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龙鱼食用油是不是卖给外国了有哪些品牌是外国的
金龙鱼品牌本来就是外资品牌,属于新加坡益海嘉里旗下,他们自称是侨资,实际就是外资了。参见下文:
说到食用油,就不得不提起金龙鱼。在许多消费者的观念中,金龙鱼是国内的优秀品牌。但他们有所不知,金龙鱼自2001年中粮集团退出后,就变成了纯粹的外资品牌,100%由嘉里粮油控股。
由外资投资建立的嘉里粮油,1990年组建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之后的十年里,它又陆续在多个省份先后投资建立了7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慢慢形成了一个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油脂生产体系。
福临门,也算是个中翘楚,乍一看是中粮集团控股,拥有中资背景,但细细数来,美国ADM、新加坡的丰益集团也参股其中。作为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美国ADM自然不会放弃中国这一块庞大市场,2000年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现在的国内知名品牌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它的资金渗入。
鲁花,作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油,遗憾的是,也是用合资的食用油烹制而成的。目前中粮集团、美国ADM等都持有鲁花的股份。
据中华粮网汇总统计,近3年间,嘉吉集团、邦吉集团、路易达孚、托福公司、来宝公司对中国十多家大豆压榨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邦吉集团先后控股或是收购了山东日照三维油脂、南京华农油脂和天津正大公司;嘉吉集团先后收购了东莞华农油脂和阳江丰源公司;路易达孚则兼并了霸州华农油脂,并对张家港江海粮油工业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与中储粮合资在山东日照建立大豆压榨厂。
所以,在食用油领域,纯粹的国产品牌已经微乎其微了,大部分都有外资渗入,也不好绝对地说哪些是外资,哪些是国产。
B. 中国国内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
中国拼命将血汗钱买入不断贬值的美债欧债,美欧阔佬们拿着中国的钱干了什么呢?他们在处心积虑地收购中国核心资产。等于中国借钱给美欧以便美欧阔佬将中国收购。同时美欧对中国苛刻无礼,天天指责中国,煽动周边小国欺凌中国,瓜分中国领土。同时还一再要求中国继续多借钱。
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 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 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药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制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东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制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食品饮料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化行业,玻璃行业,家电行业,酿酒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供水供气行业,印刷包装业几乎囊括所有的第二产业,由于外资生产效率普遍比内资要高,且极端盘剥人力成本,外资的每一次并购,都意味着大批人失业,外资的每一次投资,都意味着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多数职工失业下岗,挤占了无数工作岗位……
在第三产业,外资大型连锁超市每一次选址开张,对方圆两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门面都是一次集体毁灭性的打击,惨淡经营,或失业,或改作别的生意,从而挤占其它行业工作岗位……
C.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的相关新闻
垄断?
海关总署的一份报告令外资粮商再度成为焦点话题。海关总署统计司在这份进出口预警报告中点名指外资粮商“企图垄断”。卷入事件的丰益国际低调回应称,只是在佳木斯开展一个循环经济项目试点,并未垄断。缘起:外资30亿美元购东北大豆?
海关的这份报告先是谈及中国粮食出口量出现反弹,然后笔锋一转,在“中国粮食生产和出口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一节,点名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报告表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不过,报告并没有对详情展开论述。业内人士认为,报告提到的“斥巨资进驻东北”应该是指2008年8月出现的“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传言。
回应:丰益国际否认有垄断之举
“我们刚刚在黑龙江佳木斯小范围地做一个循环经济项目试点,从产业上看并没有任何垄断之处。”昨日,丰益国际下属企业益海嘉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系人对本报作出低调回应。
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在2005年成立,负责丰益国际东北业务开展,涉足水稻、大豆、玉米等进行系列深加工。旗下投资5000万元成立食品公司,专门生产大豆粉、豆浆饮料等。
观点:外资希望加强上游控制
“东北大豆主要由九三油脂收购。”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陈丽娜对本报说,东北大豆价格高,沿海压榨厂用进口大豆榨油更赚钱,而丰益国际在东北收购大豆应该是基于长远规划,希望加强对上游的控制力。
不过,陈丽娜对外资砸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表示怀疑。她认为,这么大的一笔钱肯定会对大豆价格有很大提振,但是眼下大豆价格整体向下,只在国家出台提高收购价政策后才有所走高。
应防备外资大举进粮食市场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认为,海关总署预警的目的是“以大豆为鉴,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上防备外资大举进入”。
李国祥认为,大豆加工的60%以上受到跨国企业的控制,大豆食用油和饲料价格也受到跨国企业非常大的影响,忽高忽低,损害了豆农和收储企业的利益。他建议政府加强对其他粮食产品的干预,扶持中粮等大企业及中小企业。
外资声音:对外资粮商的担忧被放大
另一国际粮商嘉吉的中国区主席兼总裁葛诺仁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大豆需求量每年约5000万吨,国产1600万吨,当中1200吨用于食品,缺口3000万吨。此外,“益海嘉里、嘉吉和邦吉合计在华大豆压榨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约为50%,而非外界说的70%。”葛诺仁对本报记者声称,外界对于外资粮商的担忧已经被放大。

D.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以及其参股的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有哪些
一个广为流传但未被证实的说法,去年十一前,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调节价格,调查发现70%让跨国粮商买走了,这就让国家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这无疑让人联想到简称为“ABCD”的跨国粮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大家族目前垄断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正是这四大家族夺走了中国大豆的话语权。如今,ABCD在国内跑马圈地的消息不断,并已基本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搭建,显然这四大家族对中国“寄予厚望”。 (相关报道详见C02版)
ABCD在华低调布局
ABCD对中国粮食产业的渗透到底达到什么程度?
