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st新光控股集团2018年报

st新光控股集团2018年报

发布时间:2021-04-20 15:31:18

1. 上市公司什么时候会被ST 是不是公布年报,半年报的时候年报 半年报 大概时候时间段公布的

1、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实施特别处理包括:①退市风险警示:在其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区别其他股票;涨跌幅限制为5%;②、其他特别处理:在其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区别其他股票;涨跌幅限制为5%;
2、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交易所实施其他特别处理(ST):
①、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为负;
②、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③、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恢复上市后,审计结果显示其最近1个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
④、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3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
⑤、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
⑥、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并形成决议;
⑦、向其控股股东或关联方提供资金或公司对外担保违反规定且情形严重的;
⑧、证监会或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3、上市公司必须在次年4月30日前发布年报,亏不亏损就知道了;
4、现在你知道了吧,如果年报显示有上述情形,经交易所认定后,决定是否对其实施ST,在实施前1日,公司要发布公告并停牌1天,复牌后正式实施。所以被ST应该是上半年比较密集。
5、第三年盈利了,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申请撤销特别处理,也要履行审核程序,发布公告。
大概就这样子,全手敲的,权当复习了!

2. 求 中国近五年重大会计造假案例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造假案例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派神)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因披露虚假利润等违规行为,2008年4月14日接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张晨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财务总监金明喜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等。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原控股股东控制期间,原董事长张晨蓄意犯罪,隐瞒董事会,未按规定披露公司的外贸业务、与关联股东的交易,特别是大额对外担保等重大信息。为此形成的虚假利润300多万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ST派神在2008年年报中的“公司治理结构”部分指出:“本届董事会认真汲取教训,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未发挥作用1形同虚设,致使犯罪分子再三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事实是这样的吗?ST派神幡然醒悟了?认真分析一下2008年年报,真相即刻揭晓。虚假利润,就像幽灵一样,继续缠绕着ST派神。与以前不同的是,2008年的会计处理表象是合理的,但没有如实反映交易的本质,不符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以资抵债的会计计量

在2008年年报中,ST派神的无形资产增加了一项土地使用权,该项土地使用权“系根据本公司与三毛集团签订以资抵债协议,三毛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土地抵偿欠付本公司的款项。该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44242500元系根据甘肃方家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甘方估字[2008091]号评估报告为依据确定,评估方法为市场比较法和成本逼近法。”三毛集团是ST派神的第一大股东。

根据上述信息,如果不存在债务重组的情况,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借记“无形资产”,贷记“应收账款”;如果以前年度计提了坏账准备,则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回到年报,看一下这四个账户的明细账,就可以看出会计处理是否恰当,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如实反映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

1“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坏账准备”明细账如表1所示。

表1说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2008年大幅度减少,坏账准备被巨额转出。

2“资产减值损失”账户中的“坏账损失”明细账2008年度的余额为-31935873.38元,年报中没有详细披露这次以资抵债交易发生后,冲回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但从表1和年报,可以判断冲回的金额为3065.39(2019.94+1045.45=3065.39)万元。

3应收账款部分,年报中作了如下信息披露:“本公司应收三毛集团及所属公司的款项共27066441.29元,在以前年度已计提坏账准备20199394.79元,本年度三毛集团用土地偿还,原估计计提比例是根据三毛集团偿债能力作出的,原估计计提比例合理。”

其他应收款部分,年报中作了如下信息披露:“本公司对应收三毛集团及所属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共计19366583.94元,在以前年度已计提坏账准备10454539.15元,本年度三毛集团用土地偿还,原估计计提比例是根据三毛集团偿债能力作出的,原估计计提比例合理。”

4“无形资产”账户的“土地使用权”明细账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2008年度新增44 242 500元的土地使用权,与前述吻合,即为三毛集团偿债所转让给ST派神的土地使用权。

此外,在ST派神与三毛集团签订《以资抵债协议》中,双方同意以评估值4 424.25万元为依据,抵偿三毛集团占用ST派神的资金4 643.30万元,不足部分219.05万元采用现金方式一次性归还。2008年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部分中披露“2008年12月16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月17日三毛集团即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偿还了219.05万元欠款。”

通过各账户明细账和《以资抵债协议》,可以看出,ST派神在以资抵债交易过程中的具体会计处理是:增加无形资产4 424.25万元,增加库存现金219.05万元,减少应收账款4 643.30万元;转出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3 065.39万元,转回资产减值损失3 065.39万元。

