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远大集团胡凯军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胡启立
B. 远大集团的集团背景
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由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远大机电装备有限公司三大产业公司组成,是集建筑幕墙、电梯制造、机电装备、风力发电、集成门窗和环境工程为主导产业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总部坐落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市。自1993年成立以来,远大历经19年的卓越发展,分别在中国沈阳、上海、成都、佛山建立了四个大型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位于沈阳西部工业走廊总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远大现代化工业园开始全面投入使用,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制造基地和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的诞生。
远大企业集团先后开拓了以美国、日本为中心的高端市场,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东南亚市场,以英国、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以阿联酋为中心的中东市场,以阿尔及利亚为中心的北非市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联邦市场,销售服务网络已经遍及世界六大洲,全面实现全球业务和服务网络的整合、辐射功能。远大以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和“高质量、高技术、高端市场”的品牌追求,赢得了世界的信任。
目前,由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已经遍及世界:俄罗斯联邦大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接了两塔其中较高A塔,建筑高度354米, 连接两塔的观光电梯箭塔, 包括天线总高为420米),建筑高度509米被誉为“欧洲第一高楼”;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幕墙工程——日本COCOON大厦;北京2008奥运主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为国内外独树一帜的标志性建筑;上海2010世博会永久保留场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世界幕墙工程单笔面积最大项目阿联酋迪拜商业湾;高达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北京新保利大厦、“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大厦、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幕墙)均出自远大企业集团。
作为远大集团的另一项核心产业,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自有民族电梯品牌,自2008年起实现中国本土品牌出口额第一,居民族电梯之首。凭借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性价比赢得世界客户的认可和采购,先后中标2012伦敦奥运会配套工程——希思罗机场、欧洲交通枢纽中心——法兰克福航空铁路中心、北京地铁、沈阳地铁的电梯项目。博林特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电梯十强企业,2010年基地生产制造能力达30000台,标志着民族电梯品牌已经实现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全面抗衡。
以节能电机、风力发电机组为主要产品的远大机电装备集团,作为远大集团的新兴产业也已全面启动。高效、节能、环保的远大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站、化工、油田、煤炭、冶金、建材等多个领域,依靠卓越的性能不断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远大风电自主研发的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实现并网发电,国内唯一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研制成功,远大用雄厚的实力吹响了进军风电行业的号角。
2008年,全集团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逆市而上,创下了180亿元的销售额。2011年实现销售额202.4亿元。凭借雄厚的企业实力、诚信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远大赢得了政府、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2011年远大以排名394名的成绩连续五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C. 远大的企业历程
1993年远大集团成立之初就立志引领世界幕墙的新纪元;
1994年远大承建当时为东北第一高楼的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厦工程,该项目也是中国幕墙装饰市场较大项目之一;
1997年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总部铝业加工基地的新厂建成,吹响了远大进军全国幕墙市场的号角;
1998年远大设立中国最大的幕墙物理性能检测中心,“远大幕墙”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2002年远大承接了新加坡皇剑大厦幕墙工程,这是远大在海外承建的第一个工程,也是远大走出国门的标志;
2003年博林特电梯项目投产,当年实现销售1000台,一举进入国内电梯行业前十强,成为中国民族电梯第一品牌;
2004年佛山加工基地正式奠基,2005年完工。至此,远大完成中国东北、华东、西南、华南四大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规划布局;
2005年远大签约“水立方”、“鸟巢”、“欧洲第一高楼”俄联邦大厦,承建国内、国际一系列顶级工程;
2006年远大增建占地1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幕墙工业园;
2007年远大机电装备公司正式成立,打破单一的电机制造体系,投身更为高端的风力发电产业;
