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青蒿素衍的上市公司

青蒿素衍的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4-18 02:05:57

Ⅰ 青蒿素发展史

一、青蓄素类药物的发展史
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它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它的研究始于60年代中期。在周总理亲自批示下,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注册的为数不多的一类新药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治疗恶性疟疾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伊斯坦布尔第十届国际化疗会议上6000名各国医坛专家公认青蒿素为治疗疟疾的中国神药,是世界医药史上的剖举,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供经费进行验证推广。
由于青蒿素不溶于水,在油中溶解度也不大,其剂型仅为栓剂,生物利用度较低,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从8O年代中期起,国内就开始研制青蒿素衍生物及复方。我国又研制成功青蒿琥酯、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3个一类新药,青蒿琥酯、蒿甲醚可以口服和注射,而双氢青蒿素则用于口服和栓剂。还开展了抗疟复方的研制,研制出了复方双氢青蒿素和复方蒿甲醚。目前已上市品种有双氢青蒿素制剂、青蒿琥珀酸酯制剂、蒿甲醚制剂和复方蒿甲醚等。

二、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特点
根据抗疟药对疟原虫生活史的作用环节和实际应用,可将它们分为3类:
a.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主要用于预防的抗疟药,如乙胺丁醇;
b.作用于红细胞内期,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如氯喹、奎宁、咯萘啶、青蒿素等;
c.作用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如伯氨喹。青蒿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而对于预防和控制复发基本上无作用 经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膏蒿素类药物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它们具有很强的抗疟原虫活力,并对恶性疟具有特殊疗效。它们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而对红外期和继发性红外期无影响。其抗疟机制也很独特,它们主要作用于滋养体的膜结构,使食物泡膜、线粒体膜、核膜和内质网等发生改变,最后导致虫体结构裂解。
它们在控制疟疾症状、救治脑型疟与抗氯喹原虫耐药株恶性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其缺点是复发率高,但复发率也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双氢青蒿素为例,用药3天的复发率为52 ,用药5天的复发率为5 ,用药7天的复发率为2 。
三、青蓄素的资源情况
青蒿素来源主要是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黄花蒿中含景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从全合成的工艺复杂,成本太高;组织培养则因技术和实际应用投入产出比等原固尚不成熟。目前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它天然植物资源。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品种,但青蒿索含景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迄今的研究结果,除我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利用价值。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只有中国重庆酉阳地区武睦山脉生长的青蒿素才具有工业提炼价值。对这种独有的药物资源,国家有关部委从80年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对青蒿素的原植物(青蒿)、种子、干鲜全草及青蒿素原料药一律禁止出口。”在青蒿素的科研开发中,只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 因此,无论从资源还是研发上讲,我国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疟疾及其在国内外的发病情况
疟疾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热带寄生虫传染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近年统计报告t全世界疟区分布在1。0多个国家的207300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0 ),据不完全统计,生活在疟区的临床患者4~5亿多人,每年死亡200~300万人。以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最为严重。而疟疾危重病区主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非洲国家。许多到非洲经商、旅游的外国人也容易感染疟疾。因此,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抗疟药市场.在其医药贸易总额中约有一半左右的经费用于进口抗疟药麴及相关物品。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疟药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
疟疾在我国分布也很广,其中以问日疟最多,遍及全国;恶性疟次之,主要分布于南方;三日疟在南方山区呈散在性分布;卵圆疟少见。流行程度由北向南渐趋严重 如贵州省素称 瘴疠之乡”,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疟疾发病率亦较高。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每年疟疾患者有3000万以上.解放后,由于大力开展了防治工作,疟疾在多数地区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年发病率已从1954年的万分之122.6降至199O年的万分之一,一些大城市疟疾已十分少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入,对外交流日益广泛,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等,出入国境的人数剧增,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疟疾的传播和蔓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据有关资料称:1 979年深圳市仅7名疟疾病人。随着特区的建设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由各省、自治区涌人,加上工地居住条件简陋,疟疾迅速蔓延,至1984年,全市疟疾病人达7427人,在健康人群中疟原虫的带虫率也高达10.3 。另据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统计,上海市郊县疟疾已基本得到控制,l 987~1991年,本地区人患疟疾的有196人,年发病率十万分之0.44~1.04;而同期外来人口患疟疾的有613人,为本地区人的3倍。对外来人口抽样调查,带虫率高达0.82 。
总的来看,目前抗疟药的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外,特别是非洲。国内的疟疾发病虽有抬头之势,但市场还是较小。
五、青黄囊类药物的市场前景
当前,作为有全球9o 以上疟疾病例的非洲大陆,90 以上的非洲国家药品依赖进口。氯睦类产品(主要是奎宁和氯喹)占世界抗疟药市场的8O )。目前这些产品的治疗费用偏高,整个疗程费用达15~2D美元左右,而且毒副作用大,同时由于疟原虫对现有的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及恶性疟疾原虫株的出现,使疟原虫现已经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抗药性疟原虫株已达8O 可以说这类药物现已基本失去了疗效,给疟疾的防治带来了困难。为此,国际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
