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2013上市公司并购

2013上市公司并购

发布时间:2021-04-23 11:12:4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办法有哪些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一、要约收购:
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要约届满15日内,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经批准,可变更)
6、适用:
(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二、协议收购:
1、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2、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1、收购人为法人:
(1)、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2)、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3)、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2、收购人为自然人:依法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五种情形

❷ 上市公司为什么并购

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❸ 2013年哪个行业行业内并购最多

提要:监管层频频修改上市公司管理办法,其根本用意是适应全流通以后实际环境,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并购行为,从政策上扫除产业并购的障碍。而我们认为行业特性往往是决定其并购价值主要因素之一,房地产、连锁百货、家电、酒类等行业的并购价值较大。
证监会日前发布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对大股东增持超过30%的豁免申请由事前变为事后,鼓励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
监管层频频修改上市公司管理办法,其根本用意是适应全流通以后实际环境,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并购行为,从政策上扫除产业并购的障碍。而我们认为行业特性往往是决定其并购价值主要因素之一,房地产、连锁百货、家电、酒类等行业的并购价值较大。
一、行业集中度低容易刺激行内并购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行业的集中度普遍偏低。尤其是地产、零售等集中度过低的行业,现阶段市场必然倒迫其进行整合。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是一种几乎必然的行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自然规律的推动下,通过企业相互间优胜劣汰来完成行业集中度由低到高的过程。
实际上,钢铁、水泥等集中度较低的行业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频频发生产业资本之间的“合纵连横”,就是给其它集中度较低的行业提供了一个先行指标
二、产业资本并购价值分析
规模效应较为明显的行业,产业资本更加倾向于通过并购形式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降低边际成本获取更大利润。
有些行业本身的特性就很容易引发产业并购,商业、房地产这类行业业绩很容易通过并购提高的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行业的公司对资金和规模要求比较高,因此并购容易带来协同效应。
同时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产业资本并购行为必然受制于利益方面的考虑,而规模效应则恰好是产业资本并购的利益着眼点。
三、经济模式转型因素
摆脱高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方面意味着一部分新兴产业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另外也意味着传统周期性行业必然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
我们认为由于转型原因,传统周期性行业必然出现较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往往是以产业并购的形式出现。这类周期性行业主要是诸如钢铁、水泥、电力、房地产、汽车等这类行业,在渡过高成长阶段以后,重新洗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四、对外资并购的思考
外资并购往往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实际上近几年外资频频跨越国界染指境内产业,实际上就是试图分享新兴市场的一杯羹。尤其是目前国内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更能刺激外资通过国内市场低成本收购的欲望。巴菲特提出5亿收购A股上市公司的消息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认为,外资并购一般集中于优势企业。外资收购往往会选择一些在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它们往往具有产品、分销网络及规模等优势。外资进入的主要目的是想在中国进行产业渗透,通过参股国内同业优势企业,来尽快获得占有国内市场的产品或销售网络的份额,从福特进入江铃汽车、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Holderbank的全资子公司进入新华水泥到新桥投资拟进入深发展等案例都是如此。
另外,政策解禁往往也能引导一波外资并购潮,公共事业类诸如燃气、热力、水务等一些行业,都可能成为外资收购的重点。

❹ 2013年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案例

请直接通过网络搜索这样的案例。

❺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企业并购抄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资产收购指企业得以支付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劳务或以债务免除的方式,有选择性的收购对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股权收购是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标的的收购。控股式收购的结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绝对优势的股份,并不影响B公司的继续存在,其组织形式仍然保持不变,法律上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❻ 需要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2008-2013年的数据,非常感谢

进CSMAR自己下不就好了么?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是要整个数据库么。具体指标什么的还是应该罗列出来吧

❼ 2013年哪家上市公司收购了勒卡斯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7日,停牌近两个月之久的双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万载双龙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金宝药业100%的股份,初步协商的交易价格为10.8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宗并购是医药行业马年已经掀起的并购潮的一个缩影。《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了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工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推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数个行业的兼并重组。
实际上,除了双龙股份之外,另外一家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康恩贝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14年2月7日起继续停牌。康恩贝进一步透露称,公司本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系收购国内某制药公司股权资产。该公司拟分步采用包括以现金方式及(或)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实现对该制药公司股权的收购,目的是为了抓住现阶段国内医药行业整合的机遇,加快实施公司植物药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稍早之前,A股的另一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南京医药则发布公告称,与联合博姿的战略投资获得商务部原则同意。按照该项战略投资方案,南京医药将向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7亿股A股普通股,占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的12%,预计募集资金10.6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获得商务部批准之后,该项定增方案获批可能性较大。南京医药方面表示,通过合作,南京医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创新业态,推动本土传统产业升级。而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外资医药流通企业首次进入我国医药流通业,能迅速抓住该行业的机会。
《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其中包括华润三九收购山东临清华威药业;仁和药业收购东科麦迪森制药;上海莱士收购邦和药业;乐普医疗收购新帅克制药;沃森生物收购大安制药;独一味拟收购蓬溪等医院;新华医疗收购远跃药机90%股权等,并购案例超过20个。
一位业内人士则一语道破了药品生产企业并购潮汹涌的实质——“为了文号而战”。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国家食药总局对注册审批管理比较严格,拿一个药品文号太难了,但买卖药品批准文号又违法。因此,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手段,获取更多优质的药品文号便于药品顺利上市。双龙股份公告称,目前金宝药业拥有66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35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35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1个药品被列入OTC品种目录(其中甲类品种23个,乙类品种8个)。
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118家上市药企发布2013年年报预告。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计算,2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东北制药下滑1211%、四环生物下滑795%;9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金浦钛业增长2899%、嘉应制药增长1749%。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计算,3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东北制药下滑1581%、四环生物下滑795%;6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金浦钛业增长2899%、嘉应制药增长1710%。
而这些业绩出现大幅变化的上市药企,多与开展并购重组事项有关。例如,嘉应制药公司业绩实现如此大变化,与公司实现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联营企业湖南金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有关。
“并购仍是医药行业今年全年的主题。受益于行业整合和改革红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制造业都将迎来并购整合的高峰期。”上述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为了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工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推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数个行业的兼并重组,其目的在于去除医药行

阅读全文

与2013上市公司并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