2009年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暨远大二期项目开工奠基,占地0.9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电梯及机电装备生产基地即将于2010年10月正式投产;
2010年集团产业全部迁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新的蓝图。

D. 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创业历程
毕业于美术专业,却转行做工程,直至成功地捣腾出一家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直燃式中央空调企业;作为一名企业家,却痴迷于蓝天飞行,拿到中国第一张直升机私人驾照,还拥有6架(现存3架)私人飞机;个子不高,却想要一手擎天,践行于节能减排的战场。他,就是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
"我们开始吧。"他侧过身,正向面对记者,两只脚略微交叉,以支撑着因半坐而悬空的少许身体。他挺直腰背,揉了揉白天还神采奕奕,此刻却已略显些许迷离的眼睛。此时,已近晚上十点。在他的座驾里,他开始了与《能源》杂志记者的交谈。
聚焦"第一"
恐怕连张跃自己,都没想到,当年那个沉浸于绘画,并有所造诣的自己,最终会转变成今天的样子。从一名教师到一位企业家,从单纯的商业行为进而定格节能减排而不能自拔,每一次,张跃都大角度地转换着自己的人生,也大幅度地变换着远大的视角。
12岁那年,一位长者曾告诉他:"创作是天才,临摹是奴才。"从此做别人没有的东西,干别人不敢干的事情的理念便根植于张跃的心里。
八十年代社会涌动的"下海"浪潮拨动了张跃的心弦,也从此转换了他的人生轨迹。1984年10月,他辞去已经从事三年的教师工作,投入到了未知的奋斗中,开始了一次次的折腾:创办广告公司,经营电视机、摩托车,做室内装修……,"最初想要做生意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自己家比别人家穷。"弃教从商的张跃毫不掩饰朴素的初衷。
1987年的那个冬天对张跃来说尤其温暖。不仅仅是因为他躲开了南方阴冷潮湿的冬天,和弟弟在东北老家度过了温暖惬意的冬季,也让他萌生了在南方制造取暖设备的念头。事后证明,就是这个念头,引领张跃走上了崭新的人生征程。
"在东北,即便是农村,循环采暖也很平常。在屋外造个炉子,通过管道向屋内送热水,热水在暖气片中不断循环进行取暖。"张跃说,"南方潮湿阴冷,除了零星几家采用煤炉取暖外,没有其它取暖设施,因此,在南方生产销售锅炉肯定有市场。"
经过多方考证后,1988年6月5日,张跃拉开了他大手笔创业的序幕。他用绘画以及装修等生意积累的3万元钱,在湖南郴州注册了远大有限公司,开发取暖设备。
"3万元创办远大,当时还觉得蛮宽裕。1万元做了产品研发,2万元做广告推广,就把公司的基本雏形打造出来了。"张跃以轻松的口吻诉说着他那并不轻松的经历。
弃教从商,张跃并不是头脑发热,他有过深思和取证。"做锅炉是我弟弟的专长,他的专业是热工。" 张跃神秘地笑谈,"我弟弟说锅炉容易做,我就敢去做。"
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的,张跃也不例外。锅炉大规模生产之后,生意虽也红火了一阵子,但是很快就发现锅炉存在缺陷:当热水被送到二、三楼的时候,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压增加,水温可升高至100摄氏度以上,这样,锅炉一旦泄漏就可能发生爆炸。
"发现锅炉缺陷之后,有人主张申请一个有压锅炉,按照有压力的锅炉贴上铭牌就可以了。当时,申请这样一个锅炉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多乡镇企业都申请到了。但是我听说过有压锅炉爆炸事件,觉得这么做不安心。"张跃说。
张跃执着而坚毅的个性,直接推动了无压热水锅炉的诞生。1989年,"远大"的第一个产品--全球第一台浮子式无压热水锅炉问世。该产品将一个浮球阀、一个止回阀分别安装于锅炉入\出口,使锅炉不承受系统的压力,永无爆炸的可能。
"无压锅炉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市场需求很旺盛,我们自己做不过来,只能租用别人的车间生产。通过出售锅炉和转让技术,创业第二年就积累了很多钱。"张跃说。
由此,张跃认识到一个问题:想要成功,就要做别人没有的东西。
1991年,对张跃来说又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无压热水锅炉参加了巴黎发明博览会,这为远大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无压锅炉在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张跃说,"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企业应该什么样,也没有琢磨过别人的企业,从来不看电视、报纸,就仅仅琢磨自己那点事。这次会议后我就觉得企业可以再做大一点,应该把自己的发明拓展到国际去。"
一颗不安分的心又让张跃在寻觅另外的突破口。
冬冷夏热,冬有锅炉,夏需空调--张跃的逆向思考,将远大推向了顶点。面对电力短缺的现状,"搞一种不用电的空调"的想法油然而生。如果说无压锅炉,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研发阶段,那么,"非电空调"的想法,则直接把张跃带上了有意识的节能减排之路。
"当时有很多空调厂家,但是都是用电的,我们听说日本有非电空调,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做非电空调。"
经过半年的技术研发,非电空调技术在远大终于得以攻关。1992年,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直燃吸收式溴化锂冷温水机(直接以燃料为能源的非电空调,简称"直燃机")。直燃机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张跃的成功秘诀--做就要做"独一无二"。
"那时要是懒惰一点,可能会多做几年锅炉。"张跃感慨,"当时比现在勤快。可能是年轻,体力旺盛,精力充沛,再加上内心不安分,想要做更大的事情的缘故。"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经评价:"远大"早年没有最终成为一个锅炉公司,是"远大"历史上的一件幸事。
问鼎节能
"如果现在的全球气候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我就可以把自己的飞机开出来了,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在外边滞留一个晚上,我是不喜欢待在外边的。"张跃的眼里闪烁着神采,"如果建筑节能能够顺利实施,我就可以继续开飞机出行了。"
不放弃享受生活的张跃,在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之后,就致力于节能减排工作。"其实在做无压锅炉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注重节能,消耗大量精力开发节能技术。但是,当时注重节能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客户喜欢。"张跃说。