而青蒿素类药物正好在抗氯喹原虫耐药株恶性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热带传染病机构负责人戈达所说,青蒿素衍生物是当前治疗疟疾的换代新药。专家预铡,该类药物将会以极快的速度取代奎宁、氯喹等传统抗疟药而跃升为未来的主流药物,在世界抗疟药领域占领3~5成市场青蒿素产业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产业。作为特殊行业,医药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显长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尤其是产品的市场引入期。一般一个全新药物的上市,引入期需要5~10年时间。我国青蒿素正处于市场引入期。尚未进入快速成长期。
六、我国对青蒿寮产业的大力扶持
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青蒿素产业国际化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每年1O亿美元左右的潜在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由于青蒿素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之一,其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地位对我国其他医药产品,尤其是中药有着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以青蒿素产业为先导援有可能带动中药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我国医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应用研究、蒿草种植、原料提取一直到青蒿素制剂的生产和销售,我国正着手推进青蒿素产业化的进程,扶持青蒿素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针对青蒿素产业现状,由国家给予集中的资金扶持。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原料、有产品、有市场、有科研,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跨领域的大型企业。通过实施产业化,提高原料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提丹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青蒿素类药物的疗效向世界公开之后,通过封锁原料药或天然资源如种子的出口来保持竞争优势并不现实,参与国际青蒿素类药的竞争,唯一的办法是创新,井通过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障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专家建议,国内应成立一个股份制公司进行新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并从盈利当中提成开展改造化学结构的新药研究或其它创新研究,以求实现持续性发展。而在这个进程中,只有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企业家的经营策略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加顺利地不断向前推进
七、我国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经营失误
我国虽然在青蒿素产业的资源和研发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但是,国内医药企业的营销力有限,市场开发策略走过弯路。我国医药产品出El历来以原料出El为主,贸易方式是“需求已经存在”的一般贸易。而青蒿素类产品为中国科学家首创,首先需要在目标市场 创造需求”,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的能力、人才、资金、经验等方面都显不足。
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疟药销售额高达1 5亿美元,但主要为西方国家制药厂垄断。我国尽管在抗疟药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历史原因造成我国青蒿素产业尚未形成舍理的产业结构,青蒿素原料、产品、市场能力和科研能力分散于不同地区,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行业竞争力园之大大下降。目前,我国生产的青蒿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额不足700万美元,份额不足3
自2O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大医药公司争相以代理、买断等方式欲取得上述产品的市场控制权。现在,青蒿素类的所有品种均已将国外市场开发权转让给西方医药公司。同时,这类药物由于未获专利保护而被西方多国竞相仿制,并被强先占领市场,目前主要的生产国除了我国之外,还有越南、法国、瑞士。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成了外国医药公司的播钱树。青蒿素2o年的发展历程,再次印证了个铁的事实:产品的成功井不等于市场的成功。
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对昆明制药股份公司的分析为例,该公司的蒿甲醚系列包括原料药、针剂、片剂、胶囊及复方,以针剂和片剂为主。公司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它们的蒿甲醚系列产品年外销额达到300多万美元。从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产品销售情况来看,蒿甲醚系列销售输入逐年平稳增长。公司与诺华合作研制的复方蒿醚片A+B在1 999年上市,公司拥有知识产权,诺华负责国际市场的销售,,产品所需原料A及B由公司供应。公司现每年供应诺华蒿甲醚0、5吨。该公司已募集资金扩产蒿甲醚原料药,使公司生产蒿甲醚原料药的能力从1吨提高到2.5吨,每年将出El诺华2吨。这等于将主要市场的生产销售权出让给诺华,公司主要从出售原料药中获利。由于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能力薄弱,这种合作方式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八、青蒿素类药物的前量展望
由于青蒿素类药物当前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国外,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的是已占有先机的西方医药公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外销能力。随着我国企业的13趋成熟,现在一些企业(如昆明制药厂)已开始在非洲建立自己的商务办事处,加大对非洲市场的开发力度了。加人世贸组织后,我们的对外出口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形势。
在技术,国内企业也加大了开发力度,如开发复方制剂、继续寻找新的衍生物,并拓展新的适应证。重庆通和药业公司成功开发了双氢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已有科研单位研究用青蒿素治疗肿瘤、黑热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衍生新药,同时开始探索青蒿素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利氏曼、血吸虫、绦虫、弓形虫等疾病以及戒毒的新用途。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我国在青蒿素类药物在资源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加大科研和市场开发力度,再辅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青蒿素产业一定能成为我国医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Ⅱ 青蒿素概念股票有哪些

相关上市公司:昆药集团(600422)、康恩贝(600572)、中新药业(600329)

Ⅲ 青蒿素股票代码是多少

屠呦呦以其在青蒿素方面的贡献首获诺贝尔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回贝尔科学类奖答项的科学家。
目前生产青蒿素的上市公司有2家。
1、昆明制药 600422
2、复星医药 600196
拥有青蒿素生产批文的还有白云山(00874-HK)、华润双鹤(600062-CN)。

