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的集团的发展历程
1968年,美的创业,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注册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团用工总数万人,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安得、美芝等十余个品牌。集团在国内建有广东顺德、广州、中山;安徽合肥及芜湖;湖北武汉及荆州;江苏无锡、淮安、苏州及常州;重庆、山西临汾、江西贵溪、河北邯郸等15个生产基地,辐射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五大区域;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
主要家电产品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冰箱、吸尘器、取暖器、电水壶、烤箱、抽油烟机、净水设备、空气清新机、加湿器、灶具、消毒柜、照明等和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等家电配件产品。现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冰箱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在全球设有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1210亿元,其中外销销售收入达74亿美元。
201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美的品牌价值达到653.36亿元,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5位。截至2013年,美的集团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超过6亿元。
未来三年美的将以“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领导者、世界白电行业前三强”为战略愿景,进一步深化转型,推动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与精品工程,实现产品领先、战略领先,获得公司的重新增长。
2014年美的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5.02亿元,整体毛利率达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⑵ 美的集团的企业文化
美的集团的企业文化。
“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
⑶ 美的集团属于民营企业还是国企还是什么企业性质是什么
不是国企,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版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权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于2013年9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小天鹅、威灵控股两家子上市公司。
1968年,美的创业,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注册美的品牌。美的集团用工总数13万人,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安得、美芝等十余个品牌。
⑷ 美的集团是国企还是民企
民企
美的集团[1] (SZ.000333)是一家领先的消费电器、[2] 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企业集团[3] 。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以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的消费电器业务。
创建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坐落于名列“中国百强县(市)”榜首的广东顺德,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金融、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开始使用美的品牌;2001年,美的转制为民营企业;2004年,美的相继并购合肥荣事达和广州华凌,继续将家电业做大做强。 目前,美的集团总资产达160亿元,员工6.5万人,拥有美的、威灵等十余个品牌,在顺德、广州、中山、安徽芜湖、湖北武汉、江苏淮安、云南昆明、湖南长沙、安徽合肥、重庆、浙江上虞、苏州等地建有十二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达700万平方米;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并在美国、德国、日本、香港、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美的集团主要产品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风扇、电饭煲、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洗衣机、电暖器、洗碗机、电磁炉、热水器、灶具、消毒柜、电火锅、电烤箱、吸尘器、小型日用电器等大小家电和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漆包线等家电配套产品,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和微波炉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和厨房用具产业集群。 2003年,美的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民营企业”。在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中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名单中,美的位列第83位。2004年9月,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最大500家大企业(集团)”中,美的荣列第88位。同年7月,美的入选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局主办评选的“广东省首届百强民营企业”,名列第一。 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美的集团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90年代至今上交税收超过50亿元,为社会福利、教育事业捐赠超过6500万元。 美的集团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快速的增长。8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60%,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50%。新世纪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 2004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出口额超过10.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超过70%和110%。在最近揭晓的"200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评定中,美的品牌价值已从2003年的121.5亿元跃升到201.18亿元,居全国白色家电行业的第二位。 展望未来,美的将在现有家电业务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和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基础上,在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企业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等途径实现相关多元化发展,培育并拥有除家电外至少两个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新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集团整体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集团整体从单一的家电制造企业发展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国际化制造企业集团。
⑸ 分析上市公司“美的集团”,从行业,区位,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
家电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产业,美的是个纯粹的民营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版竞争中存活下来,稳居市场权龙头地位,彰显出卓越的竞争实力和经营能力。2013年美的集团完成整体上市,所有家电相关业务全部打包进入上市公司资产,资源共享和协同效率显著提升,目前空调、微波炉、电饭煲、电磁炉等多个品类在市场上稳居前列,空气净化、水净化产业领域也实现提前布局,未来综合竞争力会不断提升。2014年,美的在电商和研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⑹ 美的集团的四大产业集团是什么美的日电中国营销总部怎么样本科生进入的话有发展前途吗
美的集团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我以前就是美的集团的日用电器部的,做的是财务管理 其实这么大一产业 对于刚进去的应届生 说实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是社会招聘进去的 进去工作了一年 说实话 压力真的太大了 好几次都是凌晨几点 当时苦不堪言 没办法 上面催 下面喊 ,,,我当时兼了两个方面 资产和税务 刚开始进去也不是很熟悉那方面的流程 后来熬过去就好了 回头想想 其实也学了不少 如果你是应届生 可以进去锻炼 你会进步很多的 祝君好运!