真正意识到温室气体的严重性,是1996年前后。"恰巧赶上联合国在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组织》会议,讨论《京都议定书》,这次会议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节能减排上。"张跃说。
据张跃介绍,非电空调的节能效益是极高的。远大每年卖出的非电空调,每年减排二氧化碳大约新增300万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远大减排的二氧化碳大约是9000万吨。
"过去十几年,远大空调主要是用三种燃料。一种是燃油,当时天然气比较少,后来天然气比较多的时候,就用天然气。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就更多的关注到气候保护,空气污染的等问题,就采用了废热做能源。目前,远大的国外大部分用户都在利用废热空调。"
不过,张跃认为即便是非电空调再节能,也是在消耗能源。"目前城市二氧化碳很高,北京大约450,广东高达900。事实上,无论是工业行为,还是各种生活消耗行为,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的危害都是很严重的。"如此,节能减排的严重性昭然若示。
想要解决能耗问题,还要从根上找原因。"如果建筑节能做的比较好,空调是可有可无的。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建筑隔热上了。"
在张跃看来,建筑隔热并不复杂。"主要是三道工序。一是墙体采用泡沫保温,二是摈弃铝合金采用塑料窗户,再加上三到四层玻璃,三是做好外遮阳工作。"张跃介绍。
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做这项工作是有巨大效益的。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大量的失业人口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这些人有一个非常好的就业空间,就是建筑节能的改造。"张跃说。
张跃介绍,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位普通素质的民工一年大概可以接受300平方米的建筑节能改造。那么,中国城市的建筑中有大概150亿平方米需要进行建筑节能的改造。150亿平方米能够给未来10年的中国每年增加500万个就业岗位。
他憧憬,"再有一两年,如果建筑节能技术能够推行的话,我甚至可以自己重新用飞机了,如果没有气候的变化,自己在自己的天空里翱翔是很舒服的。我是不放弃享受的。"
逆"势"而为
张跃用他的"特立独行"将既有的"行业潜规则"一一打碎,外人眼中的偶然成功被他演绎成了必然。
当众多企业挤破"上市独木桥"时,张跃却没有推动远大上市的意愿。当"相互提携"变得心照不宣时,张跃却反其道而行之。当众企业们纠葛于债务纠纷焦头烂额时,远大已有14年没有借贷一分钱。
对于不推动远大上市,他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金融危机以后,不再上市的想法就更坚定了。第一,从股市融资而来的资金即便再大,也不会觉得开心,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成就。第二,如果经营不慎亏欠了股民,又会觉得是自己的罪过。所以,不应上市。"
对于资本,张跃也纯净到了"洁癖"的地步。"创办企业之初,有段时间是不愉快的。大约七年的时间,远大或多或少都有负债。直到2005年,公司才完全无负债经营。"
专修美术的张跃,到底还是留有一份艺术家的情怀,他说,自己创办公司要做到像个常人一样不欠钱,心里才会觉得愉快。"其实,很多企业并不需要借贷,而是经营者提出了超越自己能力和当时条件的目标;亦或是看见了新商机,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说远大的路走的稳,离不开张跃轻财务重研发的经营的理念,"我没有其它特别的爱好,所以每一天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新产品上。在技术攻关、产品制造、品质管理以及售后服务各方面,远大都花了大量的资金。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都需要非常高才具有竞争力,这也是我一年到头在抓的事情。"
一个公司,领导的精力在哪方面,整个公司也会集中力量在这方面,张跃对此很自豪,"众人的观念中,老板最应该管理的是公司的账目和发展战略。但是,这恰恰是我用的时间最少的方面。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研发上。"张跃说。
张跃的行事作风,可谓是当前社会的"稀缺"。而稀缺的他,更擅长挖掘稀缺产业。"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创办企业,一定要去寻找社会的稀缺,不可跟在别人后边。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都是稀缺的。做了别人没有的东西我就成功了。别人也开始做了,我就研究其它出路。"
敏锐的嗅觉,带领着他一次次聚焦产业的前沿。内心的责任,使他最终定格节能减排。他用实践宣告,一份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能让一个企业走的更远。
E. 远大集团的介绍
远大集团是一家以先进技术为理念、以保护生命为信条的企业,远大所有产品和服务,从本质上优化着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提供以天然气和废热为能源的非电中央空调主机和一体化空调输配系统,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2倍以上。远大空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99%过滤PM2.5的热回收新风机、手机式空气检测仪、空气净化机和中央空调末端产品。远大能源利用有限公司,提供冷热电联产运营服务、区域冷热电联产BOT,通过合同机制推动项目设计节能、运行节能。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90%工厂制造、5 倍节省能源、99%过滤PM2.5、9度地震不倒的工厂化可持续建筑。远大集团总部在中国长沙。

F. 中国远大集团总裁胡凯军的家世背景怎么样
应该是有背景的。
G. 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历程
01. 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原浙江远大贸易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中国远大集团在浙江的独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02. 1999年8月浙江远大贸易公司改制为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1150万元人民币,中国远大集团持有52%的股权,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持有48%股权。
