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jiaxing layo import and export group co ltd
『贰』 青岛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
公司旗下现已拥有二十多家大型餐饮品牌酒店,亿利记物流公司和良友学院。所辖酒店有青岛良友金都美食城、青岛良友海鲜大酒楼、青岛良友名都食府、青岛良友·国宴厨房、青岛良友大酒店、青岛良友金阁食府、青岛良金都美食城(燕岛店)、青岛良友金都美食城(万达店)、即墨良友大酒店、胶州良友大酒楼、日照良友大酒店、日照良友君豪大饭店,青岛良友金阁食府(莱西店)、北京良友名都食府、北京良友海鲜大酒楼、上海良友名都食府等高端餐饮品牌名店,公司现有在职员工4000余名,总营业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年营业额超过5亿多元。青岛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青岛市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尤为可喜的是2010年5月,公司荣膺“中国餐饮百强”之一。
董事长:梁永建总裁:高德宗

『叁』 青岛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金都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金都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07月1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特大型餐馆(含凉菜、不含裱花蛋糕、不含生食海产品)等。
法定代表人:吴翠菊
成立时间:2009-07-10
工商注册号:370202330005468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37号4栋3层116、130户
『肆』 澄清难挡合并预期 潜在的央企联姻有哪些
1、重组整合是国企改革的方式之一。今日媒体报道“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减至40家”,而晚间国资委发布声明“央企合并报道未经核实”。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最终政策方向,但未雨绸缪的研究还是必要的,毕竟南北车的合并也是传言、澄清反复几次,最后终于合并。此前我们曾撰写《国企改革系列专题1-5》,对国企改革进行了详细分析。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明确提出央企必须做到行业前三,达不到要求的强制重组。2006年12月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和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背景下,央企展开一波以大规模资产注入和重组为特征的整体上市浪潮。央企之间的“强强联合”、“优秀企业 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主业集中”、“央企与地方企业重组”等五种模式进行了大规模整合。
2、国内:增量发展变为存量组合。从央企集团公司情况来看,电力煤炭、航天军工、机械、航运、地产、有色、石油石化、钢铁等重资产周期行业占据了显著地位。反映在股市中,石油石化、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周期性重资产行业中的占比均超过70%。其中多数行业已经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面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窘境,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优化资源、改善竞争格局,从而起到改善央企经营状况。
3、国际:央企的“国际化”视野。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由之路。在一些传统领域,中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美孚14年利润规模是中 石化、中石油的3.6倍、1.76倍,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后者,强强联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优势互补。而诸如高铁、核电等优势领域,重组整合利于克服在国 际市场竞争中同行业两个企业互相冲撞,相互挤压的的副作用,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利益。
机械龙华:机械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我们认为央企改革合并的预期对机械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在于以下三点:1)大型寡头垄断央企之间的合并可能及可能引发合并的核心促发因素把握;2)如果大型寡头垄断央企出现合并需要关注的系统内附属公司的投资机会把握;3)弱势央企被整合可能所引发的投资或投机机会。
