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新钢股份良山铁矿

新钢股份良山铁矿

发布时间:2021-04-21 19:37:04

❶ 扬子地块赣中铁建造金矿化点

对扬子地块江西中部新余式铁矿中含金性的研究,张昆生提出,新余铁矿区的含铁岩系是震旦系中统杨家桥组,是一套以火山凝灰物质为主的层凝灰岩,偶夹火山熔岩、白云质灰岩和其他沉积岩薄层的岩石组合,经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千枚岩、板岩、片岩等。杨家桥组可分8个岩性段,第3岩性段为厚约10m的铁矿层。在赣中震旦系中一些重要的金矿化点大多产在铁矿层上、下的第4岩性段(含磁铁绿泥石英片岩)、第6岩性段(含黄铁绢英千枚岩)和第2岩性段(含磁铁绿泥绢云千枚岩)。在新余良山铁矿中第3岩性段的碎裂条带状铁矿中含金0.12×10-6。在第2岩性段铁矿层下部的磁铁石英岩中含金0.01×10-6。在峡江流源金矿点,在第6岩性段,在破碎蚀变岩带中,含金达6.8×10-6,含金破碎蚀变岩带呈雁行排列,具尖灭侧现,其中石英脉较发育。在第2、第4岩性段绿泥片岩中,也有含金破碎蚀变岩呈近东西向分布,石英脉不发育。吉水老屋下金矿点在第2岩性段的破碎蚀变岩中,含金0.506×10-6~5.9×10-6。但需指出的,本区找金工作尚等深入,目前找到的均是矿化点,尚没有找到具一定规模的工业矿体。

❷ 谁知道良山在哪里啊

良山原名鼎山,坐落在新余城区南部22公里处,海拔487.7米,因山高耸峻,拥有丰富的铁矿改名为良山,良山镇由此而命名。 良山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全镇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30个自然村,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新钢公司山上片驻足腹地。总人口45894人(含新钢公司山上区),其中良山镇户数6686户(农业4799户、居民1887户),总人口为17617人(农业人口14794人、居民2823人),耕地25767亩,林地154万亩,集镇面积4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周宇村,距市城20公里。 良山属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17.2℃,年平均降水量为1403毫米发、交通、通讯便利,武吉高速、吉(安)新(余)公路穿境而过,新(余)周(宇)铁路直达境内,程控电话4000部、手机用户2500户,为新余市第一个移动手机镇。电力十分充足,赣西供电局,IOKVI1、2 、3 号变电站,22OKV白沙变电站坐落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完善。 良山经济较为发达.全镇工业企业共,35家,个体工商户1214家,已形成了“管、带、丝、耐材、铁精粉”为主导产品的规模企业群。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9.8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1727亿元,农业产值7065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7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已成为新余卫星镇城的良山,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❸ 铁矿石哪里找

铁矿石资源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1、入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一等 1、本钢南芬露天矿 2、首胡水厂铁矿 3、鞍钢弓长岭露天矿
二等 4、大钢峨口铁矿 5、鞍钢齐大山铁矿 6、邯邢矿山村铁矿 7、包钢公益明铁矿
三等 8、马钢南山铁矿凹山采场 9、首钢大石河铁矿裴庄采区 10、鞍钢眼前山铁矿 11、马钢南山铁矿东山采场 12、首钢大石河铁矿柳河峪采区 13、首钢大石河铁矿羊崖山采区 14、首钢大石河铁矿大石河采区 15、唐钢棒磨山铁矿
四等 16、唐钢石人沟铁矿 17、重钢太和铁矿 18、首钢大石河铁矿二马采区 19、武钢灵乡铁矿 20、包钢黑脑包铁矿 21、鞍钢大孤山铁矿 22、首钢大石河铁矿杏山采区 23、鞍钢东鞍山铁矿

资源等级 企 业 名 称
五等 24、唐钢扁沟铁矿 25、武钢大治铁矿 26、首钢密云铁矿 27、攀矿兰尖铁矿 28、马钢姑山铁矿 29、本钢歪头山铁矿 30、包钢白云铁矿主矿区 31、宣钢近北庄铁矿
六等 32、攀矿朱家包包铁矿 33、包钢白云铁矿东矿区 34、海南铁矿北一矿区 35、海南铁矿南矿区
2、入炉地下矿(重点矿山)
二等 1、上海梅山铁矿 2、酒钢镜铁山矿 3、邯邢玉泉岭铁矿
三等 4、鞍钢弓长岭井下矿 5、邯邢马家脑铁矿 6、邯邢符山铁矿 7、马钢桃冲铁矿 8、武钢程潮铁矿
四等 9、邯邢玉石洼铁矿 10、武钢大冶铁矿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五等 11、邯邢西石门铁矿 12、武钢金山店铁矿 13、水钢观音山铁矿 14、鲁中小官庄铁矿
六等 15、宣钢庞家保铁矿
3、入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海南铁矿北一矿区 2、海南铁矿枫树下矿区 3、水钢观音山铁矿 4、海南铁矿南矿区
4、入炉地下矿(重点矿山)
二等 1、鞍钢弓长岭井下矿 2、鲁中小官庄矿
三等 3、马钢桃冲铁矿
四等 4、水钢观音山铁矿
5、入选露天矿(非重点矿山)
二等 1、江西七宝山铁矿 2、河南东冶铁矿教场矿区 3、福建潘洛铁矿洛阳采区 4、山东涑钢荞麦地东矿区 5、辽宁凌钢保国铁矿
四等 6、广西屯秋铁矿龙骨岭矿 7、浙江闲林埠钼铁矿
五等 10、安徽钡山铁矿 11、江西铁坑铁矿 12、辽宁北台铁矿 13、湖北邻钢铁矿 14、山东韩旺铁矿 15、江西乌石山铁矿 16、山西临钢尖兵村矿区
六等 17、河北承钢黑山铁矿 18、安徽马鞍山矿 19、云南昆钢上厂铁矿 20、安徽黄梅山铁矿厂 21、江西新钢良山矿 22、云南昆钢罗茨铁矿 23、胡南湘东铁矿 24、吉林板石沟铁矿 25、云南昆钢八街铁矿 26、新疆雅满苏铁矿
6、入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三等 1、江西乌石山铁矿株岭坳矿区 2、山西二峰山铁矿北山龟矿区 3、黑龙江大西林矿区
四等 4、吉林大栗子铁矿 5、河南东治铁矿龙池沟矿区 6、江西乌石山铁矿乌石山矿区 7、山西长钢后慢水沟岭矿 8、河北秦村铁矿 9、云南昆钢八街铁红坡矿区 10、四川泸沽铁矿大顶山矿区 11、山东金岭铁矿召口区 12、山西长钢芦沟矿区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6、入选地下矿(非重点矿山)
五等 13、山西长钢北洛峡矿区 14、河北承钢大庙铁矿 15、吉林通钢板石沟铁矿 16、山东莱钢莱芜铁矿 17、河南安钢李珍铁矿 18、河南安钢杨家庄铁矿 19、吉林大栗子铁矿小栗子矿区 20、山西长钢水沟矿区 21、山东金岭铁矿山区 22、山西临钢尖兵村矿区 23、陕西略钢柳树坪矿区 24、江西良山铁矿太平矿区 25、陕西略钢阁老岭铁矿 26、陕西杨家坝铁矿 27、吉林通钢七道沟铁矿
六等 28、浙江漓溶铁矿 29、江苏利国铁矿 30、江苏治山铁矿 31、江苏韦岗铁矿 32、江西良山铁矿良山矿区 33、湖南田湖铁矿 34、云南昆钢东、西矿区 35、湖南湘东铁矿 36、山西临钢塔儿山矿 37、云南昆钢王家滩矿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7、入炉露天矿(非重点矿山)
二等 1、广东大宝山铁矿
三等 2、四川沪沽铁矿 3、福建潘洛铁矿潘田采区 4、江西七宝山矿区
四等 5、云南昆钢八街铁矿 6、山东黑旺铁矿
8、入炉地下矿(非重点矿山)
三等 1、四川沪沽铁矿 2、云南昆钢东、西区 3、吉林通钢大栗子铁矿 4、云南八街铁矿红坡工区
四等 5、江西萍钢上珠岭铁矿