03. 1999年9月,中国远大集团公司与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如意集团受让持有本公司52%股权,成为浙江远大控股股东。
04. 2001年5月,浙江远大组建内部局域网,10月份开始启用ERP系统,该系统的实施,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流程、有效控制了公司经营风险控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05. 2001年9月,浙江远大为增强实力,通过未分利润转增、追加资本金方等方式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5000万元人民币。
06. 2001年,浙江远大与大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土地转让协议,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码头附近置地175亩,用于物流中心建设。
07. 2001年12月,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北仑杨公山建成年产10万吨的SBS改性沥青项目。
08. 2003年6月,浙江远大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又通过转增、再次增资将注册资本追加至8000万元人民币。
09. 1995-2005年,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连续十年被宁波市资信评估委员评为资信等级AAA级企业。
10. 2003年,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额突破60亿元大关。
11. 2005年1月通过了中国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12. 2005年,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全年进出口额8亿美元,销售总额达到98亿人民币。
13. 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于2005-2007连续两年荣列宁波地税纳税企业50强,充分显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14. 因对宁波市慈善事业作出较大贡献,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被授予2006年“宁波市慈善之星”称号。
15. 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2005-2007连续三年荣登浙江省百强企业榜。
16. 2007年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服务业百强企业,成为宁波市唯一家进入服务业百强的企业。
17. 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荣获2007年度宁波市服务业明星企业。
18. 2007年度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总额达到131.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9. 2008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蝉联宁波市服务业百强企业榜首。
20. 2008年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在 “中国企业500强”排名较上一年大幅跃升,位列第361位。
21. 2009年,浙江远大以182亿元销售业绩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03位。
22. 2009年,荣登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并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宁波最具成就企业奖”。
23. 2010 年,公司成为首批由宁波市政府重点扶持的“现代物流大集团企业”之一。
24. 2010年7月,公司更名为“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并组建“远大物产集团”。
25. 2010年,集团上线Oracle 财务ERP系统。
26. 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12亿元,连续六年入围中国500强企业。
27. 2011年3月,集团乔迁泰富广场。
28. 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1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9. 远大物产集团入围2013浙商全国500强榜单,以350亿元排名第22位

H. 远大集团胡凯军是怎么起家的
投资、地产置业、医药、金融等领域。
I. 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远大历程
1993年 远大集团成立之初就立志引领世界幕墙的新纪元;
1994年 远大承建当时为东北第一高楼的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厦工程,该项目也是中国幕墙装饰市场较大项目之一;
1997年 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总部铝业加工基地的新厂建成,吹响了远大进军全国幕墙市场的号角1998年 远大设立中国最大的幕墙物理性能检测中心,“远大幕墙”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2000年 远大承接了新加坡皇剑大厦幕墙工程,这是远大在海外承建的第一个工程,也是远大走出国门的标志;
2003年 博林特电梯项目投产,当年实现销售1000台,一举进入国内电梯行业前十强,成为中国民族电梯第一品牌;
2004年 远大完成中国东北、华东、西南、华南四大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布局;
2005年 远大签约“水立方”、“鸟巢”、“欧洲第一高楼”俄联邦大厦,承建国内、国际一系列顶级工程;2006年 远大增建占地1平方公里,年产量2000万平米,世界最大的幕墙工业园;
2007年 远大机电装备公司正式成立,打破单一的电机制造体系,投身更为高端的风力发电产业;
2008年 远大签约世界幕墙界单笔合同额最大工程——阿布扎比商务中心项目,用实力赢得世界的尊敬;2009年 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暨远大二期项目开工奠基,占地0.9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电梯及机电装备生产基地即将于2010年10月正式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