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地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
金地集抄团是除万科和保利之外成长袭性比较好的房地产公司,未来金地将通过资产管理业务来开拓新的盈利源泉,重点加强基金的募集能力,提高融资能力和独立投资能力。目前金地旗下专业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稳盛投资,有望在三年内成长为管理百亿资产规模、有强大产品开发销售能力、依照国际化标准运作、市场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和金融融为一体,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房地产业共存共荣。随着中国金融机制的日益健全,金融对房地产的推动力量日益凸显,房地产金融创新通过不断整合行业上游价值链条,形成房地产行业新的业态模式。
❷ 中国房地产四大之一的金地集团,它的公司性质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国企,有人说是私企。好纠结。。
金地集团公司性质是私企。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8年回,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答产。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金地集团法定代表人为凌克。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住宅开发与销售、商用地产开发与销售及持有运营、房地产金融、物业服务与社区经营、以网球为核心的体育产业集群运营等。

(2)金地集团金融状况扩展阅读
企业项目:
1、金地中心(北京)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北侧、中央商务区内,由2座超百米10万平米国际标准的甲级写字楼和1.9万平米的商业中心组成。高达168米的建筑群,成为北京中央商务区、长安街的新地标。获得“2006中国房地产学院年度写字楼金奖”,“2006中国商务地产十强”称号。
2、金地·国际花园(北京)
长安街上CBD东大门的标志性项目。2003年获北京第三届“理想家园”“精品楼·优秀规划设计精品楼盘”奖,该奖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奥斯卡”奖;被搜狐网、凤凰卫视评为2003十大品牌地产。
❸ 求股权激励机制的典型案例 或是金地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信息
【案例分析】金发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分析
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股权激励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理论上讲,股权激励制度可以约束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实现委托代理双方之间长期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目的。但在我国公司治理发展的初期,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让公司账面业绩满足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给其业绩带来较大的波动性。本文在此以金发科技公司为例,分析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状况、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以期为投资者正确认识企业股权计划的合理性提供分析手段与方法。
一、股权激励计划及实施情况
2006年9月1日,金发科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3 185万份股票期权,股票来源为金发科技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标的股票总数占激励计划签署时金发科技股票总额31 850万股的10%,达到激励股数的上限。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其3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13.15元(2006年度转增股本后,行权价格调为6.43元/股)和行权条件购买1股金发科技股票的权利。
在金发科技股权激励方案中,与公司业绩指标相关的行权条件有两个:一是金发科技上一年度净利润较前一年度增长20%,二是金发科技上一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8%。自股权激励计划授权日一年后,满足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可以在可行权日行权。激励对象首次行权不得超过获授股票期权的20%,剩余获授股票期权,激励对象可以在首次行权的90天后、股票期权有效期内选择分次行权,但自授予年度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30%,第二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60%,第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股票期权有效期内累计行权比例不得超过获授份额的100%。
金发科技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业绩指标均达到行权条件。2008年3月激励对象均以自身获授股票期权数量的2%参加行权,行权数量合计为127.4万份,行权价格为6.43元/股。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成后,行权价格相应调整为6.23元/股,剩余未行权股票期权为6 242.6万份。于是,2008年6月公司激励对象以自身获授股票期权数量的58%参加行权,行权数量为3 694.6万股,行权价格为6.23元/股。
二、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业绩对比分析
金发科技股权激励计划中规定,?获准行权年度是指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因此,2006年度至2008年度公司的业绩尤为重要,这三年的业绩是关系着高管层能否顺利行权的关键因素。
表1显示,2006年度金发科技的
表1 2003年度至2008年度与行权条件相关的业绩指标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旧)
2006(新)
2007
2008
净利润较前一年度
增长幅度(%) 24.44
13.12
56.26
87.69
54.93
29.19
-42.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2.39
17.17
17.47
26.42
21.56
18.64
6.95
注:2006(旧)表示2006年度旧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数据,2006(新)表示2006年度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数据。