1、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上市公司发言人在数次否认合并传闻后,在2014年4季度开始步上合并之路,近半年来的中国“神”车狂飙突进式的上涨带动了市场对大型央企合并的无限预期。这里我们建议投资者认真思考导致大型央企的合并的核心“理由”。南北车的合并理由应该是为了国际市场的合力突破;而南北船是否需要合 并,全球民船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减少竞争、避免内耗虽然成为需要,但是市场总量和利润率有限,而近几年国内军工和国际军贸机会的逐步展现成为南北船不可不争的巨大利益,该机会市场及利润巨大,而如果南北船布局不均导致无法大致平均分享军工军贸利益的情况下,不排除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合并可 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型寡头垄断央企如果出现合并,前提条件是必须中国最高领导阶层的强力推进方可望推动。
2、南北车合并将带来集团下属H股南车时代电气和A股时代新材,尤其是H股的投资机会。我们预期南北车将在15年中期完成合并。一旦中国中车挂牌,南车时代电 气将与中国中车体内的北车“芯”和北车的IGBT业务等等形成同业竞争,这是任何证券交易所所不能无视的,投资者可参照中国南车此前对下属公司南方汇通所作出的限期解决同业竞争的公告及其带来的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判断。如果南北船合并建议关注下属公司风帆股份的响应机会。
3、央企整合建议不仅要关注大型寡头垄断央企的合并,也要关注弱势央企的被整合可能。一般而言,重组过程中,被收购被整合的公司反而是股价上涨最好的标的。比如小型央企: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特小型上市公司金自天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公司中北方创业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央企改革进度不达预期。
石油化工邓勇:关注石化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今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A股股价双双涨停,主要是受到关于中石化中石化合并的媒体报道所刺激。而关于几大石油石化集团整合的报道在今年二月也出现过。
改革将是2015年石化行业投资主线之一。我们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提到,改革将是石化行业的重要关注点。
业务整合与互补更重要。我们认为三大石油石化集团之间简单合并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更希望能看到石化公司业务上的整合,从而实现产业链上的互补。
三大石化公司的经营业务各有侧重。中石油的业务主要侧重于上游油气开采,2013年中石油原油产量12625.52万吨;天然气产量793.51亿方,约占 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0%。中石化主要侧重于下游炼化业务,2013年中石化原油加工量23195万吨,约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45%,同时凭借其遍布全国 的加油站网络,中石化在2013年内的成品油总经销量达到1.8亿吨,占全国油品总经销量的60%。中海油的业务主要是侧重于上游,2013年公司原油6684万吨。
关注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在中石化“专业化分工、专业化上市”的整体思路下,中石化通过单一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们认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石化旗下上海石化、泰山石油、四川美丰;中石油旗下天利高新、大庆华科、石油济柴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上海石化:1)业绩弹性大。09年油价反弹时,单季度盈利9亿元以上;2)股权激励考核盈利为2015年净利润21亿元;3)低油价有助于石化行业景气回升,公司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
天利高新:1)积极参加中石油的混改,期待通过与其合作,延伸产品链;2)油价反弹,产品盈利改善。
风险提示。油价下跌、管理层是否稳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建筑赵健:建筑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建筑这边主要是两铁合并预期,两铁出身不同,中铁的大股东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变更为铁道部基本 建设总局,所以中铁也经常被称为铁工。铁建的大股东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前身是铁道兵,组建于1948年7月,隶属中央军委管理。1982年,铁道兵成建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9年,两家公司脱离铁道部,成为独立企业法人,也成为竞争对手。
