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极光大数据的CEO是谁
极光大数据创始人兼CEO罗伟东
早于2011年,极光大数据的创始人罗伟东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移动端的用户数据将会成为一座金矿,但创业公司必须要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去谋求变现。彼时,大量数据掌握在众多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手中,只有服务好这些开发者才有机会接触到用户数据。
作为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罗伟东发现推送业务对每个开发者来说,既是刚需又是痛点。在这个发现的支撑下,罗伟东创建了极光推送,也即极光大数据的前身,在深耕开发者服务的同时也着眼于数据服务。
从推送到移动统计、IM、短信,开发者服务是极光大数据的“护城河”
极光大数据的数据源主要来自于开发者服务业务,如果说极光大数据的数据服务是一座城的话,开发者服务就是极光大数据的“护城河”。
极光大数据之所以选择将推送作为切入点,是因为推送业务和客户的运营效果密切相关。推送业务的关键在于稳定性、送达率和及时性,对网络环境有很高要求,这就需要在不同运营商的机房都部署相关产品。因此对大多数应用开发商而言,第三方服务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近6年来,极光大数据的推送业务已经服务了超过50万款应用,累计覆盖超过70亿个移动终端,月独立活跃设备超过7亿,产品覆盖了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俨然是推送领域中的佼佼者。
正是得益于在开发者服务上的多年积累,极光大数据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广度和质量。在维度上,极光可以不断地对数据进行细化和深化,所积累的数据也会不断更新,这些都是极光在大数据行业中闪亮的“名片”。
金融、精准营销和商业地产是主要数据变现行业
2016年,极光大数据开始数据变现的商业化尝试,重点切入金融、精准营销和商业地产行业。
金融领域主要面向具有反欺诈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银行等传统机构。极光大数据通过全行业无差别服务积累了海量的数据,结合业务合作伙伴相关业务信息和其他输入,建立金融反欺诈服务平台。
在精准营销领域,极光大数据开发了国内首个移动大数据实时智能场景营销平台,拥有完整智能竞价体系,通过时间场景、地点场景、行为场景、连接场景,预判用户行为与需求,个性化推荐用户所需信息以帮助广告主客户大幅提升广告效果,而这也同时在打破市场上超过1000家DSP的生意模式。
商业地产领域,极光大数据主要两个输出形式,一方面是从时间、空间、客流、现金流和信息流等多维度实现区域人流分析、特定人群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区域内营销活动的效果分析,从而为商业决策或者公共服务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是线下商业地产客户运营,通过线上线下的数据打通,在综合触达方式的优化以及智能实时营销推荐等多方面为商业地产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公司战略:数据源、新技术与行业解决方案
下一步,极光大数据会继续围绕开发者服务与数据服务开展业务。由于开发者服务关系到数据源,是数据服务的护城河,因此极光大数据会开发更多的开发者服务产品来丰富产品线。而在数据服务层面上,极光大数据将会深耕金融、商业地产、广告、公共事业、快消等垂直行业,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行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提升决策效率。
除此之外,极光大数据也会开始进行产业布局,并投资了人工智能公司Skymind。从投资与合作方面,极光大数据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数据源、新技术、行业解决方案。极光希望未来可以并入更多的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提升处理数据的能力,与垂直类企业共同开发行业解决方案。
海量的多维度数据积累是核心优势
通过赛道、技术/产品、团队以及资源等维度判断,爱分析认为,极光大数据的优势在于数据积累以及数据的质量。
赛道:极光大数据处于大数据应用层,重点行业是金融、精准营销和商业地产,都是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对数据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尽管竞争非常激烈,但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产品:极光大数据深耕开发者业务六年,切入传统行业后,虽然业务与原先有比较大的扩充,但底层数据处理技术相通,因此,大数据落地能力不容小觑。
团队:创始团队大多出身互联网,服务开发者能力强。然而与互联网相比,企业级市场对客户触达和服务的要求更高,好在极光大数据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团队迅速吸引了来自于腾讯、摩根士丹利、Teradata和中国移动等公司的顶尖人才组成核心团队,在搞定标杆客户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资源:极光大数据积累海量移动用户的行为数据,因为要根据用户实时场景进行相应推送,因此单个app每日会多次上传数据,数据采集频次高于移动统计,极光大数据的每日API上传次数达到180亿次。与其他数据类公司的数据源相比,极光大数据通过推送等开发者服务获得数据更实时更新速度更快。例如统计服务可能一天只能够上报一次数据,或者打开需要app的时候才上报。但是推送服务每小时都在上报数据,所以数据的实时性非常高。
但有一点需要关注,随着中国网民数量增速放缓,移动互联网市场红利正在消失。