业绩非常好,两项业绩指标在6年中都达到了较高点。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调整后,这两项指标的数值依然可观。但从2007年开始,公司业绩开始下滑。2007年度金发科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勉强达到行权条件规定的18%,仅仅高出0.64%。而2008年度金发科技的经营业绩则未达到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观察这6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起伏较大,但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却较为平稳。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否与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票期权费用计入成本费用有关?笔者在此做进一步分析。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行权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金发科技需根据行权条件对可行权股份作出最佳估计,以各部分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按从授予日其各会计期间换取期权实际服务的月份占该部分期权最低服务总月份(等待期)的权数进行分摊计算股票期权费用总额,扣除前期分担的所有期权费用列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金发科技2006年度(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和2007年度分别确认了55 220 067.12元和147 700 559.88元的成本费用,分别计入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制造费用。因此,在行权等待期内,股权激励只会对企业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等科目产生影响,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金发科技2006年度的财务报告由于采用了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并没有产生影响,从而对当年的利润也无影响。2007年度金发科技由于确认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影响了其财务状况,因此,笔者在剔除了股权激励对金发科技财务数据的影响之后,将其与同行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凌云股份进行对比发现:身处相同经济环境中同一行业的凌云股份净资产收益率相对稳定,从2005年起就开始稳步上升,这与金发科技大幅度波动的净资产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虽然2008年度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金发科技在剔除股权激励影响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比2007年度下降了13.80%,下降幅度过大。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度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凌云股份的3.63倍,高达71.68亿元,但是其净利润仅是凌云股份的2.33倍即2.27亿元。也就是说金发科技2008年度存在大量的成本费用,净利润大幅下降,导致净资产收益率迅速降低。为何会出现这一反常现象?是否与其自身进行盈余管理有关?笔者在此做进一步分析。
三、盈余管理方法剖析
(一)控制成本费用
金发科技2006年度和2007年度分别确认了55 220 067.12元和147 700 559.88元的股票期权费用,该成本费用占净利润比重较大。在剔除股票期权成本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后,2007年度成本费用比例总计为90.20%,是2003年至2008年中成本费用最低的一年。表2清晰地反映出金发科技历年成本费用的情况,除去2007年的特殊情况,其余5年都维持在92.29%以上。如果以92.29%为成本费用正常情况下的最低比例,那么2007年度比最低比例时的成本费用还减少了1.28亿元。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却增加了17.76亿元。恰恰相反,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2007年度增加了7.45亿元,但其成本费用比例却增加至93.58%。这反映了金发科技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之前就开始进行盈余管理,其目的是为在适当时机释放利润埋下伏笔,为达到行权条件提供一定的保证。
(二)控制应计项目
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企业营业利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部分利润已经实现了现金流入;另一部分是总体应计利润,这部分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但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企业难以对现金流量进行操控,因此只能通过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表3为几年来金发科技的利润构成情况。
表3显示,金发科技2007年度营业利润比2006年度增加了109 944 875.72元,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比
年 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主营成本比例(%)
87.64
89.59
89.65
87.47
85.63
86.36
营业费用比例(%)
2.81
1.96
1.72
1.76
1.82
2.17
管理费用比例(%)
2.16
2.59
2.45
2.23
1.70
2.47
财务费用比例(%)
0.62
0.72
0.76
0.83
1.05
2.58
成本费用比例总计(%)
93.23
94.86
94.59
92.29
90.20
93.58
2006年度减少了1 093 462 994.36元,其结果是2007年度的总体应计利润比2006年度增加了1 203 407 870.08元。令人奇怪的是,在2008年度总体应计利润又急剧下降,恢复到2007年之前的水平。由此可见,2007年度金发科技可能已经预见了公司本年度盈利困难,业绩指标将会下降,所以对总体应计利润的可操控部分进行了操纵,其目的就是使2007年度的业绩指标达到行权条件。
下面再看金发科技的应收账款情况。正常情况下,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应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每年应收账款净额与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变化是较为平稳的,差异不会太大。但从表4中可以看到,2007年度应收账款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年的最高点,主营业务收入比2006年度增加了17.72亿元,应收账款净额增长了5.36亿元,与期初相比增幅67%,账龄在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高达13.1亿元,占应收账款期末数总额的97.06%,其中,金发科技给予客户1到3个月的信用结算期未到,是产生13.1亿元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应收账款的增加并没有使得应收票据减少,情况恰恰相反,2007年度期末应收票据比期初增加了101.72%。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虽然增加7.44亿元,但应收账款净额反而下降,应收账款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年中的最低点。尽管2008年度应收票据增加,但其增加金额与应收账款减少金额还是相差1亿元。表明金发科技将2008年的部分利润进行提前确认,以保证2007年能够顺利满足行权条件。
