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郭广昌新年致辞,复星集团的业务主要有那些
复星集团的业务主要有医药、房地产开发、矿业。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证券代码:600196 SH),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
复星集团的业务还覆盖了钢铁、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领域,各主要业务均长期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带来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持续的城市化、服务全球的制造业等中国动力,业绩逐年稳步增长,各业务板块在细分行业内进入国内前10强。公司已连续数年稳居中国企业前100强。
⑵ 集团战略是谁提出的
当然是华彩管理咨询集团的白万纲总裁咯!
你看下网络,有他的介绍,他们公司做过400多家的大型企业的咨询项目,集团战略、集团管控、风险内控是他们的强项。
下面是网络的相关资料:
华彩咨询集团董事,曾历任国际咨询公司与多家集团型企业高层,有十余年的咨询经验。目前担任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浙大等学府总裁班客座教授,多个省市国资委、经贸委的管控顾问,同时他还是多家超大型企业集团的独立董事。华彩咨询已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母子公司管控高峰论坛,2007年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召开第二届、第三届论坛,并发表中国母子公司管控百强排行榜。他带领华彩研究院,集中于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跨越集成和调和,范式创造式地全新创始了“母子公司管理”、“国家管控”、“四层级战略”、“组织智商”、“管理型企业文化”等管理体系。
他带领的咨询团队已为近300家集团型企业提供母子公司管控咨询服务,包括中石油集团、中粮集团、中船舶集团、东方汽车集团、宝钢集团、中集集团、沙钢集团、华立集团、广厦控股、紫江集团等。
个人专著:
《咨询的力量》、《总裁制造》、《组织智商》、《母子公司管控109问》、《国家管控》。系列管理音像教材:《母子公司管控系统篇》《母子公司管控职能篇》、《总裁修炼》、《组织智商》、《国家管控》等。
——上海华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 白万纲
中国首席母子公司管控专家。
兼任中石油集团、中粮集团、中移动集团、中集集团、华润集团、沙钢集团、华立集团广厦控股、紫江集团的战略顾问。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欧商学院总裁班客座教授。
1996年起,白万纲老师开始致力于管理咨询事业,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了“母子公司管理”“四层级战略”“组织智商”“成长管理”等管理方案。
白万纲老师已经为两百余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母子公司管控,集团公司战略等管理咨询服务。其中60%以上为旗下拥有上市公司的集团企业。
拨开迷雾
吹糠见米
集十一年潜心研究之心得
汇数百家客户实践之经验
中国集团管控第一人白万纲博士为您详细解读实现利润飙升之途
GE、沃尔玛、西门子、三星、柯达、丰田汽车、达能……
世界500强巨擎的利润内幕
复星集团、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万科……
民族企业竞争制胜的中国“利”剑
中国首席母子公司管控专家倾力奉献
超越产品利润、调控公司利润、聚变集团利润!
一些企业在狂奔、在盘子越来越大的同时,利润率越来越低,回报率越来越低。量大利反减,量大利不增,已经成为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魔咒”。集团公司如何摆脱魔咒,深度挖掘集团利润?
本课程将分六个阶段,一步一步为您揭开集团利润的神秘面纱,揭示集团公司如何挖掘集团利润,如何锁住利润,以及如何使集团利润价值最大化。
集团管控的十大问题
母子公司管控是公司集团化的必由之路。本套光盘的主体思路是阐述母子集团公司管控运营模式,通过这套行之有效的成熟管控机制,解决企业集团化运作所面临的问题。按照母子公司管控的运作及核心问题的分类,可分为十大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集什么是企业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
第二集为什么要建立完善的集团战略管控
第三集什么是集团公司盈利的奥秘
第四集为什么东芝集团退出家电为什么GE通用电气退出家电
第五集如何打造强势总部实现集团增值
第六集强化价值管理达到信息通畅的重要性
第七集为什么要建立一套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第八集怎样搭建界面管理的平台拒绝财务漏洞
第九集如何加强绩效管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十集德隆集团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第十一集加强各部门的整合提高集团的战斗力
第十二集集团公司构建母子管控的解决之道
⑶ “复星系”旗下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复星系”旗下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商城、友谊股份,天药股份,翔锐股份,一致药业,海翔药业,招金矿业,联华超市、复星医药(H)和复星国际等。(投投金融)
⑷ 很多人说复星集团郭广昌花258亿重组豫园股份不值,大家认为如何
我觉得这对复星跟豫园都是双赢的事情吧,豫园有资金的注入可以大展拳脚,复星集团郭广昌提出的快乐、富足、时尚生态系统战略,其中豫园是快乐平台,这样豫园与复星可以协作发展,双赢!
