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威新材股票为什么总跌呀,有不好的消息吗
德威新材成立于年12月18日,并于2012年6月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它是一家专业从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化工新材料、燃料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注册资本10.0亿元。
德威新材的公司净利润在2018年、2019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8年,德威新材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2.7%;归母净利润亏损1.0亿元,同比下降501.6%;2019年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47.5%;归母净利润亏损5.9亿元,同比下降484.0%。
在业绩下滑,不堪负重之下,德威新材只好减负前行——注销孙公司“德威氢动力”。
2018年5月3日,德威新材募集资金收购和时利的行为遭深交所16个问题问询,导致其复牌后股价“一泻千里”;随后因股价下跌,公司控股股东德威投资5月30日质押平仓,让股价再次大跌,累计跌幅达33%,市值蒸发近19亿元。
此外,在2019年年报报告期间,德威新材控股股东德威投资股票质押违约,导致公司融资能力受到影响;加之,2019年四季度市场对电缆料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最终德威新材2018年、2019年两年净利润成负。
华夏能源网获悉,7月8日晚间,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7月8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目前,德威新材的具体违规内容还未被透露,需要等待证监会的正式调查结果才能确定。
『贰』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钉钉企典 上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12-28,注册资本415217.407300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许开华,公司地址是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心区兴华路南侧荣超滨海大厦A栋20层2008号房(仅限办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4403007341643035,行业是制造业,登记机关是宝安局,经营业务范围是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生态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超细粉体材料、光机电精密分析仪器、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高新技术咨询与服务;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经营);普通货运(不含危险品,凭《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超细镍粉、超细钴粉的生产、销售及废旧电池的收集与暂存(由分支机构经营)。塑木型材及铜合金制品的生产、销售及废线路板处理(由分支机构经营);废旧金属、电池厂废料、报废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废玻璃回收、处置与销售(以上经营项目由分支机构经营);废旧车用动力蓄电池的收集、贮存、处置(以上经营项目由分支机构经营)。^,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440301102802586
• 分支机构:
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分公司,注册号是440301103707825,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4403007341643035
• 对外投资:
淮安繁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敏,出资日期是2010-12-02,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22.102000,出资比例是88.58%
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袁美和,出资日期是1996-01-23,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7500.000000,出资比例是20.00%
格林美(郴州)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樊红杰,出资日期是2015-05-22,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818.300000,出资比例是55.00%
浙江德威硬质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陈星题,出资日期是2001-11-20,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7600.000000,出资比例是65.00%
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许铭,出资日期是2010-01-22,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9560.436500,出资比例是26.90%
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刘剑洪,出资日期是2015-08-2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20.00%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许开华,出资日期是2003-12-04,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689506.133782,出资比例是100.00%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继锋,出资日期是2012-10-16,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70180.000000,出资比例是83.47%
储能电站(湖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黔,出资日期是2015-09-30,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0,出资比例是45.00%
格林美(深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翔,出资日期是2016-09-06,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出资比例是65.00%
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樊启鸿,出资日期是2004-04-0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8000.000000,出资比例是60.00%
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唐丹,出资日期是2013-10-1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46500.000000,出资比例是84.95%
深圳市格林美检验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继锋,出资日期是2005-09-26,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武汉汉能通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涛,出资日期是2008-03-19,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250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格林美(深圳)前海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敏,出资日期是2014-04-01,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出资比例是70.00%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波,出资日期是2003-12-10,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1928.571500,出资比例是99.90%
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鲁习金,出资日期是2010-05-12,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6049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武汉三永格林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继锋,出资日期是2015-06-17,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4000.000000,出资比例是45.00%
• 股东:
非限售流通股,出资比例74.99%,认缴出资额是311357.729800
限售流通股,出资比例25.01%,认缴出资额是103859.677500
• 高管人员:
张旸在公司任职董事
李映照在公司任职董事
陈星题在公司任职董事
樊红杰在公司任职监事
许开华在公司任职总经理
许开华在公司任职董事长
王敏在公司任职董事
吴树阶在公司任职董事
唐丹在公司任职监事
余红英在公司任职监事
『叁』 国内生产氢燃上市公司有儿家
比较出名的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燃料电池产生,为NASA研制的空间电源),巴拉德专动力系统公司属(历史悠久,专业研究,加拿大国防部资助) 国内的话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世纪富源燃料电池公司、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肆』 光伏十巨头有哪些
8月25日,浙江省省内知名太阳能上市公司向日葵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6.13亿元,同比减少50.9%;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减少227.47%。上市两年来,向日葵首次成为一家亏损企业。
跟这份惨淡的半年报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股价也从上市之初29.5元的最高价,一路下滑到8月24日收盘的6.2元。公司董事长吴建龙的个人财富缩水也同样有些惨不忍睹。这位当年创业板“二富”的资产也从当初的最高近百亿元,变成如今的20亿元。
其实吴建龙和他的向日葵只是整个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如今国内十大光伏巨头负债达1110亿元,整个行业正面临破产的边缘。
那么,光伏这个曾经的朝阳产业何以迅速陷入全行业困境?对于很多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来说,是否真的还没有见到朝阳,便已迎来夕阳?