以资抵债的会计确认

会计处理有两个很重要的步骤,即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上述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计量没有问题,会计确认,尤其是无形资产的确认则需要进一步验证。这里主要分析土地使用权这一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问题。

为了保证“以资抵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ST派神考虑得相当周全。在《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资抵债的报告书(修正草案)》(2008年11月26日公布,以下简称“报告书”)作了详尽的披露。无论是董事会、独立董事,还是独立财务顾问,都对该交易事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发表了正面意见,这样看来,以资抵债的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了。

至于合法性,该报告书中披露了律师结论意见:“甘肃正天合律师事务所经办律师认为:本次资产置换所必备的协议、文件齐备,内容真实合法,且已经履行了必要的法定程序,符合《民法通则》、《合同法》和《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为有效。不存在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的情形,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

由此看来,上述以资抵债交易的合理性,以及交易本身合法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从会计计量上看,ST派神的会计处理是没有瑕疵的。

但是,从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上判断,就不难发现,“以资抵债”的会计处理是站不住脚的。

百密一疏。ST派神在2008年报和报告书中都露出了以资抵债交易的瑕疵。

ST派神“公司治理结构”部分披露:“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三毛集团立即按照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批复,向兰州市国土资源局申报土地使用权等相关手续,同时积极筹措资金缴纳了土地使用权契税,于2009年1月19日取得了兰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登记通知书》,通知书下达给了兰州市国土资源局西固分局。通知书明确指出三毛集团面积为37 592.39平方米的土地,已办理土地使用权申请登记手续,通知西固分局接此通知后,完成土地登记注册发证工作。三毛集团已按有关规定将申请和相关文件提交兰州市国土资源局西固分局,兰州市国土资源局西固分局答复,按照土地管理有关规定,三毛集团该宗土地在取得宗地图四至单位盖章同意后,将进入土地公示阶段(一个月),在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取得土地证。”

报告书在“交易标的介绍”部分披露:“由于本次以资抵债的土地使用权均由三毛集团以划拨方式取得,故就目前来说此宗土地使用权尚属国家所有,没有明确客观的账面价值。三毛集团必须取得此宗土地使用权后,才能进行本次以资抵债交易。三毛集团在因无力承担土地出让金而无法将此宗土地的使用权类型由划拨变更为出让,从而导致一直无法实施以资抵债方案的情况下,2008年4月提出将上述拟抵债的土地全额转增国家资本金,取得土地使用权,然后由三毛集团抵顶给本公司的解决方案。2008年10月,该方案获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2008年11月14日,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具了《关于给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地评估结果初审意见》,审查确认了该宗土地评估事项。2008年11月24日,三毛集团取得了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化改革土地资产处置的批复》,完成了土地使用权评估备案,并同意对上述拟抵债土地以作价出资方式进行处置。土地使用权变更和登记手续正在办理当中。”

在年报“董事会公告”部分披露“2008年12月16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三毛集团即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偿还了219.05万元欠款。三毛集团用于抵债的土地产权证手续正在办理中。”

由此看来,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三毛集团获得以资抵债交易中被其转出的土地使用权。换言之,三毛集团在没有获得该项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把这一貌似已经归属自己的资产转让出去,偿还自己的债务。更有甚者,ST派神在根本就没有获得该项土地使用权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将其确认为自己的无形资产,不仅如此,从表2可以看出,ST派神还对该项资产进行了摊销;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ST派神堂而皇之、顺理成章地将以前的坏账损失冲回,金额与2008年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3 365.92万元)相差无几,超过了利润总额(2 929.17万元)。

这样,就不难推出:如果没有前述的会计处理,ST派神2008年报中的净利润为负(不排除,其采用其他方法调节利润),那么2007年的盈利,对于脱帽来讲,可谓是功亏一篑。

结论

2008年4月,ST派神刚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过,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一古训在这儿失灵了,被ST派神挡在门外。ST派神的这一做法,发人深思。

关于资产的定义、确认条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第二十一条规定,符合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第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笔者认为,这些基本的知识和规定,作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是再清楚不过了;作为“守夜人”,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也是心知肚明。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只有一种解释:两者形成了合谋,争取早日脱帽。如果不是出于这一目的,为什么拖了数年、没有解决的债务问题,竟然会在2008年的最后36天内,一下子解决掉了。一块没有土地证的土地,既帮助债务人偿还了债务,又增加了债权人扭亏为盈、早日脱帽的几率。妙哉!怪哉!

3. 股票,st新光当时股价格是1.82买完后怎么变成1.872了

买入后成本变成1.872的原因应该是加了手续费,买股票,卖出股票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股票成本!