⑸ 什么叫战略投资
一、简介: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未来产生长期影响的资本支出,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基于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分阶段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投资。即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企业战略性投资泛指直接企业竞争地位、经营成败及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投资活动。典型意义的企业战略性投资项目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的引进、新领域的进入、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生产与营销能力的扩大等等。这类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伴随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战略性投资的风险投资特征往往也非常明显。企业战略性投资事实上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制定战略性投资,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加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证。
二、陷阱规避
企业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战略性投资,主要指为了企业未来而进行的投资,如行业内并购、多元化发展等,另一类是财务性投资,如雅戈尔、刘銮雄的华人置业等,在证券等金融市场上游弋,其个别年度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经历了金融风暴,企业对财务性投资的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也适当地收缩了。手握现金的公司在危机时是虎视眈眈,伺机进行战略性投资,抄底是对的,但不要因为价格的便宜而忽略了其中的陷阱。
1、行业内整合
很多公司都想通过行业收购来提高规模和产能、降低成本,以获得采购和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其中的陷阱是消化不良,可能因为企业文化、被收购方黑幕、收购方的管理能力等。
例一:全美航空先后收购太平洋西南航空和主要竞争对手彼得蒙航空,一年多的时间,公司规模增至原来三倍,造成原信息系统和人力系统难以承担,结果服务质量下降,利润率大幅下降。
例二:AOL与时代华纳合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曾带来无数美好期望,事实上失败的很惨,这个金额高达1062亿美元的并购案,造成公司市值缩水高达750亿美元,创始人也要出面道歉。
中国这类例子也多不胜数,比较出名的如TCL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等,都是令人惋惜的失败,至于联想收购IBM电脑,也不太乐观。
行业内整合陷阱的规避:
(1)、深入了解被并购企业,尽职调查更偏重于财务调查,特别关注是否有担保等黑洞。
(2)、企业文化,特别是跨国收购的文化差异,在收购前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具备管理整合能力后才考虑出手。
2、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比行业内整合的难度更大,成功的一般会举GE为例,国内则有复星。其中的陷阱主要是把握行业周期,因为多元化涉及公司不熟悉的行业,像2010,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寻找矿山,与自己主业一点也不搭边,年底金属价格大跌后均面临大幅减值。
多元化发展陷阱的规避:
(1)、行业周期的研究和收购企业的选择:坚持长时间研究后的稳健投资,对整体环境、行业、企业做持续的研究。
GE是数一数二战略,这个有点难;复星是从行业中筛选出超过中国GDP增长速度的少数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当中,持续跟踪已经成为或者有潜力成为前十强的企业。这个可以学习。
(2)、把握最佳的进入时机,争取较低成本的介入机会。比如,对海南铁矿的投资,复星从关注到签署合作意向书就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又如为了入股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复星跟踪研究了很久,从排名全国前列的中小城商行中选出了2~3家跟踪研究。
(3)、对于想投资的企业,关注企业盈利的能力、团队的竞争力和资源的竞争力等几个考核指标。
3、投资机构的选择
素质好一点加上有扩大雄心的企业,接触投资机构如VC、PE的机会一定很多,这其中的陷阱就是对赌协议,像蒙牛、昌盛地产:
陷阱规避:更好地了解投资机构
(1)、他们习惯于通过控股对董事会和公司运行进行监控。
(2)、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去规避风险,不要轻信他们的对赌协议。
(3)、不要为了上市而放弃自身的经营模式和风格。
战略性投资,谨记张瑞敏的话:“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三、投资退出
1、退出的效应:
(1)、实现投资项目的良性循环
(2)、投资退出有利于确保公司现金流量的平衡,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3)、以高溢价退出投资项目,可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特殊收益和现金流
(4)、退出经营不善及负债高的项目或业务,可让公司有效重组债务,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
(5)、投资退出作为一种收缩战略,是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6)、公司通过减持或降低在投资项目的股权比例,可以引入专业或策略投资者共同经营投资项目,形成多元产权模式,降低风险。
2、退出的途径:投资退出其实也是一种资产经营活动。因此需要借助资本经营手段来完成。其主要手段不外乎通过“转,售,并,停,关”,其中以“转,售,并”最为理想。
从资产经营角度来谈谈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有五条:公开上市、转让股权、兼并与收购,股权回购,清盘。清盘属于投资失败的无奈之举,只有从前几条途径才能获得投资回报
3、退出方式的选择:投资项目退出,要因公司不同而异,很多公司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其实投资的退出并不只限于项目亏损时的万不得已,而应该是主动的发展战略,在恰当的时机以退为进. 所以在投资时充分考虑它,会使投资项目不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更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下面通过三点来总结为何退出投资项目:投资退出作为公司的一种收缩战略,应是一种主动的发展战略。通过收缩实现公司的最优规模,以至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其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
