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嵌入式m2m终端设备上市公司

嵌入式m2m终端设备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4-17 09:16:45

⑴ 能从事智能手机、嵌入式设备、平板电脑、M2M等移动设备的应用软件开发、销售、维护等工作是什么专业

计算机类的专业都可以做这些,就看个人选的方向而已。不同学校的专业名称不一样,一般都是类似“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工程”等等

⑵ 为了更好地承载m2m业务应用特征,lte网络增强的内容有哪些

嵌入式UICC卡的封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SMD贴片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直接焊接在M2M终端模组上;一种是采用SIP(Simple in Packge)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和终端模块芯片封装在一体,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块芯片,好像没有SIM卡了。 目前业内定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用在M2M设备中,而更广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可以用在任何终端设备中的不可插拔的SIM卡,和普通SIM卡的最大区别是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 由于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它的发行流程不同于目前普通可插拔的SIM卡的发行流程。简单的比较一下,对于手机用的普通SIM的发行流程是怎样的看首先,采购需求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出,之后运营商向供卡商采购,而后由运营商营业厅或代售网点销售给个人用户。用户购买了SIM卡就是购买了该运营商的号码资源,而拥有号码资源就意味着可以有权利使用该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在整个物联网使用嵌入式UICC卡的应用环境中,上述流程就不同了。对于物联网不同行业的SIM的采购需求是由不同行业或企业提出,也可能由代理行业客户的系统集成商提出,之后由运营商、集成商、终端商其中之一向供卡商采购。采购方若不同,供货关系就不同。这带来物流和生产过程都发生变化,最终嵌入式UICC卡由终端商获得并集成到其硬件设备中。这时候也还没到最终使用者手中,而是交由行业用户或集成商安装此终端设备到其物联网设备中使用。在此过程中,何时分配号码资源看如何分配和激活号码看这些是需要新的SIM卡发卡模式。另外,这时候的买卖关系不同于运营商和普通SIM卡用户的简单甲乙方关系,那么灵活设置计费时机对发卡模式提出新的需求。 此外在物联网环境下,由于当SIM卡出厂后,包含该SIM卡的终端可能还未确定在哪个地区使用,以及物体个数远大于手机用户导致号码数量需要更多,在发卡流程中号码管理、号码配置、号码回收、漫游缴费方面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 面对上述需求,国内外运营商现有发卡模式和设施不能完全适应。不同运营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司(终端商、制卡商、行业客户集成商、运营商)的方案不尽相同。需要重点解决在运营商购买了这张物联网SIM卡后,号码是已经存在还是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有真实号码,这个号码及关键信息是如何。写入到卡中,如何激活号码和账户等。这就引出近期在多个标准组织多个产业阵营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斗争。 权限:公开 来自:labs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表达的意见、判断、数据、观点和陈述文字等内容均与中国移动研究院无关。

⑶ M2M协议的机器设备(Machines)

实现M2M的第一步就是从机器/设备中获得数据,然后把它们通过网络发送出去。使机器具备“说话”(talk)能力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生产设备的时候嵌入M2M 硬件;对已有机器进行改装,使其具备通信/联网能力。
M2M硬件是使机器获得远程通信和联网能力的部件。M2M 硬件产品可分为五种。
(1) 嵌入式硬件
嵌入到机器里面,使其具备网络通信能力。常见的产品是支持GSM/GPRS或CDMA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嵌入数据模块。典型产品有:Nokia 12 GSM 嵌入式无线数据模块;Sony Ericsson 的GR 48和GT 48;Motorola的G18/G20 for GSM,C18 for CDMA;Siemens 的用于GSM网络的TC45、TC35i、MC35i 嵌入模块。
(2) 可组装硬件
在M2M的工业应用中,厂商拥有大量不具备M2M 通信和连网能力的设备仪器,可改装硬件就是为满足这些机器的网络通信能力而设计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包括从传感器收集数据的I/O设备(I/O Devices);完成协议转换功能,将数据发送到通信网络的连接终端(Connectivity Terminals);有些M2M 硬件还具备回控功能。典型产品有:Nokia 30/31 for GSM连接终端。
(3) 调制解调器(Modem)
上面提到嵌入式模块将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网络上时,起的就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如果要将数据通过公用电话网络或者以太网送出,分别需要相应的Modem。典型产品有:
BT-Series CDMA、GSM无线数据Modem等。
(4) 传感器
传感器可分成普通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两种。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是指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由智能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是M2M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组具备通信能力的智能传感器以Ad Hoc方式构成无线网络,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也可以通过GSM网络或卫星通信网络将信息传给远方的IT系统。典型产品如Intel的基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新型计算的发展规划——智能微尘(Smart Dust)等。
目前智能微尘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之一是如何在低功耗下实现远距离传输。另一个技术难题在于如何将大量智能微尘自动组织成网络。
(5) 识别标识(Location Tags)
识别标识如同每台机器、每个商品的“身份证”,使机器之间可以相互识别和区分。常用的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卡RFID技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标识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商业库存和供应链管理。 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面貌,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社会。今天,M2M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社会的内涵有了新的内容。网络社会的成员除了原有人、计算机、IT设备之外,数以亿计的非IT机器/设备正要加入进来。随着M2M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成员的数量和其数据交换的网络流量将会迅速地增加。
通信网络在整个M2M技术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广域网(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Internet、公众电话网)、局域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LAN、Bluetooth)、个域网(ZigBee、传感器网络)。
在M2M技术框架中的通信网络中,有两个主要参与者,他们是网络运营商和网络集成商。尤其是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在推动M2M技术应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M2M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除了提供语音服务之外,数据服务业务的开拓是其发展的重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3G的演进,必定将M2M 应用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国外提供M2M服务的网络有AT&T Wireless的M2M 数据网络计划,Aeris的MicroBurst 无线数据网络等。 中间件包括两部分:M2M 网关、数据收集/集成部件。网关是M2M系统中的“翻译员”,它获取来自通信网络的数据,将数据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完成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典型产品如Nokia的M2M网关。
数据收集/集成部件是为了将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对原始数据进行不同加工和处理,并将结果呈现给需要这些信息的观察者和决策者。这些中间件包括: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部件,异常情况报告和工作流程部件,数据仓库和存储部件等。 爱贝通 电梯卫士 企业安防 神州车管家 航标遥测遥控 船舶GPS监控 直放站监控系统 基站监控系统 路灯监控 危险源监控