自向日葵2010年8月27日登陆创业板之后,吴建龙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看着其市值和身家一天天往下滑落。
以8月24日收盘价6.2元计算,向日葵的总市值仅有31.56亿元。根据25日公布的半年报,吴建龙所持有的股份市值也只有20.2亿元。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依然是个天文数字,但相对于上市之初,向日葵目前的市值缩水程度则跟很多亏得找不着北的散户差不多。而随着整个行业陷入困境,目前的市值依然可能会继续缩水。
在2010年上市的那会儿,吴建龙曾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首富,个人财富一度在创业板排名第二。当年11月,在13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中,吴建龙以82亿元的财富数字位列第二,仅次于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家族的104亿元。吴建龙的家族财富数字峰值是97亿元,当年,向日葵最高股价为29.5元。
然而,向日葵刚踏入创业板之门不久,太阳能光伏行业即步入漫长的“寒冬”。向日葵产品的主要市场德国,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剧减。
进入2011年之后,向日葵营业收入开始下滑16.74%,仅为19.3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94.13%,仅为0.16亿元。而进入2012年之后,向日葵的境遇没有丝毫好转,反而首次陷入亏损,而且一亏就是近1.7亿元。
向日葵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61262.9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9%,由于本期受光伏行业持续低迷影响,产品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报告期内欧元汇率大幅下跌,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19.9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7.47%。
创业板“二富”的财富幻影
为什么一个被视为朝阳产业的光伏产业,会顷刻之间面临全行业的破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赵永红如此认为。
受到2010年光伏产品热销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迅速扩大产能,而且还有很多场外的资本纷纷进入光伏产业。而这些产能正好在今年释放,又逢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两者叠加之下就造成了供需的进一步失衡。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陆川介绍,目前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4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一般国外自己需要消化10GW的产能,这样留给中国企业的市场只有不到20GW。这相当于有一半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除了一哄而上导致供过于求,汇率变化也是众多光伏企业受困的原因之一。由于光伏企业的市场基本都在国外,产品以出口为主,大量使用外汇结算,汇率风险较大。尤其是最主要市场欧洲的欧元一直在贬值,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汇兑损失。向日葵中报显示,上半年欧元汇率从8.1625下降至7.871,公司财务费用中产生汇兑损失2100万元。
而美国的“双反”则令更多的光伏企业雪上加霜。今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实行反倾销措施,征收高达31%到250%的反倾销税。“原本很多企业认为是最初的4%左右,可30%的反倾销税直接可以让企业亏损。”
不过相对于眼前的困境,中国光伏产业的真正危机还在后头。7月24日,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正式向欧盟递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的调查申请。如果欧盟批准立案,将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欧盟市场占了我省光伏企业出口市场的80%。”赵永红介绍,在当前本身行业就面临困境的情况,一旦这个市场对我们进行“双反”,那么我省光伏企业受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吴建龙和他的向日葵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光伏产业的真实写照。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中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从已经披露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行业A股上市公司来看,业绩预减者占比近八成,而在海外上市的十大光伏巨头仅今年一季度就亏损了6.12亿美元。
江西赛维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亿人民币,负债总额266.76亿元,负债率为88%左右。无锡尚德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其第一季度财报发布时已经承认,“债务负担使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已成为投资者应持续关注的风险。财报显示,尚德电力第一季度毛利率仅为0.6%,而总债务却达到35.8亿美元。
相比海外上市的,在A股市场上市的光伏企业也未见好多少。据向日葵半年报显示,组件销售价格大幅下跌,较去年同期下降53.57%,使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55.6%;同时由于相关营业成本没有同比下降,使得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的销售平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29%,下降至0.04%,毛利额大幅下跌。
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那么省内众多没有上市企业的情况又如何呢?“跟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也都差不多。”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介绍说,他们最近刚刚走访了绍兴、宁波、台州以及海宁等地的一些光伏企业,情况不容乐观。
据介绍,目前省内从事光伏产业相关领域的企业中,除了一些处于个别行业细分市场的企业情况稍好之外,其他企业基本上面临资金链紧张以及亏损的压力。
光伏十巨头负债超千亿
“真正”的行业危机还在后头
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到如今危机四伏,光伏产业面临的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一个“漫漫长夜”?
“光伏这个产业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非常快,即使在去年那种环境下增长幅度还是超过50%。”赵永红说,能源危机离我们很近了,光伏产业作为一个新能源产业的前景依然光明。
“目前世界各国都依然非常重视这个产业。如果国外不重视这个产业,那他们也不会来反我们。”不过赵永红认为,光能能够完全成为一个替代能源,肯定还是有个痛苦的过程。而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就处在这样一个痛苦过程之中。
陆川也认为行业的前景是好的。而随着发电成本下降,对于政策依赖度越来越小,光电的前景不可限量。“目前的危机很大原因就是对政策依赖度太大,一旦美国、欧盟经济不好,政府减少了对光伏的补贴,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危机。”
在危机中寻找机会,这是浙商一惯的做派。在这次严冬中,很多浙江光伏企业并没有“睡着”,而是在积极布局,谋求行业新一轮的机会。
“我们在2010年4月份就开始准备过冬了。”陆川介绍说,正泰太阳能当时就加大了电站的投入,在产能方面不再追加投入,这一步棋让正泰太阳能避免了如今的亏损局面。“预计今年全年正泰太阳能会有2—3亿元的盈利。”
据介绍,去年正泰太阳能自建电站的规模达到了190MW(兆瓦),而今年预计规模将达到470MW。“按照目前正泰的产能800MW来算,我们自己的电站就基本能够消化我们一半的产能。”陆川表示,而且卖给自己电站的产品还能保证一定的利润,因此,对于正泰来说危机并不是很严重。
不过正泰自建电站也有其他光伏企业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正泰集团一直从事低压电器、输配电等领域。“这样一来,自建电站就能够购买自己公司的产品,相对于其他没有配套的企业来说,要省10%。”
赵永红告诉记者,危机爆发以来,很多企业通过管理来压缩成本,自主地选择更稳定的客户。“他们都在寻找非洲、日本等一些新市场和新的合作伙伴。有的企业则是对产品进行重新布局。此外还有很多企业在发挥各自的优势抱团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