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徐长军的人物履历
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拥有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分配到电子工业部第十五研究所工作,1995年离职创业,1996年创办朗新科技,2008年创办易视腾科技。
② 华为手机老板是哪里人
是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中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于1987年注册成立,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在2012年营业额为2202亿元人民币,以微弱差距位列爱立信之后,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位置。[1][2]根据2012年第四季度统计,华为是世界第六大手机制造商,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3][4][5][6]
目录 [隐藏]
1 公司历史
2 产品与服务
3 组织结构
4 员工待遇
5 争议
5.1 涉嫌窃密
5.2 国家安全
5.3 企业内部
6 业务记录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
9 参见
公司历史[编辑]
1987年9月,华为以“民间科技企业”身份获深圳市工商局批准获得注册,注册资本2.1万元,员工14人,主要业务为代理中资控股的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的HAX小型模拟交换机。成立早期代理小型程控交换机,在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是1994年推出的“C&C08”大型程控交换机,之后逐渐占据国内固定交换及接入网等通信设备市场,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至90年代末期已经在国内市场上与其他少数竞争对手共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至2007年,华为在光传输网络、移动及固定交换网络、数据通信网络几大领域内拥有较强实力,并在全球电信市场与爱立信、阿尔卡特、思科等老牌通讯公司展开激烈竞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IT泡沫之前是一间籍籍无名的公司,但从IT泡沫之后该公司以中国为据点急速成长,快速吸引各界注目。华为在与思科系统公司的诉讼中获得胜利,出口大幅增加,市场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
2011年11月16日华为计划以5.3亿美元收购赛门铁克在合资公司华为赛门铁克中所持的49%股权,华赛是华为和赛门铁克2008年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主要提供安全、存储与系统管理解决方案。
华为北美区研发负责人表示,华为已为在美国市场挑战网络设备业龙头思科系统做好充分准备,但表示这将需要耐心和时间[7]。
未来五到十年内,华为不考虑整体上市[8]。
产品与服务[编辑]
华为Echolife HG520V 无线路由器
华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电信运营商业务,同时也提供企业与个人使用的产品与服务,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在使用某种形式的华为技术[9]。
无线接入:包括GSM、UMTS、LTE等基站设备
固定接入:包括传统固网接入(MSAN, DLSAM),光纤宽带接入(FTTx),ODN和配线(ODN and MDF)
核心网
传送网:WDM/OTN、MSTP/Hybrid MSTP、微波系统等
数据通信:路由器、交换机等
网络能源
业务与软件
OSS服务器:电信网络和运维转型中的网规网设、IP运维、资源管理、业务发放与激活、线路诊断、系统架构以及端到端的专业服务等
存储与网络安全
终端:手机、上网卡、网关、调制解调器、机顶盒等
组织结构[编辑]
华为研发大楼(深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为6大体系,分别是销售与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财经,市场策略,运作与交付,人力资源。其中销售与服务体系下在全球设有7大片区,分别是中国区(国内市场部,下设中国国内27个代表处),亚太片区,拉美片区,欧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独联体片区和中东北非片区,各片区下还设有代表处驻扎在各国家,在代表处工作的员工同时受所在代表处及所属体系部门双重领导。华为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终端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公司,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大学,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
华为公司的组织架构由上至下分别是董事会(BOD)-经营管理团队(EMT)-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六大体系的办公会议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欧洲(德意法等)、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个研究所,89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止2006年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6年5月8日,华为启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
2006年9月,华为与3Com合资设立的网路通讯设备品牌“华为3Com”(Huawei-3Com)改名为H3C,H3C经过多次变动,最后被惠普收购。
2007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成立存储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出资买下赛门铁克所持股份,成为华为的全资子公司)
2010年,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华为朗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朗新董事长徐长军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
员工待遇[编辑]
华为员工等级分23级,一般技术工从13级开始,13级以下一般是秘书等岗位。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奖金,部分优秀员工有配股,可分红。对新人创建了导师制度,使新员工能尽快适应公司。对老员工还有在职培训。龙岗基地有可容纳3000人的百草园员工公寓群。基地内部外部都有接送巴士。
争议[编辑]
涉嫌窃密[编辑]
2003年2月5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提起诉讼,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使得产品连瑕疵都存在雷同;并且华为还侵犯了思科拥有的多项专利。[10][11]2004年7月,思科表示由于华为已经在路由器中移除了盗用的代码,于是撤回告诉。[12][13]
2004年芝加哥贸易展上,富士通发现华为工程师未经允许拍摄富士通的产品。[14] 华为表示已经解雇该名工程师。[15]
