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现在流通盘小于2亿的股票有哪些
现在源流通盘小于2亿的股票如下:
洋河股份
东方园林
壹桥苗业
誉衡药业
赣锋锂业
古井贡酒
重庆百货
流通盘是指上市公司的规模。流通股规模对股市供求力量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调节作用,从而对股票价格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一定量的资金能把一种股票的价格推到的高度,与该资金量(需求)的大小呈正向变动,与该股票的流通盘(供给)的大小呈反向变动。就股票市场总体而言,这种关系显而易见。就个股而言,在市场资金既定的条件下,还有一个资金的流向或资金配置问题。流通盘差别较大但其他方面相同的两只股票,资金会不会按流通盘比例进行配置呢?一种股票的需求量会受其供给量调节,但调节的方向相反,即小盘股比大盘股能吸引相对多数以至绝对多数的资金。这是因为,其一,较大的供给量会加剧卖方竞争、压低股价,从而削弱了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其二,中小盘股所需控盘资金较少,从而更易于吸引主力资金入主坐庄。
Ⅱ 誉衡药业的十年辉煌
誉衡药业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即将登陆中小板市场,本次发行股数3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4亿股,发行价50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水平为54.35倍。十年奋进路,扬帆再启航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投资的热潮。在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医药产业在我国迅速蓬勃发展。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衡药业或公司),成立于2000年,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骨科用药、抗肿瘤、抗生素、营养药物为研发重点,以注射剂的开发为首选,涵盖骨科、风湿科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药物、肝病用药、妇科用药和抗生素等领域,自产产品鹿瓜多肽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誉衡药业是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体系的龙头企业。因其拥有优质的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作为发展的基石、使得该公司在极其激烈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花独秀。
在誉衡,新产品的研发备受重视,被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誉衡本着“合作创新,技术共有,利益共享”的方针,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国内多所大学及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合作,开发新产品。目前已形成了自主研发、联合开发、技术转让、代理品种等齐步并进的品种开发思路。旗下的北京美迪康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自主研发并为第三方提供技术服务。旗下的哈尔滨誉衡经纬医药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定位于国内外的优秀产品代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誉衡药业以品质、技术、创新、诠释品牌内涵,已经形成了“誉满天下,衡于万民”的良好口碑。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不断创新,终将于近日登陆中小板市场。本次发行股数3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4亿股,发行价为50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水平为54.35倍。
其中网下发行不超过70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发行总量减去网最终发行量,为2800万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投向GMP技改项目和异地扩建项目,将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扩大公司主导产品鹿瓜多肽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的生产能力。鹿瓜多肽注射液现有生产能力为年产1400万支,2009年鹿瓜多肽注射液实现销售收入17364.90万元,产量为21691410支,产能利用率达到154.94%,销量为21176784支,产销率达到97.62%。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现有生产能力为年产55万支,2009年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实现销售收入3810.46万元,产量为479123支,产能利用率达到87.11%,销量398561支,产销率为83.18%,除去公司1~2个月安全库存的影响,产品供不应求,产能受到较大限制。公司预计到2012年,鹿瓜多肽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的生产能力需分别达到年产4400万支和225万支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扩大主导产品生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二、扩大现在小产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12项新药证书,40项药品注册批件,由于公司生产能力的限制,许多市场潜力很大的产品,例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等产品都未能实现大规模生产,而该等产品对于公司丰富产品结构,减小经营风险,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公司也急需扩大该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三、由于公司现有办公场所,特别是研发场所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需要公司相应予以配套,以上项目总投资为4.29亿元。 在医药产业竞争激烈的商海中,誉衡药业是如何搏击风浪、扬帆远航,打造出今天的“辉煌誉衡”?我们听一听誉衡药业董事会秘书尚磊先生道出的经营秘诀。