❹ 新余式(Rapitan-type)铁矿床成矿模式

江西新余式、湖南江口式铁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它们代表了8亿年左右“地球雪球事件”的产物。这时由于地球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海洋与大气圈中的氧隔绝,海水处于还原状态,致使Fe大量以二价状态溶解而富集,随后氧化成矿。新余式铁矿以江西安福县杨家桥铁矿床为典型代表。

一、新余式铁矿控矿条件

“新余式铁矿”是指在赣中武功山-北武夷地区赋存于南华系杨家桥群中变质的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属沉积变质型铁矿。该类型铁矿品位虽较低,但铁矿层位稳定,分布广泛,矿石可选性能较好,开采条件较有利,储量规模较大,矿床分布集中,在江西铁矿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06年底,已上江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矿区34处,均属单一铁矿产,大型贫铁矿1处,中型贫铁矿10处,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5.49亿吨。

(一)赋矿层位

“新余式”铁矿层赋存于南华系上统杨家桥群下坊组。杨家桥群为一套火山-沉积碎屑岩及其火山-沉积硅铁质建造,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于上施组灰绿、青灰色凝灰质细砂岩、沉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偶夹中酸性熔岩组成的复理石建造之上,据岩性组合由下而上划分为古家组、下坊组和大沙江组。

根据在萍乡大沙江、分宜山口、安福杨家桥、弋阳洪山等地地层与铁矿层的对比,新余式铁矿层的上、下均发现并确定有两层具冰海-火山沉积特征的含复砾凝灰岩层的冰碛层,在新余铁矿田内铁矿层与上冰碛层之间发现了含锰层及较多的微古植物化石,从而确定新余式铁矿及含锰层同属南华纪南沱冰期间冰期的沉积产物。

(二)变质作用

南华纪晚世赋铁矿层沉积后,经受了多次变质作用,其中以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最为普遍。赋铁矿层经过变质作用的改造,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

早古生代晚期的加里东运动及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区域变质作用广泛而强烈,变质程度普遍达绿片岩相,局部达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发生于萍乡、新余铁矿田、吉水-永丰一带,形成各种千枚岩及片岩、变质砂岩、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等;原矿层中火山-沉积形成的硅、铁质矿物发生重结晶,并随着变质程度加深形成了颗粒大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铁矿层。

区域混合岩分布也较广泛,发育于宜黄尚源、金溪东岗山、贵溪圳上至弋阳洪山一带,以及萍乡和新余两铁矿田之间的武功山区,主要为部分混合岩化变质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均质-阴影混合岩带。铁矿层因受混合岩化影响,磁铁矿颗粒显著增大变粗,局部含铁品位略有增高(宜黄尚源),还出现较多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但由于大量脉体的贯入,常破坏矿层的连续性或吞蚀了部分矿体。

此外,铁矿层在接触变质作用下,主要表现为矿物颗粒的加大,如太平矿区矿石中磁铁矿及石英、镜铁矿粒度均比未经接触变质作用叠加的下坊、松山等矿区为大。因此良山、太平两矿区铁矿石的选矿回收率远较下坊、松山矿区好。然而侵入岩体则常对矿层起吞蚀或破坏作用。

(三)构造变形

在现今华夏古陆北缘武功山-北武夷前缘褶冲隆起带内,即元古宙基底隆起与晚古生代坳陷间的过渡区,对此类铁矿层保存较为有利;但岩浆岩或强混合岩化对矿层有一定的吞蚀破坏。在前南华系隆起区此类铁矿层遭受强烈的侵蚀破坏,仅有零星存在。而在晚古生代坳陷区域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区,则因盖层较厚,保存深度太大。

铁矿层沉积后,曾发生过加里东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多个构造变形期。在紧密线形褶皱或多期褶皱叠加区段,铁矿层随其褶曲多(层)次重复出现。褶皱变形方位或多期褶皱叠加方位控制着铁矿层的展布,在褶曲翼部(相当于压性、压扭性构造部位)矿层厚度变薄,在转折部位(相当于张性、张扭性构造部位)矿层加厚聚集,使厚约数米的单层矿增厚至数十米,尤其是铁矿层内揉皱发育更造成铁矿聚集,有利于铁矿资源集中。多期褶皱的转折复合构造部位,是形成厚大矿层的良好地段。受多个构造变形期重褶变形影响所形成的矿田、矿床(重褶构造类型)地区,铁矿层多次褶曲重复出现,矿层厚度增大,形成矿层密集、铁矿资源集中,是该类铁矿规模大的地区(如杨家桥、良山铁矿床)。

铁矿层形态与产状主要受构造控制。由于本区褶皱构造复杂,造就了新余式铁矿层产状、形态千姿百态。但就其总体而言主要为层状、似层状,就其形态特征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平缓或陡直的单斜层;其二是被一系列褶皱所复杂化的S形、反S形、弧形、蛇形、箱状、肠状、阶梯状、耳状等褶皱层。前者分布广泛,形态简单特征明显;而后者主要受一系列迭饼式褶皱群所复杂化。在太平-良山地区以及西部的松山-杨家桥地区矿层平均厚8~10 m,含铁岩组下坊组厚度分别达266 m和450 m以上;在江下和枫树下矿层厚仅有0.5~1 m,含铁岩组下坊组厚度36 ~41 m,表明随着含铁岩组下坊组厚度增大,矿层厚度也增大。

矿层构造形变改造后的厚度,在走向上波动变化较大,各处最低、最高值峰值的间距大致相同,主要是受等间距褶皱所控制;在浅部厚度变化剧烈,深部厚度变化相对较小,在太平矿区矿层构造形变改造后最大加厚到63.77 m。区内多种方向断裂都较发育,由于断裂切割,使矿层连续性、完整性遭受破坏,但逆掩断裂有时还对下部矿层起保护作用。

