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资料、背景、经过和时间。急急急急急!!!!!!!!!! 谢谢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Ⅱ “雷锋事迹知多少”知识抢答赛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可在官网上查看。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2月18日出生,雷锋在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出生,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Ⅲ 2012年鞍山市政府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先把政府欠的60亿元想办法搞少些!
Ⅳ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届、次是怎么定的
每五年(以前是四年)一届,当时是第十一届了;
在一届中每一年要开一次会议,其中每几年开的就是第几次了,当然也有一年内开两次的,那就按顺序排了。
Ⅳ 本次鞍钢集团技校招生你怎么看
非常烂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Ⅵ 鞍钢股份的2011年大事件
大股东高价供矿吞噬利润
2011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遭遇阵阵寒流,整个行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许多上市钢企陆续预告了2011年业绩,多数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龙头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5.09元)2011年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40%。
同样是行业中的巨无霸,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4.76元)的日子更为难过。鞍钢发布业绩预告,宣布2011年亏损达到21.51亿元。这个成绩不但远远逊于宝钢,甚至不如行业中一些地区性中型企业。受此利空影响,鞍钢股份A股1月31日大跌4.38%,H股当天更是重挫超过10%。
是什么原因导致鞍钢这家昔日钢铁霸主虎落平阳?《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调查发现,公司向集团采购铁矿石价格的成本定价模式,导致其不能迅速对原材料价格下跌进行反应;加之产品销售价格政策又过于谨慎;这两个因素导致公司巨亏。 2011年全年苦苦挣扎
事实上,鞍钢业绩地雷并非一夜之间突然炸响。2011年,公司每一次公布业绩,分析师们几乎都会感叹“不如预期”。
2011年一季度,当时钢铁行业刚刚才进入初冬;宝钢股份三个月时间每股收益能够达到0.18元。但与此同时,鞍钢每股收益却只有0.01元。
这还只是开始。2011年四季度以前,鞍钢一直挣扎在盈亏边缘线上。二季度,鞍钢经营有所好转,但中期每股收益也只有0.03元,也就是说二季度单季盈利0.02元。同期,宝钢2011年半年报每股收益0.29元,二季度单季盈利0.09元。
进入2011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寒冬正式来临。三季度,宝钢单季度每股盈利减少至0.07元,鞍钢则只能勉强维持盈利。第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只有0.003元。
而在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鞍钢这样解释全年巨亏的原因:“受原燃料价格涨幅高于钢材价格涨幅以及高炉检修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四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亏损局面,导致全年亏损。” 分析师:矿价高于同行是主因
行业低迷是所有钢铁公司共同面临的困难,为什么独独鞍钢受到影响最为明显?
“鞍钢在所有(钢铁)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是因为公司特殊的成本定价模式。”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鞍钢购买铁矿石必须要通过集团途径,而且价格并不随行就市,是半年签订一次合同。这样一来,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鞍钢还必须使用高价原材料。这是导致鞍钢巨亏的最主要原因。”
这位分析师进一步介绍道,鞍钢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铁精矿,约有将近一半由集团提供;另有50%来自进口。即使是进口这部分,也需要走集团通道,因为鞍钢本身没有外贸资质。“在铁矿石上涨时期,这种原材料供应模式曾经为鞍钢股份起到了锁定成本的作用,但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适得其反。鞍钢生产出来的产品随行就市,行情不好时价格下调,但生产所采用的铁矿石却维持高价。这样一来,行业走熊时,鞍钢表现会大大逊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12月30日,综合钢价跌幅约为9%,而铁矿石跌幅约为14%;PB粉矿年底每吨跌至不足1000元。
“总体来说,鞍钢所使用的铁矿石价格比同行要高出20%;现在的钢价下,公司毛利率应该已经为负数。”上述分析师指出。
鞍钢的高价铁矿石问题也受到了一些券商的关注。中银国际在对鞍钢业绩预告进行点评时指出:“我们测算2011年公司平均铁矿石采购成本可能环比上升了50%至1150元/吨。管理层认为保本毛利率需要达到5%~10%,但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仅获得3%的水平。”