2008年,摩托罗拉控告五位离职员工,指称他们携带商业机密,投效与华为订有经销协议的Lemko Corp.。2010年,摩托罗拉提出大量证据以及修正控告,向美国联邦芝加哥地方法院控告华为自2001年开始通过摩托罗拉内部员工窃取商业机密。但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声明这项指控毫无根据。
国家安全[编辑]
2011年3月4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华为收购3Leaf公司,声称基于如下理由[16]:
1. 华为总裁任正非加入中国共产党已33年。
2. 任正非为长期活跃的中国共产党重量级成员。
3. 任正非以上校军衔离开解放军立即创建华为,大量资金来源不明。
4. 华为创业早期合约全部为解放军控制的中资驻港企业,政府背景明显。
5. 中国军方长期无偿向华为提供关键技术,华为与解放军签署多项现存长期合作项目,军方背景明显。
6. 华为长期策划及从事与盗取知识产权相关的商业犯罪,商业道德败坏。
7. 华为有向包括萨达姆·侯赛因、伊朗、塔利班提供服务的长期历史。
8. 华为在收购3Leaf以前曾经策划及参与盗取3Leaf知识产权的商业犯罪。
9. 中国多家国家银行在华为成立后的24年当中向华为提供“无限制的融资”,政府背景明显。
2012年3月26日,澳大利亚政府禁止中国的华为公司在澳大利亚经营的子公司参加“国家宽带网络”(NBN)的竞标,理由是国家安全。华为在澳大利亚的公司自2004年起在澳大利亚运作,它的高管层基本由澳大利亚人组成,董事会里的董事目前有前霍华德政府的外交部长唐纳和维多利亚州前工党政府的总理。唐纳完全否认所谓的安全顾虑,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整个有关华为参与网络攻击的概念,假设的依据就是它是中国的公司,这极其的荒谬。
2012年10月,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认为中国两家通信设备生产商华为及中兴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将两家企业挡在美国市场门外,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这两家中国企业的产品“涉嫌为中国间谍活动提供便利”的调查耗时近一年,9月中旬,华为和中兴的高管分别被要求在美众院听证会上提供证词。美国众议院没有提出证据显示这两家公司有相应行为,但最终认定其会危害国家安全。 [17][18][19]有一些报道指出,思科等竞争对手积极推动了对华为与中兴的调查。[20]
③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钉钉企典 上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05-07,注册资本4.167603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是郑新标,公司地址是无锡新吴区净慧东道90号无锡软件园天鹅座B栋10、11楼,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320200747189665N,行业是null,登记机关是江苏省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null,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330100400016254
• 分支机构: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一分公司,注册号是11000045015963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注册号是110000450258109,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注册号是440101400163865,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注册号是33010050002599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注册号是640000500006306,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注册号是310000500630496,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注册号是42010650000042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注册号是350298500000277,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320200747189665N
• 对外投资:
朗新智元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蒋国伟,出资日期是2018-06-05,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51.00%
邦道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翁朝伟,出资日期是2015-10-29,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40.00%
涵谷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蒋国伟,出资日期是2019-03-04,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51.00%
朗新投资管理无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慎勇,出资日期是2017-08-0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朗新金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焦国云,出资日期是2014-10-11,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51.00%
清大朗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知平,出资日期是2018-12-24,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出资比例是81.00%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何渝君,出资日期是2018-03-13,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60.00%
朗新云商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瑜,出资日期是2017-03-01,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51.00%
新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光星,出资日期是2014-12-29,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60.00%
视加慧联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徐国贤,出资日期是2018-07-26,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30.00%
杭州朗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焦国云,出资日期是2013-03-1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朗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陈齐标,出资日期是2017-03-01,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10000.000000,出资比例是60.00%