⑹ 发展模式与集团战略的具体关系是什么
华彩认为,发展模式是构成集团战略五种要素当中的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决定企业战略型态与特征的关键。就拿你们公司来说吧,目前是实业与金融组合的多元化产业集团,那么发展模式就可以选择产融结合式的发展,运用产融结合方式实现价值型与效率型的高速增长,比如复星。
华彩归纳总结发现,发展模式的构筑包括战略思考重建(经营哲学,战略观,发展观) 、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体系、 超级理论、 路径 、对子公司提出的要求。
发展模式的本质是从现象中抽取取本质与规律,通过本质与规律的优化、导入、升级、个性化解读转化为企业的集团战略认识的深度凝结,构建自身高速成长的超级理论,助推集团跨越式发展。
⑺ 复星集团的成功经验
“汇聚成长力量”是复星成功的经验浓缩。具体而言,复星之所以取得了创业的成功,在于四个因素:首先是选好了人,梁信军说,复星归结到底,一切的一切,是人。第二是优秀的发展理念,帮助复星始终能做行业的领跑者,把握时代脉搏。第三,稳健的风格。第四,坚守底线,建设健康的新商业生态。
企业和谐,团队生态
复星非常重视健康的企业生态建设:一是重视领导团队之间的互补和谐;二是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四是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人才观。
——构建领导团队之间的和谐互补。在团队建设上,创业团队能够始终志同道合,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都能够求同存异,能力互补;二是相同的价值观;三是重视团队合作,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四是能够以感激感恩之情正确处理与国家、与团队成员分项发展成果的问题;五是明确的分工的同时共同对结果负责。领导层的能力互补是团队和谐的一个因素。有的人擅长投资,有的人擅长优化运营,有的人擅长融资,有的擅长对内,有的擅长对外,这个非常好。如果几个人都一样,将来就是竞争;几个人完全不同,就会冲突。所以,要有同有异才行,但核心的价值观一定要相同,这是一个团队最根本的东西。
——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把优秀的企业家吸引来、留得住,关键是要靠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从复星来说,最核心的就是“汇聚成长力量”。第二层面是“创造价值,分享发展”。这是复星文化的根,一切都从这儿开创出来的。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如果用人都是靠情感、靠领导个人魅力肯定会有问题。一定要制度化。制度能保证有好的文化,从而不断地吸引人、留住人;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体系完备,能超越个人、持续保障企业的稳定。
——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复星最大限度地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高度关联,把企业进步与个人价值的提升高度融合,较好地实施了“追求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高度和谐统一”的企业人才经营战略。复星将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产,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的用人观。所谓“以发展来吸引人”,就是强调要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多样的发展空间,激励员工将个人的发展愿望融入企业整体发展的大局,使员工的潜能在事业推进的过程中得到释放;所谓“以事业来凝聚人”,就是创造价值、分享发展,将复星的发展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帮助员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激发员工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创业激情;所谓“以工作来培养人”,就是企业鼓励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断提高,将工作中的挑战与压力,转化为自身前进、成熟的动力,同时公司充分提供多种角色的培养环境,鼓励员工成为掌握投资、融资、优化运营等多重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所谓“以业绩来考核人”,就是将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员工工作、衡量工作能力最根本的依据,不断探索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形成结果导向、注重效率的良好氛围。
理念优秀,决策果断
——优秀的发展理念。复星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复星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投资,包括黄金、地产、钢铁、矿业、商业的投资都是比较成功的。这些投资项目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基于复星对中国经济的理解,对“中国动力”的理解。复星真正地深入市场,懂得投资之道。准确判断形势,在不同阶段抓住了不同的高成长行业,这就是复星集团成功的一条经验。
——适应中国快速的产业成长规律。复星集团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集团优秀的发展理念与敢于决断的勇气。复星的成功,在于领导层能够快速反应,发现中国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动力的转变,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从最先开始从事的市场调查,到之后介入房地产销售、医药领域,再到后来进行的产业投资、PE投资、资产管理,复星迈出的每一步都比市场快半拍。主动出击为复星赢得了不少商机。其次是学会了适应中国快速的产业成长规律的变化,这是对中国企业家的考验,也是复星成功的关键。
稳健经营,管控风险
——聪明投资、自律自省。聪明强调的是时机的选择和理性的思考,选择和自身资源相匹配的项目;自律指的则是在把握机会时,不是什么都抓,而是首要关注其与企业价值观的一致性。对于复星来说,站在全球角度,现阶段的聪明投资就是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复星在每一年里,也许并不是明星企业。梁信军说:“我们不会跟别人去比拼规模、比拼销售额……做企业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领先不代表最终的成功。与销售额比,我们更在意利润、税收、还有风险控制”