4. 光伏企业目前盈利如何

1.天威保变(600550)公司拥有51%股权的天威英利硅片年产能70兆瓦、电池60兆瓦、组件100兆瓦;公司拥有35.66%股权的四川新光硅业拥有1260吨多晶硅产能。 2.英力特(000635)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单晶硅、多晶硅生产开发,而公司与大股东英力特团体在国内最大硅石、石英石基地在宁夏石嘴山(硅石储量高达42.8亿吨)从事单晶硅、多晶硅生产开发。 3.东方钽业(000962)公司利用石嘴山市硅矿资源上风、通过硅微粉参与太阳能上游产业,与母公司宁夏东方有色金属团体参与打造世界级硅光伏基地。 4.三峡新材(600293)公司控股的宜昌当玻硅矿是国内大型硅质原料生产基地,“硅矿”储量有三千多万吨,是湖北宜昌地区最大,纯度最高的硅矿。 5.江苏阳光(600220)公司与宁夏东方有色、宁夏电力合作建设宁夏阳光硅业(占65%股权),项目规划年产4000吨高纯多晶硅;公司与陈钟谋教授合作组建江苏阳光太阳能电力主要研究、生产新型高效纳米光伏电池及组件,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进有看达到30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6.特变电工(600089)控股58.37%新疆新能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太阳能产能4100KW;公司控股75%的特变电工多晶硅公司建设1500 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 7.金晶科技(600586)引进美国PPG生产技术建设的600T/D超白生产线已成功生产出超白玻璃产品(太阳能辅助材料),正打造国内最大的节能新材料基地。 8.光电股份(600184)公司与西安北方光电等9家企业发起设立的云南天达光伏科技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研制和生产。 9.安源股份(600397)公司引进国际顶级的德国VON.ARDENNE公司的大型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年产200万平方米低辐射(LOW-E)太阳镀膜玻璃,这种太阳膜技术可应用到所有太阳能产品中,通过控制膜层的性质,可使热量传不出往,进步集热效率。 10.有研硅股(600206)公司处在多晶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硅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产业链条的中间可以充分利用大直径单晶回收料,将其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单晶硅;l公司单晶硅太阳能产能在130吨/年左右。 11.方兴科技(600552)公司拥有年产30万吨优质硅砂生产基地,目前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正招商引资,并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设备和技术。 12.生益科技(600183)公司控股的连云港东海硅微粉公司,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硅微粉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硅微粉生产企业,具有年产2.8万吨的产能,行业垄断上风相当明显。 13.鄂尔多斯(600295)公司正在打造一条从煤炭开采到电厂发电直至硅铁、硅锰生产的完善产业链,其投资160亿的硅电联产项目正在鄂托克旗横盘镇迅速崛起。 14.航天机电(600151)公司控股52%的上海太阳能科技在国内建造了第一座10千瓦太阳能电站,且拥有全国最大的太阳能设施生产厂房,产量达到10兆瓦,并与夏普达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来料加工协议。 15.岷江水电(600131)公司与天威团体和西躲太阳能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西躲华冠科技在光热领域拥有第三代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等产品;在光电领域的配套产品有高频高效率逆变器、经济型屋顶并网太阳电池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 16.安乐科技(000969)公司与德国Odersun就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签订了研发合作合同设立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并与西躲科委共同开发西躲地区适用的太阳能电池产品。 17.南玻A(000012)在东莞总投资40亿元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园”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项目、太阳能玻璃与超白玻项目、节能建筑玻璃项目三大种别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基地,规划产能为450兆瓦。 18.乐山电力(600644)公司参股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形成年产多晶硅太阳能硅片1260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多晶硅生产商。 19.风帆股份(600482)公司3.99亿投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2006年开工,竣工投产后形成20万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整体竣工投产后形成40万MW太阳能电池。 20.ST力阳(600482)公司是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及高硼硅玻璃、电光源玻璃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的太阳热水器核心技术产品供给商,市场份额目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公司还是国内高硼硅管、棒材及其系列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为国内太阳能玻管最大的专业供给商。 21.三友化工(600409)公司与唐山氯碱公司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建设6万吨/年有机硅项目,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用封装剂、太阳能电池涂料等领域。 22.杉杉股份(600884)公司参股20%的子公司宁波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主要从事单晶、非晶硅电池的生产,目前无盈利贡献。 23.申能股份(600642)公司通过参股上海太阳能科技,参与太阳能电池片领域。 24.华光股份(600475)公司持股52%的云南天达光伏科技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成配套产品研究、制造,是无锡尚德的关联企业。 25.小天鹅A(000418)公司大股东小天鹅团体参股了无锡尚德。 26.澳柯玛(600336)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系列产品、太阳能新型墙体材料等制造和技术开发。