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介绍一下尤氏三姐妹。
尤氏为贾珍正房原配。尤二姐为贾琏偷取为偏房。尤三姐发誓非柳湘莲不嫁,最后为他而死。尤二姐、尤三姐为尤氏后母所生,乃同父异母的姐妹。
2. 尤氏辈分排行
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在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尤[尤、尢、怣、邮,读音作yóu(ㄧㄡˊ),亦可读作qíu(ㄑㄧㄡˊ)]
尤姓氏始祖:
聃季。又称冉季载,姬姓,为黄帝后裔,周文王第十子。周初,武王驾崩后,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旦摄政。当时的三监(即霍叔、管叔、蔡叔)很是不服,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是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在这次平叛斗争中,聃季立下大功。战后,周公旦将这位有才华的弟弟举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后又将他封于沈,建立了沈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沈姓。五代时,王潮、王审知入闽,后王审知建立闽国,称闽王。因沈与审同音,为避讳,沈姓去掉水旁,改称尤姓,但念念不忘尤为沈姓所改,故尊沈姓的得姓始祖聃季为尤姓的得姓始祖。
尤氏分布:
尤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1%左右。沈姓郡望有二:吴兴和汝南,而吴兴(今浙江省)地处闽地,沈改尤后,吴兴郡自此成为尤姓郡望,但在北宋时,尤姓族人并不多,直至宋真宗天禧年期(1017年—1022年),其后人才开始大举繁衍,《常州府志》记载,宋真宗时,泉州晋江人尤叔保举家迁往浙江常州府无锡,子大公,孙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袤、尤梁,尤袤子尤概,孙尤火育、尤耀,曾孙尤冰寮均名载史册。
尤氏世系:
思礼公(尤氏始祖、驸马公)——2世:志威公——3世:美公、构公(文简祖)——4世:宋公——5世:叔保公——6世:有终公——7世:阳秋公——8世:云耕公——9世:文简公(尤袤)——10世:鹏公(佳蕃一世祖)、异公(泉州市卿田派)、宜中公(福州市罗源鉴江)、贤公(长乐一世祖)、忠公——11世:思宗公——12世:宏公——13世:无咎公——14世:义公——15世:惠公——16世:君实公——17世:天保公——18世:信公——19世:义端公——20世:佛惠公(毅然公,南厅一世祖)
泉州卿田尤氏的字辈是(1-6无字辈),7世起为:公、侯、伯、子、开、基、茂、奕、世、传、芳、祖、泽、长、锡、畴、祉、大、吉、祥、孙、谋、贻、厥、克、寿(守)、永(道)、昌
另:泉州其他各地尤氏分支始祖如下:
晋江佳潘、庵前之祖为17世长孙
泉州安内之祖为18世佛佑
郡东之祖为17世仕铭
郡西之祖为18世庚生
御里之祖18世仕斌
笋江、郡南之祖为19世隗齐
永春之祖为18世公安
浙江省台州市之祖令闻公之子志学
尤氏家谱:
江苏苏州、常州、镇江尤氏宗谱二十八卷,(清)尤文浚总纂,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尤叔保。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图书馆。
福建罗源鉴江,遂初堂鉴江尤氏族谱2012年续
尤氏字辈:
福建罗源鉴江尤氏二十一世起泰字讳康字表:
讳:泰永庆昌荣望世裔兴隆广绍功修安善景,初学名讳照此;
字:康华昭益盛观宗支蔚起长传道学治平时,长大立字照此。
河南栾川尤氏字辈:“中文世榜三振步永长安”。
河南信阳尤氏字辈:“启乃学士光其宝鼎万事道明国朝之庆,尤姓历史不是很久远,距今约1000多年”
