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品添加剂概念股有哪些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上市公司一览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资料显示,百润股份主营产品是食用香精,运用于食品专、烟草和日化等行业,下游属需求稳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食品饮料朝阳子行业,行业未来五年有望保持15%以上增速。一位未具名市场人士就其表现分析道,从需求角度来讲,经济低迷并不能阻止人们喝酒吃药下馆子,酿酒股、医药股等非周期消费服务板块的走强便是基于此逻辑,而随着行情的深入,投资逻辑会进一步传导至色、香、味等食品添加剂行业。在下半年以泛消费为主题的结构性行情中,这类个股都有机会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
② 食品添加剂股票有哪些
1、安琪酵母(600298):
埃及动乱对公司项目没有实质性影响:由于之前埃及动乱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股价下跌。公司已明确表示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现随着埃及局势的稳定,项目进展顺利,能如期完成并达产。
2011年相对来说是公司较为困难的一年,但2012年公司业绩将现拐点:由于糖蜜价格上涨并在高位运行,给公司的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一方面,各增发项目预期都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上半年完成,将使得今年重在投入,明年才赢得收获期,今年的业绩趋于稳定。尽管如此,公司还是力争今年收入增速30%以上。
各增发项目是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未来业绩的亮点所在:公司在酵母的传统领域是占据国内绝对的老大地位,其增长相对来说已较为平稳,而公司此次加大力度对衍生品的开拓,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爆发性增长点,认为对公司的意义重大,是其战略转型的关键。
定向增发现已提交证监会审批,若进展顺利5月底前可通过并实施:公司定向增发项目现已提交证监会审批,正在等候反馈意见。如果进展顺利今年五月底前可以通过并实施。尽管公司近期股价下跌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公司明确表示增发价格不会低于此前定的33.79元。
2、新和成(002001):
涨价背后的核心逻辑是要有需求的支撑,2011年面临新的机会:VE价格经过三年的上涨,提出的VE长景气周期理论持续得到检验。坚持认为引起价格波动的是供需关系,由于看好今年饲料需求的拉动,3月7日率先提示维生素VE和VA的机会,目前表现良好。最新的观点是:日本地震只是对2011年维生素向好趋势起到了加速作用,虽然短期内透支了一定的价格涨幅,但是随着二季度需求旺季的到来,VE和VA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
3、保龄宝(002286):
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向好人工成本上涨是此次白糖涨价重要推动力,白糖吨成本已接近4800元,这就导致白糖价格高位震荡的时间将持续2~3年或者更长时间;同等甜度下,每吨果葡糖浆的价格要比白糖低2800元左右,国家从严调控原料玉米的价格和限制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都保证了果葡糖浆需求旺盛;新建成的赤藓糖醇和低聚果糖产能正在逐步释放。
4、星湖科技(600866):
现有业务关注呈味核苷酸扩产。呈味核苷酸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全世界只有5-7家呈味核苷酸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同时,下游调味品行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需求仍可保持年均20%的增速。公司作为国内呈味核苷酸市场的领军者将充分享受行业增长收益。在经过反倾销和打击走私前后价格大幅波动后,呈味核苷酸市场供需基本趋于平衡,市场价格趋于理性,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公司新增4000吨/年产能预计将于2011年8月建成投产,产能扩张有助于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双主业转型,介入铝材领域。2009年4月广新集团的入主,将公司定位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生物工程龙头及华南地区高端铝材基地,推动星湖科技向双主业转型。由于珠三角地区还没有具备规模经营高端铝板带生产企业,公司发展铝材业务具有区位优势。新建的10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依托广新集团和华南铜铝业的资源和技术,未来成长空间可期。此外,在广东省国资整合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华南铜铝业注入公司的可能性。
狂犬病疫苗是未来业绩爆发的催化剂。子公司安泽康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2011年1月开始产业化建设,项目首期达产后产能为200万份/年。公司产品上市后将是国内首家鸡胚细胞培养的狂犬疫苗,比现有主流的Vero细胞培养的狂犬疫苗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5、量子高科(300149):
高浓度低聚果糖销售是公司未来业绩保障。低聚果糖广泛应用于以益生元为代表的保健功能食品。公司71%营收和66%的毛利来自于低聚果糖业务的销售,其中高浓度低聚果糖由于其技术壁垒高而有着接近60%的毛利率。以P95S低聚果糖为代表,量子高科,日本明治,以及比利时的ORAFTI产品是国内市场上仅有的成熟品种。随着同类产品从日本进口数量减少,公司高浓度低聚果糖将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
6、永安药业(002365):
目前全球牛磺酸需求量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预计2010年需求量达到10万吨,供需缺口达到3.7万吨;供给上80%产量在中国,主要企业包括永安、湖北富驰等供给寡头;价格上受制于原油价格推动的波动,供求双方不具备定价权利;牛磺酸需求持续增长是公司业绩稳定向上的前提与基础。