二、典型矿床特征

(一)矿床概况

杨家桥铁矿床位于江西省安福县城北东23.5 km,处于新余市铁矿田南西部,属新余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达大型规模,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5亿吨,TFe平均品位27.25%,伴生Co 0.011%,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矿石、镜铁矿石。

(二)矿区地质

杨家桥铁矿区地质图如图3-9所示。

图3-9 安福县杨家桥铁矿区地质图

1.地层

该区铁矿赋矿地层属南华系杨家桥群下坊组浅变质的一套间冰期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建造从下而上为:(1)含磁铁绢云母千枚岩、碳酸盐质假砾岩,近下部2~5 m范围内常断续出现0.2~0.8 m的含磁铁石英岩,为次要矿层,假厚大于100 m;(2)主铁矿层,下部为条带状磁铁镜铁石英岩,中部为磁铁石英岩、镜铁石英岩,上部以绿泥磁铁石英岩为主,假厚4~20 m;(3)含磁铁绿泥石千枚岩,有时为沉凝灰岩,假厚2~12 m;(4)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假厚5~20 m;(5)白云质石英质大理岩,局部相变为钙质绢云千枚岩,假厚1~10 m;(6)含黄铁矿绢云母千枚岩,假厚50~100 m;(7)次石墨质千枚岩,局部地段夹变质炭质灰岩,时而相变为炭质绢云母千枚岩,该层夹含锰炭泥质灰岩,假厚3~20 m;(8)含变砾沉凝灰岩,绢云母千枚岩夹含炭质绢云母千枚岩,下部时夹含铁锰质绢云母千枚岩、透镜状变质炭质泥灰岩,假厚30~70 m。这套硅铁建造在区域上具严格的相序列,即自下而上由铁的氧化物相→铁的硅酸盐相→铁的碳酸盐相→铁的硫化物相,体现了由下到上海水由浅到深的沉积环境。

2.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类型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等级为低级变质程度,变质岩系中板岩、千枚岩发育,变质相属绿片岩相。局部地段由于岩体的热能作用,使变质等级上升为中级变质程度,导致云母片岩的形成。变质作用促使原铁矿赋矿地层中火山-沉积形成的铁矿物或铁氧化物发生重结晶,多变质形成磁铁矿。

3.构造

矿床产于NWW向神山倒转背斜南翼中段,矿区内构造以多期褶皱为主。第一期构造形变为神山倒转背斜和石芬-洋陂扬起向斜,控制着含铁岩组系的展布。第二期构造形变为NNW向紧密同斜褶皱群,褶曲规模不大,但多成群出现,极为发育,在苑坑乡-洋陂倾伏背斜以及两者强烈叠加部位(洋陂段)形成田丹-洋山凹倒转背斜和鞘褶皱,是控制矿区铁矿层形态产状的主要褶皱构造。第三期构造形变为近SN(NNE)向的褶皱构造,使铁矿层形态产状更为复杂。矿层的产状、形态受褶皱构造的控制,局部膨胀、狭缩,矿层厚度变化大。

区内除褶皱外,尚有一系列断裂构造,其中以NNW向与NE向两组断裂最为发育,破坏了含矿岩组及其矿层在走向、倾向上的连续性。

4.岩浆岩

本区西部有山庄加里东期斜长花岗岩岩体,东部有城上多期复式岩体,南部为华力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并有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其中。

(三)矿层形态、产状、规模及其空间变化特征

矿区主要有两个铁矿层,下部铁矿层赋存于南华系杨家桥群下坊组下部岩性段,即含磁铁绢云母千枚岩、碳酸盐质假砾岩近底部2~5 m范围内,为含磁铁石英岩,矿层厚度0.2~0.8 m,属次要矿层;上部铁矿层处于下坊组下部岩性段之上,为条带状磁铁镜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镜铁石英岩、绿泥磁铁石英岩,矿层假厚度4~70余米,为主要铁矿层。

主铁矿层总体长度7900 m,已控制最大垂深516.04 m,工业铁矿层平均厚度19.68 m,最大假厚度73.44 m。西部铁矿层产状总体走向NW-SE,倾向SW,倾角50°~70°;其东部北段铁矿层总体走向为NNE向,东部南段铁矿层呈轴向NW的褶曲形态。

铁矿层的产状、形态受褶皱构造的控制,西部铁矿层在走向上北西部形态较为简单,多呈带状,局部出现膨胀、狭缩;东部铁矿层较为复杂,形似“手掌”、“蛇曲”状;在西部与东部铁矿层交汇的南东段,铁矿层最为复杂,铁矿层厚度增大(图3-9)。在倾向上,矿层形态复杂,主要形态有:层状、似层状、“S”形、叠“S”形、台阶状、蘑菇状、囊状(图3-10)。

通过对矿区变质地层原岩建造、变质构造和矿体形态分类归纳等的重新研究,推论出前人认为是多层的矿体实际上是由于多次褶皱复合而成的千奇百态的单层矿体。矿层厚度由于褶皱作用,厚度变化大,变化系数全区为97%,在走向上呈跳跃式变化,在倾向上总体趋向是浅部厚、中深部呈跳跃式变化,褶皱紧闭、重褶、叠加部位矿层增厚,反之矿层减薄。少数地段因褶皱作用矿层拉薄缺失,出现无矿“天窗”。

(四)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不同组合特征,分为磁铁石英岩、绿泥磁铁石英岩、磁铁镜铁石英岩与氧化矿石4种矿石自然类型。

矿石矿物: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镜铁矿,次为假象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局部出现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40%~60%),次为绿泥石、绢(白)云母、方解石、石榴子石,局部出现黑云母、绿帘石、电气石、磷灰石、重晶石、锆石等。

矿石结构:原生矿石以半自形-他形细粒状变晶结构为主,次为包含结构、交代溶蚀结构;氧化矿石以次生结构为主,包括镶边结构、残余结构、假象结构和胶状结构。

矿石构造:原生矿石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次有浸染状构造、“竹筏”状构造;氧化矿石中部分保留条带状构造,并形成一些新的次生构造,包括网格状构造和孔洞、皮壳状构造等。

矿石工业类型:磁铁矿石占71%(MFe/TFe的比值≥70%),混合矿石占24%(MFe/TFe的比值70%~50%),氧化矿石占5%(MFe/TFe的比值≤50%)。

铁矿石品位:一般TFe在20%~30%之间,平均品位TFe27.03%、S0.40%、P0.235%,氧化矿石较原生矿石富,原生矿石平均品位TFe26.69%,氧化矿石平均品位TFe27.37%。

图3-10 杨家桥矿区59号勘探线矿体厚度变化剖面图

三、新余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模式

根据潜力评价成果,将新余式铁矿的成矿模式总结如下(图3-11)。

1)火山-沉积成矿阶段:江西中部在新元古代南华纪时期处于华南裂谷海盆的北缘,此时华南伸展海盆裂谷火山喷发,提供了丰富的铁质。由于此时处于冰期,大地和海洋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导致海水缺氧(即所谓“雪球地球事件”,“snow ball earth”),来自火山作用的铁质大量以二价铁的形式在海水中溶解富集。在南沱间冰期,冰雪消融,海水重归氧化,首先沉积了冰碛砾岩,随后相继出现了火山硅-铁物质韵律胶体沉积(BIF)、凝灰质火山物质沉积,最后以火山砾岩、矿物质沉积而结束(图3-11(a))。含铁建造沉积时海水深度逐渐加大,导致依次沉积铁的氧化物相→铁的硅酸盐相→铁的碳酸盐相→铁的硫化物相的海进层序。