因此,对极光大数据这样的公司,除通过开发者服务获取数据外,未来需要对接更多数据源。
近期,爱分析对极光大
1、进入股票行情软件,按F10可以看到该股具体前10大股东的资料
2、10大股东的更新情况,在股票的季报和年报公布后会有更新情况
③ 棱光实业的十大股东
截至日期:2009-06-30 公告日期:2009-08-31
名次股东名称合计持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股份性质
1上海回建筑材料(集团)答总公司 187,415,952 69.67 流通A股
2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10,677,530 3.97 流通A股
3 福州飞越集团有限公司9,745,120 3.62 流通A股
4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7,682,749 2.86 流通A股
5中国银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3,502,600 1.3 流通A股
6 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092,960 0.41 流通A股
7 屠宏 1,000,000 0.372 流通A股
8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10,424 0.264 流通A股
9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84,734 0.217 流通A股
10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546,480 0.203 流通A股

④ 前十大股东占比数对股价有何影响,这个数据有什么参考价值
亲,您好:
1、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是流通股,多好些;二是若是非流通版股,则越少越好,没权有解禁压力
2、其次,如果是大股东持股,相对少些好,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的要求
3、如果是机构、基金等持有的股份,则相对多些为好,至少没有基本面方面的顾虑
4、一般非大股东的流通股(机构、基金、个人)前十名持股,能占10%——20%就已经够多的了
5、机构的持股多少,有个延迟性,通常能够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在报表公布的时候,所以要根据盘面股价走势、成交量的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误判
6、总的来说,前十大股东的持股越少,显示该股没有主力、没有机构,走势会弱很多
7、更主要的,是看持股的股东总人数、和人均持股的数量,股东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则越多越好,虽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东中,但说明筹码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潜伏其中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⑤ 股票中前十大股东占股多少最好
你好:
1、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是流通股,多好些;二是若是非流通股,则版越少越好,没有解禁压力
2、其次权,如果是大股东持股,相对少些好,利于重组或者没有减持的要求
3、如果是机构、基金等持有的股份,则相对多些为好,至少没有基本面方面的顾虑
4、一般非大股东的流通股(机构、基金、个人)前十名持股,能占10%——20%就已经够多的了
5、机构的持股多少,有个延迟性,通常能够看到持股情况的时间是在报表公布的时候,所以要根据盘面股价走势、成交量的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误判
6、总的来说,前十大股东的持股越少,显示该股没有主力、没有机构,走势会弱很多
7、更主要的,是看持股的股东总人数、和人均持股的数量,股东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则越多越好,虽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东中,但说明筹码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潜伏其中
祝:好!
⑥ 国泰安数据库中,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总数跟企业总股数在哪里搜索得到
邮件已经发出,过几抄分钟后记得查收袭(可能在垃圾箱里边),收到后觉得还算满意请点下边的采纳通知我。如果10分钟后还没收到,请直接在本问题里追问我,我会再次发送。
如果还有需要的朋友,请点“赞”此条回答以后,在下面的评论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即可!
最后如果在采纳之余能加点分数,那就更好啦!
⑦ 上市公司 季报 与 前10大股东 一览表
1、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2、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3、各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时间,原则上由各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并向交易所预约申请,交易所再根据均衡披露的原则做一定的安排,各上市公司预约披露的时间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可查阅。
4、只有在定期报告出来后才能看到前10大股东变化情况,没有其他获知途径
⑧ 前十大股东数据哪来的
这些数据是根据沪深交易所的清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相关股东的数据作为依据,由上市公司向相关的机构索取。