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有关行为的限制有什么
1、重大资产变动事项的决议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2、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表决
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
3、信息披露
② 上市公司如果要退出股市,请问要几个步骤和多长时间
《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预计第三年仍然连续亏损的,董事会应及时作出
风险提示公告。公司公布年报后,凡属连续三年亏损的,证券交易所依法作出
有关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暂停上市后,可以在45天内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宽限
期以延长暂停上市的期限。宽限期自暂停上市之日起为12个月。
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内第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的,或者其财务报告
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由中国证监会作出其
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终止上市的公司应当预先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并于
终止上市后,向投资者有一个全面的交待。
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内第一个会计年度盈利的,可以在年度报告公布
后,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恢复上市的申请。证监会受理申请后,应当提交有关机
构审核,并在3个月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
证监会还就《办法》发出通知,明确了目前已在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的公
司恢复上市交易和终止上市办法。通知指出,公司应在今年4月30日前公布2000
年年报,未在此期限内公布的,证监会将终止该公司上市。公司2000年度盈利
的,在年报公布后,可申请恢复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核准的,可恢复上市;未
获核准的,可向交易所申请6个月的宽限期。公司年度报告公布之日起45天内未
提出恢复上市申请的,中国证监会终止其上市。公司2000年度亏损,或财务报
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在年报公布后45天
内,可申请6个月的宽限期;不提出申请的,或在45天内交易所未接到公司申请
的,终止上市。经批准给予宽限期的公司,其2001年中期报告必须审计。中期
盈利的,再获得自中期报告公布之日起6个月的宽限期;中期亏损的则终止上市。
再次获得宽限期的公司,2001年度盈利的,可申请恢复上市;2001年度亏损或
财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终止上市。
③ 上市公司会不会倒闭国家有什么相关规定
收购上市公司,有两种方式: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而后者是更市场化的收购方式。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是资产重组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那么,要约收购先进在哪呢?
协议收购是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购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
要约收购(即狭义的上市公司收购),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买卖交易使收购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法定比例(《证券法》规定该比例为30%),若继续增持股份,必须依法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与协议收购相比,要约收购要经过较多的环节,操作程序比较繁杂,收购方的收购成本较高。而且一般情况下要约收购都是实质性资产重组,非市场化因素被尽可能淡化,重组的水分极少,有利于改善资产重组的整体质量,促进重组行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
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易场地不同。要约收购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进行,而协议收购则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场外通过协议转让股份的方式进行;二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约收购在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达到30%时,若继续收购,须向被收购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90%以上时,收购人负有强制性要约收购的义务。而协议收购的实施对持有股份的比例无限制;三是收购态度不同。协议收购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订立合同收购股份以实现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所以协议收购通常表现为善意的;要约收购的对象则是目标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约收购又称敌意收购。四是收购对象的股权结构不同。协议收购方大(相关,行情)多选择股权集中、存在控股股东的目标公司,以较少的协议次数、较低的成本获得控制权;而要约收购中收购倾向于选择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购难度。五是收购性质不同。根据收购人收购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购可分为部分收购和全面收购两种。部分收购是指试图收购一家公司少于100%的股份而获得对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它是公司收购的一种,与全面收购相对应。
④ 请问,一个上市公司如果破产,股票会退出市场吗
通常情况下 是的
但 他的壳可能被别的公司买走,或者进行资产切割,代号还是那个代号,但实体经济可能彻底换了,所以股价也会被重新估算(这也是会受到爆炒的股票特征之一)
⑤ 什么是“上市公司退市”
一:主动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回》,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答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
二:被动性退市
是指上市公司连续3年经营不善、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等原因。
⑥ 股票与上市公司有什么关系
股票与企业的关系更像是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体现,上市内在价值是股价的支撑。股票价格围绕着企业自身的价值上下波动。长久以来,股票是企业的称重机,短期来看,股票是企业的投票器。
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其股票的涨跌之间的关系如何?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上市公司利润盈亏和其发行的股票涨跌,在短期内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又处于垄断、或者是行业的龙头的话,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向好看涨的。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反应成它的股票,在股市的股票基本面上,主要数据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这些数据好的话说明企业盈利预期强,给股东的长期回报就高,发行的股票就有投资价值;但在二级市场股价涨跌的主要因素还是受到市场的直接影响的,不会因为企业的业绩好而股价不跌的。
好公司并不一定意味着好股票。好公司和好股票两种称呼,前者是从产业角度来说,能够在市场中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为股东获取较丰厚的利润。后者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能够使股票市场中的参与者较容易的获取价差收入。由于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同属性,使得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好股票也未必是好公司。就长期投资而言,如果公司融资以后,能够按照预定的方针迅速把企业做起来,甚至公司的发展超过投资人的预期,这样的“好公司”实属货真价实的。股票价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较糟糕的情况是,有相当一批公司在融资以后,公司发展距投资人的期望落差很大。投资人对这类公司的热情有增不减还好,就怕投资人对这样的“好公司”耐心全无。投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脱手股票走人。“好公司”慢慢就变成了烂公司、垃圾股。
而且,股票市场很多时候短期是比较有效的,好公司自然就会给高估值,而在这种短期比较有效的情况下,长期的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一个优秀的公司开始逐渐变得不如以前优秀时,即使它依然很优秀,但股票往往这段时间也会表现很差;而当一个差劲的公司逐渐有好转时,往往股票表现会不错。虽然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预测公司未来是变好还是变坏,但事实上预测总是很难,好公司变坏,坏公司变好也时有发生。另外,股票的好坏跟投资人自身对股票的的判断也有关系,不同的投资者对同一股票好坏认识也不尽形同。
⑦ 上市公司的有关问题
上市公司也有员工奖惩制度,而且也特别需要员工奖惩制度。上市公司是营利组织,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吃大锅饭的地方,对于表现不佳甚至严重违纪的员工,完全可以进行处罚乃至开除的。
⑧ 上市公司可以倒闭吗
有很多的公抄司在经营的袭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营不善一直在亏钱,这个时候如果已经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了是否还可以进行经营?企业被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后,破产企业应当自人民法院宣告破产裁定之日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但经清算组允许,破产企业可以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前,以清算组的名义从事与清算工作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清算组应当将从事此种经营活动的情况报告人民法院。如果破产企业对外非以清算组的名义签订合同,且合同与清算工作无关,该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公司破产后还能不能经营,具体看实际情况而定。实际上,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有权决定继续或停止债务人的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