2)变质变形成矿阶段:加里东期广泛的绿片岩相变质作用,使火山-沉积的BIF变质再富集,伴随的紧闭褶皱塑性流变,促使变质铁矿层重新就位再富集成矿。此期变质作用晚期,发生了混合花岗岩化和深成花岗岩侵入,为铁矿层的再次变质富集提供了热源。这些变质变形作用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新余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图3-11(b))。

图3-11 新余式铁矿成矿模式

❺ 南岭及周边地区值得开展深部找矿的矿床类型与实例

南岭及周边地区已经列入国家危机矿山资源接替专项的矿山包括:江西全南大吉山钨矿、大余荡坪钨矿、定南岿美山钨矿;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南丹铜坑锡多金属矿、融安泗顶铅锌矿、恭城栗木锡矿;广东韶关瑶岭钨矿、石人嶂钨矿、大宝山多金属矿;湖南瑶岗仙钨矿、水口山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宝山铅锌矿、东坡铅锌矿等。

无论是已经列入还是没有列入危机矿山的矿区,都还很难说“资源枯竭”。为此,此处对南岭和周边地区一些重要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问题作了简单论述。

一、沉积变质型矿床

1.受变质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西裘式

浙江的西裘铜矿(图1-10)属于受到变质的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往钻探控制深度已近千米,但矿体并没有尖灭,从-200m标高到-700m标高矿体是连续的而且厚度是增大的,其矿体向下延伸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可惜当时的钻探技术已难以下追了(1973年8月结束勘探)。

图1-10 浙江西裘铜矿剖面图(转引自黄崇轲等,2001)

此类矿床由于属于海相火山沉积型,其矿体一般属于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而且可能存在多旋回,即随着海底火山喷发作用的多旋回性而出现多个含矿层,每个含矿层中矿体的赋存位置不见得与同一个火山喷发中心相对应,因而可能出现侧向的迁移。从目前的控制程度看,浙江西裘铜矿Ⅰ号矿体(占全矿床储量的95%)的延深长度(目前的垂深方向)有可能达到1km,比起世界上同类矿体来说也可以说是属于最长的一类了,但是否还存在更多的层位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另外,西裘铜矿地表控制长度约1000m,因此,如果延深长度大于1000m,则矿体的延深方向实质上是其长度方向,而地表NE向的长度方向反而是其宽度方向。其他深部大于地表长度的同类矿体还有辽宁的红透山、新疆的阿舍勒、甘肃的筏子坝、云南的稀矿山等。辽宁红透山工业矿体地表总长度约550m,但工程控制的斜深在1500m以上,相当于地表长度的3倍。山西胡家峪5号矿体(透镜状)走向长60~160m,最大厚度49m,倾向延深达500m;3号马鞍状矿体走向长130~200m,倾向延深>600m。山西篦子沟2号矿体走向长500m,倾向延伸大于1000m。云南大红山铁铜矿的I-3号矿体长度大于7000m。深部发现盲矿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甘肃文县的筏子坝等(表1-10)。

表1-10 国内外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矿体的长度与厚度

南岭地区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尚未确认,但也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比如,赣南的青塘硫铁矿,一种意见认为是热液型,一种意见认为是与古火山活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但无论如何其深部找矿的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2.沉积变质型铁矿———新余式

新余式铁矿是南岭地区最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以江西的杨家桥铁矿为代表。该矿床为江西省目前探明铁矿储量规模最大的矿床(超过2亿t)。

铁矿层产于震旦系上部松山群杨家桥组浅变质岩中。矿区分两个矿段。主矿层全长1400m,宽800m,厚度变化大,一般厚1.5~15m,平均厚度10.56m。矿体平面上呈带状、扁豆状;剖面上形态复杂,呈层状、似层状、“乡”字形、台阶状和蘑菇状(图1-11)。在洋坡矿段,矿体长1380m,宽450m,厚14.19m,倾角50°~70°,矿体呈似层状。其他矿段,矿体长7300m,宽450m,厚19.68m,倾角50°~70°,矿体呈层状。

1957年,地质部309航测队在赣中地区进行航磁测量,发现两条强度分别为500~1500γ和500γ的磁异常带。1958~1961年,江西地质局原907地质队在第一条磁异常带的杨家桥地区进行地质勘查及验证,结果就发现了杨家桥铁矿。从图1-11可以看出,杨家桥地区的勘探深度最深才363.70m。2006~2009年实施危机矿山资源接替项目以来,在良山铁矿区完成钻探14008.57m,累计新增333铁矿资源量2536万t。其中,在良山矿段1线,原钻孔最深276.65m,危机矿山资源接替项目深孔达629m,但矿体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图1-12)。

图1-11 杨家桥铁矿53 线地质剖面图

二、碳酸盐岩容矿型铜铅锌矿

1.层状矽卡岩型铜锌矿———拉么式

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部龙箱盖岩体与泥盆系地层的接触部位(图1-13)。赋矿围岩主要为泥盆系五指山组的宽条带灰岩和扁豆灰岩,次为榴江组硅质岩和罗富组泥质灰岩。矿化主要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成矿元素以Zn、Cu为主,伴有Sn、Ag和Au等。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西侧的外矽卡岩带中,相当于上泥盆统扁豆状灰岩层和条带状灰岩层位内,后者被强烈矽卡岩化、大理岩化和角岩化。矿体呈似层状交代产出,保持原有的扁豆状、条带状构造。矿层产状一般走向30°~80°,倾向NW,倾角20°左右,有的矿层延长可达700m,厚1.8~3.8m。

整个拉么矿区乃至于整个龙箱盖岩体的周边地区(图1-14),交代成矿作用是非常强烈的,因为除了发育沿层交代的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之外,甚至还见到沿层交代成因的层状花岗质岩石(王登红,1992)。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执行过程中,于拉么与铜坑之间又发现了一些层状隐伏交代矿体,如95号矿体和96号矿体。矿体的埋藏深度已超过800m,但仍然未见到岩体。因此,深部找矿的潜力仍然是存在的。

2.层-脉复合型铅锌矿———凡口式

广东的凡口铅锌矿曾经被当作是南岭地区的典型层控型铅锌矿床,也曾经按照层控型矿床的找矿思路开展沿层找矿工作。该矿床虽然是我国骨干铅锌矿之一,但自1968年投产以来保有储量非但没有减少还不断新增(据矿山地质测量科介绍),原因就在于深部新矿体不断发现,而新发现的矿体往往是沿着断裂产出的,如沿F3断裂(图1-15)。从图1-15清楚可见,凡口铅锌矿不是单一的层状矿体,而是在以断裂带控制为主前提下的沿层交代与充填。尽管对于F3等陡倾断层的性质有同生断裂和后生断裂的不同认识,对于矿体的成因也还存在同生与后生的争论,但无论是何种看法,都不能否认深部找矿的潜力。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实施以来,凡口铅锌矿又在深部和边部增加铅锌金属量62万t##。