尚磊介绍说:誉衡药业历经十余年的风雨历程、诚信经营,以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经营模式,如今已成为同行业内的品牌企业。在医药产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一直秉承“誉衡因您更精彩”的企业核心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坚持自身应负的责任,建立社会信任、同行敬仰、客户尊敬、员工爱戴的现代化领先企业。200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新医药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并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Ⅲ 誉衡药业的发行上市
网上发行日期:2010-06-07
上市日期 -
发行方式 :网下向询价
每股面值(元) :1.00
对象配售和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
发行量(万股) :3500.00
每股发行价(元) :50.000
发行费用(万元) :0.00
发行总市值(万元) -
募集资金净额(万元) :0.00
上市首日开盘价(元)-
上市首日收盘价(元) -
上市首日换手率(%) -
上网定价中签率:1.1528
二级市场配售中签率:-
发行当年净利润预测( 万元) -
发行当年实际净利润(万元) -
每股摊薄市盈率 :54.3500
每股加权市盈率:-
主承销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推荐人:-
Ⅳ 誉衡药业的公司简介
公司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资批[2008]659号《商务部关于同意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誉衡有限以经审计的2008年4月30日账面净资产109,119,070.29元,按照1:0.9622的比例折合为10,500万股,剩 余净资产4,119,070.29元作为资本公积金留存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26日,本公司在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23000040000225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Ⅳ 誉衡药业的其它相关
上演“假外资”
誉衡药业凭借着“返程投资”模式:只是将60%的股权从境外转入境内,通过实际控制人在境外公司持股的返程投资模式继续享受着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继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GQY)之后,另一家过会的中小板企业誉衡药业继续上演着“假外资”的故事。 不同的是,为了重新回到内地上市,宁波GQY选择告别了“假外资”的外衣,而誉衡药业则凭借着“返程投资”模式:只是将60%的股权从境外转入境内,通过实际控制人在境外公司持股的返程投资模式继续享受着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与此同时,在誉衡药业对外公开资料中的企业销售收入,与日前公布的招股书申报稿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更是相距甚远。
168万元的改制
誉衡药业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其前身是一家地处哈尔滨的集体所有制制药厂。
000年年初,从事医药销售出身的自然人朱吉满出资168万元购得黑龙江康复科研所附属药厂相关实物资产。
根据当时的约定,朱吉满首先在2000年2月份支付首期20万元的产权转让款,然后再在当年9-12月每月支付30万元,最后28万元在药厂产品松梅乐生产技术转让完成之后再支付。 不过,就在支付了首期20万元之后不久,朱吉满在3月27日就以上述资产出资成立了誉衡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誉衡有限”),其依据来自黑龙江大众资产评估经济法律鉴证事务所的一份评估数据:截至2000年2月29日,朱吉满购得药厂的生产设备和存货评价价值约为168.1万元。
按照当时集体企业的相关规定,此项转让需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程序。但缺少相关手续的誉衡药业则表示公司“转让产权是在审批程序的履行上存在瑕疵”,但“并未实质性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地方性规章的规定,交易本身体现了公平、自愿的原则”,因此“应为真实、有效”。虽然誉衡有限从成立开始的3年内(2000-200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8.34万、-246.15万元和95.22万元,但作为股东的朱吉满和其配偶白莉惠却在2000年10月和2002年10月先后对公司增资800万元和223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也从原先200万元增加至3800万元。 006年2月,朱吉满以投入两倍的价钱出资380万元收购了另一名小股东魏学宁手中5%的股权。此笔股权转让完成之后,誉衡有限的股权比例分别是朱吉满及其配偶白莉惠持有公司70%和20%的股权,自然人王东绪持有10%的股权。来自申报稿的披露显示,截至2005年年末,誉衡有限当年的净资产约为4246.83万元,当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录得6956.98万元和786.21万元。
境外上市折戟
2006年前后,誉衡有限开始谋求在日本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开始顺势调整境外企业控股的形式。 具体调整方案如下:首先由朱吉满、白莉惠和王东绪三名誉衡有限的股东分别按照70%、20%和10%的持股比例设立两家公司爱衡科技和吉康科技,而由这两家公司分别受让誉衡有限40%和60%的股权;最后,爱衡科技和吉康科技将手中持有誉衡有限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境外设立的誉衡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誉衡药业披露的资料显示,誉衡国际收购誉衡有限的425万美元竟然全部来自一名日本私人的借款。 按照原先的计划,朱吉满等3名自然人股东和日本居民井关清在2006年2月6日签订《返程投资框架协议》,后者以333.33万美元认购誉衡国际优先股;不过此后由于上市计划取消,这笔认购款在2006年7月16日即转为借款,同时誉衡国际再次向井关清借款333.33万元美元。 如今,誉衡国际已经还清了666.67万美元借款中的500万美元,尚有166.67万美元因为没有到2010年7月的还款期尚未归还。由于誉衡国际仅仅是一家海外持股的壳公司,因此其还款来源理论上应该来自于誉衡药业近几年的分红所得。 此后不久,誉衡有限表示因为2007年年国内资本进入持续健康发展阶段,公司决定将上市地点从国外转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