不妨就从金龙鱼说起。金龙鱼隶属于益海嘉里集团,而这一集团是美国ADM和新加坡著名的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也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路易达孚则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并相当重视农产品期货买卖。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公开信息显示,路易达孚从中国出口玉米的业务持续增长,其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200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亿美元。
嘉吉则在中国20个省市投资建立了34家独资与合资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包括饲料蛋白、植物油、玉米加工、各种食品配料,动物饲料和化肥。
而邦吉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闻名。邦吉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和油子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工厂,而在广州正在兴建另外一家工厂。
这四大家族行事低调,尽管在中国已进行多年投资布局,却鲜有动作见诸报端。即使是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益海嘉里也是如此。
跑马圈地来势汹汹
不过,悄然入华的ABCD圈地势头不可小觑。东方艾格食用油分析师陈丽娜告诉记者,金龙鱼目前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份额已经在40%左右,加上嘉里其他品牌,市场份额已经不下一半,牢牢掌握话事权。此外,该集团还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告诉记者,跨国粮商近来的动作都指向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特别是加工领域。而其中一些收购地方粮库的行为足以彰显跨国粮商卡位流通领域的野心,其可以通过控制收购节奏冲击现有的粮食价格体系。如果从食品油拓展到面粉与大米环节,影响将会很大。
记者咨询多处研究机构与专家获悉,目前跨国粮商具体的产业分布与市场份额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上下游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曹建海告诉记者,上游的化肥农药以及下游的粮食加工都是外资可以发力的环节,因为市场都是开放的,就是种子的生产流通也已市场化,粮食产业的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据嘉吉(美盛)内部人士透露,嘉吉在中国有四个化肥厂,其中秦皇岛与烟台的厂都是独资厂,“虽然我们的产品份额不高,但是这两年行情看好,很多代理商都希望代理我们的产品。”
涉嫌操纵市场价格
那么,是不是狼来了?有分析认为,去年植物油大幅涨价不排除有市场操纵因素。佐证之一是一个广为流传但未被证实的说法,去年十一前,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调节价格,调查发现70%让跨国粮商买走了,之后囤了起来,不投放市场,这就让国家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告诉记者,除了大豆比较明显外,现在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跨国粮商带来了哪些冲击,“在粮食领域,现在还很难看出有什么影响,对于他们哪些要控制哪些可以借鉴,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把握格局。”
据记者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务院系统还是农业部系统,都鲜有对于四大粮商的统计分析,困难就在于调研数据难以获得,网站信息也是语焉不详。记者从一位专家处获悉,巨头们已经向他“喊冤”了,然而,即便面临诸多非议四大家族仍未就此做出明确回应。
E. 货物如何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
青年文学家陈铭龙:分析物价上涨真正原因
当前物价狂飙,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不大,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令民众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目前,国内著名经济专家纷纷探析,但是他们的解释是否把握到当前问题的实质则是另外一回事。正因为这些解释与现实经济生活相差较远,从而也就无法找到一种应对这种通货膨胀的有效政策。但依笔者看,其主要成因则是外资在操作加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外资问题,那么物价还是会继续上涨。
可以这样说,中国物价高涨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外资业的推波助澜。其中:孟山都控制农作物种子,导致农作物源头上涨,四大国际粮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控制中国食品油,导致食品油上升,以高盛为首的外资企业控制了中国的肉食品行业,导致猪肉等相关产品上涨。
有资料表明,中国食用油85%都是由外资生产销售,其中四大粮商控股我国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主要食用油品牌,因为2004年我们在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大豆金融战中惨败,败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吃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他一不高兴就给你抬高价格。四大国际粮商之一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走向世界。1983年它开始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在欧洲进行扩张,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现已在全球拥有超过24000个员工。它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其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堪称全中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金龙鱼就属于该集团。丰益国际并不惜巨资挺进东北的大豆根据地。而在全球32个国家已拥有450多个工厂的邦吉(Bunge),据公开报道称,目前它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2000年它正式进入中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和油籽的供应商。目前该集团在中国已运营三个大豆加工厂,正在广州兴建另外一家工厂。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它高调宣布收购山东三维集团旗下一家位于日照的油厂。