开发的宽频真空管,采用独占的亚纳米陶瓷镀膜技术,体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已建立起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规模进进国内前三名。 27.维科精华(600152)建设占地1000亩以上的维科能源产业产业园,旗下的宁波维科能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大型的太阳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 28.赣能股份(000899)公司与华基光电(0155.HK)合作生产非晶硅光电薄膜电池的3个合资合同,生产线采用OEM形式为华基光电生产非晶硅光电薄膜电池。 29.威远生化(600803)实际控制人新奥团体近年参与光电技术领域。相关产品包括: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年产能:集热管200万支、热水器5万台。 30.孚日股份(002083)公司第一条CIGSSe薄膜太阳电池60MW生产线已经建成,正在调试中;与德国ALEOSOLARAG公司合资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也开工建设。 31.拓日新能(002218)公司建设的日投料120吨的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已进进批量生产阶段;公司目前建设年产150MW非晶硅光伏电池生产线、2个日投料120吨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以及3MWp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等配套项目。 32.中航三鑫(002163)公司子公司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控股70%)主要进行太阳能光电玻璃生产与深加工。 33.川投能源(600674)大股东四川省投资团体出资设立新光硅业,该公司承担了"年产1000吨多晶硅示范工程"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该工程也是国家唯一的一个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34.通威股份(600438)公司持股50%的永祥公司控股了永祥硅业投资,其具有设计年产能5000吨三氯氢硅项目;永祥多晶硅公司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 35.新南洋(600661)公司参股23.93%子公司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主要从事电池片、电池组件系统的研制、销售以及咨询。 36.方大团体(000055)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把握太阳能某光电建筑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企业。 37.精功科技(002006)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的生产,具有光伏设备、多晶硅片及铸锭的加工制造业务。 38.银星能源(000862)参股子公司宁夏银星多晶硅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目前已制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公司控股股东宁夏发电团体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银川太阳能光伏试验电站试验运行,该电站已于2008年9月15日正式并网发电;公司与日本川崎公司合作,参股40%,采取低本钱的物理提纯法处理高纯硅;公司子公司宁夏银星能源光伏发电设备生产有太阳能电池组件。 39.钱江生化(600796)公司拟与浙江明士达经编涂层及其他自然人合资组建浙江钱江明士达光电科技,占40%股权,将投资3.237亿元将设光伏产业项目,年产5000万片太阳能级硅片,建设单晶硅生长炉车间生产线以及多晶硅生产车间、多线切片生产车间,建设周期8个月。 40.综艺股份(600770)公司子公司综艺光伏有限公司40MW非晶硅/微晶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扩建项目在抓紧建设中;公司持有33.5%股权的欧贝黎新能源主要产品为125系列165-190W和156系列210-300W高效组件及转换效率为17.5%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市场为欧美澳韩等国家和地区。 41.东方日升(300118)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2009年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8.6MW,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为55.86MW。 42.宝石A(000413)河北东旭将持有的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50%股权注进公司,旭新光电科技主营业务包括广电显示玻璃基板和光伏产业(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43.向日葵(300111)公司已熟练把握了光伏电池片生产的全部关键技术,包括自主开发的电池表面微结构处理、电池扩散吸杂、电池体钝化及抗反射等核心技术。晶体硅电池产品的均匀转换率已达17.5%,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目前光伏电池年产能175MW,未来产能将扩张至275MW。 44.恒星科技(002132)公司“多晶硅切割钢丝项目”“一旦切割钢丝进进量产,利润会非常可观”。 45.国电电力(600795)子公司国电科技环保团体有限公司与大全团体签署多晶硅项目合作协议,合资建设年产6,000吨太阳能及电子级多晶硅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的多晶硅原料可供制造50万千瓦的光伏电池。 46.横店东磁(002056)公司自筹资金在横店东磁光伏园区投资建设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50MW组件项目。 47.超日太阳(002506)公司与洛阳偃师市产业区治理委员会就公司在偃师市产业区建设超日太阳(洛阳)光伏产业园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超日太阳(洛阳)光伏产业园占地约449.39亩,建设规模为年产800MW多晶硅铸锭、多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片,而超日太阳将在2016年6月前完成超日太阳(洛阳)光伏产业园的建设,目标投资总额为36亿元。

5. 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是华远地产、金融街集团、中关村、北大方正、苏宁环球、中国华润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上市的方式。所谓借壳上市,系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或其他合法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将原上市公司资产、业务进行必要处置或剥离后,再将自己所属业务"装进"已上市公司并成为其主营业务,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本章着重结合并购实践,探讨获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8种具体方式。

一、协议收购:金融街集团是怎样上市的?