文化自觉,商业生态
——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民企形象。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复星集团受命组馆后,主动联合阿里巴巴、苏宁电器、民生银行、大连万达、易居中国、华谊兄弟、美特斯邦威等16家各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只用了不到16个月建设起了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第一次以一个方阵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新面貌,在广大民营企业中传播先进文化。
这一展示的成效是明显的,不仅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演出、举办高层次国际活动最多的中国企业馆,更极大推进很多参展成员的国际业务合作。对复星而言,民企馆所展示的活力健康形象正是最好的名片,成为向国际合作伙伴美国凯雷集团、保德信金融集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等展示的最好平台。当时,复星正与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洽谈合作,该集团董事长德斯坦先生就悄悄来到民企馆参观,看复星的企业实力究竟如何。德斯坦先生事后回忆说,民企馆的效率、复星团队的高效和专业说服了他,使他确信中国元素的加入不仅不是威胁,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推动健康的商业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世博民企馆的经历让复星越来越认识到,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的合作伙伴交流,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对赢得国际伙伴理解、尊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复星在努力打造“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要在推动中国健康商业文明环境和健康自然生态环境营建、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和文化复兴中贡献力量。
正是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复星开始更多地向世界推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资助故宫珍藏展品走进卢浮宫,出资共建中国木雕文化博物馆,持续推动传统戏曲保护等。
复星集团还身体力行,在世界高端人群中大力推广平衡调和、活力包容的中华太极文化。复星在华尔街成功举办太极文化为主题的品牌推介活动中,吸引到了包括美国前财长斯诺在内的政商两界重量级人物。与此同时,复星“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理念也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开放,向复星的合作伙伴传递中国和中国企业崛起的善意,让世界、全球企业从中国的经济成长中分享成果、共赢发展,体会合作共生、生生不息的太极文化理念。
⑻ 复星是国企吗
复星不是国企,是投资型集团。
复星创建于1992年。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中国动力的投资集团,复星先后投资复星医药、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永安保险、分众传媒、Club Med、Folli 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
2007年,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复星始终胸怀感恩之心,与员工、社会共享企业发展。2011年,复星投资企业纳税8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9万个,年度员工薪酬超50亿元人民币。20年来,复星已累计向社会捐赠超6亿元。
复星集团的前身是“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之初,上海“广信”只是一家小规模的科技咨询公司,主营业务为市场调查和科技咨询,创业资本不过3.8万元。
(8)复星集团发展战略扩展阅读:
复星向巴菲特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向GE学习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向李嘉诚学习全球化管理,向凯雷学习资产管理、向保德信学习企业风险控制。通过学习,凝炼成指导复星思考和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将规范透明的理念设为一切制度的基础。
为此,复星在民营企业中首创了税务总监的岗位,并请来国内一流的税务专家担任,确保在税收上做到应缴尽缴,不在纳税问题上栽跟斗。20年来,复星及所投资的企业,累计向社会缴纳税款400亿元,在纳税上的规范奠定了复星稳健基础、创造了最大的时间效益。
⑼ 上海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02年7月
复地开发位于武汉汉阳区的复地翠微新城,开始复地的全国拓展战略
2003年5月
复地参股北京玉泉新城项目,开始在北京的开发业务
2003年9月
复地收购江苏盛唐公司,开发位于南京江宁开发区的复地朗香别墅
2004年2月
复地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4年9月
复地购入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的四幅土地,开发复地公园城项目
2005年5月
复地收购重庆润江公司,开发位于重庆北部新区的复地上城项目
2005年9月
复地竞拍获得天津北洋大厦在建工程
2006年10月
复地获得位于杭州乔司的四块土地,成立浙江复地
2007年9月
复地合作开发西安城北区的住宅项目,西部中心城市战略再次深入
2008年6月
复地获得成都高新区一块商业用地,进入成都市场
2008年8月
复地以股权收购方式进入长春市场,开发净月国际项目
2009年3月
复地开始承建上海世博民企馆
2010年2月
复地集团联合山西得一文化产业集团在太原成功摘牌四块土地
2010年5-10月
复地作为上海世博民企馆总运营商,完成民企馆超过200万人次的接待运营任务
2010年6月
复地投资集团成立。 2010年9月, 复星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摘牌获得了大连东港地块
2011年1月
复地集团成功获取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春路地块
2011年5月
复地集团主动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开始全新的战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