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平安集团转让事件

平安集团转让事件

发布时间:2021-04-19 20:55:57

❶ 车险转保是什么意思是说把保险转让他人还是

通俗来说,就是放弃了之前投保的车险公司,转入到其他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但是转保比续保要麻烦得多,尤其是在车险还没有到期的时候转公司投车险,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麻烦。

车险转保注意事项:建议车主最好等车险到期后再转保,否则在特定时段索赔可能比较麻烦。所谓特定时段,就是老车险到期日与新车险生效日之间的时间。

(1)平安集团转让事件扩展阅读:

车险转保注意事项

1、建议车主最好等车险到期后再转保,否则在特定时段索赔可能比较麻烦。所谓特定时段,就是老车险到期日与新车险生效日之间的时间。

比如,原来的车险今年12月31日才到期,转保的新的保险公司,新车险是从今年12月20日开始生效,从12月20日到12月31日即为特定时段。如果车辆在此期间出险,车主就需要向两家保险公司索赔,但是不仅不能获得双倍赔偿,而且还要在两家保险公司办理手续,就很麻烦了。

2、如果上一个车险年度出险次数多,车主想要转保,保险行业从自身盈利的角度出发,很有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拒绝这样的保户。并且因为此类现象的出现,各保险公司也准备上调转保费用了,转保费用可能会因此上浮。

❷ 最近中国平安最近出什么大事了。

没什么大事吧,无非是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对保险业的批评,是对行业而非是针对某个公司。
再有就是平安银行换人了呗
关注21世纪 或中央财经频道,一切尽在掌握

❸ 金赛银出事了,平安金赛银事件是怎么回事

金赛银出事了!最近平安金赛银事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9月底,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国庆期间金融界非常火的三个词:“中国平安”,“60亿”,“金赛银”。涉嫌200多名平安员工。
近百名投资人进行维权表示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出现了兑付危机,投资的钱拿不回来!其原因是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严重的兑付危机!同时他们称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
但购买合同,合同内容及落款均未有任何中国平安的表述和公章。据投资者爆料,销售、签合同从没见过金赛银等公司的人,都是只通过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先给钱,再给合同,见到合同的时候落款已经签好是金赛银。
一位姓赵的女士说:“我买了该产品,记得当时是平安的业务员,戴着平安的工牌,在法定工作日内,向我介绍该产品,并说是平安公司回馈老客户,只有VIP才能购买的产品,怎么转眼间性质就变了?这该怪谁?”
平安业务员:领导授意才敢销售
据界面记者表述,多位业务员说他们是在领导授意下才销售的上述产品,同时记者获得的证据也显示,在销售产品阶段,有平安保险营业部的负责人统一给业务员培训讲解上述产品。而且在7月,业务员向营业部的领导寻求解决办法,领导还给与回复称,“尽快约客户去尚都(金赛银北京公司所在地)谈延期补偿协议,由金赛银的人接待,减少业务员的压力。”
恐怖的金赛银,千名员工只剩20人
深圳金赛银是一家以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发行与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其官网宣称,其主要投资优质的地产并投项目、矿业并购项目,年化回报率可保持在50%以上,管理基金规模高达150多亿。据数据显示,金赛银在全国发行尚未兑付的基金产品共27只。
今年4月,金赛银就出现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问题,紧接着上千名员工开始离职,目前仅剩不到20人,金赛银法定代表人王维奇也在9月份失踪。截至9月25日,根据金赛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统计,金赛银募集资金63亿元,尚未兑付的约30亿元。近期,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已对金赛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中国平安:官方未销售金赛银理财
事情被大量曝光后,平安官方正式回应,称从未参与销售,公司正在和投资人一起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办案,尽快查清案件事实。
1、平安员工私自销售金赛银理财产品?
平安:一直以来,平安人寿都明确规定禁止员工和业务人员违规代销非平安的产品,经查实,平安人寿官方从未销售过与金赛银相关的理财产品。
2、金赛银产品由平安保险投保?
平安:金赛银确实为张家界项目在平安保险购买过投保金额为2亿9千万元的“建筑工程一切险”险种。平安承保的是金赛银公司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险、财产一切险等财产险险种,承保险种与理财产品毫无关系,也没有对其理财产品做任何担保。
3、平安银行作为金赛银的托管行?
平安:银行的责任主要在于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清算以及监督资金投资对象是否符合托管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等服务。托管行不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不对投资收益的收回承担责任。
虽然这样的事情,平安再三表示官方并未销售该产品,但是这也暴露了其内控不力的问题,或难辞其咎!
挂羊头卖狗肉在银行里不足为奇
2015年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32910款,发行规模估计为19.75万亿元,然而产品信息披露数量严重匮乏,100余家银行在到期产品信息披露上得分均为零,这样的条件为“挂羊头卖狗肉的飞单”提供了温床。7月份,广发银行曝出767万“飞单”,后将其涉事员工开除。
警惕“理财顾问、业务经理”
据数据显示,受害的一般为中老年人,以来自中小城镇为主。据了解金赛银事件最大年龄受害人已达70多岁!他们的理财渠道很少,他们容易受到高收益、保本保息加上一些“大背景”的诱惑而踏入“飞单”陷进。警惕这些所谓的理财顾问、业务经理,遇到他们推荐的高收益产品,一定要多方咨询,如果信息不对称、官网查不到、合同落款不对劲,千万不要买,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❹ 平安内部股被转让,员工能得到多少实惠

持股员工平均得到87万元的财富
平安现在的的股价在40元附近,一万股就是40元人民币,楼主是不是发财了,恭喜啦

❺ 转让公司遭骗局,求解答,好人一生平安

若是分公司作为非独立法人总公司享有完全权利,若子公司则独立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❻ 中国平安出事了,60亿不翼而飞是真的吗

中国平安出事了,60亿不翼而飞是真的。

2015年9月28日,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国平安集团北京分公司楼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资人向平安集团维权。

投资者对新闻记者表示,投资者购买了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付危机。其中投资者投入金额最大的650万元,最小的12万元。多数人投资额在60万元左右。总额接近60亿。

这些投资者汇总了向各自销售产品并签订合同的平安保险业务员的名字及工号,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地区也分布广泛,这些业务员分散在西单、通州、延庆、昌平、丰台等多个平安保险的区域营业部。

(6)平安集团转让事件扩展阅读: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金赛银产品投资者表示,投资人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平安人寿的营销活动上,从代理人手中购买的产品。

另外,一些投资者表示,平安银行作为金赛银相关产品的托管行,没有尽到责任。平安方面则表示,根据托管法规和托管合同,银行的责任主要在于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清算以及监督资金投资对象是否符合托管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等服务。

托管行不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不对投资收益的收回承担责任,对已划出托管账户的资金投资状况不承担监督职责。对于该基金,银行已经完整、合法、合规地履行了托管人的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60亿难题待解 金赛银事件多方见面取证

❼ 平安收购富通事件时间

平安收购富通:冲动的惩罚

这一笔让 中国平安当初为之兴奋的海外投资,目前看来已经是噩梦一场。根据2008年12月2日富通集团的公报,在拆分后,富通目前仅剩国际保险业务、66%的结构型投资组合权益与汽车融资的资产同负债,且富通将不再涉及任何银行业务。至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仅报于0.93欧元。
可以确定的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随着双方从交好到交恶的演变,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已经宣告失败,这家试图通过海外并购扩张的保险公司,未来的国际化金融公司之路会继续走下去吗?

阅读全文

与平安集团转让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