Ⅳ 青蒿素与哪些股票有关谢谢

游资是嗅觉最为灵敏的资金,因此,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青蒿素概念股有望得到资金的版追捧,虽然总权体是短线炒作,但上攻有助于这些股票提前构筑底部,并带动市场人气。
国内上市公司中与青蒿素有关公司有双鹤药业(600062)、复星医药(600196)、中新药业(600329)、白云山(600332)、昆药集团(600422)、康恩贝(600572)等。

Ⅳ 生产青蒿素上市公司有哪些什么是青篙素求解答

青篙来素是从中药青篙中提取自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篙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篙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日前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Ⅵ 青蒿素概念股有哪些

昆明制药(600422)厂开发的独家产品“蒿甲醚”和以桂林南药为首的企业生产的“青蒿琥酯”,都是以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目前只有昆明制药厂和桂林南药两家企业拿到了联合国青蒿素制剂的供应商资格,
白云山:据悉,广药集团拟将青蒿素原料药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80吨。
随着青蒿素原料药市场的逐渐回暖,国内早期从事青蒿素生产的几家大企业如上海复星、广药集团和湖北恩华生物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产。据悉,广药集团拟将青蒿素原料药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80吨,湖北恩华生物和上海复星等也有各自的扩产计划。
复星医药在非洲建立子公司 主推青蒿素复方制剂
复星医药(600196.SH)宣布将在非洲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成立覆盖西法地区的医药公司--复星科麟医药西法子公司(下称“复星医药西法子公司”)。该公司定位于青蒿琥酯原研企业的高新技术医药公司,开发青蒿素系列复方口服制剂市场并带动非洲西法市场普药产品业务发展,同时开发建立抗感染类药品产品线,业务将覆盖科特迪瓦、喀麦隆、马达加斯加等17个法语地区。
交大昂立:上海交大成功合成青蒿素 大规模生产抗疟药物成为可能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常规人工化学合成。
武汉健民:华立系整合
以仪表起家的华立集团近年来先后将华立控股、昆明制药收入囊中,随着2004年武汉健民的上市,华立集团旗下已经控股、参股3家医药上市公司。

Ⅶ 生产青蒿素国内上市公司

昆药集团,复星医药

Ⅷ 中国生产青蒿素的上市药企有哪些

游资是嗅觉最为灵敏的资金,因此,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青蒿素概念股有望得到资金的追版捧,虽权然总体是短线炒作,但上攻有助于这些股票提前构筑底部,并带动市场人气。
国内上市公司中与青蒿素有关公司有双鹤药业(600062)、复星医药(600196)、中新药业(600329)、白云山(600332)、昆药集团(600422)、康恩贝(600572)等。

Ⅸ 上市公司那家有与菁_蒿素'

复星医药间接持股95.17%的子公司桂林南药有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等10个产品于国家食药监局备案。公司的青蒿琥酯片、青蒿琥酯注射剂先后获得了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预 供 应 商(WHO-PQ)的认证资格,为国内唯一一家片剂、注射剂获此资格的企业。获WHO-PQ资格的企业,可以参与联合国旗下国际基金或慈善组织的大宗公立采购并将药品发放到以非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根据海通证券[2.41% 资金 研报]的预测,2014年复星青蒿琥酯类药物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
昆药集团是诺华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并且也拥有蒿甲醚针剂的生产批文。9月29日公司完成对华方科泰的收购后获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类产品。目前公司蒿甲醚针剂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科泰复)都在申请WHO-PQ认证。
此外,新和成是双氢青蒿素原料药供应商,同时具有青蒿琥酯制剂和原料、双氢青蒿素制剂的生产批文;浙江医药在国家食药监局有蒿甲醚原料药的药品许可;华润双鹤旗下全资子公司万辉双鹤拥有双氢青蒿素片的药品批文;白云山旗下全资子公司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拥有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7468的青蒿素产品批文。

Ⅹ 生产青膏素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复星医药间接持股95.17%的子公司桂林南药有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青蒿琥酯阿版莫地喹片等10个产品于国家食权药监局备案。公司的青蒿琥酯片、青蒿琥酯注射剂先后获得了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预 供 应 商(WHO-PQ)的认证资格,为国内唯一一家片剂、注射剂获此资格的企业。获WHO-PQ资格的企业,可以参与联合国旗下国际基金或慈善组织的大宗公立采购并将药品发放到以非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根据海通证券[2.41% 资金 研报]的预测,2014年复星青蒿琥酯类药物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
昆药集团是诺华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并且也拥有蒿甲醚针剂的生产批文。9月29日公司完成对华方科泰的收购后获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类产品。目前公司蒿甲醚针剂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科泰复)都在申请WHO-PQ认证。
此外,新和成是双氢青蒿素原料药供应商,同时具有青蒿琥酯制剂和原料、双氢青蒿素制剂的生产批文;浙江医药在国家食药监局有蒿甲醚原料药的药品许可;华润双鹤旗下全资子公司万辉双鹤拥有双氢青蒿素片的药品批文;白云山旗下全资子公司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拥有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7468的青蒿素产品批文。

阅读全文

与青蒿素衍的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