图1-12 江西良山铁矿区良山矿段1线地质剖面图(转引自《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2008年度成果报告》,2009)

图1-13 拉么矽卡岩锌铜矿床13号地质纵剖面图(据陈毓川等,1993)

3.岩溶充填型锡铅锌锑多金属矿———龙头山(100#矿体)式

广西大厂龙头山一带的100#矿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该矿体从近地表(海拔680m)呈螺旋状延伸到-185m的深部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以往在勘探过程中没有想到矿体是螺旋状的,因此在剖面线上矿体是不连续的(图1-16),但实际上是连续的(图1-17),并且很可能跟深部的105矿体是一个整体,值得深部找矿。2009年5月,广西最深的固体矿产勘查深孔开始施工(号称“广西地质深孔第一钻”),孔位在东风窿一带,目的也是要探测深部的矿化情况。

图1-14 拉么锌铜矿床530m中段平面地质图(据王登红,1992)

图1-15 广东凡口铅锌矿剖面图(据宋叔和,1989)

图1-16 大厂矿床4线生物礁剖面图(据宋叔和,1989)

图1-17 广西大厂龙头山100#矿体模型示意图(黄色者为岩墙)

三、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

1.盆地洼陷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长坑-富湾式

广东三水盆地及周边地区蕴藏着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膏、岩盐和膨润土、煤、水泥灰岩等能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先后发现了一系列金属矿床,包括长坑大型金矿和富湾超大型银矿。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金属矿床,如南蓬山中型锰矿、西樵山小型银矿、横江小型铅矿、河村小型铅锌矿、茶山小型铅锌矿及黎边山铌钽矿点、大尧山多金属矿点、鸡陵岗金银矿点、鹿洲银铅锌矿点、迭平银矿点、松柏坑黄铁矿矿点、西安农场银铅矿点、铁岗多金属矿点、伦涌铅锌矿点、高滩黄铁矿点、庆云洞铅锌矿点等等。这些矿床中,与花岗岩有关的有铅、锌、银、金矿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有银、铌钽矿床,与盆地流体作用有关的有金、银、铅锌、铀、钼矿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有锰、铁和砂金(如丹灶一带)矿床等,其中直接赋存在火山岩中的矿床有西樵山的银矿和铌钽矿,它们均属于“广东三水-罗定盆地与岩浆-流体作用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王登红等,2005a)。广东的长坑金矿和富湾银矿虽然是近20年来新勘查的,但富湾银矿(是我国最大的独立银矿之一)的深部仍然具有找矿潜力(图1-18)。近年来在广东三水盆地及其西缘三洲盆地中先后发现了长坑大型金矿和富湾超大型银矿及横江、茶山等铅锌矿。为了查明横江铅锌铜矿的成矿时代,本文采用了两种不同方法、在两个不同实验室分别测得横江铅锌铜矿床中石英的形成年龄为35Ma(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和36~39Ma(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二者基本一致,表明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渐新世,晚于长坑金矿(136Ma±)和富湾银矿(65Ma±。杜均恩等,1996;王登红等,2005a)。最近在横江铅锌矿中发现铜的含量也很高,拣块样用ICP-MS测定的结果是18.39%,用光谱法检查测试的结果则达19.72%。镜下鉴定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因此,铜矿化的存在与富集,为三水盆地及周边地区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同时也为其他盆地区寻找有色金属矿床打开了新思路。

图1-18 广东长坑金矿—富湾银矿区剖面图(据王登红等,1999)

2.变质岩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河台式

作为南岭地区最大的独立金矿床之一,河台金矿床产于华南造山带云开隆起区NE向广宁-罗定断裂带东北端与NNE向的吴川-四会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矿床严格受河台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的次一级构造糜棱岩带或构造裂隙中。赋矿地层为震旦系乐昌群,为一套整体无序的变质岩组成,岩性以石英绢云母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为主,局部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质作用形成糜棱岩系列的岩石,河台金矿床就产于糜棱岩系列的岩石中。矿区西部出露海西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矿区东北部被燕山期的伍村巨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

从目前控制程度看,河台深部无疑具有找矿潜力。以往矿区勘探期间控制的深度也就是400m左右,因此,500m以下到1000m深度“第二”找矿空间非常值得探索(图1-19)。

南岭及周边地区与河台金矿属于同一类型的还有江西的金山金矿等,其深部也多还具有找矿潜力。成矿条件类似,但属于多元素共伴生的矿产地就更多,如沃溪式钨锑金矿等。

3.穹窿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矿———凤凰山式

凤凰山银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处大型脉状独立银矿床。地处广西隆安县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北东侧。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右江褶皱带,西大明山隆起。凤凰山银矿就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背斜北部之渌郁山背斜中,矿体受走向近EW、倾向南的走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北部外围有下泥盆统(图1-20)。寒武系是一套深水槽盆相类复理石沉积。矿体赋存在寒武系黄洞口组地层中。从目前控制程度看,凤凰山矿区深部的矿体还有可能找到新的矿体或Ⅰ-①、Ⅱ-①等矿体本身还存在向下延伸的可能性(图1-21)。

图1-19 广东河台金矿勘探线联合剖面(广东719队资料,转引自罗镇宽等,1993)

图1-20 广西凤凰山银矿地质简图(转引自黄崇轲等,1997)

图1-21 凤凰山银矿床8号勘探线剖面图(据陈海等,1997)

图1-22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剖面图(据宋叔和,1989)

2.碳酸盐岩区缓倾斜锑矿———锡矿山式

锡矿山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锑矿,其主矿体产出特征与贵州的晴隆大厂锑矿类似,也是以近水平的层状样式赋存在两种不同岩性地层之间的破碎带(图1-23)。从图1-23明显可见,总体上,锑矿体的埋藏深度在距离300m以浅的部位,其北西侧受到F75断裂带的制约,但其南东侧实际上还有深部找矿的空间。目前对于矿区各种性质断裂带和断层的成因及其控矿意义还有不同认识,但无论是形成于成矿之前还是形成于成矿之后,即无论是导矿构造还是破坏、错动矿体或矿层,都会对地质找矿尤其是深部找矿产生影响。危机矿山资源接替找矿专项实施以来,2006~2008年间累计施工17个钻孔,在F75断层深部受棋梓桥组层位控制的Ⅳ号矿体新增333级别锑金属量5.30万t。

图1-23 锡矿山锑矿床31线地质剖面图(据宋叔和,1989)

3.碎屑岩区陡倾斜型钨锑金矿———渣滓溪式

与锡矿山式锑矿不同,渣滓溪式锑矿一方面产出于浅变质的碎屑岩中(而不是碳酸盐岩),另一方面矿体呈陡倾斜的脉状,类似于“五层楼”式的石英脉型钨矿。从图1-24可见,脉群呈“火炬”状分布,单一脉体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同一断裂破碎带中的矿体可以尖灭再现。