从国内业务来说,两者合计占到铁路建设市场超过80%,基本上势均力敌,但没有南北分治这种关系,而是竞争犬牙交错,铁建的地上业务占比略高,中铁的地铁隧道市场份额更高,占到一半左右。我们认为,如果合并,相对业主铁总,将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而采购量也更加巨大,利于工程盈利能力提升。
从国外业务来说,铁道部时期,曾有过区域划分,但并未真正实行,即便如此,两者在海外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两者同时投标的情况也不算多见。而两者如果合并,尤其是和中车组成联合体后,将更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就是说,国内提升盈利,国外扩展份额。
另外,具体到国企改革,我们再强调一下一直重点推荐的隧道股份,公司的盾构制造+地铁隧道施工能力全国领先,作为国盛的下属老牌国企,激励、混改等国企改革 措施也在情理之中,考虑到国盛目前对改革的积极态度,我们认为隧道未来不会缺席,而一旦实施,其盈利能力释放空间也将非常巨大,继续推荐。
钢铁刘彦奇:钢铁行业央企改革之机会把握和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与钢铁(冶金)相关央企9家:其中生产配套服务的有5家,分别是五矿集团(钢铁服务)、中钢集团(钢铁服务)、冶金科工集团(冶金建设)、钢研科技集团(冶金技术)、冶金地质总局(矿产勘探),钢铁生产单位4家,分别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新兴际华集团。
钢铁相关央企可能只能保留两三家。目前央企有113家,央企最终整合成多少家或者需要多少时间很难判断,如按照媒体所讲最终整合为40家,钢铁行业可能最多只能保留两到三家。其中外围综合服务一家,生产性一家或者两家,因此上述目前9家央企可能都会涉及。
涉及公司。假设生产性钢铁央企只整合成两家,北方南方将各保留一家,北方可能以鞍钢集团为主体,可能会推进早已挂牌的鞍本集团整合,加上潜在的,产量估计可达 5000-6000万吨,南方假如宝钢武钢整合,产量将达8000万吨。整合以后将直追安米级别,统一购销,减少区域竞争,将会产生一定的效益。
交运姜明:“义务澄清”难挡重组预期,投资优选集装箱和中海标的
澄清公告是义务披露,无法证伪重组传闻,因为决定权不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六 家公司股票因重组传闻大涨,澄清公告更多是义务披露,首先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要对传闻正面回应;其次是配合交易所相关规定,提醒二级市场投资者相关风险,所以各家公告的形式内容上如出一辙,都是强调控股集团、上市公司层面都未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信息,我们可以通俗的解读为:1)上市 公司不知道重组的事;2)控股集团也不知道这事;3)各控股集团、上市公司之间也没谈过重组的事。由于央企整合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国资委(中远集团董事长在 媒体之前的采访中也有类似表述),上述公告无法改变市场对航运企业重组的预期。
重组预期并非无中生有,建议投资者高度重视。航 运央企重组传闻其实在2010年之后就一直在坊间流传,大多关于“中远”和“中海”系上市公司,背后逻辑主要是:1)两家航运集团船队大、体量足,连续亏损可能引发国家层面对航运企业的战略布局;2)市场重合度高,双方强强联手、改善经营存在理论可行性;3)因历史发展原因,双方集团及旗下公司高管、经营 层主要领导很多都具备两家公司的工作履历(目前中海和中远集团一把手都曾在对方公司担任过高层职务),具备整合的基础;但过去的整合传闻影响范围有限,资本市场上也远不如铁路改革的预期和炒作,但对于本轮重组预期,我们建议投资者要高度重视,因为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现况以及高层执行力等层面来 分析,央企航运公司的重组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实施的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
交运虞楠:传统航空首推东航,国企改革乃锦上添花
国企改革具备条件和示范效应。1)我国民航业自上一轮整合后基本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传统行业“靠天吃饭”特征明显,2010年以后行业伴随着经济调结构经历了连续4年的盈利下滑;2)规 模效应和国际竞争力仍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三大航集团运力规模有1500架客机以上,但和国际龙头公司相比规模效应并不突出(美国联邦快递一家就有700 架飞机)。国际线自13年开始大幅增长,但目前国际知名度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我国人均乘机次数仍处于欧美60-70年代水平,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动力 增强也有利于航空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3)标的来看,我们认为东航和南航若有改革预期可能更能发挥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均是天合联盟成员,部分代码和航线共享,协同效应比较强。从基地分布以及航线布局看,东南部区域购买了强,也是航空出行的密集区。国内和国际航线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远大于中西部区域。