⑺ 美的集团下有哪些分公司
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3 广东美的微波炉制造有限公司
4 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6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8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9 美芝精密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1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拓展资料:
美的集团(SZ.000333)是一家领先的消费电器、[2]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 的科技集团。
美的集团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以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的消费电器业务、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的暖通空调业务;
以德国库卡集团、安川机器人合资公司等为核心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业务、以安得智联为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平台的智能供应链业务[3]。美的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致力创造美好生活。美的专注于持续的技术革新,以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令生活更舒适、更美好。
美的于1968年成立于中国顺德,现总部位于广东顺德北滘新城内。迄今已建立遍布全球业务平台。美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0个战略业务单位,同时为德国库卡集团最主要股东(约95%)。
2015年1月8日,《房间空气调节器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7月20日,美的集团以221.7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位列第481位。 2017年5月25日,福布斯2017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正式出炉,美的位列335名。 1月5日,腾讯QQ和美的集团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基于IP授权与物联云技术的深度合作,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 2017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榜单显示,美的位列第二名。
参考资料:天眼查网页链接
⑻ 美的集团主要是做什么行业的
美的集团(SZ.000333)是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2013年9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小天鹅、威灵控股两家子上市公司。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1210亿元,外销销售收入74亿美元。201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美的品牌价值达到653.36亿元,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5位。
2014年12月,美的正式发布公告,12.6亿元引入小米科技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1.288%,小米还将提名一位核心高管加入美的董事会。
⑼ 美的集体的下游企业有哪些
美的集团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全产品线的家电生产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小家电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拥有完整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产业链以及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美的在国内家电市场多个品类中都占据领导地位,近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迅速提升。美的集团在国内建有14个生产基地,辐射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五大区域。公司目前以“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指导其发展与竞争。
上游技术实力: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压缩机、电控、磁控管等家电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技术,并在全球建有研发中心,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密切交流,保证公司产品的领先优势。国内市场:一方面,核心产品市场份额领先,积极提升整体产品定位,与伊莱克斯、韩国酷晨成立合资公司,引入高端产品系列;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上游生产制造产业,与日本安川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机器人产业,收购德国库卡与以色列软件解决方案企业(Servotronix),提升公司制造能力同时深入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推进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战略,从单一家电产品制造商向全球科技集团转变,布局培育机器人业务和智能家居业务。
⑽ 美的公司的行业性质,竞争环境,金融环境是什么
金融危机是什么?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此次的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金融危机,次贷也只是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它的断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整棵大树几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树的倒塌又导致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金融危机的根源?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加上之前垮下的贝尔斯登,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已经去之有三。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及美国的货币政策终于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为糟糕的是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而且极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虽然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时间较短、步伐也比较谨慎,但是金融危机还是对我国的出口经济和金融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对整体经济造成了影响。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既然是影响,就肯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此次的金融危机表面上险象丛生,实际上有利于行业洗牌、优胜劣汰,企业发展机会多。因此,我们必须辨证地看这个影响的问题。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及市场既有不利的影响,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机会。
第一,市场疲软,发展放缓——负面影响包括哪些?
