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中粮集团资产重组

中粮集团资产重组

发布时间:2021-04-25 03:02:24

『壹』 中粮公司都生产什么东西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重组和并购,中粮集团的业务逐渐由上世纪末单纯的农产品和食品外贸,发展到目前的以粮食贸易、农产品加工、食品和饮料制造为基础,生化能源、包装、地产酒店、金融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在中粮包装11月份香港上市后,集团地产业务、生化能源业务的整合必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粮系大盘点 中粮集团目前设中粮粮油、中粮控股、中国食品、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地产酒店、金融9大业务主体和板块,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 中粮控股主要从事粮食的加工与销售,旗下的生化能源事业部下除了公司现有的生化资产外,还负责管理丰原生化;中粮屯河主营番茄加工及贸易、制糖及贸易、林果加工及贸易三大业务;中粮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包括四大板块,即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酒店,旅游地产和物业管理。 丰原生化整合势在必行 2005年,中粮集团在延续传统玉米贸易的同时,开始进入玉米加工领域,当时华润酒精和黄龙淀粉两家公司并入了中粮集团,这两家分别开启了中粮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的帷幕,也是中粮控股旗下生化能源事业部的前身。中粮集团之后又分别收购了丰原生化20.74%的股权以及华润生化的资产。 丰原生化目前由中粮控股下的生化能源事业部管理,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并入中粮控股,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同业竞争关系。而中粮集团在收购丰原生化时各方约定,在入股丰原生化后,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逐步投入相应资金,支持丰原生化做强做大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等核心业务。 中粮控股在2007年3月21日上市前曾与中粮集团签订不竞争协议,保证不从事与中粮控股有竞争性的业务。对于包括丰原生化在内的5项竞争性业务,中粮控股享有从中粮集团购买相应股权的选择权和优先购买权。公司的选择权于2007年4月3日起生效,2009年6月,中粮控股董事会决定,由于丰原生化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较中粮控股低并且仍然包括若干与中粮控股核心业务不符的业务,不会与选择权生效的下一周年之前执行。在选择权开始生效的第5年中粮控股仍做出不行使该购买权的决定,中粮集团应在6个月内将相应股权转卖给非关联的第三方。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肖晖认为,从中粮集团在生物燃料的布局来看,中粮集团放弃丰原生化平台的可能性极低。未来中粮集团有可能通过丰原生化的融资平台,将公司生物燃料产业整体注入上市公司。目前试点的4家生物乙醇公司,中粮控股2家,参股1家,除丰原生化外,中粮下属的黑龙江中粮酒精公司现有生产能力25万吨/年,在建产能15万吨/年。参股的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生产能力60万吨/年,集团在广西北海建设了以木薯为原料的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在高油价背景下,肖晖认为未来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玉米深加工以外,中粮集团还可能把木薯等非粮生物质燃料产能注入丰原生化,而且可能将氨基酸、味精等暂时困难或闲置的产能剥离出上市公司。”广发证券分析师熊峰认为如果这样,丰原生化极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丰原生化证券办的工作人员对《红周刊》表示,公司与中粮集团的确存在整合的协议,但目前还没有中粮集团关于业务整合的正式文件。 中粮地产专注住宅地产 中粮集团旗下目前有两家地产公司,即中粮地产和中粮置业,虽然两家公司业务各有侧重,但在城市综合体等诸多项目上,依旧有业务重合,同为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多年来没有能够很好地形成合作互补的关系,反而在资源争夺上内耗不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发展。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2009年末表示,中粮集团对于地产业务分拆上市未有明确时间表,目前属于内部规划阶段,但集团有意将酒店、房地产及商业业务分拆上市。同时,中粮集团在2007年中粮地产配股时作出承诺,中粮集团将以中粮地产作为整合及发展中粮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专业平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2009年9月,中粮地产拟募资35亿元用于收购中粮集团的5个房地产项目,分别是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公司51%的股权、苏源集团江苏房地产开发公司90%的股权、苏州苏源房地产开发公司90%的股权、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房地产开发公司50%的股权、万科中粮置业公司49%的股权。 国联证券分析师周纪庚表示,作为集团住宅地产业务开发的平台,未来中粮集团仍会将旗下住宅地产资源注入到中粮地产。集团剩下的地产业务主要包括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物业管理,属于商业类的地产。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粮置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未来置入旅游地产业务后,将与中粮地产共同构筑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两面大旗,而其分拆上市也就在情理之中
满意请采纳