协议收购,指收购方与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的股权转让行为。协议收购是我国股权分置条件下特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购方式。

1、借壳背景

北京金融街集团(以下简称"金融界集团")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全资的以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为主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金融街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在当时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公司IPO有诸多困难。

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000402,以下简称"重庆华亚")成立于1996年6月18日,主页为纸包装制品、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的生产和销售,其控股股东为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包装集团。

2、运作过程

为利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实现公司快速发展,1999年12月27日,华西包装集团与金融街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华西集团将其持有的4869.15万股(占总股本的61.88%)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金融街集团。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团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了股权过户手续。

2000年7月31日,重庆华亚更名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街控股")。

之后,金融街控股将所有的全部资产及负债(连同人员)整体置出给金融街集团,再由华西包装集团购回;金融街集团将房地产类资产及所对应的负债置入公司,置入净资产大于置出净资产的部分作为金融街控股对金融街集团的负债,由金融街控股无偿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注册地由重庆迁至北京。至此,金融街集团实现借净壳上市。

2002年8月,公司公开增发融资4.006亿元;2004年12月公开增发融资6.68亿元,2006年12月27日定向增发融资11.81亿元,累计融资22.469亿元。(备注:总市值是按2007年9月28日收盘价计算的。)

3.借壳上市后公司产业扩张情况

借壳上市后,通过多次再融资,促进了房地产业务快速发展,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五朵金花"之一。

同样以股权协议转让方式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并借壳上市的,还有香港华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

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受让深万科(000002)第一大股东——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集团)公司持有的5115.5599万股国有法人股,占万科总股本的8.1%.在此之前,香港华润集团的间接控股公司——北京置地有限公司已经持有2.71%的万科B股。

至此,香港华润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由此组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巨无霸".

二、举牌收购:北大方正吃掉延中实业成功上市

二级市场竞价收购,指收购方通过证券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购买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方式,典型者如北大方正收购延中实业流通股股份。

延中实业是二级市场上典型的三无概念股——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外资股,其公司股份全部为流通股,股权结构非常分散,没有具备特别优势的大股东,在收购行动中最容易成为被逐猎的目标。1993年9月,宝安集团就曾在二级市场上收购延中实业,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序幕。

1998年2月5日,北大方正及相关企业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延中实业,随后将计算机、彩色显示器等优质资产注入了延中实业,并改名为方正科技,成为第一家完全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公司。

同样的并购,还包括天津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

爱使股份最前身是上海设备有限公司,1985年面向社会公开发起设立,并于1990年底成为我国首批在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在1990年上市时总股本只有40万,到1995年5月,经过两次配送后,总股本才只有6739.2万股,是典型的小盘股,且都是流通股。由于爱使股份盘子非常小,又是全流通股,上市后的10年内以控制权五易其手的纪录创下之最。自然人胡兴平、辽宁国发集团、延中实业、天津大港集团、明天等相关联企业先后入主爱使股份。

1998年7月1日,天津大港油田发布举牌公告,大港油田两家关联企业合并持有爱使股份的比例达到5.0001%,截至1998年7月31日,大港油田通过旗下3家公司4次举牌,共持有爱使股份10.0116%的股份。大港的进入引起爱使管理层的强烈反对,爱使董事长秦国梁将大港的收购斥为敌意收购,双方为公司章程是否违背《公司法》大打口水战。为阻止天津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甚至采取了"焦土战术",1998年8月21日公布的1998年中报中显示,当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5383%,意欲打消大港收购积极性。后在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下,秦国梁作出妥协,大港油田进入爱使董事会,大港方李遵义当选为董事长,总经理由天津大港方面的人担任。天津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后,置入天津大港油田港润石油高科技公司70%的股权,实现借壳上市,并实施配股方案,募集资金3.52亿元。

三、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凯雷收购徐工的"后山小道"

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也就间接控股了上市公司,还可以避免很多法律、政策上的障碍。如样板戏中所唱:山前强攻不是办法,可以探寻一条攻占威武山的"后山小道".凯雷投资收购徐工科技(000425)母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就是一例。