五、“五层楼+地下室”型高温热液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

1.“地下室”为主的石英脉型钨矿———大明山式

大明山钨矿位于广西武鸣县城北东两江乡北部。距离武鸣县城55km,交通较方便。该矿床相传由老乡发现于1936年,但地质工作主要是1949年以后开展的。1960~1962年12月,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72地质队对似层状黑钨矿床进行揭露,随后又对七风至河里一带似层状细网脉浸染型黑钨矿床进行详查,对大脉型钨矿及花岗岩中细网脉钨矿进行系统控制,发现了隐伏在泥盆系盖层下产于寒武系砂质岩中的细脉带型钨矿。至1967年4月,共探明三氧化钨储量16.02万t。

大明山矿区地处大明山箱状背斜北西倾伏端,主要构造为七风背斜。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出露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和斑状白云母花岗岩、细晶岩等。斑状白云母花岗岩与黑钨矿床关系密切(图1-25)。

矿区目前已查明钨矿的主要工业类型包括:①石英网脉型黑钨矿:产于七风区斑状白云母花岗岩体上部,由黑钨矿石英细网脉组成,长400m,厚55~75m,网脉密度一般15~25条/m2;②石英细脉带型黑钨矿:分布于寒武系地层中,多为泥盆系覆盖的盲矿,由多组不同产状黑钨矿石英细脉组成,一般分布范围较小,含二氧化钨0.2%~0.4%;③石英-黑钨矿大脉型:一般厚度大于10cm,多分布在白云母花岗岩外接触带寒武系及下泥盆统砂岩内,少量分布在花岗岩中。石高地段已发现大脉35条,长度一般100~300m,斜深100~250m,脉厚0.1~0.57m,含三氧化钨一般0.45%~1%。河里地段已发现10余条大脉,一般规模大,但矿石较贫,含三氧化钨0.05%~0.21%;④细网脉似层状黑钨矿型:分布在七风至河里地段,主要在七风背斜轴部及两翼富集,产于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中部中-细粒含泥质石英砂岩中,个别地段见于上部石英细砂岩及那高岭组下部砂质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一般1~3层,呈叠层状,产状与围岩一致。沿走向长2000m,斜深已控制300m,矿层厚度12~40m。主要由条带状矿石组成,矿石组分简单,含WO3一般在0.1%~0.5%之间,变化不大,靠近白云母花岗岩附近矿石较富,含钼也较高。

图1-24 湖南渣滓溪锑矿0线剖面图

近年来的采矿和调查工作也发现,大明山地区除了发育典型的五层楼式直立石英脉型钨矿(图版1。400m中段大脉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脉已经延深进入花岗岩岩体)和岩体型钨矿(图版2。400m中段岩体型钨矿,以白钨矿化为特点)外,还发育接触带网脉型(图版3。320m中段围岩中网脉状石英脉型钨矿)和缓倾斜乃至于近水平产出(图版4。320m中段围岩中缓倾斜石英脉型钨矿,既含白钨矿也有黑钨矿)的石英脉型钨矿,四者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直立石英脉型钨矿可以贯通岩体和接触带;缓倾斜和网脉型钨矿主要产于接触带,而岩体型钨矿主要在岩体内部),但均围绕燕山期花岗岩岩体产出,构成“四位一体”的矿化格局。总体上看,大明山钨矿与赣南石英脉型钨矿不同的是,层状、似层状矿体(包括缓倾斜的石英脉型钨矿脉)的重要性要超过陡倾斜的石英脉型钨矿脉。也就是说,“地下室”的意义可能要超过“五层楼”,这在坑道照片和42线勘探剖面上清晰可见(图1-26)。

图1-25 大明山钨矿区地质简图(据李水如等,2008)

2.“五层楼”为主的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淘锡坑式

详见在第四章。尽管从目前的控制情况看,淘锡坑矿区的“地下室”不是很发育,但还不能否认其存在,也还不能否认多期次“五层楼”叠加的可能性。

六、岩体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

1.斑岩型钼矿———圆珠顶式

粤西封开圆珠顶铜钼矿床,是广东地勘局719地质队在2005年在封开县境内所发现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的大型铜钼矿床。该矿床位于粤西-桂东成矿带的肇庆市封开县圆珠顶大山上,矿体延伸深度约300m。经过两年多的野外工作,完成了该矿区从普查到详查的各勘查阶段工作,初步评价该矿床为一个大型斑岩型含铜钼矿。2007年10月10日,由719地质大队完成的《广东省封开县圆珠顶矿区铜钼矿详查报告》,正式通过了国土资源部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评审验收,最终确定该矿床为大型铜钼矿床。目前探明钼金属量26万t,铜金属量98万t##。

陈富文和李华芹等对圆珠顶矿区进行了较系统的同位素定年,获得花岗斑岩体的SHRIMPU-Pb年龄为132±5Ma(95%可信度,MSWD=1.6,N=8)和151±16Ma(95%可信度,MSWD=3,N=3)(锆石样品采自矿区ZK-23-120钻孔,孔深236~241m之间的岩心);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样品采自矿区ZK12-112钻孔,孔深为284~313m之间的辉钼矿化矿石)。

图1-26 大明山钨矿石高矿区42勘探线剖面图(据李水如等,2008)

圆珠顶矿区目前可能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地表没有大面积岩体出露,属于隐伏岩体,但以往圈定出Pb和Cu的化探异常。另外,外围还存在众多的金矿产地和Cu、Pb、Au的化探和重砂异常,因而该地区扩大资源潜力的可能性很大(图1-27)。

2.斑岩-石英脉型铜钼钨矿———昆仑关式

昆仑关岩体是华南地区一个比较关键的岩体,主要由细-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对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还有不同的认识,但位于区域性NE向和NW向断裂交叉部位、NW向天马-芦圩大断裂又错动岩体的特征一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昆仑关岩体内部及其接触带产出有一个铜-钨矿床,即广西宾阳县的王社铜钨矿,在1∶20万的南宁幅矿产图中称为高田铜矿。该矿床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开采历史,老硐等采矿遗迹清晰可见。但是,以往主要是开采石英脉型铜矿,对矿床本身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昆仑关花岗岩内,赋存于大断裂附近的NW和NE向节理中,钨矿与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关系最密切。

昆仑关花岗岩体为燕山中晚期重熔型侵入岩体,呈一长轴为NW向的岩株产出,为一复式岩体,分主体和晚期补充侵入体,两者呈突变接触关系。岩体岩性复杂,主体岩性为中-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相分异现象较明显,由内部至边缘钾长石减少,斜长石增多;晚期侵入体的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闪长玢岩、细晶岩等,是矿体的主要围岩,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如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含钨石英脉及网脉状铜钨矿的主要围岩;闪长玢岩脉的周围及附近往往有含铜钨云英岩发育,二者在空间上关系密切。花岗岩内裂隙构造发育,以NW和NE向为主,是主要的控矿裂隙,次为NNE、NWW、EW和SN向等(图1-28)。含钨石英脉主要产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多沿NW、NE向断裂充填,受多组裂隙控制。矿脉走向上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和尖灭侧现现象。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次为白钨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及少量自然铋等;表生氧化矿物有钨华、钼华、孔雀石、褐铁矿及泡铋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白云母等。矿石主要呈他形-半自形晶粒状、浸染状构造。