『贰』 中粮集团是干什么的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重组和并购,中粮集团的业务逐渐由上世纪末单纯的农产品和食品外贸,发展到目前的以粮食贸易、农产品加工、食品和饮料制造为基础,生化能源、包装、地产酒店、金融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在中粮包装11月份香港上市后,集团地产业务、生化能源业务的整合必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粮系大盘点

中粮集团目前设中粮粮油、中粮控股、中国食品、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地产酒店、金融9大业务主体和板块,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

中粮控股主要从事粮食的加工与销售,旗下的生化能源事业部下除了公司现有的生化资产外,还负责管理丰原生化;中粮屯河主营番茄加工及贸易、制糖及贸易、林果加工及贸易三大业务;中粮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包括四大板块,即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酒店,旅游地产和物业管理。

丰原生化整合势在必行

2005年,中粮集团在延续传统玉米贸易的同时,开始进入玉米加工领域,当时华润酒精和黄龙淀粉两家公司并入了中粮集团,这两家分别开启了中粮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的帷幕,也是中粮控股旗下生化能源事业部的前身。中粮集团之后又分别收购了丰原生化20.74%的股权以及华润生化的资产。

丰原生化目前由中粮控股下的生化能源事业部管理,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并入中粮控股,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同业竞争关系。而中粮集团在收购丰原生化时各方约定,在入股丰原生化后,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逐步投入相应资金,支持丰原生化做强做大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等核心业务。

中粮控股在2007年3月21日上市前曾与中粮集团签订不竞争协议,保证不从事与中粮控股有竞争性的业务。对于包括丰原生化在内的5项竞争性业务,中粮控股享有从中粮集团购买相应股权的选择权和优先购买权。公司的选择权于2007年4月3日起生效,2009年6月,中粮控股董事会决定,由于丰原生化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较中粮控股低并且仍然包括若干与中粮控股核心业务不符的业务,不会与选择权生效的下一周年之前执行。在选择权开始生效的第5年中粮控股仍做出不行使该购买权的决定,中粮集团应在6个月内将相应股权转卖给非关联的第三方。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肖晖认为,从中粮集团在生物燃料的布局来看,中粮集团放弃丰原生化平台的可能性极低。未来中粮集团有可能通过丰原生化的融资平台,将公司生物燃料产业整体注入上市公司。目前试点的4家生物乙醇公司,中粮控股2家,参股1家,除丰原生化外,中粮下属的黑龙江中粮酒精公司现有生产能力25万吨/年,在建产能15万吨/年。参股的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生产能力60万吨/年,集团在广西北海建设了以木薯为原料的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在高油价背景下,肖晖认为未来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玉米深加工以外,中粮集团还可能把木薯等非粮生物质燃料产能注入丰原生化,而且可能将氨基酸、味精等暂时困难或闲置的产能剥离出上市公司。”广发证券分析师熊峰认为如果这样,丰原生化极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丰原生化证券办的工作人员对《红周刊》表示,公司与中粮集团的确存在整合的协议,但目前还没有中粮集团关于业务整合的正式文件。

中粮地产专注住宅地产

中粮集团旗下目前有两家地产公司,即中粮地产和中粮置业,虽然两家公司业务各有侧重,但在城市综合体等诸多项目上,依旧有业务重合,同为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多年来没有能够很好地形成合作互补的关系,反而在资源争夺上内耗不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发展。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2009年末表示,中粮集团对于地产业务分拆上市未有明确时间表,目前属于内部规划阶段,但集团有意将酒店、房地产及商业业务分拆上市。同时,中粮集团在2007年中粮地产配股时作出承诺,中粮集团将以中粮地产作为整合及发展中粮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专业平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2009年9月,中粮地产拟募资35亿元用于收购中粮集团的5个房地产项目,分别是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公司51%的股权、苏源集团江苏房地产开发公司90%的股权、苏州苏源房地产开发公司90%的股权、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房地产开发公司50%的股权、万科中粮置业公司49%的股权。