云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林海潮,出资日期是2018-09-07,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5000.000000,出资比例是51.00%
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蒋国雄,出资日期是2018-07-31,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20700.000000,出资比例是14.49%
北京天正信华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知平,出资日期是2005-06-03,企业状态是注销,注册资本是14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北京朗新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彭知平,出资日期是2012-06-28,企业状态是在营(开业),注册资本是9500.000000,出资比例是100.00%
• 股东:
无锡道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1.78%,认缴出资额是743.544000
无锡群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8.10%,认缴出资额是3376.008000
天津诚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4.53%,认缴出资额是1886.868000
国开博裕一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12.94%,认缴出资额是5391.000000
无锡朴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20.22%,认缴出资额是8426.840000
无锡羲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1.95%,认缴出资额是814.356000
无锡富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2.26%,认缴出资额是943.056000
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比例8.64%,认缴出资额是3600.000000
海南华兴合创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比例1.94%,认缴出资额是808.668000
社会公众持有股,出资比例10.80%,认缴出资额是4500.000000
员工激励限制性股票,出资比例2.82%,认缴出资额是1176.030000
YUEQICAPITALLIMITED,出资比例24.02%,认缴出资额是10009.656000
• 高管人员:
郑新标在公司任职董事
郑新标在公司任职总经理
徐长军在公司任职董事长
谢德仁在公司任职董事
张明平在公司任职董事
赵国栋在公司任职董事
陈峙屹在公司任职其他人员
彭知平在公司任职董事
梅生伟在公司任职董事
戴清林在公司任职监事
倪行军在公司任职董事
穆钢在公司任职董事
马雪征在公司任职董事
林栋梁在公司任职董事
万海艳在公司任职监事
④ 海思股票代码
截止2020年9月海思还未上市,因此没有股票发售。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回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答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4)朗新科技大股东徐长军扩展阅读
海思半导体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新加坡,韩国,日本,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办事处和研究中心拥有7,000多名员工。经过20年的研究和开发,海思已经建立了强大的IC设计和验证技术产品组合,开发了先进的EDA设计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海思半导体基于ARM架构开发了Kunpeng系列服务器CPU处理器。昆鹏系列处理器具有出色的性能,吞吐量,集成度和能效,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本机应用程序等场景,可满足数据中心的各种计算要求。
⑤ 华为老板是谁
华为创始人是任正非
任正非,祖籍浙江省浦江县,1944年10月25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
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已并入重庆大学),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1974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化纤总厂,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任正非也因工程建设中的贡献出席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和1982年的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任正非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任华为公司总裁。
(5)朗新科技大股东徐长军扩展阅读
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⑥ 谁有关于IT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案例!
IT行业是新兴行业,作为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IT行业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IT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企业的最重要的运营成本,而且是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过去的几年中,IT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水平,以吸引和挽留他们。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就是不断的加薪和进行股权激励(如员工与经营者持股、MBO或股票期权等)。以下分别以联想集团、北京朗新、信雅达、东软股份等公司为例,介绍这些成功经营的公司是如何进行改制从而实施股权激励的。
联想集团ESOP