⑷ 嵌入式设备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传感技术嵌入到越来越多的设备,这已经成为了洞察的另一个来源,可用于制定和改进业务策略的方方面面。
物联网给企业的数据量创造了一波汹涌无比的高潮。企业世界仍然在努力就这一现象达成妥协—如果他们对跟上这一强大的大数据来源还抱有希望的话,就必须迅速了。嵌入式技术的潜在分支已经从面向广告增生扩散到了包括生产和客户服务在内的内部业务流程。随着互联网和无线传感技术嵌入到越来越多的设备,这已经成为了洞察的另一个来源,可用于制定和改进业务策略的方方面面。 机器对机器(M2M)的嵌入式技术正在研究、制造、零售和物流等领域取得成功。比方说,公司可用嵌入式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水平加速生产和质量控制管理。据IBM MessageSight部门首席架构师Andrew Schofield的说法,“这里的驱动力是公司希望获得竞争优势,然后利用这一数据改善其业务流程和效率。”
当机器有了嵌入式技术支持以后,就会让业务运行得更加流畅。随着时间推移它们还会令性能改进更加简单。带嵌入式系统的设备可监控自身的运营状态提供服务需求的实时数据,如果发生问题的话会提供即时通告(某些情况下甚至还提供对远程修复的访问)。它们能够与系统内的其他机器通信,根据情况变化自动进行调整。它们能记录人/机交互,识别出因为糟糕的设备或软件设计及过期的过程而出现的瓶颈。许多嵌入式M2M解决方案可集成到ERP、CRM及供应链系统中,为分析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图景。结果是这样的商业智能也能提供对物理世界的洞察——而不仅仅是电子世界的。 尽管嵌入式技术在公司自有资产中正变得越来越无所不在,但是却是消费者所有设备的嵌入式技术同时引发了营销和IT人士的兴奋。科克理工学院的John Barrett博士在他的TEDxCIT演讲中描述了对嵌入式技术增长的预期。他披露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据,到2032年,普通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将会接触到3000到5000个智能物体。对于企业来说其隐含的意义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当你明白了个体是如何使用独立的产品时,面向个体的营销聚焦就成为了可能。而这将会变革营销和广告业。”
来自于移动世界的嵌入式数据正在提供对一组全新指标的访问。Ensighten的James Neihaus说,企业正在对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改变方式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主要是围绕着跨设备的用户行为。全渠道的体验是什么?我的用户时不时白天用平板电脑、晚上用智能手机?客户希望能够基于他们喜欢的用户和设备提供相关体验和内容服务。通过对跨接触点的行为分析,你可以看到多得多的兴趣。”
实际上,把移动技术带给自己客户的公司有机会通过两种方式收集BI。首先,他们可以靠设备本身的嵌入式传感器中的信息(如GPS数据)去收集。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嵌入在移动平台提供的特定应用中的分析和BI来收集数据。把这些数据来源结合起来,就可以提供一幅有关消费者何时何地如何与应用和内容交互的清晰图景。随着反馈环的缩短,以及企业给最终用户带来不断提高的满意度体验,嵌入式BI成为了陷入式BI。