牛磺酸产业链一体化打造行业龙头
在对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预判下,公司将增加2亿元投资用于上游环氧乙烷项目;中游募投项目将使公司牛磺酸产能扩张至24000吨;而下游牛磺酸系列产品的开发分为两个阶段:一期主攻泡腾片、口含片等固体饮料,下游产业链的开发将是公司产业转移的重心所在。
成本降低与产能扩张成公司竞争优势
未来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乙醇制环氧乙烷,既能保证主要原材料——环氧乙烷的稳定供应,同时极大地缓解了成本压力,并可进一步通过外销实现收入提升;与此同时,牛磺酸产能扩大成为公司业绩增长关键点。
7、晨光生物(300138):
公司主要从事辣椒红色素、叶黄素、辣椒油树脂和番茄红素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红色素生产供应商。
8、鑫富药业(002019):
度过艰难时期,迎来业绩拐点:公司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前期投资的众多新项目均未产生效益,导致费用率较高;二是因为公司投资的羟基乙酸项目和木质活性炭项目低于预期而计提了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随着公司其他优质项目如PBS、PVB和EVA等的陆续投产,公司已经度过了2008-2010年最艰难的时期,2011年将迎来业绩拐点。
③ 国内大型的食品添加剂公司有哪些供应生产线的像甜味剂、酸味剂、螯合剂等等,要出名的生产厂家
甜味剂:常州汉邦生物
酸味剂:西安唐朝化工
螯合剂:海安石化
④ 有哪些新型甜味剂
传统的甜味剂主要是蔗糖与糖精。糖精被禁用后,蔗糖就成了食品甜味剂的主角。1973年,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从葡萄糖生产高果糖浆获得成功,产量迅速增加,目前已达几百万吨,正在逐步取代蔗糖作为食品与饮料的甜味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所用甜味剂几乎100%是高果糖浆。最近食用甜味剂又出现了一颗新星——天冬氨素。它是低热量、安全,又有一定营养价值的新型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150~200倍,已有可能用酶工程法制备。还有两种甜味剂,即毛雷宁和索马丁,它们是由植物中提取的两种甜味蛋白,其甜度是蔗糖的10万倍,而且甜味在口中可以保持几小时,真不愧是甜味剂中的一颗“巨星”。
⑤ 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福建科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于2008年10月,是一家从广州迁移至福建永安的高新技术企业。以生物化工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生产、经营的产品有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中国发明专利、美国专利)、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营养补充剂等,产品已出口至美国、加拿大、南美、欧洲等世界各地,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产品。
法定代表人:李韶雄
成立时间:2008-10-30
注册资本:738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481100019352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永安市尼葛开发区1399号
⑥ 常见的甜味剂有哪些
有几种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20种.甜味剂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来分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又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等.
糖类甜味剂主要包括蔗糖、果糖、淀粉糖、糖醇以及寡果糖、异麦芽酮糖等.蔗糖、果糖和淀粉糖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糖醇类的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一般被列为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2钠、甘草酸3钠(钾)、竹芋甜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或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3氯蔗糖等.
理想的甜味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很高的安全性;②良好的味觉;③较高的稳定性;④较好的水溶性;⑤较低的价格.
各种甜味剂的使用: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用于果汁(果味)型饮料、冰淇淋、糕点、糖果、果酱(不含罐头)、酱菜、蜜饯、胶姆糖等,用量为0.3g/kg;用于餐桌调味料,用量为40mg/包(片).
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各类食品中(罐头食品除外).FAO/WHO(1984)规定:可配制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病的低糖、低热量的保健食品,用量视需要而定.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在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果汁(味)型饮料、碳酸饮料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蜜饯1.0g/kg;陈皮、话梅8.0g/kg.
糖精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用于酱菜类、复合调味汁、蜜饯、配制酒、雪糕、冰淇淋、冰棍、糕点、饼干和面包,最大用量为0.15g/kg;瓜子中最大用量为1.2g/kg;用于话梅、陈皮类为5.0g/kg.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婴幼儿食品中不得添加糖精.