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即使在行业还没有走到冰冻期,鞍钢业绩在2011年早些时候就亮起了红灯。 H股股东否定关联交易定价
鞍钢这种成本定价模式也引起了股东们的不满。鞍钢发布了2012~201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测公告。公司预计2012、2013年关联交易预计总金额为不超过932亿元,其中每年向鞍钢集团采购主要原材料预计290亿元。2010年鞍钢向集团采购主要原材料金额为144.68亿元,占同类交易的47.38%。另外鞍钢预计每年向集团采购的 “支持性服务”也会达到168亿元,2010年这项交易发生额为56.65亿元,占上市公司同类交易的65.81%。
公告显示,鞍钢集团向上市公司出售铁精矿的定价基准为“不高于调整之前的前一半年度中国铁精矿进口到岸的平均报价,加上从鲅鱼圈港到鞍钢股份的铁路运费,再加上品味调价后的价格。”11月30日,鞍钢再发公告,集团承诺在上述定价基础上给予优惠,优惠金额最低为前一半年度中国铁精矿进口到岸的海关平均报价的5%。
但是在12月19日的股东大会上,鞍钢股份与鞍钢集团上述原材料和服务供应协议未获通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后来与鞍钢沟通得知,这项协议被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H股股东投了反对票。 产品销价政策过于谨慎
除了高昂的成本外,鞍钢在产品销售价格上的“谨慎”,也使得公司经营雪上加霜。
获得2011年新财富钢铁行业第一名的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一直跟踪三大钢企每月的出厂价。5月,鞍钢大幅下调了出厂价,引起了刘元瑞的担忧。
当月,鞍钢对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卷分别下调了480元/吨和200元/吨,对硅钢某些牌号产品基价甚至下调了700元/吨。
刘元瑞明确指出,鞍钢在国内钢价有所回升的情况下,对5月出厂价下调幅度偏大,并且远远超过宝钢和武钢,反映了公司营销策略的相对谨慎。“5月鞍钢主要产品与市场价的价差大幅下降为负值。”
为缓解成本压力,6月鞍钢对出厂价进行了小幅上调,但刘元瑞依然认为公司业绩难以出现大幅改观。10月,鞍钢跟随宝钢武钢再次上调出厂价,然而每吨30~50元的上调幅度依然“低于预期”。
产品价格政策过于谨慎,加之高高在上的铁矿石成本价格,鞍钢股份两头受压,巨亏当然在情理之中。
在鞍钢和宝钢发布三季报后,东方证券对两家公司进行过财务数据测算,从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到鞍钢的窘迫处境:2011年第二季度,即行业最好的一个阶段,宝钢的吨钢毛利为748元/吨,吨钢利润为421元/吨;同期鞍钢的吨钢毛利只有429元/吨,吨钢利润为2元/吨。到第三季度,宝钢的吨钢毛利和吨钢利润下降至441元/吨和194元/吨,而鞍钢则已经出现生产亏损,吨钢毛利和吨钢利润为259元/吨和-13元/吨。 鞍钢股份诉苦:“老子不爱儿”
到底鞍钢股份的铁矿石定价模式是怎样的?为什么产品价格采取比市场更谨慎的策略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鞍钢股份,公司负责投资者接待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从其回答的语气中,掺杂着对集团的不满与无奈。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公司铁矿石的定价模式是怎样的?
鞍钢:公司采购铁矿石,50%是向鞍钢集团采购,另外50%则是进口。从集团采购的原材料定价是根据跟母公司签署的协议,简单点说,定价原则是按照中国海关事务署所公布的上一半年度海关进口价格为出厂价格,同时母公司再给予我们5%的优惠;而进口的部分,我们是通过母公司的进出口公司进行采购,定价与宝钢他们那种长协矿定价相似。由于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比前年下半年的铁矿石价格要低,所以我们下半年铁矿石采购价格与同行业相比是较高的。
NBD: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这样定价模式有何区别?
鞍钢:我们向集团采购的价格每半年才调整一次,这样的话,对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有滞后性。行业对铁矿石的采购基本都采用的要么是现货定价,要么是季度定价(长协矿),而我们只是50%采取和行业相同的定价模式,这样我们成本变动就会较行业滞后半年。
NBD: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定价模式呢?
鞍钢:公司在2006年整体上市开始,就与集团商议过采购铁矿石的问题,当时的定价就是这么定的。但那个时候铁矿石国际上的价格是持续走高的,因此对投资者是有利的,集团虽这方面吃一点亏,但它们有我们大部分股权,我们赚了钱也会增厚他们的投资收益。但是铁矿石价格下跌,我们的采购价格无法马上进行调整,因此成本确实是偏高的。
NBD:公司是否考虑改变这样的定价模式呢?
鞍钢:我们正与集团协商,我们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将与鞍钢集团公司签署的2012~2013年度原材料供应协议否掉了,我们要重新做一个协议,但不知最后结果如何。我们的采购价格早已偏离市场价格。对股东来说,如果我们业绩好,偏离一些股民还能接受,但是我们业绩差了,股民们有很大的不满情绪。
NBD:那你们为什么销售产品时,价格又采取比市场更谨慎的策略呢?
鞍钢:新的董事长上来以后,他的管理办法不一样,以至于有些我们自有的权利被集团控制了。
NBD:为什么不向集团反映这些问题呢?提意见呢?
鞍钢:打个比方来说,老爹想胡作非为,你儿子有能力去管吗?提意见、抗争、做工作这些我们都是做了。不过人家(指鞍钢集团)都不把你当亲儿子看待,人家只把攀钢当亲儿子,你有啥办法。
NBD:会不会有新的定价模式出台?
鞍钢:对,定价模式被H股股东给否掉了,我们在与集团交涉,他必须做出改变,要不二次股东大会原有的定价模式还是会被否。所以说,我们公司好就好在这点,关键时刻就只能靠H股股东,要是只在A股发行股份,早就被大股东给摁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