图1-27 广东封开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地质简图(据1∶20万梧州幅区域地质图修改)

以往对于王社铜钨矿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脉状矿体上,因而确定的是“石英脉型”的钨矿,在相关的图件上也一目了然地显示出脉状矿体的特征。但是,实际上,除了类似于赣南和大明山地区的“五层楼”式含钨石英脉之外,岩体中还存在浸染状矿化和不规则细脉状矿化,矿种也扩展为以铜和钼为主(图版5~8)。为此,王登红等提出了该地区可能存在斑岩型铜钼矿的认识,并建议在该地区除了寻找大明山式“五层楼+地下室”型钨矿之外,还应该注意对斑岩型铜钼矿的评价。

2008年3月20日,王登红等根据井下考察,该矿区可见Cu、Mo和W的矿化现象,目估含量在边界品位以上。这3个元素都可独立成矿。已有的分析结果显示Cu的平均品位在0.3%以上,Mo和W也达到工业品位。建议开展综合分析,尤其是要对Au的含量进行分析。矿床的工业类型应该定位在以斑岩铜钼矿为主,叠加有石英脉型的钨矿。含钨石英脉主要有两条,宽度均不足50cm,含黑钨矿和白钨矿,并见辉钼矿和辉铋矿等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本身具有分带性,外侧是白云母,中间是硫化物和黑钨矿等,并见晶洞。有的石英脉中见放射状黑色电气石。之所以把主要矿化类型定位在斑岩铜矿,是基于下列依据:①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但穿插有花岗斑岩,二者之间常常宏观界线清楚而实际界线不清楚,显示“隐爆”特点;②矿化以细脉浸染状为主,细脉的产状多种多样,不固定一个方向,一般在1m范围内细脉数量在10条以上,总的脉幅可达5cm以上。无论是脉中还是脉外均见矿化;③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和辉钼矿,粒度一般较细且分散;④蚀变发育,尤其是硅化和钾化。硅化的石英颜色偏暗。目前斜井控制50m高度,沿脉控制长度300m以上,宽100m±,但均在矿化范围内,找矿潜力巨大。

图1-28 宾阳县王社铜钨矿床高田矿段地质草图(改编自南宁幅1∶20万地质图)

鉴于上述认识,建议:①沿NW向断裂带面上展开,②在NE向裂隙与NW向主断裂交汇部位开展深入调查,选择富矿体;③矿床类型应该向斑岩型发展,即查证是否具有“低品位大吨位”的特征;④在面上展开、深部钻探控制的基础上,应考虑露天开采而不是井下单独开采石英脉型钨矿和铜矿;⑤必须考虑综合利用;⑥加强选矿研究;⑦加大勘查投入。

综上所述,南岭及邻区值得开展深部找矿的矿区很多,除了已经列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计划的矿区(如云南的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和东川铜矿,贵州的独山锑矿和晴隆锑矿,广西大厂的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佛子冲铅锌矿、泗顶铅锌矿和栗木锡矿,湖南的黄沙坪铅锌矿和瑶岗仙钨矿,广东的瑶岭钨矿、石人嶂钨矿、石菉铜钼矿和大宝山多金属矿,海南的石碌铁矿,江西的大吉山、岿美山、荡坪等钨矿,浙江的治岭头金矿等)之外,还可以列举很多,此处建议广东韶关的凡口铅锌矿和梅县的玉水铜坑、云南会泽的麒麟厂和澜沧的老厂铅锌矿、广西的大明山钨矿、广东的长坑金矿-富湾银矿、湖南的后江桥铅锌矿、浙江的西裘铜坑等“危机”或非“危机”矿区都应该加强深部找矿工作。

❻ 创新与求实

求实与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生命和成败关键。创新就是在研究工作中要发现新事实,发明新技术,提出新认识(或新理论)。“求实就是求真唯实”,就是作为新发现,新认识的关键事实要准确可靠,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求实是基础,创新是前提。没有创新意识,一味收集材料,重复前人工作而失去研究意义;没有扎实和准确的实际资料,任何创新成果都是昙花一现。

创新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结果。由于地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地质客体的本质和属性,只能由观察者作出分析和判断。研究者进行详细调查,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可能发现新的地质现象,或对原有地质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关键是要突破地学研究思维先积累事实,后提出认识的积累型归纳法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强调归纳与演绎两种思维的结合,强调演绎推测法研究思维方式(贺自爱,1998),充分发挥非逻辑思维,即想像、灵感和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大胆推测,突发奇想,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化(吴岱明,1987),实现创新思维活动。如作者等在调查大别造山带时,发现与造山带走向一致的拉伸线理,而且与拉伸线理同期形成的面理,又被主期褶皱强烈挤压形成线状褶皱,且平行与造山带走向,表明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变形是伸展在前,收缩在后,隆升最后。上述事实难以用“板块碰撞造山”解释,应当用创新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认识。

研究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书本知识、经验知识)和智能(智力、能力)结构。丰富的经验知识与观察、判断、想像能力尤为重要。在区调填图和专题研究中,不受现有资料的限制与传统观念的禁锢,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守旧势力的压抑,“不唯书”、“不唯上”,可以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实现原发性创新。如在填图中,经常会出现地层产状与区域地层展布不一致,若干地质体的出现与区域地质构造不吻合,某些地质现象与区域地质规律相违背等等。为了“自圆其说”,填图中有些人常常将这些矛盾的现象加以掩盖,或视而不见,见而不究,因而失去了千载难逢的发现机遇。如大别山腹地中生代面状火山岩和火山机构的发现,在原进行1:5万来榜幅调查时,填图者已发现有火山熔岩标本,但因山高林密未能仔细调查;又因它的出现与区域地质背景不吻合,未能将其查明标出。后来再进行1:5万岳西幅时,通过详细工作,才予以确认。也有时对某些重要地质现象,苦苦思索,百思而不得其解,这时只要坚持反复思考和多方请教,就会有“众里寻它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境界。如大别造山带中早期拉伸线理为什么与主期挤压褶皱枢纽一致,两者在动力学上有什么联系,这是否受物理学伯努里定律制约的结果,从而引发作者对造山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的解释。