木糖醇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规定: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糖果、糕点、果汁(味)型饮料等.用木糖醇代替糖的产品,可以在标签上说明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
⑦ 食品添加剂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食品添加剂概念股
看好甜味剂、功能糖等子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可关注:
1)龙力生物;2)金禾实业;3)安琪酵母
⑧ 各行业上市公司股票龙头企业一览表
以下是目前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供大家参考。
1、食品饮料
贵州茅台(白酒)、伊利股份(牛奶)、双汇发展(猪肉)、海天味业(酱油)、安琪酵母(酵母)、金禾实业(甜味剂)。
2、家用电器
美的集团(全线产品)、青岛海尔(全线产品)、格力(空调)、老板电器(抽油烟机)、飞科电器(剃须刀)
3、家具制造
索菲亚(定制家具)
4、超市零售
永辉超市(超市)

12、钢铁煤炭
宝钢股份(普钢)、方大特钢(特钢)、中国神华(煤炭+电力+运输)
13、基建、房地产、建材、园林环保
万科(房地产)、华夏幸福(园区)、中国建筑(基建)、海螺水泥(水泥)、东方雨虹(防水)、伟星新材(管材)、东方园林(园林生态)、金螳螂(幕墙)
14、服装
伟星股份(服装辅料:纽扣与拉链)、歌力思(女装品牌)、海澜之家(男装品牌)
15、电子信息、芯片
京东方(显示面板)、信维通信(手机天线)、歌尔股份(声学器件)、立讯精密(连接器)、长信科技(显示触控)、三安光电(LED芯片)、木林森(LED封装)、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件)、紫光国芯(芯片)
16、化工与原材料
万华化学(化工)、中国巨石(玻璃纤维)、康得新(碳纤维)、浙江龙盛(染料)、龙蟒佰利(钛白粉)
17、养殖
温氏股份(生猪养殖)
18、机械加工
大族激光(激光加工工具)、先导智能(锂电池加工工具)
19、传媒
蓝色光标(整合营销)、分众传媒(电梯广告)
20、锂电池
天齐锂业(锂矿)、赣锋锂业(锂化合物加工)、国轩高科(锂电池制造)
21、高铁、航空运输
中国中车(轨道车辆)、中国国航(航空公司)
22、环保
三聚环保(净化剂)、碧水源(污水处理)
23、旅游
中国国旅(旅行社)、宋城演艺(主题公园)
24、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研究结果,不作为投资建议!
⑨ 甜味剂有那些
1 甜味剂的分类
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2 甜味剂的构性关系
1898年,Sternberg首先报道了化学结构与甜味的关系,他推测,甜味和苦味与羟基和氨基的作用有关。甜味分子和苦味分子大体上没什么不同,而且不受立体几何构型(双键位置)的影响。1914年,Cohn的《有机呈味物》一书中列举了上千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他们的味道。他发现多羟基化合物和D型氨基酸经常是甜的,而高度硝化的化合物常常是苦的;在一个分子中引入氯原子常会诱导产生甜味。他认为要激发产生一定的甜味,分子中必须引入生味基。Cohn还发现,在同系物中,甜度和分子量之间成反比关系,对此他提出两点解释:一是随分子量增加,水溶性下降至不溶,以致甜味消失;二是生味基在只含少量化合物的系列中很重要,而在含大量化合物的系列中却不怎么重要。五年以后,Oertly和Myer根据Witt的染色理论提出一个甜味物质分子必须含两个部分。即一个生甜基和一个助甜基。其中生甜基必须是一组能与助甜基结合产生甜味化合物的原子。否则该化合物不具有甜味。曾广植等(1982)提出了六个生甜基和九个助甜基。这为AH-B生甜基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通过Ellis等人对糖和糖醇的受体作用机理的研究得出在甜味剂浓度与其甜味响应的关系上,糖和糖醇表现出线性函数关系。而高强度甜味剂则表现出双曲线函数关系。通过甜味剂构性关系的研究, 曾广植(1990)提出开发一种卓越的、低热量的,又具有类似蔗糖的各种性质的甜味剂是甜味剂未来发展的目标。
3 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甜味是通过刺激动物的味觉而感知的。甜味是甜味化合物与甜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巴甫洛夫的反射性原理:即甜味通过人或动物的味觉产生强烈的食欲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给消化系统,引起消化道内的唾液、肠液、胰液及胆汁大量分泌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相对量也加大,加快胃的蠕动,使食物或饲料的分解消化加快,养分得以充分吸收,从而提高食物(饲料)的消化率。不同的动物种类具有不同数目的味蕾和味觉感应器官,对味道的感觉不尽相同。各种动物的味蕾数目见表1。
表1 各种动物的味蕾数目
种类 味蕾数
人类 9000
猪 15000
牛 25000
鸡 250-350
猫 473
蛇 0
动物的味觉主要由舌头感知,动物舌面上长有许多突起物称为乳头(Spillane,1989)。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敏感性不同。一般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周围边缘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最敏感。味刺激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随唾液流入味蕾孔穴中,吸附于受体膜表面上而产生味感.而甜味剂就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为动物感知甜味提供了必要条件。甜味剂味的强度还与水溶性有关,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没有味的(Tseng Kuangchih,1987)。甜味剂于舌表面接触时,须在舌表面溶解后才能产生甜味。而且产生甜味的时间有快有慢,而且味觉持续的时间也有长有短。蔗糖比较容易溶解,甜味觉的产生较快,消失也较快,糖精较难溶解,味觉产生较慢,而味觉持续时间却较长。