(三)控制子公司财务状况
金发科技在2007年报告期内收购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房地产公司),对其进行盈余管理也有帮助。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金发科技2007年度其他应收账款净额与期初相比增幅为660.80%,某房地产公司的应收款项是其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因素。另外,2007年度金发科技预收款项比期初增加1.53亿元,增幅为279.69%,而在预收款项中,某房地产公司为1.39亿元,占90.85%。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竣工验收尚未办理完毕,为2008年金发科技的年度报告保留了利润增长空间。如果2008年度项目能够竣工验收,那么就可确认某房地产公司的收入3.4亿元,这对金发科技2008年度的利润会有较大影响。
只可惜,金发科技在保证了前两年业绩的增长后,2008年度功亏一篑。由于前两年的业绩均符合行权条件,金发科技的高管层获得了3 822万股的股权激励,并均在2008年度A股市场上行权套现获取巨额报酬。而与此同时,金发科技2008年度净利润较前一年下降42.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6.95%,接近2007年度的三分之一。这种反常的现象就是高管层针对股权
表4 2003年度至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情况 单位:元
年度
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净额
应收账款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主营业务收入(%)
2003
1 560 507 039.08
232 791 331.47
14.92
47 309 576.38
3.03
2004
2 391 575 738.45
434 137 652.52
18.15
151 578 887.60
6.34
2005
3 454 873 302.08
610 519 671.82
17.67
199 131 174.60
5.76
2006
4 651 811 484.86
796 253 112.38
17.12
221 752 309.68
4.77
2007
6 423 411 880.81
1 331 855 201.23
20.73
447 312 407.11
6.96
2008
7 168 283 182.96
1 036 660 212.85
14.46
643 275 004.88
8.97
激励进行盈余管理所遗留下的后果。
四、启示和建议
(一)我国股权激励尚在摸索阶段,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够合理,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操控公司未来业绩,来获取个人利益。因此,只有规范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提出严格的行权条件与行权时间,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来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此外,我国相关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可趁之机。
(二)完善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以财务比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短期考核指标,以及股票市场价格等长期考核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不易被企业管理层操纵,是比较客观的会计信息。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加入这个衡量指标,能够较好地控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将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一个长期考核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三)对上市公司有关股权激励制度以及实施的信息实行强制性披露,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会增加盈余管理的难度,从而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需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惩处。
(四)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促使管理层基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作出理性选择,才能降低盈余管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刘黎静
❹ 大牛股中华企业。金地集团,金融街,万科,华桥城,都是翻一倍的大牛股,还有更多的大牛
我觉得金地集团还是不错的,阳光股份也可以!两只股票做起来都很不错,主要是短线要注意风险!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都不好 ...都不好,阳光股份略...
❺ 绿地集团金地集团哪个牛为什么
房企中早有“文万科,理金地”之称,就像“东邪,西毒”一样,金地集团以科学筑家为理念在之前的10年中以平均40%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小小的区级企业发展成为中国优秀的地产公司,金地集团目前定位为“金融+地产=金地”将是中国第一批涉入房地产金融的企业,金地的房子在大调控中,只要是他在所在城市开盘,基本都是被抢空,这就是金地的厉害之处。
❻ 金地集团是蓝筹股吗
金地集团是蓝筹股
蓝筹股是指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现金流管回理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将那些经答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多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
蓝筹股 ,经营管理良好,创利能力稳定、连年回报股东的公司股票。这类公司在行业景气和不景气时都有能力赚取利润,风险较小。
有着优良的业绩、收益稳定、股本规模大、红利优厚、股价走势稳健、市场形象良好。
(1)萧条时期,公司能够制订出保证公司发展的计划与措施;
(2)繁荣时期,公司能发挥最大能力创造利润;
(3)通胀时期,公司实际盈余能力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