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带来的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加之当前全球金融形势悲观,包括调味品产业在内的各大产业都在削减成本应对压力。
一、金融市场疲软带来的融资方面的影响。笔者个人认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没有与世界接轨,货币还没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决策者对于购买外国资产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是,冲击不大,影响还是存在的,作为企业融资的集中阵营——银行,在此次的危机影响下,呈现银根紧缩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地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据悉,2008年6月以来厂商普遍感到融资环境逐渐恶化。银行不仅提高了融资标准和成本,而且融资额度也随之降低不少。
融资困难具体地对企业造成以下2个方面的影响:1、对外的影响,对产品的市场推广、新产品开发、企业的品牌宣传上带来了影响。最近,五谷道场宣布破产了,虽然很大的原因上是由于该企业本身的扩张太快而导致了资不抵债,但是,据行业相关专业人士称,该企业只是需要1亿的资金周转就能转败为胜,可见,融资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性。2、对内的影响,对员工的薪资级福利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裁员风潮很是旺盛。几周之前,一份列举了22家跨国企业、40家国内大中型企业、116家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大裁员第一波”企业名单,正通过各大公司的企业邮箱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白领中传播。同时,一个标题为“金融危机十项注意”的帖子也在网上盛传。虽然之后一些“榜上有名”的企业纷纷出来辟谣,网络调查也显示文章中所列举的事实有夸大的成分,然而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的确这一股裁员的风暴开始向着中国的一些企业席卷过来。总之,影响可能不大,但是,由于资金带来的由表及里的影响还是深深地刺痛者企业家们。
二、外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外贸业务方面的影响。金融危机将使欧美发达国家增长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会大幅度萎缩,这对于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来说,贸易顺差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但同时,由于中国产品价格较低,在国外大部分是低价产品,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欧美民众在紧衣缩食的同时,必将更加青睐来自中国的低价产品。所以,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影响将是一个逐步以及缓慢的过程。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应逐步开拓国内市场,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近期国家施行了降低利率、减少税收、实行农村土地改革以及医疗改革等政策。而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对于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三、消费者的收入及心理带来的产品销量方面的影响。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下,原材料成本上升,物价也随之上升,收入降低的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大大地下降了。金融危机还将会影响受众心理,任何企业依靠的都是消费者,金融危机下,消费者会考虑缩减一些消费开支,并控制消费欲望,因此,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信息敏感度和关注度会下降,因而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及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导致了企业生产力的下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全球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企业及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在总体上造成市场需求的下降,中国厂商同样会受到这样趋势的影响,未来市场的增长潜力会有所下滑。
五、企业家信心方面带来的投资规模的影响。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家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不过,在国际经济的低迷情势下,企业家的信心会受到影响,因为小心花钱总是没错的。信心受到影响的他们是否还会增加投资?而这样的犹豫也将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现金流?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从近期来看,2个方面的影响我们还是不容忽视的。首先,金融危机使得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投资减少,直接导致调味品行业的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减缓;其次,金融危机延缓了调味品生产企业的设备厂商的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而这两个方面,是决定了我们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潜在商机带来行业洗牌——正面影响包括哪些?
挑战与机遇向来并存,这是不容置疑的。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低迷,但国内市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从整个行业到个体商户,调味品行业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此次危机带来的机遇。
一、国际市场带来的潜在商机提升相对竞争力。1、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市场的运营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在产品升级、终端定制等等一系列建设方面,都会更多的考虑压缩成本,保持企业稳定的策略。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国内企业在产品、服务方面相对价格更低,且技术质量又差距不大的情况,使得中国更多的企业会成为国际运营商,尤其是尚未进入的美国市场运营商的潜在合作伙伴。2、海外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样会出现资金紧张、收入下滑等多种不利情况。而在国内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恒顺、王致和、李锦记等国内厂商所面临的压力还是相对较小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制造厂商的相对竞争力。3、国际企业在后方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向中国市场的大举进入,这也给国内厂商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尤其在运营商、市场竞争启动的关键阶段,也会给国内厂商带来更多的机会。
二、行业并购会加剧。调味品行业将会出现分水岭,强者会更强,弱者会消失。对于那些拥有垄断资源优势,以及有品牌和资源的调味品大公司将会更加受到青睐,而那些只掌握少数资源及市场份额较少的中小公司,以及正在谋划融资来维持现状的中小公司可能面临倒闭,如果部分表现不好的调味品公司缺乏足够的现金流无法度过寒冬,那么行业将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则,表现好的公司并购表现不好的公司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将会提高调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竞争门槛。
三、行业洗牌再度袭来。在投资需求放缓,企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时,企业或改变依赖资源投资扩张模式转向利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或激发企业对产品技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行业内洗牌的效果
四、国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近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