基本面看,东航预期差很强,二三季度弹性十足。1)航空淡季运营强劲,公司是代表标的。春运后国际航线增速持续强劲,达25%左右。日韩市场持续发力为公司淡季不淡奠定基础。2)浦东机场新跑道投放,时刻资源和流量进一步释放,公司作为占比40%的基地航空,受益最直接。3)军演负面影响消除,旺季弹性释放又进一步。去年旺季华东区域军演公司影响最大,今年料影响不在,旺季同比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4)中期迪士尼效应锦上添花。产品合作具备先发优势,区域市场流量聚集效应将进一步增强明年辅助收入提升的空间。
强生控股,久事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久事集团旗下产业包括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站等大型国际赛事项目、上海国际赛车场、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产业,此外还有一些房地产投资子公司。根据公开新闻,久事集团国资改革的方案已获得市领导肯定,而强生作为久事集团唯一的上市子公司,集团将体育资产或公交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 概率较高,如改革成行,强生控股预计受益明显。
海博股份,密切关注重组进程和动态。公司去年6月已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农房集团100%股权和农房置业25%的股权。公司计划在本次资产重组的同时非公开 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金额的25%(即不超过26.76 亿元)。重组后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变为两个部分,即地产和冷链物流,农房集团主营业务为别墅等高端房产开发,其中70%左右产业都在江、浙、皖等地的二三线 城市。在重组方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农房集团高端房产存量较大,在当下经济新常态环境中,关注高端物业销售情 况;2)农房集团向养老地产进军,目前老龄化趋势在上海尤其明显,政府也在探索并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判断该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3)良友集团 拟与光明集团合并,良友集团旗下有较多物流和地产业务,我们判断倘若两者合并,良友集团现有的物流和地产业务将大概率注入到海博股份。
锦江投资,改革方向尚不明朗。锦江集团在国企改革中被划归为竞争类企业,拥有锦江股份、锦江投资两家A股上市公司。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已经完成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目前锦江投资的改革方向尚不明晰,但我们判断锦江投资从资产整合、员工激励等角度也有较大概率受益于国资改革。
军工徐志国:军工整合大势所趋,中航工业最具代表性,长期关注航天、电科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军工资产整合是大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美国军工企业由50多家经过并购整合,形成目前如洛马、波音等主要的五大军工集团。
我国军工资产整合是必然趋势,中航工业集团整合最具代表性,望成未来各板块借鉴。我国军工产业具有较强垄断性,国家层面并不完全鼓励竞争,我们认为未来通过整合做大做强也是大趋势,2008年中航工业一集团、二集团合并成为如今的中航工业集团即是明确信号,且最具代表性,我们判断未来各板块有望借鉴类似模式进行整合。
『伍』 嘉兴良友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嘉兴良友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进出口为主、商贸、房地产、投资和实体工厂为辅的一家综合性集团股份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震
成立时间:1997-11-11
注册资本:1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000000029172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东升东路2500号良友大厦
『陆』 梁永建的人物经历
1970年出生于青岛的梁永建,学业结束后便进入海尔公司工作。1990年,是中国经济开始迅猛发展的阶段,也是有胆有识者创业的黄金时代,年方二十的梁永建便产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他先是在当初青岛最繁华的中山路、火车站一带经营小商业,凭着灵活的经营思路,他的生意总是比同行的生意火。没等这些同行们学到他的取胜法宝时,他却放弃了这虽繁琐却收入颇高的生意,转而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和创业思索。 