❼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金地集团,股票代码600383.每家上市公司在各个网站金融证券或股票模块查询专股票代码,再查询财务数据就可属以看到他的各种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应收账款等
例如:http://stockdata.stock.hexun.com/2009_zxcwzb_600383.shtml
❽ 金地集团的股票近期前景如何分析透彻到位的可以送100分。
地产股,银行股是07年疯狂上涨的股票,在四千点上方。这两类股票被操盘手用来完成了特殊任务,就是让这哥俩成为市场套牢资金的主力。地产、银行股套牢了大批的基金和散户。金地集在这批套牢大军中充当了得力干将。它从20元以上吸引的资金就很多,09就没有上涨也没有解放这批资金。如今风水轮渡转,什么股都涨过了,就算排队也应该轮到银行、地产了吧。地产股、银行股经过长期打压,已经看淡的人很多。这种背景为炒作地产股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地产股中的龙头老大万科,近日大涨。过去它确实得罪了不少股民,它的罪过比金地集团要大百倍。它的密集套牢区在2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空间里它可以自由震荡。万科能涨,为什么金地就不能涨。其实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此时拉万科,主力的目的就是刺激市场人气,吸引人们来炒股。万科的名气比金地大自然得了头彩。二是股票不能全部一起大涨,这是炒作的需要,也是资金流的需要,万科涨了,一百个股民集中去买万科。万科跌了,这一百个全部被套牢。留下一外金地可以炒下一波。如果两个股票一起拉,一只套牢50人。下一波又选择那只股票呢。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
现在大盘确实在涨,万科确实在拉,金地确实没动。如果万科涨到头了,难道金地就一点都不会动吗。可是万科什么时候涨到头,金地什么时候会动。根据马态效应,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因此,当人气不是太旺盛、现金流不是太多,市场中还没有必须轮番炒作之时。弱的不一定变强,
地产股跌了那么长时间,是因为它承担了套牢的主要责任,地产股会不会涨,肯定会,只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如果它一背子不涨,那么股市还开不开。
最后结论,金地集团什么时候会涨不知道,散户决不炒横盘而方向不明的股票。
❾ 金地集团与金融街哪个潜力更大些
金地集团
。
理由如下:
1.企业处于高
成长阶段
2.今年业绩很漂亮,大幅提升
3.今年如果
定向增发
成功,必定再次提高公司成长性
❿ 金地集团的行业技术含量是什么急需
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那应该是怎么盖好房子,找些好的销售人员。坚持快速销售、快速回款的原则,提高公司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补充: 【最新公告】 【2010-01-15】刊登A股股票期权计划(草案)的公告 金地集团董监事会决议公告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4日召开五届三十七次董事会及五届八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A股股票期权计划(草案)》的议案: 本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总量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为9937万股,占授予时公司股本总额的4%,本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24人,占员工总数的4%左右。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行权有效期内(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7年),在满足生效条件和生效安排情况下,以行权价格14.12元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标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该事项尚需报中国证监会备案无异议后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为增强区域公司运营效率,提高开发效能,公司于9月11日通过挂牌方式 以15.9亿元的价格获得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城区南区规划滨江大道(规划高速公路)北侧、规划大涌路东侧政府储备用地南区地块4-2 地块。该地块占地面积243989 平方米。 负面因素: 1、房地产周期:公司主要为地产开发业务,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周期,成交量缩小,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 综合评价:通过减少新开工面积并放缓拿地节奏,同时加大销售力度,公司预收账款显著增加,净负债率比期初明显下降,财务状况变现良好。面对房地产行业尚未走出调整周期,良好的财务状况较为关键。 补充: 尽管我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但调整的具体时间和幅度主要取决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两大因素。从政策因素来看,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态势的确立、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大,货币政策操作将不断收紧,这将引起房地产市场调整;但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明年经济形势好于今年,这又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促进作用。总体判断,尽管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调整的可能性,但2010年全国房市调整即房价和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可能不大。如果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不排除明年房价又会延续价格非理性上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在15%左右 201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较快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负增长的情况将明显改善。首先,今年以来房价上涨和销售回升将推动开发投资增加。其次,国家降低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将降低行业融资门槛,增强开发商的投资能力。第三,房屋销售的增加使房屋库存大大减少,有限的库存将鼓励开发商加快投资。第四,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对相关产业的投资起到刺激作用,必将带动商业营业用房投资较快增长。再加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预计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长15%左右。 2.