泄漏,飞行员便会马上收到报警信号,然后可立即强行通风,吹散危险的氢气。这架飞机满载液氢燃料后,在高空试飞21分钟并安全着陆,谱写了世界飞机发动机燃料史上新的篇章。
图-155型氢能飞机的试飞成功,大大激发了参加1988年9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国际氢能会议代表们的兴趣。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一种比音速快20倍的超音速飞机,也是用液氢作燃料。当时预计它从地球的一边飞到地球的另一边仅需要3.5小时。
此外,2002年在底特律举办的国际车展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美国氢气协会分析,2007年全球年生产氢气超过5000万吨,氢燃料汽车正在加快推向商业化。但由于目前制氢成本为汽油成本的2~4倍,且氢气的大量生产需要能源和基础设施,要想成为主导燃料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氢能的大量利用将在10多年后。未来随着制氢规模的扩大,预计在2015—2020年期间,制氢成本将与汽油成本相当,这将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如果投入批量化生产,预计到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成本将仅比传统汽车高20%。
总而言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国外氢能的发展不再单纯停留在技术领域上,已产生了“氢能经济”新经济模式的理念。如美国对氢能技术十分重视,尽管目前尚处于示范阶段,但其氢能研究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有关专家预测,美国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生产及加氢基础设施的商业化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按照美国氢能技术路线图,到2040年美国将走进“氢能经济”时代。那时,氢能将最终取代石化能源而成为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终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