国联证券分析师周纪庚表示,作为集团住宅地产业务开发的平台,未来中粮集团仍会将旗下住宅地产资源注入到中粮地产。集团剩下的地产业务主要包括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物业管理,属于商业类的地产。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粮置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未来置入旅游地产业务后,将与中粮地产共同构筑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两面大旗,而其分拆上市也就在情理之中。

『叁』 中粮地产股票什么时候复牌

经查证核实,000031中粮地产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复牌日期大约在2月底前后,详见版该股票【1.业内点评权】 :【2018-01-22】【出处】证券时报网:中粮地产(000031):重大资产重组将申请继续停牌一个月; 中粮地产(000031)1月22日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由于此次重组事项涉及国资改革及跨境交易,有关部门事前审批尚在进行中,因此公司拟在停牌6个月期满后,继续向深交所申请停牌一个月。中粮地产董事总经理曹荣根在会上介绍,目前最终交易方案虽未完全确定,但预计交易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股东价值。

『肆』 中粮地产什么时候复牌

中粮地产000031,2017-07-24 09:30:00起停牌,原因就是重大资产重组,至于什么时候复牌,这类事只能耐心等待公司公告,他人无法猜测、不便猜测,详见公告如下:★特别提示:重大事项,2017-07-24 09:30:00起停牌

『伍』 中粮屯河债转股属于重大资产重组吗

不属于 只是公告预期的发生情况 资产重组是要有合并或者被合并的事发生的

『陆』 近期资产重组的股票有哪些

京东方:出售大尺寸TFT-LCD 61.62%股权 5月9曰,京东方公告称,证监会已经核准通过重组方案。根据方案,公司将其持有的大尺寸TFT-LCD业务的73.54%的股权,其中约61.62%出售给京东方的大股东---京东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出售资产的对价,京东方将向大股东定向回购4.55亿股股份。 定向回购价格以京东方A股停牌前20天均价打九折,确定为3.61元/股。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表示,中国TFT-LCD产业至少还需要3年~5年培育期,而在培育期内,企业要获取盈利是很难的。采取分拆重组方法,不仅是为了确保京东方科技2007年扭亏为盈不退市,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京东方科技的有限资源更多地集中在目前盈利的移动和应用TFT-LCD显示产品、应用显示系统、背光源等TFT-LCD关键零部件方面,以确保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和盈利能力的稳健性。S*ST亚华:中信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 5月8曰,S*ST亚华(000918)公告称,2007年3月20曰,第一大股东农业集团与中信投资委托持股方中信信托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农业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公司6,896万股股份(占亚华控股股份总数的25.35%)转让给中信信托,转让价款为2.3亿元。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中信投资将通过中信信托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中信对农业集团这块股权的出价,比此前圣元通过东安恒产的报价高出了4500万元。分析人士认为,中信集团有望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从而使S*ST亚华的乳业整合做大做强。双环科技:宜化集团成实际控制人 4月27曰,双环科技(000707)公告表示,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宜化集团拟通过增资和接受国有股权划转方式进入双环集团,控制双环集团69.2%的股权,成为双环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宜化集团主营化肥、化工产品制造,实力极其雄厚,还是湖北宜化的大股东。宜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入主双环后,其将在市场、资源以及管理等方面对双环进行比较大的整合。可以预见,此次宜化集团入主双环后,拥有巨大原盐资源的双环集团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资源供给中与宜化集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宜化集团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将有助于双环经营效率的提升和治理结构的改善。因此,这次在省国资委主导下重大资产重组,极有可能将使双环科技基本面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其资产重组题材极具爆发力。S吉生化:加入军工央企团队4月26曰,S吉生化公告称,经过董事会确定,由西航集团重组公司。目前,以\\\"重组+股改\\\"为一揽子解决方案,S吉生化出售资产和债务给中粮生化,向西航集团定向增发购买重大资产,华润拟将其持有的S吉生化37.03%转让给西航集团,西航集团参与对流通股股东的送股对价。重组之后,S吉生化的主营业务为航空发动机制造、及其衍生品生产业务、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等。这标志着S吉生化放弃饲料加工,投向西航集团,从此加入军工央企团队。S*ST重实:主营房地产开发 4月25曰,S*ST重实公告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重庆渝富已经和华能地产就公司重组事宜达成初步框架,重庆渝富把持有的重实股份和之前重组形成的债务全部拟转让给华能地产,公司拟购买华能地产的房地产资产,而华能地产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房地产开发,拟对上市公司的资产及业务进行重组。中联重科:收购长沙建机院资产4月24曰,中联重科公告表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收购第一大股东长沙建设机械工程院等资产的议案,4.54亿元的收购揭开了中联重科做强主业,解决关联交易的大幕。中联重科相继公布一揽子收购议案。根据中联重科披露的收购议案,4.54亿元的资产包有:建机院土地、设备、建筑物及长沙商业银行5091万股股份,还有建机院持有的中旺公司股权、中寰钢品股权、特力液压股权,此外还有浦沅集团结构一厂、上海分厂、结构二厂、浦沅配件的股权等资产。ST华源:碳纤维项目前景较为乐观3月22曰,ST华源(600094)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将公司持有的泰国生化95%的股权及对华源集团的债权与华源集团持有的墨西哥纺织100%的股权进行置换。而此前,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清理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议案,清欠完成将使公司卸掉一个历史包袱,有利于经营状况的改善;通过\\"债转债\\\"的曲线方式清欠,是为了将华源拥有的碳纤维这一未来前景乐观的优质资产全部装入上市公司,碳纤维项目前景较为乐观。目前,由华润集团重组ST华源,随着该股目前基本面的变化,后市ST华源必将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