河南尤氏字辈:“大元金花凤,熙克守宗,永树其升。”
湖北荆州尤氏字辈:“光启大明国清开太运何顺永占祥忠德传家远纯绪世克昌”。
湖北松滋尤氏字辈:“昌光中兴国运万年兆祥”。
湖北襄樊尤氏字辈:“俊休士明德文光昌裔以学尚志立朝纲不偏常永远在宗祖紊自有平安乐家祥”。
湖北枣阳尤氏字辈:“心丹兆嗣”。
山东济南尤氏字辈:“文广书忠金”。
山东威海、荣成尤氏字辈:“培学全华宗”。
山东临沂尤氏字辈:“宗维从步文培元祥”。
山东潍坊高密尤氏字辈:“盛明世传久”。
内蒙古奈曼旗白音昌尤氏字辈:“建景庆姿乐,俊世凤泽增”。
江苏连云港尤氏字辈:“宗振帮传永康”。
江苏盐城东台尤氏字辈:“长昌维俊东”。
福建泉州卿田、洛江尤氏字辈:“公侯伯子开基茂奕世传芳祖泽长锡畴祉大吉祥孙谋贻厥克寿(守)永(道)昌”。
福建福州、长乐尤氏字辈:“兆振德光杰”。
安徽泾县、繁昌尤氏字辈:“仁德本良善”。
安徽五河、泗县尤氏字辈:“风胜登本茂修培基起良”。
重庆万盛尤氏字辈:
长房一支派:“天赐嘉祥运兆洪芳(章)春(坤)广(雷)延殿发达时长”;
长房二支派:“为文嘉祥能重书香勤敦善举建树超常”;
长房二支派:“为文嘉贤以志绍联共遵成宪富贵成全”;
二~五房支派:“为文光大贤才学振名元辅佐开周治新法定宗传”。
河北阜城尤氏字辈:“风万振兰”。
浙江云和尤氏字辈:“昌茂丁贤信”。
广东湛江尤氏字辈:“德绍宗永传兴家裕”。
辽宁岫岩尤氏字辈:“美(伦)炳震启德泽广”。
贵州遵义尤氏字辈:“禄永康正思朝廷云忠太”。
贵州安顺尤氏字辈:“启梦应天大,文武国光高,金玉荣贵美,世代奉朝鲜”。
贵州望谟尤氏字辈(麻山、乐旺一带尤姓使用):“崇祯国登,天赐嘉祥,福禄永昌”
贵州望谟尤氏字辈(新屯羊玉尤姓使用):“启大兴国,登天万盛,永远太平”
天津尤氏一支字辈:“德福尚开宝兆光洪(才)”。
3. 尤氏的主要剧情
大多读者认为尤氏极为糊涂、懦弱。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尤氏极度聪明。在错综复杂的贾府中,“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而尤氏总是能够顾全大体和保全自己。
王熙凤的精明,大家都知道的,我觉得尤氏不比王熙凤逊色。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节,王熙凤的精明表现特别淋漓尽致。而尤氏在受命主持凤姐寿宴和“独艳理亲丧”时,却也能将事情办得很得体,这也说明尤氏也能主持这样大的事务。为何操办秦可卿的丧事,而尤氏却病了呢?难道是尤氏是为了让王熙凤显示一下才干不成?当然不是,其实这“病”不是身病,却是心病。
自己虽为贾珍之妻,贾敬儿媳,在宁府中地位相当于荣府的王熙凤。可是她处处不如王熙凤。出身寒微,全书人物无一与她有血缘关系,尤老娘是她后母,尤二姐、尤三姐与她虽称姐妹,却是异父异母,连贾蓉也非她亲生。而王熙凤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系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父兄皆系高官,自己的亲姑妈就是荣国府实权派人物——王夫人,还有一位就是薛姨妈。
另外精明泼辣的王熙凤,赢得了荣府最高领导——贾母的欢心。而宁府最高领导,贾敬一心好道,不务家业,对尤氏更是不操不理。其夫贾珍,其子贾蓉都是色胆包天之人。况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一个填房的续弦,一个无子无女的女人,她必须完全听从、服从贾珍。贾珍“爬灰”,尤氏当然知晓。可是她还装出不知。否则丫头瑞珠的悲剧也可能落在她身上。自己不仅要装作不知,还要表现出对秦可卿的关心来。每天对着自己恨的人还要陪笑,这才让人痛苦!当然,自己的男人与儿媳妇儿偷奸乱伦,她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是心中有多少委屈、多少不平、多少怨恨,又能向谁诉说?