4 甜味剂的研究进展
4.1 国际甜味剂研究情况
目前国际上甜味剂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国糖业信息网报道,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新甜味剂有:甘草酸、属中药甜味剂、绿色食品添加剂,提取了中草药甘草的甜味剂成分。据日本媒体报道,该甜味剂钠盐的口味极甜,稀释400倍仍有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倍(以蔗糖为甜味剂指数),且试验表明完全无毒。据《饲料添加剂》(1999)报道,比利时一家公司从菊苣中提取了出一种被称为Rattilose的甜味剂。热值为1.5 kc/g功能特性与葡萄糖浆相似,当它与阿斯巴甜同时使用时,即成为一种高强度甜味剂。它还对双歧杆菌有作用,有助于消化。据《中国饲料》(1998)报道,天冬糖精的成分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低于糖精。这一产品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研究证实是安全的,其所甜化的食品将普及运用。天冬糖精可用来代替咖啡和红茶中的糖,也可用于甜化水果食品和其它食品。甜菊精是从甜菊中提取的,目前美国食品工业已开始发出各种功能性甜菊精,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具有防腐作用。新柚苷是从柚皮中提取的甜味剂,国外制到的新柚苷二氢酮的甜度为糖精的3~5倍,是蔗糖的2000倍,据王笠村等(1998)]报道,它与糖精钠一起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增甜效应,增强甜度达30%。据糖业信息网报道,荷兰一家公司新发现了一种名为TBGBR的超级甜味剂,其甜度为糖精的500倍、蔗糖的20万倍,目前可被称作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据报道,该甜味剂已处于大规模人工合成实验阶段。
4.2 国内甜味剂的发展趋向
据孟晖(2002)报道,目前人工合成或天然产物提取非营养性,无热量的高强度甜味已成为我国甜味剂研究应用发展的重点,我国甜味剂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糖精钠,虽然甜度很高是蔗糖的300~500倍,但其产品中含有致癌物质,邻甲苯磺酰胺,安全性受到怀疑,而且浓度稍大味会有不适口金属余味,因此我国逐步减少糖精钠的产量,促进新型甜味剂的发展。据刘发高(1994)报道,甜蜜素化学名称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度是蔗糖的30倍,有蔗糖风味,无余苦味。我国目前是甜蜜素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年生产能力约3万吨,年产量约1.8万吨,出口主要去向是东南亚和西欧。今后国内甜蜜素不宜再建新装置,而是改造现有装置,增加出口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并开拓其应用领域,促进我国甜蜜素健康稳定发展。加快甜叶菊糖结构调整及安全论证,有条件地适度发展甘草甜素,加快阿斯巴甜的生产步伐。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际国内甜味剂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无热量、安全性高,并采用增效剂,逐步向复合型甜味剂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premix.com.cn/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
⑩ 甜味剂有哪些
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10)生产的甜味剂的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世界上使用的主要甜味剂有:
①功能性单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L-糖等;
②功能性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棉子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
③多元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
④糖苷:甜菊苷、甜菊双糖苷、二氢查耳酮、甘草甜素等;
⑤二肽类:甜味素(阿斯巴甜)、阿力甜等;
⑥蛋白质:索马甜、莫奈林、奇异果素等;
⑦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又叫蔗糖精)等;
⑧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甜蜜素、安塞蜜等;
⑨复合甜味剂:金娃娃甜代糖,蛋白糖,健康糖,耐而甜,甜味宝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甜味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食品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