联想是我国本土IT企业的杰出代表。早在1993年,联想已经开始意识到解决其产权问题的重要性。1993年,联想从所办公司变为院管公司。联想向中科院提出由管理层和员工占有35%的分红权的方案。1994年,经过联想和中国科学院一年多的磋商,中科院同意对联想股权进行划分,确定按照中科院占20%,计算所占45%,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其余35%股权的分红权,从1995年实施。联想集团的管理层没要股权,要的是分红权。因为国有资产的股权属于国资局,不属于中科院,中科院无权决定如何划分。中科院没有国有资产让渡权,但有利润分配权,因此有权给予联想管理层分红权。然而即使是对分红权的分配,当时在中科院系统内也算是特例处理。另外,35%的比例也是终获批准的因素之一。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红利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效益,这使全体联想人都关心企业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关心个人的得失利益。同时,它为联想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由于认识到自己的创业已经通过红利权的形式得到了认可,联想的老同志非常愿意并支持将年轻人推到领导岗位上去,他们也希望联想的事业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但是分红权毕竟不是股权,获得分红权的联想员工持股会等到了盼望已久的时机。1998年,联想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并成为香港联想的最大股东。同时,有关把联想员工持股会拥有的分红权转变为股权的计划也开始实施,其指导思想是:让企业的创始人、管理者、业务骨干能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联想这次股权改革涉及到的只有员工持股会所持有的35%股份。这35%原来是以分红权的方式存在,这次股份改革就是要将这35%的分红权变为股权。按照1993年确定的比例,中科院和联想员工持股会正式确定中科院拥有联想65%的股权,管理层和员工自身占有其余35%的股权。
1999年,联想又在集团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个员工持股计划是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会所持35%股份的分配。按照1994年就已经确定的方案,第一部分是创业员工,总共有15人,将获得其中的35%,这些人主要是1984年、1985年创业时的骨干;第二部分是核心员工,约160人,他们主要是1988年6月1日以前的老员工,将获得其中的20%;第三部分是未来的骨干员工,包括现在的联想员工,获得其余的45%。可以认为,联想的股权改革是将35%的股权切割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激励老员工,这部分占35%中的55%;另一份,是对联想未来的留成,这可以看成是联想的“未来激励”,它占其余股份的45%。这一方案的最大特点正是兼顾了企业的过去和未来,既妥善地解决了早期创业人员的历史贡献问题,又恰当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因而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比较公平、合理的股权改革方案。
信雅达MBO
1993年3月,郭华强与香港商人熊融礼等人一起投资10万美元创办了新利软件公司。熊融礼任董事长,郭华强当总经理。1995年,沉浸在成功中的新利公司却发生了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这一年年初,新利公司8位主要中层经理集体出走,创办了杭州恒生电子公司,也进入了他们熟悉的证券技术市场。他们出走的原因很简单——没有新利的股份。
1998年底,在新利的30%股份被折成2000多万元现金后,郭华强与新利正式分道扬镳。此后,一批与郭华强在新利共过事的管理人员先后来到他主持的信雅达公司。
2001年11月,信雅达完成了股份制改造,12个总裁级管理人员都拥有自己的股份。2002年1月,信雅达完成MBO。郭的具体做法,一是直接转让信雅达的股权: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转让实际价格为28元的股权。另一方面,郭通过转让信雅达电子的股权,再由这家公司持有信雅达股权,从而使核心团队成员间接持有信雅达。信雅达电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由郭华强与胡自强、叶慧清出资成立。郭占50%的股份,胡与叶各持25%。但是,信雅达电子经营得并不理想。至2000年中期,其每股净资产仍维持在1元左右。是年,郭开始对信雅达电子进行改组。2000年9月,胡自强以每股1元的价格将所持信雅达电子25%股权全部转让至郭华强,叶慧清也以同样价格将所持25%股权转让出去,其中12.48%转让至朱宝文、6.38%转让至张健、2.55%转让至杨文山、2.55%转让至潘庆中、1.04%转让至郭华强。同时,新任5大股东同比例对信雅达电子增资扩股至100万股。2001年9月,信雅达董事副总裁蔡亮以1:1的价格再次对信雅达电子增资6万股,信雅达电子的股权结构为:郭华强71.73%、朱宝文11.77%、张健6.02%、蔡亮5.66%、潘庆中2.41%和杨文山2.55%。
在总股本5846万股中,流通股为1800万股,占30.79%;发起人法人股为4046万股,占69.21%。而在69.21%的股权分配中,以实际持有股份比例计算,郭华强占35.8%,相当于发起人股份中的半数;其余的33.41%的股权则被许建国、朱宝文等14人核心团队成员分持,其中持股次多的许建国占10.83%。
北京朗新MBO
朗新成立于1996年4月,当时名为“北京朗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200万元入主朗新,控股51%,公司更名为“北京实达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实达朗新以管理层收购(MBO)的形式将51%的控股权收回,并与实达软件脱离关系,将公司正式更名为 “北京朗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朗新作为一个电信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几年来为实达贡献良多,期间也获得快速发展。之所以要进行这次股权变更,朗新的总裁徐长军认为,“实达朗新的机制不合理,体制设计上有矛盾,公司无法持续发展。”结局似乎只有两个,要么是由朗新的管理层采取MBO的方式,由管理层将控股权买回;要么徐长军带领管理层离开,另起炉灶。最终实达和朗新选择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是“双赢”的抉择,由管理层采取MBO的方式回购股份。“如果实达行使他们的控股权,否决我们的提议,朗新可能就要有一个大震荡。当时双方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很负责,选择了后者。”
朗新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数千万元量级的股权回购,也承受着相当程度的经营压力。这样一个过程尽管非常痛苦但对于一个公司和它的管理者来说却极有意义:在融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自身发展的方向,寻找理性的游戏规则,选择好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样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在这次MBO的过程中,朗新引进了很多具有海外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而且设置了相对完整的员工期权计划,产权关系更为明晰合理。从大量海归人士的加盟不难看出,他们的目标将是海外资本市场。
而实达软件在其下属公司超速成长的时候,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成长。对于下属企业来说,实达软件无论在品牌、资金还是管理上再也难以适应这些下属企业的发展要求,反而因为各方面的局限而成了一个并不理想的平台。他们要上市,要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在这些方面实达软件显然是不能有所帮助的。
东大阿派职工持股案
东大阿派成立于1993年6月,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两家公司:沈阳东大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1995年公司更名为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开发行社会公众股1500万股,公司总股本达到5500万。主要股东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