冷静分析,对这些垄断的外资企业的支持或纵容,对政绩的饥渴与冲动,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这些都能成为目前某些商品与支出飙升的潜在理由。公共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物价的上涨背后更多的是民生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利益与政绩问题。相关审计与监察部门,也应该尽力消除这种物价虚高现象,还物价一个真实的水平。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对外资企业做出相关的遏制措施,以保护中国食品、肉品、农业等传统行业,强烈杜绝上市,外资变相控股。
F. 企业纵向并购的案例有哪些
中粮集团纵向收购海外原材料企业:
在对澳大利亚两家产能40多万吨的糖厂的收购争夺战中,7月份,中粮以1.4亿澳元的高价战胜国际巨头邦吉公司完成对澳大利亚Tully糖厂的收购,而在澳大利亚Proserpine糖厂的收购争夺战中,中粮的对手是抢先一步提出收购价格的丰益国际。
为了成功将澳大利亚这两家糖厂已经下属的甘蔗种植园一起收入中粮的旗下,从而提高中粮在农产品领域的控制力,中粮对Proserpine糖厂的收购价格在高出对手500万澳元后继续加价,在此前的1亿澳元债务再融资金额后,大幅加价3000万澳元,以1.3亿澳元的价码来提高中粮的吸引力。
为了完成对这家糖厂的收购,中粮还在收购方案中对财务安排和资金来源等做了细致的安排。

(6)邦吉集团不上市扩展阅读
1、纵向并购是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相继的不同生产阶段,在工艺上具有投入产出关系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
2、优点: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有助于减少市场风险,节省交易费用,同时易于设置进入壁垒。
缺点: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
3、纵向并购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向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①纵向兼并使企业明显的提高了同供应商和买主的讨价还价能力
②纵向兼并往往导致“连锁”反映。
垂直收购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使供应方稳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使购买方稳定材料,半成品或者产品的来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外资收购国内企业中,外国企业稳定销售渠道,使国内企业稳定原材料或产品来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当外资垂直收购国内企业覆盖市场的范围过大,从而维护有效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而言,其也具有危害性。
G. 世界四大粮商巨头
楼上的已经说了,那我也只好简介说明下。首先这四大粮商的英文名字很有意思,国际上叫做ABCD。先看第一家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所以称A。第二家邦吉(Bunge),所以称B,第三家嘉吉(Cargill),所以称C,第四家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所以称D。因此这四大粮商在国际上合称ABCD。 接下来看看它们在国际上是怎样运作的。首先还是A,A注重什么?A的强项就是从事与仓库运输有关的企业。它们做的是产业链的整合,控制上游,再来控制下游,中间通过物流大幅度降低成本。A还注重研发,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它就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不但搞中间的物流,同时还搞产品研发。也许未来的五米等农作物品所生产的乙醇,乙烯都是它制造的,也可以说未来的新能源掌握在它手中。B的特点呢?它注重从农场终端的全部产业链,在南美拥有大片的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农民的粮食再出口到中国深圳进行加工,然后全球销售。C很轻松,它特别注重物流环节,拥有400条运粮拖船和2000辆大货车。D它注重农产品的期货买卖。从以上看得出这产业链的几大环节,生产由B控制,产品由A设计,原料采购由ABCD一起控制。配合得很好。中间的那段资料可是花了很久才找到的。至于它们在中国的情况还是不说为好。
H. 邦吉的公司简介
邦吉集团(Bunge)1818年成立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农业和食品公司,在32个国家拥有450多家实体。32,000多名邦吉员工致力于整合全球农业、食品业供应链和生产链,为世界60多亿人口提供产品与服务。邦吉的业务涵盖化肥、农业、食品业、糖业和生物能源。这些产业之间紧密关联,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运营模式,使邦吉能够把产品和服务从农田一直延伸到零售货架。
邦吉一体化的供应和生产链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食品,邦吉致力于通过其完善的全球产业链和营销网络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提供综合性的粮食安全解决方案。公司成立近两个世纪以来,业务不断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和谷物加工商之一。在2012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邦吉公司以58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16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