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是多少
大股东是复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制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 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股本总额4亿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总额4亿元以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90%。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Ⅱ 第一大股东变更,董事会近期会改选吗
股东变了,看是什么股东,如果是大股东,懂事一般要变,作为大股东他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强烈欲望,因此需要重新增补懂事,如果是没什么影响力的小股东一本也就没必要了
Ⅲ 第一大股东变更是否触发要约收购
主动或被动的导致自己在上市公司拥有的股份达到或超过30%。比如主动性收购回,无论是答从二级市场还是协议收购,比如被动的股权比例上升,如因为继承、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和上市公司定向减资。这些都是收购办法里有明文描述的,触发要约收购义务的共性,就是在上市公司拥有的股份由不足30%,变更为达到或超过30%,仔细辨析法规哈。如果始终一直没变化,那么不应属于触发要约收购义务的范畴。个人观点。
Ⅳ 企业大股东变更是否三年以后才可上市
上市前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股东变更没影响,所以很多上市前搞A轮.B轮等多轮融资增加股东。
Ⅳ 新三板上市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另一家公司了,对新三板上市有什么影响吗(急!!!!)
一般情况下,是不影响其新三板上市的,但是可能会需要延期上市。或者已经上市了停牌一段时间。
Ⅵ 怎样查看到A股有过第一大股东变更的股票
具体一是通过公司的季报年报获知,二来是作为自选股随时关注,通过公司公告来了解动态。
Ⅶ 在实际控制人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是否需要运行12个月
我认为,抄实际控制人没有变化袭,去掉中间持股层,符合“如果发行人最近3年内持有、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最高的人发生变化,且变化前后的股东不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视为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中“变化前后的股东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情形。
Ⅷ 控股股东变更事项
6月28日,中基协再次对私募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提出要求:针对通过重大事项变更进行“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变更”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重大事项变更办结之日起,若无正在运作的私募基金产品,需在6个月内完成新产品备案;逾期未达到要求的,系统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1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比照此前协会对重大事项变更逐步趋严的要求,同时结合管理人登记日益攀升的合格线,不难发现,监管逻辑是一个逐步以质换量不断迭代的过程。站在对投资人负责的角度,对管理人的人员团队、履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这则提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借壳取牌。但在完成重大事项变更之后,要求6个月内完成新产品备案的意思也说得很明白,私募管理人需要对自己负责,对投资人负责,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即使是侥幸通过了,之后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最终还是会被淘汰。
关于借壳取牌,我们来看一下香港的经验。
直至2017年,借壳取牌的现象在香港相当普遍,可能是因为借壳取牌在买家眼里比较节约、省事兼省时。
然而,SFC副行政总裁Julia Leung在2017年的一次公开声明中提及,许多不具备专业资格的买家藉借壳取得持牌公司,并期望凭此种方式规避SFC的监管。这种想法是错误的,SFC会积极执法并处罚违法人员。
另外,在时间成本方面,SFC于2017年6月2日发布一份通知中明确表示,借壳取牌的针对性审查时间与通过新设公司申请牌照的审核时间无太多差别 。
由此可见,过往借壳取牌的省时优势已不复存在。
除此,借壳取牌需面对额外前期问题需要处理,包括原公司的债务、业务问题(若有),及其人员架构的适当性问题。
因此,现时越来越多人倾向通过新设公司向SFC申请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