徐工机械于2002年7月28日成立,徐工集团以净资产6.34亿元作为出资,持股51.32%,余下的股权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持有。次年1月,徐工机械无偿受让了徐工集团持有的徐工科技(000425)35.53%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凯雷投资是注册美国从事股权投资的公司,其在亚洲从事股权投资的公司称为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为完成收购徐工集团,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专门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凯雷徐工。

在徐工机械并购案例中,并购对赌体现在并购标的的定价上。协议中规定,在徐工股权转让获批后,将支付2.55亿元的收购价款,购买82.11%徐工机械股权。同时,凯雷徐工将对徐工科技分两次进行总额为1.2亿美元的增资。第一部分的6000万美元与2.55亿元同时支付。另外的6000万美元则要求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达到约定目标方可支付。

由于徐工机械直接及间接持有徐工科技43.06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因此凯雷徐工实际上也取得了徐工科技的相对控股权。

四、先破产再置换:苏宁环球借壳ST吉纸捡了个大便宜

法院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ST吉纸(000718)先行宣告破产,投资人苏宁环球再将其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空壳之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再以象征性价格出让上市公司控股权。这便是苏宁环球低成本的上市之路。

ST吉纸总股本为399,739,080元,其中吉林市国资公司持有国家股200,0980.080股,占总股本的50.06%;募集法人股11,037,000股;社会公众股188,604,000股。

ST吉纸自2002年6月21日开始停产,2003年1月5日至2003年2月27日短暂恢复生产后,自2003年2月28日至2005年6月30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连续亏损,ST吉纸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截至2004年底,ST吉纸资产总额213213.09万元,负债总额233531.72万元,大量到期债务无力偿还。2005年5月9日,ST吉纸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通知,公司股票暂停上市。

苏宁集团始创于1987年,荣列2004年度中国企业500强第420名,2002年在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第49位。苏宁集团成立后已累计开发房地产项目近40个,开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

苏宁环球并购ST吉纸并成功借壳上市的步骤为:

1、进入破产程序,解决债务纠纷

2005年4月30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关于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的事项。2005年8月15日,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ST吉纸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债权人同意公司以全部资产抵偿全部债务,抵偿后公司净资产为0.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2005)吉中民破字第3-7号民事裁定书,裁定认可和解协议并发布公告,中止破产程序的审理。和解协议自2005年8月24日法院公告之日起生效,在和解协议生效之日起90日内,ST吉纸应将按债权人要求,将全部资产变现,所获资产在法院监管下,按和解协议依法清偿债务。如果和解协议未能按期履行,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招待或者申请法院恢复破产程序,届时*ST吉纸将被法院宣告破产。

2、一次性清偿债务,实现净壳

为按期履行和解协议,ST吉纸与林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晨鸣")签署了《资产收购协议》,并与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纸业集团")签署《承债式收购资产协议》,将其全部资产分别转让给吉林晨鸣和纸业集团。

资产转让和债务重组完成后,ST吉纸成为无资产、无负债、无业务的"净壳"公司。

3、苏宁集团将资产置入

苏宁集团将持有的南京天华百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95%的股权和南京华浦高科建材有限公司95%的股权,按经评估确定的价值40277.90万元转让给ST吉纸,并豁免ST吉纸由于受让上述资产而产生的全部债务,即ST吉纸将无偿获得价值40277.90万元的经营性资产。

4、苏宁集团收购股权,实现对上市公司控制

以收购人挽救ST吉纸的行为为前提条件,ST吉纸控股股东吉林市国资公司按收取苏宁集团1元象征性转让款的方式,向苏宁集团转让其持有的ST吉纸全部50.06%的股份。资产置入完成后,ST吉纸净资产从0恢复至40277.90万元,每股净资产从0元上升为1.01元。

资产重组和股权重组后,上市公司由造纸及纸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变为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其名称为由吉林纸业股分公司变更为苏宁环球股份公司,相应地,股票简称也由"ST吉纸"更名为"苏宁环球"。

6. 股票*ST关铝今年能退市吗

从业绩上看有退市的可能
就算退市了,也会复出
大股东是国企,中国五矿集团实力雄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矿股份整体上市,这已经很明确了,时间2年内,也可能一年内:

第一方案,五矿股份IPO(A+H)并换股吸收合并控股的上市的公司,此方案的可能性最大。

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是以ipo发行价和被吸收的上市公司的市价折算的。五矿所属上市公司谁的股价高,谁的折股比例就高。