秦可卿死了,这个勾引公公的淫妇死了!尤氏本该出口气了。“胳膊只能折在袖子里”为了贾家的面子,你还得强作悲痛!这让尤氏更为悲痛!所以只能病了,只能以这种方式无声的表示对贾珍与秦氏的不满而已。
这就是尤氏的聪明之处!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才是真糊涂。你想,不论你如何尽心操办秦可卿丧事,那贾珍也会说你心有怨恨,办事不力。还不如病了,既保全自己名声,也不失大体。
所以,我只觉得王熙凤就像三国的周瑜,而尤氏则象鲁肃。鲁肃虽似貌似平庸,其实站得更高,看得更为长远。尤氏也是,似乎是“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其实她已看出贾家之衰败,你不见她如是说王熙凤“我劝你收着些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月满则亏,盛极必败。王熙凤如是,贾府亦如是。而王熙凤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在江南甄家、史家被抄时,还在疯狂的收藏赃物。
尽管尤氏如此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然而,倾覆之巢,焉有完卵。贾家被抄了,贾珍被发配到边疆,自己只能寄离于荣府。

4. 河间尤氏家族由来
尤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群体,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5%左右。
在北宋之前,尤姓族人寥若晨星,而北宋之后,尤姓始光芒四射,《常州府志》记载,宋真宗时,泉州晋江人尤叔保举家迁往浙江常州府无锡,子大公,孙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袤、尤梁,尤袤子尤概,孙尤火育、尤耀,曾孙尤冰寮均名载史册,该支尤氏属于常州无锡云松堂,千多年后,苏南一带仍是尤姓流传的重要源头之一。
到了元兵南侵时,宋赵王朝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尤姓族人大举迁移至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北方落入外族统治后,政治相对稳定,部分尤姓人亦举家北上。其中,战乱时,大批难民涌入相对稳定的山西,致使山西成为人口稠密旳地区,明初政府为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50年间八次大规模迁移山西移民到不同地区,当中就包括尤姓,被分迁于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尤姓人以福建-潮汕、江苏两地最多,而福建、潮汕亦因邻近海岸,近百年其族人进一步迁徙至海外,并见于台湾、越南等地。在越南胡志明市南部的美拖一带,就有一批尤姓族人群居,来自潮州饶平;而在菲律宾创立超拼音编码系统的尤扶西,则来自福建晋江,反映其族人近代的迁徙路线。
如今,尤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多此姓,有传福建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福建户籍尤姓人口有近六万,比例约占全国尤姓的百分之六弱。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省市亦多此姓。另外,尤安礼随父由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徙居武昌,尤求由长洲移居太仓。清代尤萃由浙江嘉兴徙居平湖。山东临沂尤姓亦多。
尤姓在今天的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在台湾,尤姓是第八十四大姓。清时福建及潮汕等沿海地区的尤姓有渡海赴台,扬帆东南亚者。因此尤姓进入台湾的一百大姓,也就不足为怪。
5. 有谁知道尤氏家族的历史!
寻根溯源尤姓来源有三:
1、沈姓改姓而来。据《梁溪漫录》所载,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姓沈姓者为避讳,去水为尤姓。
2、尤姓出自仇姓,尤、仇古音同,且皆为怨义。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清满洲人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赫哲族尤可勒氏,汉姓为尤;今满、台湾土著、蒙古、佤、苗、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沈思礼,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其女婿沈思礼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姓。现在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

(5)尤氏家族鸿博股份扩展阅读:
姓氏名人
一,尤思礼:尤姓得姓始祖,闽王王审之的女婿,唐熹宗册封为驸马。今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南厅有唐都尉驸马尤氏、郡主王氏墓(俗称驸马墓)。
二,尤叔保:江苏无锡人,宋代书画家、富翁。为人正直,以书画名世。晚年颇雄于财,其园亭池馆,为一时绝胜。
三,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无锡人,南宋诗人、大臣。绍兴进士。任泰兴令时有政绩。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四,尤概:尤袤子,宋代官吏、诗人。孝宗时进士,历任建康府推官、左朝奉郎、太常博士。惜未耆而殁。有《绿云寮诗草》。
五,尤时泰:江苏无锡人,宋代名士。曾举博学鸿词,授予国子监主簿,其拒绝赴任。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寿命长达一百二十余岁。
6. 《红楼梦》里贾家与尤氏、秦氏这样的“寒门”结亲,目的何在
红楼梦中有一个怪现象,为什么贾府这样的大户,爱跟没名没姓的小户人家攀亲戚呢?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择偶观促成了邢岫烟未入薄命司,与薛蝌成就了一段佳话。