求实就是要查明事实真相。地学研究中是通过描述、图件、表格、照片等来反映被观察事物的真相。这些材料要求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即要客观地反映现象内容,准确表述现象间时空关系、科学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要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由于地质客体的“残缺性”、“不可复原性”,又不能重塑和再造,本身就存在多解性和不能被确认,即自身不能证实和证伪。如果研究者又有主观性或受其他因素及条件的限制,他们所描述地质客体性质和特征的材料,必然存在片面性,甚至被曲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在情理之中。因此,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时间、人力、经费等条件,按照“科学研究的纲领方法论”,抓住建立假说和理论的“硬核”,即基本理论的核心和最关键的事实,进行全面调研,深入解剖,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尺度、力图真实掌握其本质属性和规律,克服片面性尤为重要,切不可以主观愿望作出是非判断。如在大别造山带中超高压变质带内,发现了浅变质岩层,且其中产有脉状榴辉岩,这与板块碰撞造山,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理论相悖的。答案只有两个,一是认为上述理论的正确,就必须对上述现象加以否定,认为浅变质岩层是由“花岗质岩石经韧性剪切改造的糜棱岩”(翟明国等,1999),“脉状榴辉岩”是上述岩石中的构造团块;二是认为上述事实是真实的,就必须对这些事实出现的原因提出新的解释。为此,作者等对浅变质岩层进行了全面调研和深入解剖,查清了浅变质岩层区域分布、变形样式、形成时代及其与榴辉岩的时空关系。对脉状榴辉岩进行了逐段素描,间隔取样,进行有关测试,其产状也是可信的。因此,在上述发现和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就必然地要对大别造山带形成演化作出新的判断和解释。作为地学工作者,应争取在地学研究中有新的重要发现和重要理论的提出,要在实际工作中切切实实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到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认可。主笔者在江西武功山变质铁矿工作期间,根据1:5万、1∶1万、1:2千地质填图和良山铁矿开采实践,提出的多期叠加褶皱变形及大型韧性剪切带中剑鞘状褶皱(汤加富等,1983,1987),以及在复杂变形带中如何进行变质岩区地质填图的经验(汤加富等,1983,1986,1987,1991)至今仍然得到肯定和被广泛运用,作者很感欣慰。

❼ 铁矿石等级如何划分拜托各位大神

一、铁矿石资源等级表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1、入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一等1、本钢南芬露天矿 2、首胡水厂铁矿 3、鞍钢弓长岭露天矿 二等4、大钢峨口铁矿 5、鞍钢齐大山铁矿 6、邯邢矿山村铁矿 7、包钢公益明铁矿 三等8、马钢南山铁矿凹山采场 9、首钢大石河铁矿裴庄采区 10、鞍钢眼前山铁矿 11、马钢南山铁矿东山采场 12、首钢大石河铁矿柳河峪采区 13、首钢大石河铁矿羊崖山采区 14、首钢大石河铁矿大石河采区 15、唐钢棒磨山铁矿 四等16、唐钢石人沟铁矿 17、重钢太和铁矿 18、首钢大石河铁矿二马采区 19、武钢灵乡铁矿 20、包钢黑脑包铁矿 21、鞍钢大孤山铁矿 22、首钢大石河铁矿杏山采区 23、鞍钢东鞍山铁矿 资源等级 企业名称 五等24、唐钢扁沟铁矿 25、武钢大治铁矿 26、首钢密云铁矿 27、攀矿兰尖铁矿 28、马钢姑山铁矿 29、本钢歪头山铁矿 30、包钢白云铁矿主矿区 31、宣钢近北庄铁矿 六等32、攀矿朱家包包铁矿 33、包钢白云铁矿东矿区 34、海南铁矿北一矿区 35、海南铁矿南矿区 2、入炉地下矿(重点矿山) 二等1、上海梅山铁矿 2、酒钢镜铁山矿 3、邯邢玉泉岭铁矿 三等4、鞍钢弓长岭井下矿 5、邯邢马家脑铁矿 6、邯邢符山铁矿 7、马钢桃冲铁矿 8、武钢程潮铁矿 四等9、邯邢玉石洼铁矿 10、武钢大冶铁矿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五等11、邯邢西石门铁矿 12、武钢金山店铁矿 13、水钢观音山铁矿 14、鲁中小官庄铁矿 六等15、宣钢庞家保铁矿 3、入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1、海南铁矿北一矿区 2、海南铁矿枫树下矿区 3、水钢观音山铁矿 4、海南铁矿南矿区 4、入炉地下矿(重点矿山) 二等1、鞍钢弓长岭井下矿 2、鲁中小官庄矿 三等3、马钢桃冲铁矿 四等4、水钢观音山铁矿 5、入选露天矿(非重点矿山) 二等1、江西七宝山铁矿 2、河南东冶铁矿教场矿区 3、福建潘洛铁矿洛阳采区 4、山东涑钢荞麦地东矿区 5、辽宁凌钢保国铁矿 四等6、广西屯秋铁矿龙骨岭矿 7、浙江闲林埠钼铁矿 五等10、安徽钡山铁矿 11、江西铁坑铁矿 12、辽宁北台铁矿 13、湖北邻钢铁矿 14、山东韩旺铁矿 15、江西乌石山铁矿 16、山西临钢尖兵村矿区 六等17、河北承钢黑山铁矿 18、安徽马鞍山矿 19、云南昆钢上厂铁矿 20、安徽黄梅山铁矿厂 21、江西新钢良山矿 22、云南昆钢罗茨铁矿 23、胡南湘东铁矿 24、吉林板石沟铁矿 25、云南昆钢八街铁矿 26、新疆雅满苏铁矿 6、入选露天矿(重点矿山) 三等1、江西乌石山铁矿株岭坳矿区 2、山西二峰山铁矿北山龟矿区 3、黑龙江大西林矿区 四等4、吉林大栗子铁矿 5、河南东治铁矿龙池沟矿区 6、江西乌石山铁矿乌石山矿区 7、山西长钢后慢水沟岭矿 8、河北秦村铁矿 9、云南昆钢八街铁红坡矿区 10、四川泸沽铁矿大顶山矿区 11、山东金岭铁矿召口区 12、山西长钢芦沟矿区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6、入选地下矿(非重点矿山) 五等13、山西长钢北洛峡矿区 14、河北承钢大庙铁矿 15、吉林通钢板石沟铁矿 16、山东莱钢莱芜铁矿 17、河南安钢李珍铁矿 18、河南安钢杨家庄铁矿 19、吉林大栗子铁矿小栗子矿区 20、山西长钢水沟矿区 21、山东金岭铁矿山区 22、山西临钢尖兵村矿区 23、陕西略钢柳树坪矿区 24、江西良山铁矿太平矿区 25、陕西略钢阁老岭铁矿 26、陕西杨家坝铁矿 27、吉林通钢七道沟铁矿 六等28、浙江漓溶铁矿 29、江苏利国铁矿 30、江苏治山铁矿 31、江苏韦岗铁矿 32、江西良山铁矿良山矿区 33、湖南田湖铁矿 34、云南昆钢东、西矿区 35、湖南湘东铁矿 36、山西临钢塔儿山矿 37、云南昆钢王家滩矿 资源等级 企业(或矿区)名称 7、入炉露天矿(非重点矿山) 二等1、广东大宝山铁矿 三等2、四川沪沽铁矿 3、福建潘洛铁矿潘田采区 4、江西七宝山矿区 四等5、云南昆钢八街铁矿 6、山东黑旺铁矿 8、入炉地下矿(非重点矿山) 三等1、四川沪沽铁矿 2、云南昆钢东、西区 3、吉林通钢大栗子铁矿 4、云南八街铁矿红坡工区 四等5、江西萍钢上珠岭铁矿

阅读全文

与新钢股份良山铁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