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A股市场有多少家的商誉是负的
负商誉的企业实物中不多见。我记的郭建华老师曾经提过,目前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3家负商誉的。
Ⅱ 国内有多少家A股上市公司
最新中证的数据是,上证1514家,深证2164家,共3688家!
Ⅲ a股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来截止2015年3月A股共有2586家上市公源司,同时上市公司的数量一直都在增加。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是由中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从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中国A股市场交易始于1990年,2015年4月8日,A股时隔7年重回4000点大关。
Ⅳ 上市公司有多少家
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一共有3567家,分布在全国274个城市和地区。
1990年-2017年,A股共有3567家IPO企业内已成功登陆A股上容市,新股上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2017年A股市场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成功IPO上市企业数量多达436家,占比12.58%,超过2010年348宗历史高点;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流通A股总计达4,017.3669亿股,总市值达47,352.6682亿元。
Ⅳ 股票A股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截止目前: 深圳A股:1052家上市公司 深圳创业板:120家上市公司 上海A股:863家上市公司 合计沪深A股共计有2035家上市公司
Ⅵ 每年盈利30亿以上A股上市公司有多少家
每年盈利3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应该超过了100家,这是中国非常吉欧的一间蓝筹股
Ⅶ 收购后上市公司商誉巨大是什么意思
商誉形成的原因
在并购过程中,产生商誉是因为并购者比被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多付出的成本,或者说是比被并购公司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多付的成本,为什么商家会付出比公允价值更高的成本,有的甚至是巨额成本呢?首先,一个公司立足一个行业若干年,一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行业渠道、营销策略、品牌效应以及公司信誉、专利技术和客户群,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用精确的数字衡量出的。收购企业之所以看中了被并购企业,一定是看中了该企业潜在的发展潜力,比如未来创造收益的能力,尤其是当期望收购被并购企业的公司不止一家的时候,这时候众收购公司竞相标的价格,往往反应出企业对于该被并购公司有着自己的专业评估。换个角度说,商誉也就是收购公司对于被并购公司将来发展前景的评估价值。
商誉被确认为资产的原因
商誉主要分为:购买商誉和内部自创商誉。购买商誉又分为正商誉和负商誉,并确认为资本,而内部自创商誉则不确认为资本。被并购企业的商誉值的评估实际上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然而,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的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本文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价值。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Ⅷ 一个1000多亿的上市公司商誉规模是1亿多什么意思
就是有商誉的市值,就是他的信誉
Ⅸ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商誉问题
上市公司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确认商誉并购价值。
第一,确认自创商誉。
商誉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的一项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能力的原因,不是被并购后才产生的。我国会计准则认为自创商誉不符合会计可计量属性而不予确认,规定的只有非同一控制下溢价合并才能确认商誉显然太过狭隘,不能如实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商誉。因此,根据超额盈利观,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对预期净收益与净资产正常报酬的未来收益折现的金额确认为商誉,便很好的解决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第二,提高商誉公允价值的评估质量。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新准则规定下,要提高商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前提是取得可靠准确的公允价值。因此,从宏观上讲,要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减少噪音的影响和操纵空间,建立科学可行的公允价值测评体系。从微观上讲,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机构的水平。
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商誉信息披露的监管。
新准则规定商誉在确认和后续计量问题上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存在着人为操纵的空间,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如对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时应由中间机构或第三方提供有关资本巿场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到,目前提供咨询服务的评估机构或会计事务所资质、水平差异较大,可能从源头上使有关巿场公允价值的信息与实际产生偏差,因此,加强对中间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查和培训、监管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