『柒』 求问苏培科:中化中粮等央企为何不务正业

苏培科高房价和收入分配已是目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聚集地,稍有不慎则有可能诱发火山爆发。在这个节骨眼上,央企频频竞得“地王”,变相抬高房价,引起了全社会的指责。对此,国资委立即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领域,并决定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退出方案。乍一看,78家央企已占央企总数的七成以上,更是在参与房地产业的94家央企中占据八成以上,但这78家央企参与房地产的资产总额仅占全部央企地产板块的15%,剩下的16家才是央企开发房地产市场的“大头”(占85%)。因此,即使这78家非地产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对高房价和高地价也没有任何的抑制作用,无非是国资委借机整合央企主业。以此看来,国资委的“央企退出”无非是掩人耳目而已。如果这78家央企以重组、转让的方式来退出,会不会让剩下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加剧垄断?然后再打着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幌子来垄断和占领市场?很有可能。另外,如果让这78家央企仅仅出售其囤积的土地,如果远高于拿地成本出售是不是存在炒地之嫌?该不该收暴利税?如果低于市场价出售是不是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显然,退出方法要非常讲究,绝对不能稀里糊涂。这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应该主要以承担保障性住房为主,否则这些央企存在的战略意义何在?如果继续保留他们的垄断地位,这些央企会拿着全民所有制的资产,不计成本地拉抬地价、炒高房价,获取垄断利润,与民争利、国进民退等,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些央企全部退出。对此,我建议商品房开发领域应该彻底清退所有央企,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地产央企可以参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或限价房建设,以保障这些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当然保障性住房建设绝对不是搞分蛋糕的游戏,应该进行公开的项目招标,要绝对保障这些房屋的质量,切勿交给一些利欲熏心的开发商来偷工减料式地开发建设。或许有人说,地价未必会传导至房价,地王未必会赚钱。实际上,在目前中国这个畸形的房地产市场,高地价一定会传导至高房价。而且是一种恶性循环,比如:高价囤地、倒地行为会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于是变相地减少了住房供应量,必然就传导至房价,房价上升又会反推地价上涨,除非泡沫破裂,否则在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应方(政府土地储备中心)的情况下,土地招拍挂必然是一个扭曲的市场行为。剩余的这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并非纯粹的地产公司。我们先来看一下国资委认定的这16家“房地产”央企名单: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这份名单让我们诧异的是,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水利、葛洲坝、中国冶金、五矿集团等央企的主业成了房地产,这些央企为何不务正业?无非是这些央企已经“深陷”房地产这个暴利行业,利润的主要来自房地产,或者他们囤积了大量的土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央企“不务正业”、来房地产业赚快钱,说明中国的实体经济复苏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美,虽然统计数据出现了“V”型反转,但主要是“四万亿”和信贷帮助这些超级央企囤积了大量的土地,现在这些央企是在靠土地的公允价值和房地产来做业绩。如此看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中国经济不容过度乐观。央企实际上是这一轮地价和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仔细回想这一轮房价上涨的契机和诱因,以及上涨的时间点,不难发现央企和地方政府扮演了“操纵者”的角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房价稍微有所回落,那些长期依靠高价卖地为生的地方政府就着急了,纷纷出来托市,他们托市的办法是四处游说“有钱”的央企,让央企通过制造“地王”的方式来稳定楼市信心,再加上对当时形势的误判,出台了一些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从而酿成了这一轮房价的大幅上涨。当然,主要因素还是由“松货币”导致的通胀预期所致,而“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央企。在金融危机后,国家把很多资源都给了央企,央企拥有的巨大的资金优势,但要想完成国资委布置的利润目标,在传统行业很难突破,很难找到利润增长点,于是就纷纷投身房地产,从而导致一些央企的主业转移。当务之急,应该让这些“不务正业”的央企尽快退出商品房市场。