全国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货币政策趋紧,各地相继收紧二套房贷款政策,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排除明年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和成交量出现下降的可能。但总体上看,受宏观经济景气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流动性总体宽松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支撑,明年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3.全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这里仍采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实际房价的高低及其泡沫程度,我们测算了全国34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房价收入比。结果(见表4)显示, (1)绝大多数城市房价收入比偏高。在我国大陆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房价收入比低于6.0:1的只有2个,高于6.0:1小于8:1的地区有12个,介于8:1和10:1的地区也有12个,高于10:1的有9个。 (2)房价收入比偏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和大连、厦门、天津、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房价收入比均超过了10:1,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较低。 (3)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也偏高,需引起关注。如西北地区的兰州和西安,西南地区的成都、南宁和昆明,中部地区的南昌和太原等。 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需要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人们整体购买力的基础。人口,就是人口的增长。一个是人口总量的增长增加了对房地产的需求,一个是城市化。技术,技术因素使得房地产开发的产品类型发生改变,比如建造高层建筑的能力在增强,影响到房地产的产品类型。土地使用模式,国外有国外的模式,中国土地使用的模式将来也会发生变化。从土地的拿地形式来说,由政府征收农用地变成国有土地然后再出让,叫土地储备,通过储备,老城区旧城改造完成了土地舒化,拆迁进入市场,将来也可能农村的房地产市场会启动,农村的集体土地会以一定的形式进入开发商领域。金融体系,支持开发商的金融产品,目前来说比较少,主要是银行贷款、开发企业上市,从股市上融资。相对于欧美,尤其是美国来说,美国这一轮的金融风暴就产生于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次贷危机。房地产类型、开发商,开发商的构成和开发的能力,还有政府对房地产业管理的模式。就住宅来说,提供住房保障的覆盖面。这些都会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 不同的经济因素会影响房地产不同的产品类型。商品住宅受到家庭组成速度的影响,这里指的是家庭的规模,过去是几代同堂,现在越来越小家庭化,两代户比较多,所以平均一户家庭人口不超过三个人,2.8、2.9个人,每户就需要一套房子,即使总人口不变,由于户数增加了,也会使得对住宅的需求量增加。现在还有离婚率的增加,本来是一户又分成了两户,两户又需要两套房子,所以家庭的小型化就导致了对住宅的需求增加。2010年的变化。首先看一下宏观面的政策变化,因为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一些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已经逐渐明朗,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4万亿投资继续实行,支持消费信贷,极大保障性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国家要继续增大支持力度,加大供应。保障性住房在09年没有完成计划,只完成了20%多的计划,在2010年保障性住房会进一步有所增加。棚户区改造有优惠性政策。增加土地供给的政策在明年会进一步采用,开放中小城市户籍,户籍政策会进一步宽松、进一步放开。加强市场监管,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会采取不同的动作,对开发商屯地不开发还会增加查处的力度,捂盘惜售,也会增加对捂盘的监管。 如果市场过热,可能就会带来政府的警觉,害怕引起后续的风险,有可能出台抑制的政策,比如二手房交易的优惠税率,原来减免营业税是两年以后二手房交易就可以优惠,现在恢复到五年了。严格土地出让金的缴纳。08年为了扶持房地产市场,第一批可能缴纳两成或者三成,最近中央出台了政策,土地出让金拿地的时候要一次性的至少缴50%,这一点也算是优惠的,因为06、07年的时候要求一次性付清。限制野蛮拆迁。国家《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要做明显的修改。差别利率,可能要做一定的调整。 补充: 小妹啊,以上这些可以吗。不要考100分啊, 需要还有啊,还要吗。。。呵呵 追问: 哪有?我是在做证券分析的报告,该死的作业,讨厌死啦!!!还有什么切合我问题的吗? 回答: 救命啊,我已经晕倒了。不知道了。。。。。。 补充: 既然你要,哥还可以给你。 参考如下“ 1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实际上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主导,齐骥首先表示,最近一些调控政策都是在鼓励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今年将有600万套左右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齐骥说,这600万套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 住房的开发建设需要土地供应的有效配合,就此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副部长 小苏说,未来国土部将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按照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业建设用地的实际需求,确保土地供应;二是在已供应的土地上,要促进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能够开发建设,形成有效的房屋供应。 对于合理住房供给的财政支持,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表示,财政部门对棚户区改造要加大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免税、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土地金等,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也表示,银行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积极的贷款支持。 而在调控房地产需求上,央行和银监会发挥着更为主动的作用。 “商品住房的供求关系更加平稳,供求关系平稳以后,它的价格将按供求关系去调整和浮动。”这是齐骥的目标,也代表中央此轮调控的真实想法。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