1、金瑞科技 总股本16005万股

2、*ST关铝 总股本45,795.70万股

3、*ST中钨 总股本 22257.462万股

4、株冶集团 总股本52745.791万股

5、五矿发展 总股本107,191.07万股

第二方案,五矿股份内部的直接和间接控股公司要换股合并,定向增发收购五矿股份的未上市资产。

这个方案的操作必然分A股和H股,我们只谈A股。在所属上市公司中选哪家最为母公司?标准应该是能够使大股东的利益的最大化的公司。条件就是股价最高,五矿股份占股份比例最高。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1、金瑞科技 总股本16005万股 大股东为长沙矿冶研究院 持股41.34%

2、*ST关铝 总股本45,795.70万股 大股东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持股29.9%

3、*ST中钨 总股本 22257.462万股 大股东为湖南有色 持股35.28%

4、株冶集团 总股本52745.791万股 大股东为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9.57%

5、五矿发展 总股本107,191.07万股 大股东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持股63.5%

这5家公司里面中钨、株冶集团是通过湖南有色来间接控股,五矿集团控股湖南有色51%,间接持股而且控股比例较低,并不符合集团上市的利益。剩下就是金瑞科技和五矿发展。

7. 截至2002年年底,ST轻骑(600698)公司应收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的欠款累计为29.96亿元,当年计提了其中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说明ST轻骑在2002年计提大额坏账准备是如何影响公司当年业绩的?
答:ST轻骑在2002年年底,应收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的欠款累计为29.96亿元,当年计提了其中的93%,根据旧会计准则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如下处理: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根据新会计准则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如下处理: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都是作为损益类账户,是利润表中的减项,会减少公司当年度的利润。因此ST轻骑大额计提了坏账准备之后,将使公司业绩大幅度下降,产生巨额亏损。

连续多年的关联方欠款给ST轻骑公司经营带来什么影响?
答:ST轻骑公司连续多年的关联方欠款主要是由于与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和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通过其他应收款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关联方欠款主要就是表现为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资金占用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关联方欠款居高不下,对这些公司的“肌体”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巨额占款拖垮的例子比比皆是,如ST棱光、ST粤金曼、猴王、ST金马等公司的窘迫现状。事实上,大股东大肆欠款,绝不仅仅是削弱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那么简单,进一步会引发的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及其掩饰下的虚造利润、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问题,最终可能导致公司走向衰败。而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对ST轻骑公司连续多年毫不留情的抽血,给ST轻骑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第一,上市公司的现金和优质资产被占用的情况,使这些作为公司利润源泉的资产无法在上市公司的手中,将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极大的破坏,促使其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在大股东的疯狂抽血下,关联方都忙着玩资产转移游戏的时候,上市公司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无心进行正常的经营规划。大股东从1997年就开始侵占ST轻骑的资金,一年更胜一年,先是货物关联交易无法回款,再是公司资产做抵押套现,最后留给ST轻骑高达几十亿的窟窿。终于在2002年计提坏账爆发,导致ST轻骑的净资产从上年的18个亿缩水为负的16个亿,总资产从35亿元下降到9.5亿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下降到负37亿元。至此可以说ST轻骑已经不是一个能正常运作的公司了。
第二,大规模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的情况,极其容易恶化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在资金被大股东等关联方无限期占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只能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去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恶化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同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利息负担。2000年ST轻骑经营现金几近枯竭,大股东又采用新方法继续提提款:用上市公司资产做抵押担保,换取银行资金,当年套出2.7亿元。到了2002年,公司已面临退市边缘,而大股东仍提现金近2亿元。ST轻骑为关联方承担了银行和债权人的利息支付和还债负担,最终将要落到被连连逼债的份上。如果关联方占用的资金能够被及时归还,对缓解这一方面的情况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股东的占款是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赢利能力不断下降甚至退市。通过对2002年底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情况的统计发现,就拿ST一族来说,2002年底的情况显示,本来已经是千创百孔的ST一族,首当其冲的受到大股东毫不留情的抽血,这直接导致这一类公司的业绩滑坡。如果关联方的资金占用能够回到上市公司的手中,哪怕只是一部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雨,可以直接将ST一族从生死线上拉回来。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并作为一种费用支出计入“管理费用”项下,直接冲减“营业利润”。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数额越大、时间越长,则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也越大,冲减利润的金额也就越大。“粤金曼(00588)”就是因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巨额资金,影响公司赢利能力最终被迫退市的典型例子。
第四,关联方占款对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质量的产生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利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和上市公司有大量而且频繁的关联交易,特别是主营业务的往来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即经营性款项的占款比例较大,则上市公司对母公司等关联方的依赖性较大,而这有可能成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的账面赢利与实际纳入囊中的赢利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当应收账款出现坏帐,且事先计提不足时,账面盈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下降,公司隐含了经营风险。这反映出关联占款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较大的蚕食性,从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实际质量。总之,连续多年的关联方欠款给ST轻骑公司的经营造成了重大的困难,并使其不断的恶化,大幅度亏损。