⑸ 本人软件工程专业小硕,想转方向进入嵌入式软件开发,成都哪家嵌入式公司比较好从事的是哪个服务领域

凌阳成芯不错。明瑞电子,做交换机路由器的。金网通做机顶盒的。华赛也做这个相关的。还有挺多的。
软件工程专业,也可以学下ARM驱动等知识,可以找家培训做做项目,个人感觉成都的亚嵌不错,我从那里学的,他们做的实际开发项目,ARM11的。

⑹ 物联网平台有知道的吗具体有哪些,最好是有连接硬件设备的

物联网硬件包括四大模块构成:M2M;两化融合;传感网和RFID,
所需硬件可以从这四个环节分析,比较常见的如传感器、RFID、嵌入式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
M2M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⑺ 嵌入式SIM卡的发行改变了什么

这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让用户更加方便的同时,也将让运营商的日子雪上加霜。“SIM”一词全称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le”,即“用户身份模块”。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用户进行网络通讯时识别身份及存储数据。

近年来,为了满足更小的手机空间要求,SIM卡也经历了ID1(有一张银行卡那么大)、全尺寸SIM、Mini-SIM、Micro-SIM、Nano-SIM的演变,而且演变的周期越来越短。

而现在,eSIM将以软件形式,把以上功能嵌入到硬件中,从而彻底消灭物理SIM卡。调查公司Smart In sights预测认为:到2020年以前,将有34.6亿~86.4亿台搭载eSIM的设备出货;在未来10年内,传统的实体SIM卡将会减少至少16%的出货量。这意味着,未来eSIM将势不可挡。

一、它将为用户带来的改变

1、更为便利:

手机将会更为轻薄,智能设备更加轻便,而且不再需要手动安装SIM卡了。消费者可以摆脱SIM卡限制,可以根据网络信号好坏、资费高低差异等环境因素,随时切换不同的运营商。

对于拥有多个手机号码的用户而言,多号码管理将会变得更为简单。SIM卡插槽容易进入灰尘,剧烈震动导致接触不良,物联网部署尤其困难,而eSIM则没有这个担忧。可以更便捷地组建横跨多个运营商的物联网络。

比如一台汽车,销售、配送、分销和使用都可能涉及不同国家,如果它是在A国制造通信模块、在B国组装、销售到C国,用户再开着它在D国、E国、F国跨国自驾游,eSIM比锁定一家运营商的物理SIM卡,实在方便太多。

2、节约成本:

传统SIM卡限制了设备的空间和设计,并增加了设备的工艺难度与制造成本,eSIM可以不再担心这些问题。

由于消费者可以轻松切换不同运营商,传统的套餐计价方法将会失效。有传闻称,目前已经有公司在开发手机APP,可根据网速和资费,自动帮助手机用户切换运营商网络。用户出国旅行时,可以简单地一键激活当地运营商服务,而不再是以昂贵的国际漫游方式进行通讯。

3、安全性更高:

eSIM卡内所包含的安全信息,可用来帮助企业进行私有网络的身份验证。手机数据的远程管理、找回与删除等安全防护更加容易。

二、同时运营商头疼欲裂

一直以来,eSIM受到一些运营商的抵触,因为这物理SIM卡的消失,砍掉运营商多年苦苦经营的圈地门槛。不过,eSIM卡确实是大势所趋,它是未来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必然路径。

最关键的是,终端设备商一直坚定地支持eSIM。尤其是苹果,多年来消灭SIM卡的野心不死,2014年推出iPadAir2时,就内置了AppleSIM卡,让一些运营商很不高兴,比如美国Verizon就未出现在AppleSIM合作运营商名单里。

很多人甚至相信,在今年9月,苹果就可能以iPhone7正式启动对eSIM卡的普及浪潮。此外,三星也在积极耕耘eSIM卡,三星GearS2目前已成为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从长远来看,当eSIM将成为智能手机标配时,运营商将受到的打击至少有:

1、原有的SIM卡采购供应模式,将从运营商主导转为终端商主导,对于eSIM产品的测试、认证等关键环节,也可能变成由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

2、终端商会逐步主导基于eSIM的多应用(主要是安全和身份认证)话语权。运营商的用户号码体系,可能被更统一的eSIM号码体系分流甚至颠覆。

3、运营商原有的基于SIM卡的增值业务会消失殆尽,包括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普及的基于SIM卡的NFC支付等业务,都会胎死腹中;

4、运营商原有的和SIM卡相关的业务流程,包括用户开卡、销卡等业务流程将全面改变,与用户的接触将遭遇冲击。

5、运营商需要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提供更多的服务或付出,才能避免用户随时切换到竞争对手的网络上去。

三、eSIM带来的其他产业链影响:

1、彻底改变SIM卡商的商业模式。长远来看,物理SIM卡的制造、封装企业、以及上下游的更多供应商,都将面临持续打击。

2、eSIM将为设备厂商、虚拟运营商甚至互联网厂商创造新机会,从运营商身上再啃一块肉来。

⑻ lte最多能支持多少个m2m终端

嵌入式UICC卡的封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SMD贴片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直接焊接在M2M终端模组上;一种是采用SIP(Simple in Packge)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和终端模块芯片封装在一体,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块芯片,好像没有SIM卡了。 目前业内定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用在M2M设备中,而更广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可以用在任何终端设备中的不可插拔的SIM卡,和普通SIM卡的最大区别是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 由于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它的发行流程不同于目前普通可插拔的SIM卡的发行流程。简单的比较一下,对于手机用的普通SIM的发行流程是怎样的?首先,采购需求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出,之后运营商向供卡商采购,而后由运营商营业厅或代售网点销售给个人用户。用户购买了SIM卡就是购买了该运营商的号码资源,而拥有号码资源就意味着可以有权利使用该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在整个物联网使用嵌入式UICC卡的应用环境中,上述流程就不同了。对于物联网不同行业的SIM的采购需求是由不同行业或企业提出,也可能由代理行业客户的系统集成商提出,之后由运营商、集成商、终端商其中之一向供卡商采购。采购方若不同,供货关系就不同。这带来物流和生产过程都发生变化,最终嵌入式UICC卡由终端商获得并集成到其硬件设备中。这时候也还没到最终使用者手中,而是交由行业用户或集成商安装此终端设备到其物联网设备中使用。在此过程中,何时分配号码资源?如何分配和激活号码?这些是需要新的SIM卡发卡模式。另外,这时候的买卖关系不同于运营商和普通SIM卡用户的简单甲乙方关系,那么灵活设置计费时机对发卡模式提出新的需求。 此外在物联网环境下,由于当SIM卡出厂后,包含该SIM卡的终端可能还未确定在哪个地区使用,以及物体个数远大于手机用户导致号码数量需要更多,在发卡流程中号码管理、号码配置、号码回收、漫游缴费方面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 面对上述需求,国内外运营商现有发卡模式和设施不能完全适应。不同运营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司(终端商、制卡商、行业客户集成商、运营商)的方案不尽相同。需要重点解决在运营商购买了这张物联网SIM卡后,号码是已经存在还是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有真实号码,这个号码及关键信息是如何。写入到卡中,如何激活号码和账户等。这就引出近期在多个标准组织多个产业阵营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斗争。 权限:公开 来自:labs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表达的意见、判断、数据、观点和陈述文字等内容均与中国移动研究院无关。

⑼ M2M终端设备与平台之间支持哪些通道类型接入

M2M终端设备与M2M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支持多种通道类型接入M2M平台

  1. 2.5G通道(GPRS、CDMA2000 1X)

  2. 3G通道(TD-SCDMA、WCDMA、CDMA2000 EVDO)

  3. WIFI通道

  4. PSTN通道

  5. 有线IP通道(ADSL接入,光纤接入)

其差异性在于IP承载能力和数据带宽。

⑽ M2M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有什么联系

M2M全称Machine to Machine,是指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M2M应用系统构成有智能化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
M2M应用领域有、家庭应用领域、工业应用领域、零售和支付领域、物流运输行业、医疗行业。
中文名
机器与机器
外文名
Machine to Machine
简称
M2M
解释
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另一台终端
快速
导航
应用系统构成M2M应用领域M2M技术
M2M简介
但从广义上M2M可代表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之间的连接与通信,它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1]
M2M的发展情况
M2M应用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快速增长,随着包括通信设备、管理软件等相关技术的深化,M2M产品成本的下降,M2M业务将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经实现安全监测、机械服务、维修业务、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电动机械、城市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
欧洲著名的行业咨询机构IDATE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范围内M2M市场容量已经达到200亿欧元,而到2010年,市场容量将达到220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9%。
应用系统构成
1、智能化机器
"智能化”,所谓使机器“开口说话”,让机器具有信息感知、信息加工及无线加工的能力。[1]
2、M2M硬件
使机器可具备联网能力和远程通信的部件,进行信息提取,从不同设备内汲取需要的信息,传输到分析部分。

阅读全文

与嵌入式m2m终端设备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外汇的特征 浏览:704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
兰格网北京废钢筋价格 浏览:633
2019年4月最新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72
狮桥融资租赁总公司 浏览:819
伊朗的外汇管制 浏览:794
红枣主力期货 浏览:404
股票平权 浏览:544
红枣期货的红枣规格 浏览:65
信托收税吗 浏览:58
民融资租赁 浏览:716
投资2万亿美元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