『捌』 中粮拿000930到底要干什么

中粮集团控股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丰原生化(4.08,-0.04,-0.97%)(000930.SZ)是国家指定的四家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之一,由于中粮旗下的中粮控股与之有业务上的重叠,未来两家公司可能会进行整合,重组预期将成为该公司股价的催化剂。
中粮集团持有丰原生化20.74%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同时中粮控股(00606.HK)也有燃料乙醇业务,其上市前与中粮集团签订的《不竞争协议》规定,享有对丰原生化股权收购的选择权和优先收购权,若在明年不行权,中粮集团必须将其出售给非关联第三方。
华泰联合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长期来看高油价背景下,燃料乙醇发展前景广阔,中粮集团放弃丰原生化可能性极小,未来有望整合旗下生物燃料资产打造国内最大的生物燃料平台,公司资产重组预期强烈,2011年中粮控股的董事会能否行使对公司的优先购买权的决议,将成为股价的催化剂。”
目前,丰原生化和中粮控股的燃料乙醇的产能分别为44万吨和38万吨。丰原生化目前主要利用玉米进行生产。今年玉米价格大幅攀升,粮食安全成为舆论焦点,“机器与人争粮食”的争论越来越大,因此未来玉米乙醇产能放大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燃料乙醇替代汽油的趋势未变,未来非粮乙醇发展空间巨大,而中粮集团旗下的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利用木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另外,中粮集团在纤维素乙醇的研发上也是国内的先行者。

『玖』 最新国企改革重组概念股有哪些

一、中信系
1、中信重工(601608):拟参与军工项目
2、中信证券(600030):中信作为证券业龙头的地位十分稳固,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规模远超竞争对手。
二、中粮系
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地产作为一线房产股,公司拥有土地和资金双重竞争优势,所开发项目未来将集中结算,且项目集中于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珠三角、成都和厦门。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主营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燃料乙醇类及其副产品、柠檬酸及其盐类与副产品、氨基酸类及其副产品类等为公司的主营产品,与公司股价近期以来的节节走高所不同,中粮生化业绩并不十分好看。
三、招商系
1、招商地产(000024):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涂力磊认为,招商地产是招商局地产板块的旗舰企业和唯一上市公司。
2、招商轮船(601872):招商轮船被认为是国内最大的远洋能源运输企业,公司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国内运力最大的远洋油轮船队。
四、国投系
1、国投新集(601918)
2、国投电力(600886)

阅读全文

与中粮集团资产重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