.结合本案例分析应收款项的实质,并说说该案例带来的启示。
答:第一:应收款项包括哪些,重点讲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这二者和关联交易和关联方占款最紧密。应收款本来是正常的信用和适度的企业资金拆借。但案例中控制方和其他关联方却是资金占用。
应收款项泛指企业拥有的将来获取现款、商品或劳动的权利。它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
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等。特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债权。
要认识关联占款现象,必须从关联方的确认、关联交易的类型和关联占款的性质三方面进行。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otherreceivables)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第二。讲一下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的原因(已经写好)
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由来已久、金额巨大。关联方欠款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上市公司改制先天不足,股权分置制度,国有股流动性差,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机制还未形成,法律机制建设不够。我国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国有股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流动性差,再加之我国上市公司派现率普遍较低,国有股东没有其他股权收入来源,在母公司及其他关联方生存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国有大股东占有中小股东的利益,在部分国企高管看来是无可厚非的,把"国有资产"凌驾于"法人财产"、"个人财产"之上的意识,不仅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也认为,如果占用资金是用来给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下岗职工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那就是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解决了地方政府的难题。现有法律仅仅可以"应付"此类问题,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没有直接的、专门针对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刑事处罚条款。
第三。讲一下对策,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待你自己整理)
如前所述,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为此,解决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多管齐下。首先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的主体,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高管层,以及各级国资管理部门的领导们,是解决关联方占款现象的中坚力量,有些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识,要使他们树立"法人财产意识"、"股东平等意识"和"以全体股东利益为本的意识"。要转变他们头脑中把"国有资产"与"法人财产"、"股东权益"对立起来的观念,以及"平均
主义"、"大锅饭"的观念。尤其要解决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头脑中,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给下岗职工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解决政府难题的观念。只有各级政府部门、国有大股东高管,以及社会各方的思想意识真正提高了、观念真正转变了,才能谈得上想办法、找对策,积极解决占款问题。否则,即使还了旧账,又会欠下新账,形成"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在这家改了再在那家犯"的恶性循环。
其次是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自2002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与国资管理部门在清理关联方欠款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清欠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清理速度也并不尽如人意。而且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还在"顶风作案"。究其原因,他们更多地是在使用行政手段处理清欠问题。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们认为应更多地依靠法律手段,要将清理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欠款纳入法治的轨道。
日前,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领导明确指出:对于2003年8月28日以后(即《通知》发布以后),违规形成的"侵占"问题,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违规责任,公司和其他股东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这表明,监管部门也希望依靠法律手段来彻底解决治理关联方占款"顽疾"。如前所述,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还算得上是我国近年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但如果没有针对主要责任人的刑事处罚条款,法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认为,应在《公司法》、《刑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专门针对关联方占款及其关联交易的界定与处罚条款,特别是要明确针对上市公司及占款方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明确中小股东可以依法起诉、要求赔偿的权利。做到有法可依。这不仅有利于中小股东可以依靠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也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高管们的法律意识,在关联方占款问题上做到防范于未然。
再次就是要大力推行金融创新。目前,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偿债的方式无非有三:一是以现金清偿;二是以资产清偿;三是金融创新。包括"以股抵债"和"公司分立"。对于大多数关联方占款案例来说,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基本上没有现金偿还能力;若以实物资产抵债,又涉及对所抵债资产质量优劣的评估问题。沪市就曾经发生过某上市公司大股东抵债土地,在抵债后又被法院查封的事件。因此,以资产抵债不是上佳选择。而以股抵债,最起码可以减少坏账准备金的提取,缩小股本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每股盈利数值。在关联方占款愈演愈烈、而又无力以现金或优质资产偿还欠款的前提下,"以股抵债"不失为上市公司及广大中小股东的一种 "没有选择的选择"。
总之,清理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市场各方积极配合,努力探索。作为中小股东来说,既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公司决策,也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这样的计提,会计制度有无规定呢?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标准以及比例都未作详细规定,目前这些上市公司的举动仍是"合法的"。与此同时,由于这种会计处理本身就是一种会计估计,企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判断进行计提。如果投资者对此有质疑,顶多也只是"合法不合理"而已。

阅读全文

与st新光控股集团2018年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