小试牛刀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宽,餐饮业在政策上率先放开,使餐饮行业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个体私营的小网点,以价格和经营的优势,灵活的服务和方便实惠的定位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上世纪90年代初,餐饮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迅速增长,开始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梁永建看到里面的商机。1992年,他先在冠县路上找到了一间二十五平方米的小店,共四个桌子,一个单间,取名“得胜”,这是他在餐饮业的小试牛刀。刚开始经营时,这个小酒馆的生意并不好。隔壁同样做餐饮的小店的生意却火得很。经过缜密思考和细致的调查后发现,是菜品质量不佳导致的问题,而菜品质量正是餐饮行业最重要的制胜法宝,梁永建决定先从改进菜品质量做起。上世纪90年代青岛餐饮业的标志单位是青岛饭店。于是,梁永建来到青岛饭店厨房学习,他进了厨房,每天洗刷碗盘,但他最乐意干的却是刷锅——帮大师傅们刷锅。一个月后,梁永建“偷”艺归来,竟然连大师傅一起“偷来”,这些青岛饭店的大师傅,每到休息天就来梁永建的小店,轮流前来烧菜。得益于大师傅们的精湛厨艺,“得胜”酒馆的生意很快火爆起来,年底,收益颇丰。而相邻的那家小餐馆很快便被梁永建盘了下来,面积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是梁永健事业的第一次扩张。这个隔壁的故事也是本地老居民津津乐道的趣谈。
结缘良友
菜品质量的过硬,不仅赢得了周围市民的赞赏,很多台东和西镇等地的市民也前来捧场。到了1994年,得胜已经成了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中型酒店。正在得胜酒店生意兴隆的时候,主人却把它盘了出去。1997年,梁永健接手馆陶路上的“青岛良友”酒店,这是青岛粮食局下属的一家三星级宾馆,因为位置差,经营不善,几近关门。一开始,梁永健包下了当时“良友”二层的餐饮,很快三层、四层又被梁永健包下。这就是“良友”的雏形,也是梁永建和“良友”的缘分开始。梁永健在保持菜品质量的同时,开始重视良友的品牌建设。“良友”这个名字,梁永建本人非常喜欢,这不仅是因为“良友”是“梁友”的谐音,还因为得胜酒店的成长离不开良师益友的支持和鼓励,他决定把这个品牌注册下来。1999年,梁永健发现餐饮的“良友”品牌已被台湾的一家企业注册并使用了两年半,经过长期的沟通和艰苦卓绝的谈判及司法程序,他终于拿到了餐饮的“良友”品牌,良友事业正式开始起步。
转战东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餐饮企业实施连锁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很多品牌跨地域经营,并迅速抢占当地餐饮业的制高点,规模化、连锁化成为这一阶段的鲜明特色。这时,梁永建经营的“良友”有声有色,在餐饮业抢夺市场的浪潮中,他也开始了筹划下一步的发展。
1992年,青岛市政府东迁以后,许多餐饮企业也跟着到东部开店,想到就干的梁永建,决定到东部发展。2000年他选中了市政府斜对面的“金都花园”,他的方案却没有一个人支持。原因很简单,这个有三十多个包房的酒店,已经换了十个经理。当梁永建开始对酒店装修时,连“金都花园”的门卫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这就是青岛良友集团的第二家分店,也就是后来的良友金都美食城。凭借多年把握市场的独特眼光和经验,良友金都美食城的开业迅速吸引了周边的中高端客户,很快实现盈利,并形成了“请客就去良友金都”的良好口碑。
跨地域、集团化发展
梁永建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杀进即墨,在即墨主干道鹤山路上开了第三家店,也就是即墨良友大酒店,打造成了即墨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餐饮酒店。后来,他进入黄岛,成立了黄岛良友鲍翅海鲜食府,随即又成功接管上海F1赛场旁边的唐朝大酒店的餐饮经营。此时,良友开始了跨地域发展的坚实步伐。2006年,良友在北京的第一家餐厅——良友名都食府开业。这家开在青岛驻京办楼内的餐厅,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开业之际即受到市场的追捧。良友随后进入了高速扩张的阶段。青岛良友海鲜大酒楼、青岛良友名都食府、青岛良友·国宴厨房、青岛良友金阁食府、青岛良友金都美食城(燕岛店)、胶州良友大酒楼、青岛良友金阁食府(莱西店)、青岛良友金都美食城(万达店)等遍地花开。随着良友扩张步伐的加快,2007年11月21日,青岛良友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确立了以经营鲁、粤名菜及高档燕、鲍、翅、参、精品海鲜为主,跨地域、专业化的大型餐饮企业的目标。梁永建在餐饮市场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9年,良友在北京的旗舰店——良友海鲜大酒楼(泰达店)试营业。泰达店地处京城CBD核心区域,毗邻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如果说在北京开的第一家酒店只是牛刀小试,泰达店则是梁永建的扩张宣言。可以说,这是良友跨地域扩张的标志性事件,表明梁永建的餐饮事业,已经到了迅速扩张的阶段。日前,青岛良友名都食府(石老人·山水城)和北京良友海鲜大酒楼(阜成店)隆重开业。北京阜成店是良友继北京和平门店、北京泰达店后在北京开业的第三家酒店,代表良友在跨地域发展的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而其位于淄博市最繁华街区的淄博项目和位于青岛凤凰岛的银沙滩码头项目也即将开门纳客。
情怀桑梓