7. 红楼梦中尤氏的最终结局如何
红楼梦尤氏
论《红楼梦》第一受气包,无疑当属宁国府老爷贾珍的续弦夫人尤氏。《红楼梦》中有交代,尤氏娘家并不显赫,她本身又无才无德,最要命的是膝下并无一男半女,因而人微言轻,在贾府非但不受贾珍父子尊重,甚至连下人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邢夫人剧照
邢夫人是贾赦的填房,在正房原配死后,她成为了贾赦的正房,是贾母的大儿媳妇。因为邢夫人没有为贾赦生下一儿半女,而且娘家也没有雄厚的背景,所以她对丈夫贾赦一直是言听计从的。加上邢夫人是个爱财人士,她对丈夫纳妾的态度一直是支持的,为保住自己虚有名号的正房太太之位,邢夫人还会帮着贾赦说媒。
尤氏是贾珍的继室,也是贾珍的原配妻子过世后迎娶的。与邢夫人一样的是尤氏也没有为贾珍诞下子嗣,娘家也不是什么权贵之家。加上她的性格与邢夫人不同,一直都是唯唯诺诺,对丈夫贾珍的事情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她不像邢夫人那样为了自保对丈夫言听计从,但是尤氏懂得处处忍让,对丈夫的事情不闻不问不闹。
从上面的文字并不能看出邢夫人尤氏是什么关系,但是从她们老公都是贾姓男人,可以看出她们有一丝的联系。
贾赦,从名字可以看出他是文字辈,贾珍则同贾宝玉一样是玉字辈。贾赦和贾珍即是叔侄的关系,从这就可以不难看出邢夫人尤氏是什么关系了。尤氏要叫邢夫人姑母,尤氏是邢夫人的侄儿媳妇。
8. 尤氏家谱的问题
尤文献:又名鹅津,讳元。宋朝绍元年(1094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及观文殿大学士,因善于绘图,皇上曾题词“尤图”。
尤九龙:宋绍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尤时泰:常州无锡人,尤九龙,宋代名士,为太学士。曾举博学鸿词,授予国子监主簿,其拒绝赴任。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寿命长达一百二十余岁。
尤平:讳既,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从小不想当官,筑起书屋,深居简出,著有《绿云寮草》。
尤率斋:讳楝,宋朝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当过广德太守。
尤瑛:常州府无锡人,明代官吏。嘉靖年间进士。留心韬略,绘《九边图》,著论三十余篇。任广东按察佥事期间,数平地方骚乱。官至江西布政使参议。
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陕西榆林卫人,明末将领。长兄世功出身武举,累官至总兵,清兵破沈阳时战死。次兄世威与清作战屡立战功,累官至左都督,李自成破西安后,被俘杀。弟世威为宁夏总兵官,李自成攻榆林时,守城死。
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晚号艮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三年后辞官回乡。诗词古文俱佳,被康熙称为“老名士”。有《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西堂杂俎》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尤怡:江苏吴县人,清代医学家、诗人。家道中落,好为诗。晚年医术益精。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医学读书》、《静香楼医案》等。
尤珍:尤侗子,号沧湄,清代官吏、诗人。康熙年间进士,由编修累擢右赞善。工诗,每作一诗,字字求安。有《沧湄类稿》、《日卒示录》。
尤澹仙:江苏长洲人,清代学者。工词赋及骈体文。年十八,名列吴中十子。有《晓春阁诗词》。
尤维熊:字祖望,号二娱,江苏长洲人,清代官吏、诗人。拔贡出身,官蒙自知县。工诗词。有《二娱小庐诗词钞》。
尤荫:江苏仪征人,清代书画家。山水、画鸟、兰竹皆入逸品,尤长写竹,得文、苏法。其作苍古浑厚,如挟风雨之势,书法从画竹中来,有金错刀遗意。有《出塞诗钞》、《出塞集》、《黄山集》。
尤渤:甘肃武威人,清朝将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任安徽寿春镇总兵,他率部猛烈反击,将进犯松江府的英军击退。旋升江南提督。
尤锦:江苏太仓人,清代画家。工山水,擅花卉翎毛。
尤民生:福建省农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农科院院长
尤氏世系图(文简公支系卿田派,资料来源于谱书):
思礼公(尤氏始祖、驸马公)——2世:志威公——3世:美公、构公(文简祖)——4世:宋公——5世:叔保公——6世:有终公——7世:阳秋公——8世:云耕公——9世:文简公(尤袤)——10世:鹏公(佳蕃一世祖)、异公、宜中公、贤公(泉州市卿田派、福州市罗源、长乐一世祖)、忠公——11世:思宗公——12世:宏公——13世:无咎公——14世:义公——15世:惠公——16世:君实公——17世:天保公——18世:信公——19世:义端公——20世:佛惠公(毅然公,南厅一世祖)
历史来源
「尤」源出 ;
一 ; 出自「沈」姓。据《梁溪漫录》所载,五代时,王审之在福建称闽王。闽人为避「审」的嫌名 (「审」和「沈」字同音 ) ,把「沈」字去掉三点水旁,余下半个字改为「尤」。
二 ; 据《后汉书.卷七十七》已有尤利多,尤还。在东汉时已见「尤」氏的记载。
家族名人
尤袤 (1127~1194): 字延之,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累官国史侍讲,后除礼部尚书。尝取孙绰遂初赋以自号,光宗曾书匾赐之,年七十而卒,谥文简。着有遂初小稿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尤侗 (1618~1704): 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
9. 华峰集团董事长尤小平和赵薇夫妇谁的资产多
当然是赵薇了,华峰是家族企业,兄弟姐妹要分钱的,本来尤氏家族钱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