梁永建与日照老家结缘,还得从2007年6月30日良友集团接管日照良友大酒店开始。这件事也受到日照、青岛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对于两地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寄予很高的期望。日照良友大酒店运营成功后,2009年6月17日,良友又成功接管日照海纳建国君豪大酒店,即现在的日照良友君豪大饭店。君豪大饭店是日照的标志性建筑,把这样一家酒店交给良友经营,既是日照的父老乡亲对良友实力的认可,也是家乡人对梁永建亲情的表示。乡亲们的认可给了梁永建巨大的动力,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投入极大的热情,经常到现场对君豪大饭店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进行具体的部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良友君豪饭店不仅是地理性的标志,更会成为良友品牌中一面耀眼的旗帜
梁永建的餐饮传奇仍在续写新的篇章。现在,良友旗下已拥有20多家大型品牌酒店、两家高档餐饮会所、一家物流公司和良友培训学校,创立了“科学饮食,营养均衡,绿色健康”的“良友美食”中国知名餐饮品牌。拥有在职员工近4000名,总营业面积13余万平方米。
更高更远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梁永建和他的团队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的战略目标。企业不但继续扩张,而且陆续成立了良友学院和物流公司。良友学院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而物流公司通过集中加工和统一配送,也给良友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梁永建走了一步好棋。
梁永建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功。同样,他也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功。他在缔造餐饮传奇的过程中,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同时,良友十余年的风雨历程,是许多老员工陪伴一起走过的。他想让大家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2009年,随着公司产权结构的调整,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也提上议事日程。2009年12月,公司启动了员工持股计划,优秀的人才、忠诚奉献企业多年的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梁永建多年以来想为大家做的,现在终于实现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启动,也是良友迈向资本市场的实质性一步,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继续腾飞。作为青岛市红十字微尘基金常务理事,梁永建总是将乐于助人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对玉树地震灾区,还是四川地震灾区,无论是对困难学生、福利院孩子,还是离职员工,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带头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送温暖、献爱心,为有难者积极捐赠、热心扶持。近年来,仅捐款即达66万余元。同时,梁永建还在青岛大学旅游学院设立“良友奖学金”和“良友助学金”,致力于捐资助学、学科建设及学术发展,勉励广大学子刻苦学习,打好基础,与行业共同成长。

『柒』 当年红极一时,甚至销往欧美的著名刊物《良友》画报,是什么时候停办的为什么
第一期以影星胡蝶为封面,彩色套印,开中国刊物以名媛为封面的先河。 同年11月出版第一个特刊《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共55页,200幅照片。 创刊人兼第一人总编辑伍联德,后因业务繁忙,不能全心主持编务,第4期后将编务委托于周瘦鹃,因周不擅画报业务,遂聘请当时正在齐鲁大学读书的青年梁得所主持,梁会作画、擅摄影,文笔亦佳,1927年接任总编后力图革新,两年内画报月销量达4万余份,发行全球,号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梁得所当了8年主编后另起炉灶,离开《良友》。 1930年3月改为影写凹版印刷,质量大为提高,这年8月,第50期篇幅增加至42页,并有3页五彩页。 1938年1-3月因抗战爆发迁往香港。1939年2月在上海复刊。 1941年9月被日军查封。 1945年一度复刊,后因股东分歧而停刊。 1954年伍联德又在香港复刊,1968年停刊。 1984年《良友》再次复刊,但已远非从前。
『捌』 上海良友集团的股票代码是多少还有光明食品集团的股票代码是多少注意不是光明乳业哦
上海良友集团不是复上市企业制!也没有上市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也不是上市企业!但是却有4家上市子公司!上海梅林600037,光明乳业600597,金枫酒业600616.海博股份600708.还有一家海外分公司准备在海外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